第61讲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上次讲到坎离还丹的问题,所谓还丹就是如何把本有的修回来。什么叫坎离一交一 ?就是小周天,讲月亮的出没,所谓周天就是一个周期,一个旋转。每个月初就是朔,月底是晦。

神归气穴坎离一交一

“故曰,晦朔之间,合符行中。造化之日月,以魂魄相包。吾身之日月,以一精一光相感。当神归炁穴之时,不睹不闻,无天无地,璇玑一时停轮,复返混沌,再入鸿濛。即此混混沌沌之中,真一陰一真一陽一,自相配合。故曰,混沌鸿濛,牝牡相从。”“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是《参同契》原文,头尾各两句都是原文。中间讨论到“造化之日月”,这个造化就是天地,太一陽一和月亮代表两个伟大的精神,太一陽一代表一陽一魂,月亮古代称为月魄。一个魂一个魄,魄是借这个魂而发光的,天地的日月“以魂魄相包”,我们本身也是一样,我们的这个生命,不是指身体,身体同生命观念应该分开。“吾身之日月,以一精一光相感”,身体的日月就是一精一跟神光。一精一是指一精一力,是说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康;光就是指神光充足,并不是头顶上开着电灯,而是说人的神气、头脑、思想都很灵敏;一精一和神光相感,是说两个合一了。

下面讲得很明显,说明什么是坎离一交一 ,“当神归炁穴之时”,神回到炁穴去了,有形的炁穴在丹田,标准的地方就是肚脐之下,一陰一毛之上,以自己的身体做标准,因为每人高矮胖瘦尺度不同。神如何归炁穴呢?在道家的说法就多了,各宗各派因这句话产生了各种修炼的方法。有些修道的人,一坐起来就想把头放到肚子里去,你想想看这个做得到吗?还有一种神归炁穴,打坐的时候假想把头拿下来,放到肚子里去。当时他们都很秘密的,搞得神奇古怪,有什么引证师、引礼师、点传师,也是这一套,是中国流行的,包括青帮、红帮都是那么搞的。有很多方法似乎都很神奇,一学会了发现非常可笑。这个修法哪里来的呢?是佛的《禅秘要法》里头白骨观来的。佛传的有三十几种方法,有一种观想把头骨放人髋骨,后来道家就把它拿来叫“神归炁穴”。还有好多,我要是报告出来,你们年轻人听了都不知哪个对。

我们知道身体下面部位是有形的炁穴,修武术的,譬如说少林武当等,都晓得那叫气海。我们以前学武,学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要是跟人对打,气海那个穴道不能打,会打死人的。正统的神归炁海不一定是有形,但是有形的气海连带起作用。什么叫神归炁海呢?就是无念!所谓“六根大定,收视返听”,原则就是两句话,实际方法也在内。不听外面的声音,眼睛也不向外看,直到前面光及影像没有了,就凝定下来。凝定到极点,有一点气住,呼吸停止的现象。要是说人修到入定时就是完全气住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说他的呼吸缓慢,间隔拉得很长很长。

一个入定的人,他的心电图很平的,很久才轻微地动一下,但不是病态,这是神归炁穴的境界,也就是佛家讲所谓气住脉停的禅定境界。实际上心脏还是有动的,还是有轻微的呼吸,鼻子的呼吸很少了,皮肤的呼吸还在动,这是神归炁穴,这是坎离一交一 。这个时候对境心不起,“不睹不闻,无天无地”,完全忘我了,身体的感受没有了。如果身体还感觉气到了背上到了前面,以为自己任督二脉打通了,那根本是感觉状态,连“神归炁穴”影子都没有呢!

隔一陰一多半会迷

到这一步,感觉已经不必谈了,早过去了,所以“无天无地”,这个身体什么感觉也没有,“璇玑一时停轮”。璇玑是天文的仪器,在这里代表脑子思想绝对无念,身体上气机的流行绝对静止,这两个静止就叫做“璇玑停轮”。还有一句“日月合璧”,就是精神与气血归一了,所以“璇玑一时停轮,复返混沌”。混沌是什么境界呢?庄子说混沌的典故,我们已说过,在道家,混沌所代表就是胎儿刚刚进入娘胎那一刹那,精神跟一精一虫卵脏结合了,相似于昏昧、昏迷。道家讲混沌只到这里为止,佛家则更进一步。要了解其中道理, 必须研究佛经。人进入娘胎,是所谓种一子生现行,种一子就是过去生的业力累积。一精一虫卵脏两缘结合不会成胎,要三缘和合,要自己的灵性加入一精一虫卵脏,这三样刚刚碰上了才会成胎。

任何人入胎就要昏迷,所谓隔一陰一之迷,隔一个中一陰一就不知道了。今生死后再去转入一个生命,不一定变人,或者变畜生或者升天。隔一陰一就迷了,隔一陰一要不迷那非常难,大阿罗汉八地菩萨差不多可以了,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有隔一陰一之迷。迷有几种,我们普通人入胎就迷了,住胎也迷,出胎也迷; 有人入胎不迷,住胎、出胎迷了。出胎迷已经了不起,佛道两家说,这是再来人也。再来人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还有一个名称叫“谪仙”,就是已经成道的仙或者罗汉,因为还没有完全成功,修错了法,堕落下来了。譬如我们文学史上称李太白是“谪仙”;佛家的初果罗汉、二果罗汉都是再来人;到了三果以上大阿罗汉就不再来了,即使不再来也是请长假,暂时不来,不是永恒。但是这些人出胎就迷了,不久则会清醒过来,慢慢自己就会修道。

我们过去有一两个朋友,他们硬是记得前生的事。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做统计,找些儿童来调查,三岁以前的事情能够记住的很少,也有人会记忆到一岁的事那就不简单了。也有人记得前生的事,但决不会透露。过去我有许多这类朋友,有位朋友讲到三生的事,宋朝他是什么人,清朝又是什么人,最倒霉就是前生。我问他前生是什么,他说是狗,他气自己是狗,就把自己撞死了。我这位朋友是决不说假话的人,他过去很有地位,不会也不用讲假话。清代有位四川名将岳锺琪,在康、雍、乾之间,他的诗境界非常高,其中有名的两句,“只因未了人间事,又做封侯梦一场”,他好像晓得自己是再来人一样,这个气魄也很大,我们年轻时很喜欢他的诗句。

神不迷 身混沌

讲这些道理是说明入胎迷也好,不迷也好,迷与不迷是神的境界,不是气的境界。神、气两个是分开的,气的境界是讲身体这一部分,身体部分有混沌的现象,不迷是神不迷。所以混沌是神、气两者相包,等于馄饨一样,里面有肉外面包馄饨皮,神被气包住了。前面提过云门祖师说的,“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我们思想可以很高远,想到太空去,可是去不了,被肉体包围了,两样混合不能解脱。所以小乘的佛法是修解脱,把这两个分离,像化学一样分解,可以得到真正的自一由 。但是解脱不是最高的道,只能到罗汉境界。菩萨境界不修解脱,要待身、心两方面都成就,肉体的四大还要转化,因为心、物两个是一体的两面。

现在第一步修到还丹的境界,收视返听,到达六根大定。六根大定以后,这里告诉你“不睹不闻,无天无地,一时璇巩停轮,日月合璧”,再进入混沌。有同学问,如果一个人打坐的时候进入混沌了,是不是人也变混沌了?不会的!正统的修法,到那个时候虽然进入混沌,这个身体更端正,决不会倾斜或者弯曲。如果说非要弯起来,或倾斜才能进入混沌,已经不对了。真正进入混沌等于塑的佛像一样,三围很清楚,这样进入混沌就是正统。这个外形同内在有关系的,假使有倾斜,就是他色身上肉体四大的工夫没有修好,气脉没有完全修通。可是也有一种现象,真到了混沌境界他变得很小,身体会缩了。这种人当然很少,不过我没有这种经验,只是把知识告诉你们。等于你们初学打坐的人,有时候觉得身体长高很大,有时候觉得缩得很小。开始时是一种感觉状态,真证到混沌状态不是感觉状态,而是真实的状态,可以放大可以缩小。释迦牟尼佛在白骨观的修法里就有提到,不过他是秘密地说,不像我明显地说这是进入混沌的真实现象。至少最正统的说法,基本上也不缩小也不放大,是端正!决不是弯腰驼背的。

“复返混沌,再入鸿濛”,在这个境界,“即此混混沌沌之中,真一陰一真一陽一,自相配合”,这才叫做一陰一陽一交一 一媾,代名辞叫坎离一交一 ,是本身的一陰一陽一在一交一 一媾,本身的一陰一陽一在双修。从佛、学来讲,这个世界叫做欲界,欲界有两性关系,就是公母、 雌雄,由男女两性的关系而生出生命。不但人是如此,任何一种生物包括植物,都是这样。欲界的生命是借用两性的合作,由混沌状态构成一个生命。但是有一个理论,修道修到这个程度,他不借用别人的合作,靠本身具备一陰一陽一两性的功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间再生一个生命!像这样不借用他人的肚子而生,已经不是欲界的生命了。

所以我常叫你们注意三界的生命,佛经告诉我们欲界的生命是两性合作的,是需要欲念一交一 配而发生的,这个生命是向下走的。到了上界的天人,就不是欲一交一 了,是气一交一 ,怀孕的是男人,生孩子是从头顶上、肩膀上生。道家书上所讲的出一陽一神化身,都是色界人的出生境界。不过色界天也分好几层,更高一层的不是气一交一 ,而是神一交一 的境界,神一交一 产生另一个生命。说了那么多空话就是说明混沌境界,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来修道,男女都一样,“真一陰一真一陽一自相配合”,以本身的一陰一陽一交一 配,不借用外力。在自己原有生命里产生另一个生命,必须要经过混沌境界,所以《参同契》的原文告诉我们“混沌鸿濛,牝牡相从”,牝牡就是男女、一陰一陽一,牝是女,牡是男。

自身一陰一陽一交一

“元牝相一交一 ,中有真种。元炁絪缊,杳冥恍惚。正犹日魂施一精一,月魄受化,自然一精一炁潜通。故曰,滋液润泽,施化流通。”这一节朱云一陽一真一人的注解,都把修道的境界与消息很坦然地告诉大家。古人并没有像我们现在讲得那么清楚,古书是古文写的,你自己古文不好,认为这个是死书死文字不清楚。老实讲,用白话我也会写,但用白话怎样都说不清楚,怪就怪在这里。最近我们本院同学研究文言白话,这两个对比,反而觉得白话非常难表达。这个本文里,他写得非常清楚,什么工夫,什么境界,什么口诀,都告诉你了。到了“混沌鸿濛”这个境界,就是“元牝相一交一 ”。元就是根源,生命根源,牝就是母性、一陰一性。原始生命真正在一交一 一媾,这个一交一 一媾并不是难听的话,自己本身生命这个一陰一陽一一定要一交一 一媾的。

普通人本身也在一交一 一媾,就是真正熟睡那一刹那。为什么人极疲累时非睡不可?人真正熟睡的话,只用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就够了;可能有些人说这不行,我要八个小时才够。其实大部时间都没有睡,都在妄想,大脑没有完全休息,都 在做梦,做了梦又忘记了。真正熟睡时,正是亥时到子时那个现象,在完全混沌的境界睡着了。我们研究一个睡眠中的人,在他真睡着时,他的呼吸一下停掉了。如果没有这个睡眠经验,看看枕边人的睡眠,然后自己研究就知道了。看婴儿更清楚,他真睡着那一刹那,呼吸停掉了,不呼也不吸。在这一刹那之间,一陰一陽一在一交一 ,所以哪一个人不一陰一陽一交一 ?不一交一 就死掉了。

所以道家的道理完全准确,懂了以后就是老子一句话,“道法自然”,你不要另外去做工夫,只把握住看牢就行。生命在未死以前,它自然的法则一定是那么走的,不是你领导它,而是它领导你的。结果一般修道人自以为很聪明,领导这个生命走,都搞反了,头上安头。每人每天自己内在都是一陰一陽一相一交一 的,自己的任督脉本来在流行。一天不一交一 ,一天不流行,就病了;一交一 得不好,流行得不好,也会病了。你要懂得这个理,能够把握得住,这个生命自己可以控制了,不必用工夫用导引,都不要!一交一 就是这样一交一 ,我们要懂这个原则。

真种是什么

所以,“元牝相一交一 ”就是生命之内本来的一陰一陽一相一交一 一媾,在这相一交一 一媾之间,“中有真种”。人自己搞不清楚真正睡着了没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睡着,真睡着的时候,最一陰一的当中有真一陽一之气,是一点灵明没有昏昧的。普通人不认识自己,经过打坐修道以后,工夫久了就慢慢认清楚了。这个人即使是昏迷,或者睡得很熟,这一点灵光并没有昏昧。因为你没有经过好好修养,所以认不清这一点灵明不昧是本来存在的。这一点灵明不昧就是真种,成仙成佛的真种就是这一点,不是身上的这个气,不是这个一精一虫,不是转过来转过去的这里有感觉那里有感觉,这些都不相干,这些是假有。假如你认为气动了,那不相干,可是有作用,不能说没有作用。真的道就是灵明不昧,这一点是真种。

“元炁絪缊”,“絪缊”两个字出在《易经》,是形容辞,就是混沌的意思。所谓絪缊、杳冥、恍惚、混沌,这四个名辞合起来就是一个。引用近代学者吴稚晖的哲学理论,什么宇宙开始是上帝创的,他都不承认,他说原始的那个东西就 叫做“一塌糊涂”,差不多就是这么一点混沌。所以老子叫它“杳冥”、“恍惚”,《易经》叫它“絪缊”,庄子叫它“混沌”。到那个境界像什么呢?“正犹日魂施一精一,月魄受化,自然一精一炁潜通”,像夏天的太一陽一,把我们晒得热极了,地球摄住这个热能,空气都不流通,絪缊收到了极点再放出来,碰到上面一冷就下雨,就这样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交一 化。所以“日魂施 一精一,月魄受化”,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反映太一陽一的光,这个时候,“自然一精一炁潜通”,虽然看不出来,但互相在通。人为什么学佛修道要打坐?打坐就是四个字形容 “一精一炁潜通”,你用不着用心的。老实讲,何必做什么工夫! 你久坐必有禅。什么道理呢?因为你这个生命,少使它劳动,本身自然有一个法则在动在产生,你慢慢就感觉到了。不是你做工夫做出来的,你越做工夫它就越跑,你坐在那里又要想办法做工夫,又要通那里通这里,你说多么劳苦!道法自然就是“一精一炁潜通”。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文字简约,清畅可读。

    徐珂09-17 完结

  •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09-17 完结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 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 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及孔门弟子09-17 完结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 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 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南怀瑾09-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