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坤卦卦象亦同乾、以六爻成象。而爻则异。乾为

。明数之奇,坤为

。明数之偶。数始于一。成于二。坤爻即二也。二者两一。

者两一。明所出也。坤出于乾。而为乾之变。故

生于

。而为之

变以变则成

。一变为二。

变为

。此其本体之变。非人为也。盖

者奇。两

则成偶。既为两

。自成

。而体变矣。故坤爻

者。实乾爻

之所变也。何以有变。则由其气之行。而数之极也。乾为数始。为气先。始必有终。先必有后。而极则必变矣。奇变必偶。

变必

。此不易之序也。

何所本乎。曰本于河图生成之数。与天地交往之象。天以一居北。地以二居南。南北相望。非相接也。以其交往而后接耳。故水火不相射。而互成其用。南北不相连。而互倚其方。有一无一。不成其象。有此失彼。不见其功。水火相成。南北相对。天地相配。乾坤相倚。恰成其序。以立兹宇宙。而与支拄上下四方者也,。盖如为室。有上栋。必有下基。有前门。必有后牖。否则不成其用也。故乾坤以相对成象。而卦爻以相配成用。数为之也。气为之也。如一日然。日中与夜半。各居其一。而成一日。非连接也。因极乃变耳。日中如乾。夜半如坤。日中至夜半。一陽一已极而成一陰一。夜半至日中。一陰一已极而成一陽一。此自然之数也。故辰为子午。岁为冬夏。皆相对以成象。因变以得名。坤之由乾变。亦如是也。河图之数。天一生水。一陽一生一陰一也。地二生火。一陰一生一陽一也。此极而后变。变而后生。非谓一时连接之事也。以其间、气行有度。数成有故。如由一至二。非一生二。乃一加一变二也。故坤爻

、乃乾爻之极则变。变则相反。或谓之负。言正反面。恰当其对也。故子与午。冬与夏。皆如水与火。南与北。处相反之地。成相对之位也。夫反与对一也。而有异。反言其变。对言其功。反者相违。对者相合。以气之一去不返曰反。终而复始曰对。如怨仇反也。婚媾对也。故坤与乾、非反也对也。以乾极变坤。坤极复乾往来终始。无有息时。相对相成。如河图之水火也。盖天地造化妙用:二气环行。万物并育。所自来也。此坤之为象、出乎乾商成乎乾也。坤卦全象。六爻皆

。明其为纯一陰一也。正与乾之纯一陽一相对。而一陰一极则成一陽一后天之象。必合一陰一陽一而后生成。六爻三极。亦自有一陽一数在。与乾之有一陰一位亦同。坤之为用在一陽一。以体一陰一者必用一陽一。明后天功用、不同先天。而见坤之大用。虽与乾对。实与乾相成。乾无坤无以见其功。坤无乾、无以成其用。故坤纯一陰一不独含一陽一。且为纯一陽一之应。亦即纯乾之所契接交一合。而为生化终始之德所见也。夫坤爻

。其反面即乾爻

。一正一反。即一体一用。以后天之生化。必变而后见也。故全卦之用。皆乾之用。而全卦之象。皆乾之应也。

以卦爻言。六爻三极。三才之位备矣。内外两卦,两仪之象全矣。通乎左右。四时之义其矣。括于始终。六段之位明矣。故全卦之象数亦如乾。而气之升降。行之本末。主宾之次。先后之名。世应之级。来往之道。一一与乾相对。各有所宜也。有所便也。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以一陰一者乐升。以一陽一者乐降。此气之自至。数之自成也。故坤卦大用在六。而其本位在六二也。坤本地也。河图地数终于六。犹天数之终于九。乾用九。坤用六。乾爻名九。坤爻名六也。河图先天之数。地始于二。而洛书之数。二八易位。以五行生成言之。二为生始、而属少一陰一。以后天之次序言之。二为其次、而居十,左。故在卦言。以内卦之中。为全卦之主。即六二是也。六二者、地之中央。九五者、天之主位。恰相对也。六二皆一陰一数。一为先天始。一为后天终。而五生数之中也。五成数之始也。生者次于天。明天之主生也。成者先于天。明地之主成也。故坤主六二。而乾主九五也。且数之一陽一者、求其较。以截长也。数之一陰一者、取其和。以补短也。乾九五之较为四。四者八卦之半。四时之全。明水火木金之气具也。坤六二之和为八。八者八宫之全。四方之倍。明一陰一陽一太少之数齐也。故坤主六二。为地之中位。如乾主九五。为天之中枢也。一陽一以上下。故数先下上。一陰一以内外。故位先外内。一卦六爻。自后天之气分配之。则左为一三五七九。至五位止。五即九五。右为四二十八六。至二位止。二即六二。此气行之自然相合也。故九五为一陽一之极。即天之中。六二为一陰一之终。即地之主。凡卦皆如是。此后天二气升降之迹。终始之途。相循环也。其理因气行六虚。周流不息。一陽一左上。一陰一右下。一陽一极一陰一生。一陰一极一陽一息。初为地下。一陰一至极也。一陽一初生焉。故一自初起。上为天上。一陽一至亢也。一陰一始生焉。故四自上起。此后天定序也。若从先天数。则皆从下上。而一陰一以二始。二四六八十极于上。一陽一始于初。一陰一底于上。一陰一陽一相次而行。成天一地二之序。末相交也。故其数不对。而其行相连。此先天之序。初末变化者也。然一陽一终于五。一陰一始于二。亦当九五六二之位也。不知后天数序者、恒依此推算。以其不相对而同行。失一陰一陽一顺逆之理。使变化之数不明。升降之道失序。则循环之理不显。而消长之机不知。实徒得其一也。以后天卦论。当本后天数序。变化生成。皆自此出。可忽乎哉。故凡六爻之卦。皆以九五为一陽一位主。六二为一陰一位主。九五在天。六二在地。相望相应。以主上下。而权生化。此所谓卦之本位也。不可不知。坤卦六爻。而名爻为六。与乾之九。固由一陰一陽一两数之终。其间尚有微义也。盖一陽一着进而一陰一常退。一陽一者加而一陰一易减。在后天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为道。不得多或少也。故人道必剂之于平。又一陽一道饶而一陰一易乏。一陽一道积而一陰一不生。一陰一陽一恒不得平。则生化之力必为之薄。人道欲剂平之。必先推一陽一以俯就一陰一。而又不得悖自然之数。故于其原数之多者少之。少者多之。强者弱之。弱者强之。而仍不失其真。斯亦人道本天道而后定之者。如乾之九、数大矣。实则六

。此削其实、而予其名。坤之六、数小矣。实则六

、共十二。一倍于乾。此加其实、而减其名。又一陽一数以奇以积。其九者、生于三。三乘三为九。此实小而积大也。一陰一数以偶以和。其六者、三加三也。即两个三。是实与得数同类也。以一陰一偶一陽一奇。一陽一虚一陰一实。虚则取积。实则取和。一实一虚。乃合乎道。故坤用六、而爻名

六。乾用九、而爻

名九。少者多之。小者大之。调盈剂虚。乃合于数。此命名微义;而恰符天地始终之序周天全部之度也。盖天包乎地。地藏天中。乾倍于坤。坤在乾内。乾得其三。坤得其二。一陽一居其外。一陰一居其中。于是九六之数相和。五十之用乃见。九六和十五。即土数也。土居中央。地之类也。天虚地实。地廓上厚。故天道见于地。地道寄于土。一奇一偶。而备数之大用。包生化之全矣。故坤用六。而爻名六。实有微义。不独数之次序。气之消息已也。今观坤卦。宜先办其爻。明其数。知其名。通其义。而后得其体用矣。坤卦爻地之象也。一陰一之类也。其位序数象。皆有专指。恰与乾相应。读者观摩其象。必通其意。而后可进于文辞也。

《宗主附注》

此言坤卦爻象大意。其详在后讲卦辞中。以卦先象后辞。象明则辞易达。故就六爻之象位名数言。明此而后及辞。则于古人立言之意。无扞格矣。

坤卦之名辞也、有其义。如乾也。乾之名也。象

之象。坤之名也。象

之象。有是象、则有是名。圣人命之也。坤字古本作

。即

之象。读若块。或转为今音块字。初作

亦本三象、而变其体。或作申、或作申、皆示

之两分也。

为天。则

为地。坤地本一字也。申亦坤本字。故坤初为

。继为申。而丑初为

、继为申、其形近而音亦似也。后人称地为大块。犹古人之称坤也。且古时天地初分。洪蒙始判。天本太虚。无质可见.地则仅有水耳。天一生水。为二者之初化。即大地之初形。以

之两分。可知地之始亦如天。而仅见其成两耳。水之原质亦气也。水为气初成形。故字亦如

象之出自

也。水之初为川、后为

、乃由

变之

象。今之川字,犹存其形。川亦作

。与坤同象。可见地之始、皆茫茫水也。而其字则莫不成自卦象也。坤之卦象,实为乾之两分。而为地为水之所象。其后水渐落。土渐落。字亦皆加土。地坤块皆然。故地字本即坤字。而地字又同于坤也。后人篆书作

。即

之变也。且

既为臾。又易为申。申者、气之上升也。为神字之所始。明地气之上升、以应天行也。天之道下接。地之道上申。故坤字从申。亦有微义也。坤之为名。本以象地。然不限于地已也。不曰地、而曰坤。犹乾之不名为天也。况六爻之卦、已别于三爻者。一陰一陽一既分而合。所象亦由少而多。故名之坤。明其不仅象地也。在气则曰一陰一陽一。在卦则曰坤乾。在数则曰偶奇。在方则曰下上。以其名之不止一义也。故明坤卦之名。必先通其命名之义。名义一贯。而后可以释其辞矣。

坤卦纯一陰一之象。大地之象。而在后天。已备生化之用。含变易之德。故卦虽纯一。而位有奇偶。气有升降。有内外。有上下。有对偶。有往来。皆与乾卦同。德备四类。用具六爻。万物所以资生。五行所以资化。故地载一切。而土主后天。水首五行。而一陰一成生化。凡天之所生。皆成于地。凡乾之所始。皆终于坤。凡物皆树立于地。行止于地。气见于外。数建于中。故为后天之枢。万有之本。言天者必自地起。言生者必自成数。言气者必自形求。言往者必自来候。故乾之德皆见于坤。乾之用皆明于坤。此天道自然。生化之理自至也。坤之象为乾之变。分则变也。坤之气同乾之原。始其原也。故坤之辞。皆自乾出。异而末异。变化使然。同而不同。始终所至。其辞切于物。明于情。辨于类。昭于行。而指其实际。归于本来。以示坤之德用。即以达乾之德用也。故观坤之辞。必合乾辞。释坤之象。必本乾象以二者相生相成。而后成天下之生成。同变同化。而后主天下之变化。非独一可以生成变化者也。后天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交一合为道。六爻之卦皆一陰一陽一已合之象。八卦并列乾坤行乎其中。非如先天之方位也。故坤卦辞皆主后天言。而先天在其内。以六爻之中有三爻卦也已备六爻。乃赅时位。乃兼主宾。乃有分别之迹。乃知升降来往之数。故其辞明于吉凶。着于人事。通于出处。归于天道。以其与乾并行。而能承乾也。以合乾变化。而能偶乾也。乾犹悬则。坤则实践。乾犹张幕。坤则四维。乾先而坤继之。乾始而坤终之。乾为之命。而坤行之。乾为之枢。而坤转之。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奇一偶。一圆一方。敌体而能配。运用而有常。处内而知主。顺命而时行。如人之男一女。物之雌雄。器之内外。道之西东。遇合之巧。距持之功。因升降而妙用。御来往而成交通。此坤之所具义。而辞之所包宏也。

坤:元、亨、利一牝一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坤卦彖辞。较乾详。以乾之德、至坤而后昭着。乾之用、至坤而后明显也。且易者、圣人明教者也。教为人立。故卦之德用以人明。人能行之成之。乃能昭着之。显明之。人不能行之成之。则虽有其德用。无由知之。以万物不自言。而天地不自称也。天地之德用。万物之生成。皆赖乎人之称言、而后昭着也。显明也。世无人类。则天地虚立。万物虚存。世无人道。则天地之德用虚行。万物之生成虚名。为其无以成之也。无以通之也。故乾之德用。行成于坤。而倚于人。辞之义。存于人道。而见于人情。故吉凶福祸。在乎人事。而卦之德用。徵于人之言行也。坤之彖辞。详者详于人。明者明于人。以圣人之教、施于人。而卦辞之意、重于人也。此坤辞之所以异乎乾。而历历数之人事。以实其羲也。乾之彖辞曰、元亨利贞。四德四用。一语全备。无以加矣。为其远于人。而末通于坤也。故虽有德用。末及施行。虽有其名末及所成。虽悬则于上。末详其所承。虽布覆于空。末明所自从。故统言其意。而足尽其旨。一揭其妙。而隐寓于行止。有大哉莫名之道。而非求之彼此。故不以文言释。当末由探其所指。而坤之异夫乾。则辞之宜辨焉。胥天下而地上。人乃生其间焉。气由人以升降。道由事以周旋。天行依人以见。地道由人而全。人秉天地中气。为一性一命而无偏。上以亲夫帝侧。下以至于黄泉。为万物之首。生化之先。挈羣伦以生育。共万类而回还。化机以之立极。真宰因之无量。以分乎消息。而会夫一陰一陽一。乃为气数之使。如尺之度衣裳。乃为吉凶之准则。有大小与短长。以其顶天地立地。戴圆履方。斯有仁义之行。以应一陰一陽一与柔刚。故人道以建。德用始昭。人事既备。变化为僚。五行以应其用。二气以置其标。此无论庸愚贤智。同逐夫轮转以相招。谓之天道。宁曰人为。谓之天数。宁曰人谋。圣人乃责之人道。而寓其教于坤之辞。以明乾坤大用。全易大法。皆唯人事所期。故六爻责在三四。全卦以人爻为师。彖者断其大端。尤以此义为基。本乾坤之德用。立人道之型仪。故立辞之详、明于来往先后。得丧知迷。所向之吉。所主之宜。有合则利。不遇奚为。求夫利贞之义。当以安顺为资。同乾之四德。而异其所施。共天下之四方。而攸往有所歧。明一陰一陽一之殊用。男一女之殊途。以一牝一马之贞。辨非雄飞之徒。乃坤顺之体。非如乾龙之图。必承天以时行。而得主以常谟。以失乾之健。致先迷而在涂。以西南之得朋。始应安贞之符。故动静有常度。生成有常数。吉凶有常方。遇合有常处。为合元亨之象。必先安贞之慕。为明君子之行。必知顺承之旨趣。故明德必自明。而致道必以忠。恕。此?辞之切切。乃圣人垂教之意。读者果得其端。自能通其一精一细。唯数语之叮咛。已尽坤象大义。虽本乎乾坤之象。实归重于人事。斯全易之微言。亦天下道德之至也。

孚圣《宗主附注》

此讲彖辞大意,而明其异乎乾也。一牝一马者,一陰一也。不曰牛而曰马,明其为乾之所变也。乾为马而曰龙。坤为牛而曰一牝一马。是皆命名之最一精一处。要知坤者,出自乾。非与乾全异也。所异者,一陰一陽一耳,一牝一牡耳。故马同也,唯一牝一牡不同。因其不同,始成其生化之用。如人同也,而男一女异耳,因其异乃生生无穷。此乾坤为生化之主宰,人物父母,即在其一牝一牡之别。马仍同也。类未殊也。如人男一女。同属人类。若异类,则不能生化矣。故必为同类,而分一陰一陽一,乃能生化旡尽,而为万物主要.,此二字之一精一义所在也。

坤彖辞四德、元亨利贞。唯贞属一牝一马。与乾异者。明坤之本分也。坤、地也女也。一陰一也柔也。其所异乾者、正在此。盖四德唯利贞指一性一情。而其本分,在己之所守所行。守谓之贞。行谓之利。贞谓之信。利谓之义。义见于外。信存于内。义见于行。信存为守。守其所守。故曰本分。由于其心所执也。故属于一性一情。乾坤之异。即在一性一情。而一性一情之体无异也。所异者所应于事。所成于德。所以守其身者。有别也。故唯利贞之异其所指。而利又发于贞也。人道必先内后外。先守后行。况女子乎。况柔道乎。此坤辞之重在贞。而必明指其义也。名者依义以定。辞者依意以生。一牝一马者名也、亦义也。辞也、亦意也。坤道尽于是也。元亨成于是也。利贞在于是也。贞信为女子之德。自古已定其教。而所本、地道也。坤道也。谓之坤顺者在此。谓之一陰一柔者亦在此。此人生一性一情自然。天道所赋与者也。非圣人故为之教也。以一陰一者内柔而外承刚。内顺而外逆行。属下而接上。居中而含无强。外地而应天。合乾而有方。故以安贞为吉。而守一牝一马之良。本是足以利往。由是成元亨。溯夫天地之始。达乎人生一性一情。依夫坤厚之德。成乎顺承之行。马则健其足。一牝一则优于生。致远道以同天行。成终始以匹乾龙之勤。斯象义之可见。而彖辞之所名也。

坤卦以一陰一为主。故与乾皆成对。乾以九五为本位。坤以六二为本位。此定位也。坤气由上而下。乾则由下而上。此定序也。坤道由下承上。乾道由上俯下。此定则也。坤以偶为正。乾以奇为正。此定数也。故坤有方位。有顺逆。有升降之差。体用之异。与乾别也。乾者一陽一也不常变。故其体用同。坤者一陰一也。以静为主。以动为用。以顺为先。以逆为继。故体用各别。而先后天不一也。自先天言之。卦右上行。二四六八十。自二爻起。与乾之一陽一相次而进。由后天言之。则自卦右下行。四二十八六。自上爻始。与左之一陽一相对而交。此顺逆与体用殊也。乾则一也。其行不易。其序不改。其升降无异。故其气无不至。无不至故无方。无定位。无宜不宜。其有方位宜否者已变也。故在乾之彖辞。元亨利贞。四德周流。东西南北。四方广被。春夏秋冬。四时应候。来往反复。四行同达。无所滞也。无所择也。比天之覆。无所外也。比天之行。无所止也。坤则不然。以用之异体。行之异宜。序有顺逆。德有广狭。有方位。有时令。有合否。有得失。以必承乾始能成用。交乾始能成德。不得独立以有为也。故其用有限。而其辞有指也。譬之草木。虽生于地。不得日之暄。雨之润。不生也。譬之人物。虽居于地。不得气之呼吸。热之温和。不一育也。故地之功用。以得天而见。坤之功用。以得乾而全。此一陰一陽一之差。生化之大则也。人之生也。必父母构一精一。物之育也。必雌雄交孵。所谓施受之道。亦即顺逆之数也。故地代天。而坤承乾。一牝一以代牡。女以承男。为万有生化之原。而开世界无疆之业。虽若齐等。实有盈虚之殊。虽若并行。实有主客之别。如日之光永不变。而月则有朔望弦晦之分。天之方永无差。而地则有寒暑温凉之异。其用不一也。故坤卦不如乾也。以备四德。而有所限。以应四方。而有所宜。以行四时。而有所得丧。故利贞必自一牝一马。而得朋必以西南。先则必迷。后则主利。以地道不可先也。安贞则吉。攸往有时。以坤数必静顺也。此辞之谆谆者也。天道以理行。地道如线引。火行常垂衡。地行犹柱擎。天地之数。一后一先。天地之运。一方一圆。两两相接。如环无端。莫见其迹。莫知其源。盖天以一陽一摄一陰一。地以形含气。互抱以行。相交以替。方圆转旋。莫知其极。气包形外。而又通形中。乃成生化之机机纽也。坤之与乾交亦如是焉。坤不自动。而动反昭着。坤不自生。而生转分明。则由其有形也。唯有形乃有制。故先后有度。行止有纪。向背有方。来往有时。此地道也。坤道也。一牝一马者地类也。而行地无疆也。非如天马之行空也。天马为龙。故飞在天。一牝一马非龙故行于地。地有数里。非无疆也。而曰无疆。以不见也。应天之行。乃不见耳。唯应天行。非地自行。故不可先。先则迷途。随天以行。是为后得。故主利也。西南者地之所向。气之所合。故得朋也。河图之位。以对为合。洛书之序。以对相易。故坤艮易位。水火不相射。由数之匹也。位之当也。地虚而实之。天实而虚之。相敌则友。相类则仇。故东北反失朋也。一陰一者喜一陽一。柔者好刚。以其不足。求其有余。故一陰一向一陽一。而下倾上。此德气自合。道数自同。不可疆也。坤以纯一陰一、而慕乾一陽一。以静为动。以柔为刚。故行于地。而交于天。一陽一者率、而一陰一从之。一陽一者先、而一陰一应之。一奇一偶。一顺一逆。而相和以行。河图之数。一六二七。相得有合。洛书之数。艮二坤八。相易以成。以求匹为后天之大用。生化之本源。此天下之至一性一至情也。人物皆如是焉。一陰一承一陽一而待一陽一至。坤承乾先。来者为先。往者为后。坤者宜后。故君子有攸往也。君子应时者也。故能顺坤道。而占安贞之吉。六爻之位。八卦之次。先后天之序。皆有四方之分。以坤道之全卦。定其方宜。得其半数。以其分于乾。得乾之半也。虽备四德。而归本安贞。虽行四方。而得朋西南。虽周流四时。而先迷后利。虽运用四气。而往顺来违。故其象同于乾而异。其辞备于乾而殊也。以一陰一数偶。而得则半。亦调剂之使平也。盈者虚之。高者抑之。下者升之。以期于均。此谓道也。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所名也。观象知数。观辞知意。圣人明易示教之旨。在于此矣。

孚圣《宗主附注》

易之大用,在明天道。为圣人指出天地奥妙,造化原理;人知生死一性一命,与天地造化所关连者;而确立人道,以为日用言行标准也。人道、人之道路也。无道则一步不能行,即令盲行,必遭倾跌。故行有常道,如人之有道路,天之有日月;以照人行,而辨明暗。故易卦象成一大环,如四围之室,孰户孰牖,何出何入,皆在卦象,而集全易六十四卦以分配之。以乾坤立其大柱,如上栋下基。故曰:乾坤为易门户,乾坤毁则易亡。以见易皆本乾坤,而乾坤又相倚相持;不能或离者也。故卦之变化,以因乾坤变化,坤为土,为地基,为中宫,尤为后天主器;如无坤则乾无用,以所施必有所承受也。人有大才,必有所用;无之则功业不成。易之大用,皆见于坤,为其能承受也。坤虽不自动,而动者必自坤始;以其为形之初成,其上不可见也。坤为后天中宫,为五行中央,为物中主;以其载物而成生化也,然非乾不能施,非乾则不用;以其孤立不可也。故形非气,仍死物也。坤之倚乾为用,乃造化之原。后天必由先天出,形必以气生;此例也。故坤卦处处合乾卦;坤之用。一虚一实,乃成大道;乃为大用。学易者。当先知之。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强,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纪马地类,行地无强,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常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强。

孔子《宣圣讲义》

此数语、明揭坤元大用。犹乾之释文也。而坤元二字为至一精一。以后天之气。为生化之主。必有所本。元者本也。乾元主一陽一。坤元主一陰一。此二元者、生化之根。万物之母。故名之元。已如乾元义。其宜留意者。则坤元之与乾元同异也。乾元为一陽一气之先居先天之位。率后天之始。而坤元亦随之。而主后天之用。专生化之功。其在先天。若有后先。后天则已并行。盖后天之初无可言。有可言。则太极已为两仪之象。两仪既判。乾坤以名。果有乾坤之时。已分一陰一陽一之气。故在有易之后。乾坤不能独行。斯坤元与乾元、并主天下之生化。而同为万物之根本矣。唯坤元异夫乾者。一为一陽一主施。一为一陰一、主受。一为气始。一为形先。一为自生。一为自成。故乾之德生、生于坤。乾之用成、成于坤。乾元之所见者。待坤元而后明。乾元之生成者。待坤元而后名。坤元实生化之显着者。而为万物所由生成。故名之曰坤元。而赞之曰至哉。溯资生之德。并资始而同谐。以顺承天。乃配统天而无猜。犹人之父母。草木之根草。化物之原质。生物之胚胎。实为万有之始。名类之初阶。故称之曰至。言其有极而兼赅。匹乾元之大。明施与受之由来。合乾道之广。示始终之所栽培。象覆载之德。为生化先胚。以见坤元之用。实与乾元相随。一来一往。相得相追。循环不已。悠久无涯。此卦之本象。象之设辞。一精一微奥妙。理数同之。故数语所包者广。探天下化机而无遗矣。夫天道无量。地道无疆。天无不覆。所包无外。故其德大。地道主载。止于地上。虽行无疆。而德有极。故不及地外。其德曰至。至者极也。有至者言当至皆至。地道也。坤元之德也。在乾元以大。而统天。凡天之下。无不及也。而坤元。以至而顺承天。居其地而尽及。有其极而无不履。地道有限。天道莫量。地气所行。周地而已。天气则无不包也。故以大名天德之广覆。以至示地德之有常。各有当也。非扬乾而抑坤也。天下之大。众星并罗,气之所举。众体同裹。故乾道统天。兼乎坤言。坤道承天。对乾而言。坤处顺受。唯承得气之用。故地面之气。天日之光也。地行之度。天日之轨也。地之立也。大气举之。地之周也。大气环之。凡地之生成。天之功也。而天之生成万物。地之功也。盖天之覆也。至物而见。天之生成。因地而名。天道见于地。而生化之用、必因地以成。非地不可见也。不可名也。故履地始得天气。行地始知天德。天之风雨寒温。地之候也。天之日月星辰。地之光也。天与以时。地复以令。天施以德。地承以化。天变以气。地着其形。天赋以数。地昭其象。凡天之所为。皆见于地。皆成于地。天始之。地终之。天施之。地承之。天地相通。生化以明。天地相接。万物以名。此天地之为天下主。而乾坤为全易首也。夫坤本乾以行者。以厚载物。合天之广覆。以形生成物。合天之气化。乃同天悠久。而德无疆。含弘光大。以得天之气。受天日之光热。被天之泽。承风雨之嘘润。通天之用。而至中和。达天之功。而并元亨。故能顺承天。而合构一精一形。以为物生成。此所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也。坤之致此。为其善合乾也。以有坤元合乾元之德。成天地之用也。故一虚一实。万物并育。一生一成。万有并名。一气一形。万类并行。一降一升。万轨并申。后天之宰。人物之母。分之则还于无。合之则二而一。所谓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也。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乾以坤名。坤以乾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一陰一陽一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乾所生。而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有庆也。坤以一牝一马而应天行。行地无强。以同于乾。故虽一牝一而同类。一牝一则属地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乾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贞成其元亨。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羣。知得者不失。戒争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一陽一之盛也。一陰一所需也。故多友好。东北者、一陰一之盛也。乃一陽一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恤安望其多助乎。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末易其方。而坤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一陰一陽一相孚。体用代兴。时方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乾处西北。以接于坎。由一陽一生一陰一。坤在西南。以近于离。由一陰一化一陽一。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一合之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乾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迷失之徵。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勋静。因施受而见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一牝一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强之行。孚自强不息而莫懈。先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一性一情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一精一微。文辞有体例。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巾。悔吝不待下笠矣。

《宗主附注》

此言坤彖释文详羲。虽巳见前讲而不嫌重者。因圣人立教不妨谆谆也。合而赞之。自得其耍旨。盖人生干天地间。天远地近。无时离地。则无事不法地道。地以顺承为本。安贞为吉。有方宜。有时利。皆同人事。果能熟干坤卦偬用。则所行止。自有常也。故吉凶福祸。人自召之。逆顺先后。人自为之。成败生亡。人自致之。得失利害。人自谋之。皆坤道所已诏。而彖辞所己详。能遵行之。则成坤成乾。立地位天。至诚之道。中和之功也。岂可轻易读过哉。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乾同义也。不曰地道、而曰势者、有所指也。在乾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一陰一陽一。一陰一陽一以气言。刚柔以形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一陰一陽一。于地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象定其辞。释文明其故。曰坤以状其成。曰势以括其趣。名以明义。字以定诂。虽天地同斯道。而体用殊所与。在乎虚实辨夫宾主。有物以质之。有类以致之。有数以指之。有言文以识之。故归于有。而取于形势。使人知地之为道。而得以窥坤象之意也。地势二字、恰与天行对。而坤之为坤。亦以形势成也。然曰地势而不曰形者亦自有故。势者有物。形者虚名。以二字言亦有刚柔之意。地取其实。本于一陰一。故曰势。势字从执。有所持也。后人加力。明其有力也。以势力为喻。如物之力。有力始有用。有用始有功。地道之所见。在用与功。故曰地势。无论为柔为刚。为原为冈。为陆为洋。为温为凉。为井为塘。为险为康。为峰为江。为林为场。为南北二极。为上下四方。为潮为一浪一。为李为杨。为飞或走。为蠕或藏。为生或化。为潜或翔。为玉为金。为铁为钢。为煤为砂。为田为荒。为草为苔。为汁为浆。凡属于地。而生存其上者。莫不为其功用之宏大。育养之收藏。故皆着其势力。昭其德。称其名类。被其泽。是谓之地势。而罔有极。为载物之大则也。夫善驾者车。善奔者马。善引者绳。善远者射。莫不为力所使。为势所迫。以致其功用。见其德也。而地为天下之至有力者。故能载一切而不泻。为天下之至大势者。故能负万物而不压。以其道并手天。德齐乎覆。用见于生化。功着于人物。紤以称之曰至哉。而辞文指明其势也。势之所加。万物以生。势之所役。万类以成。而负此者。厥象唯坤。坤者大块。无物不承。坤本至厚。无物不登。故曰地势坤。明其卦之所以名也。夫乾曰健。指其道也。地曰坤。指其器也。上则志于虚。以喻其大。下则志于实。以喻其至。唯言坤而释坤。则一物之无异名。地之为德。即在是也。故坤者卦名、亦地之用。象名、亦德之成。唯其博厚。乃称斯名。唯其承载。乃得斯称。故坤卦象地。而以厚德载物为其用。而君子法之。以成君子之名。而昭着君子之功。君子因坤以明德。圣人因坤以明道。道明德立。易教之终也。是释文之微义也。夫君子之为道。末有不本天地之道。其成德也。末有不法于天地之德。故易教首举君子为范也。在乾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坤则曰、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所以师法天地者。莫不溯源于卦象。根本于乾坤大用。故言之如此。乾之象天行健。以其气之在内也。故曰自强不息。自励其德。末及于外也。坤之象地势博厚。以其德之见于外也。故日厚德载物。达德以及物也。地道本静。而顺承天。其用乃成乾之德。而功及于厚载。是内而外也。乾以纯一陽一。包举无外。惧失其中。故必自强不息。方孚行健之天。坤以纯一陰一。凝于所极。惧失其大。故必厚德载物。以合坤顺之势。一虚而一精一通。天之道也。一实而大化。地之道也。故二者不可阙一。一陰一陽一并行。刚柔相成。仁义以生。人居其间。上通高明。下履博厚。是谓至诚。以极悠久。此中和之德全。仁智之一性一尽。合天地而并日月。资生成而同鬼神。君子成行。如此其徵也。故厚德载物者。地之德也。坤之用也。君子以之。以成其法地之行。与自强不息。一明明德。一止至善。一守其中和以达位育。一致其仁智以成诚明。此自古圣人之修。而立教之所指也。有为者通于无为。不言而信。不虑而中。其德大化。共用远宏。其名实永孚。其道大同。是谓至中。为人类之宗。故易为人道立。为人教立。以乾坤二卦先植其纲纪。含弘光大。以履安贞。闲邪存诚。以底元亨。顺乾法坤。体坤承乾。一道同德。功用斯全。是名玄德。玄之又玄。上者为下。地者亲天。内者欲外。明者愈潜。以立于一。志于中庸。而达于原。而保于太和。通于乾坤之元。故一性一情无偏。仁义备焉。行藏无滞。生化具焉。上下无常。大道行焉。静动无差。至德成焉。观象玩辞。一精一义存焉。尽理穷数。吉凶明焉。己成物成。天地顺焉。气流行化。万物一性一焉。此所以为玄德之则。上天之载。人道之极。坤乾之宰。虽超天地可也。况其下者哉。故君子以成德成道。将并天地而称三才。六爻以人事为本。将通乾坤以悠久往来。主生化而位育之。首万类而兼赅之。道本无尽。德亦无涯。此君子之所成名。唯辞意之所裁也。

孚圣《宗主附注》

此言象之释文耍义,在明坤用而立教也。凡释文出周公之手,而订于夫子。其旨以人道为本,虽寥寥数语。已包一卦全义,而示圣人制卦初心。言君子,正所以告人知所法也。凡总释象文,大都如此。为君子人类之正,人之至一性一至情者也。其所行止,必有所本;本于天地之道耳。故称君子。犹言主子。主者,天下人所共主;即上帝。上帝为天下之主,故君王称天子。而不在位者,以其德称君子;亦如天子也。耶稣基督称上帝子;亦即是义。君子以其能同天地之德,合乾坤之用:故有此称,天子亦然,否则为滥名矣。诗称文王顺帝之则,在帝左右,以其纯德不已如天也。古人重名,以名必符实,非可苟也。此易经之称君子独多,而与圣人先王并也。

初六:履霜,坚冰至

孔子《宣圣讲义》

坤之爻象异于乾。以其纯一陰一也。在卦位言。自初爻至上爻。其序同也。在气数言。一陽一者上行。一陰一者下达。故自上而下。其道异也。而有先后天之分。体用之异。以先天无一陰一陽一顺逆之别。皆自下上。后天则反之。体用亦然。坤体至静。无升降来往之辨。而其用、则随乎乾。以成交一合匹配之功。故乾道一、而坤道二。乾行易知而不明。坤行不测而甚显。则以后天之气。纯依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后天之序。纯本一奇一偶之数。故坤从偶而行一陰一、以合于乾。而六爻之象。乃有升降往来之别。六位之次。乃有顺逆分合之殊。此言坤卦所当知也。不独坤爻如是。凡出于坤者皆从坤。亦犹出于乾者之从乾也。乾者至简。而坤则繁。乾者至大。而坤则狭。欲明坤用。必通坤爻。爻虽自下起。而用自上始。位虽自初立。而行自高降。盖卦爻首、象其物。有形者也。有拘者也。气与数、则不可拘。道与理。则无定形。故坤之爻。有表里之殊。与来往之道。坤之位。有主客之殊。与顺逆之序。各相衔接。以成变化。欲明其故。宜先以乾为准。坤本不用。而用者、代乾者也。故坤之用。皆乾之用。则其本体在内。而外所见者。皆同于乾。故爻仍与乾无殊。而序仍自下而上也。所要留意者。须知其间别有坤之序在。不得以表忽里。以客遗主也。其数皆含二类。其象皆包两种。唯易以变化为重。故取从乾以论坤用耳。坤之大用。即六爻之象。坤之正道。即六位之意。此言卦爻。必以爻位为本。而言德用。则以坤卦意义为主也。动之先有静。形之中有气。往者有来。升者有降。随乾者有异乎乾。交乾者有反于乾。此一陰一陽一之所以分。乾坤之所以别也。以人象之。男一女之谓也。以物象之。雌雄之谓也。其位有主客。故其制有内外。其方有顺逆。故其数有消息。其道有动静。故其行有从违。其德有大小。故其用有广狭。此坤之所以与乾之同异。而皆在六爻者也。

夫坤以一陰一为本。故爻名六。依河图一陰一之序也。一陰一接一陽一序。始四终六。一陰一陽一生成。数始于六。故坤爻六。恰符乾之九。九六之数。为三与二之比。即天地之数也。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故乾之策为二一六。坤之策为一四四。合共三百六十。为周天数。此即统天下之全数。而乾坤分得其三或二焉。故坤与乾。如二与三。即六与九也。六为坤数。亦为坤爻之名。亦为坤之始终数。以其为地数。而又成数也。天数奇。地数偶。生数在前。成数在后。天之所生。必待地而后成形。故坤爻六。明其代乾生成也。其初爻曰初六。是成物之最初时。亦一陰一气之始凝时。乾以一陽一出地。坤以一陰一凝空。一升一降。自相对也。乾初九为一陽一始生。坤初六为一陰一始凝。亦相生相成之机。为一升一降之序。故坤之成象。自此爻始。而一陰一气之行。亦自此爻起。

一陰一者主静。一陽一者主动。一陰一之成形。有其质也。一陽一之生气。无其物也。故乾曰潜龙勿用。明一陽一气之无形。而坤曰履霜坚冰至。明一陰一气之有质。气散为生。质凝为成。气升为龙。质凝而降。为霜为冰。一陽一生于下。故生而出于地。一陰一成于空。故凝而坠于天。霜者自露成也。冰者自雨水凝也。由一陰一之一陽一。则静而动。刚而柔。聚而散。沉而升也。由一陽一变一陰一。则动而静。輭而坚。分而合。高而落也。皆相反而相对。相违而相成。以一陽一则自寒而暖。一陰一则自热而凉。一陽一则为风为日。一陰一则为冰为霜。一陽一则飞腾而上。一陰一则凝聚而降。一陽一则周乎太虚。一陰一则止于一方。故风日普及。冰霜有疆。一陽一龙不见。一陰一霜可量。乾德日广。坤德以常。乾用玄妙。坤用洁朗。唯气不同。唯象乃分。唯数不一。唯物殊名。故坤之初六。而象霜冰。因一陰一之始凝。乃见寒之将盛。因霜之在履。乃知冰之坚韧。因气之既回。乃明形之有定。因德之有施。乃识受之可认。故在坤道。以时成政。在地道。以方成令。在人道以顺时为正。知几为圣。人履大地而亲坤。生于一陽一而成于一陰一。有天命之一性一。同地类之形。通于大气。发于至一精一。感受至速。视听唯明。因物而有知。因象而有情。因时而辨。因量而兴。是谓并天地之道。为万物之灵。故光合日月。气贯一陰一陽一。德弥天地。用备行藏。占坤之初六,有警于履霜。命日知几其神。实为人事之臧。顺地以合天。依坤道以孚乾行。有利贞以应。闭藏之令。乃成不息而达元亨。此易辞之旨。为人道其总纲也。

象曰:初六覆霜,一陰一始凝也;驯致至其道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也。义固明颛。而所要者在人事耳。人事者、人自为之。自致之。天道至微。而有象可徵。地道至博。而有物可证。苟细求之。无不明矣。故曰驯致其道。至坚冰也。霜之初履。末见坚冰。而驯此以往。则坚冰之至必矣。故君子贵见几也。天下之事。皆如是矣。有微则有着。有常则有变。履霜之微也。而能得坚冰之着。初冷之常也。而能测至寒之变。此天道自然。而在乎人之见几。愚者昏昏。以为其偶然。智者则知其当然。故智者视变若常。视微犹着。非其智也。知顺时也。愚者昧焉。常以为变。着以为微。非其愚也。忘其时也。时与位俱。地与方俱。有其位。必知其时。居其地。必遵其方。苟忽之也。必遭其殃。故处常必知变。应变必以常。见微宜审着。得着勿忘微。为顺天道而履地。本坤德而用刚。以仁为守。以智为量。以明为愚。以柔自疆。此乃乾坤人用。而人道之所彰也。故象辞不一举天地之远者大者。而独示形于冰霜。不以数命之渺渺。而先象物之弛张。不述天时之默默。而即事理之柔刚。不及变化之冥冥。而首交谢之一陰一与一陽一。盖地道主实。坤道有方。形者气之表。物者理之纲。象者数之准则。变化者天地之常。由今及乎往。犹一日之推迁。由近及乎远。犹一岁之暑与寒。一岁四时。相为循环。一日一一夜。晦明周旋。舂夏比其升腾。秋冬喻其沉潜。日早则一陽一之长。日夕则一陰一之延。凡日月之代谢。即气数之变迁。或顺以随其后。或逆而居其前。或静以尽化。或动以承天。是谓先天不违。后天顺时。德之所立。用之所施。道包大小。气达本枝。唯明坤顺、以安贞廸吉。斯能乾健、而自强不息也。故坤道、人道之始。

初六、人事之则。处世如是。接物亦尔。行藏不易。可进可止。不畏于时。何害于己。此在见几而作。所重于霜之初履。雌及坚冰之至。亦易赅其变矣。观象玩辞。教在斯已。君子所怀。圣人所指。不俟终日。况其远者。不待既变。况其已见。故君子有备无患、而何恤乎行止也。

《宗主附注》

易道至深。而人事则明显。以其成象在外也。故坤卦爻。皆指事物。以承乾元之气。为人物之生化。内不可见。外皆有事物在。本一明一晦。一虚一实之义。见天下事物、莫不有主之者在也。人生有身、物也。而神主之。无神则虽有身。不得谓之人、即谓之人、亦死人。而不得谓之生也。世界亦然。如无神主之。则一死土耳。安有人物生化之可言哉。昧者、必物为主。而忘其真。是犹以死一尸一为生人也。坤象之所指事物、皆含有乾在,非坤所独也。故其德用。一一以乾为准。乾之不可见者。皆见于坤。龙不可见。而云雨则见于地。变化不可见。而霜成冰则见于时。由其可见、而溯其不可见。则天下无遁形矣。故坤之用。乾之用也。坤之德。乾之德也。以坤代乾。此之谓也。原文释象。本作初六履霜。一陰一始凝也。后世错误、将象辞置于此.乃成履霜坚冰。一陰一始凝也,文义不贯。应仍改正。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孔子《宣圣讲义》

坤卦第二爻。居下卦之中。得坤位之正。坤以内为正。与乾相对。乾以九五为正位。坤以六二为正位。一内一外。一奇一偶。恰相匹配。而成交一合。故坤以六二一爻为全卦主。而其德用见于此也。六二爻辞曰直方大。明坤之德也。以坤内正乎位。外顺乎时。时得位宜。德成光大。实其道之博。而用之弘。体之厚。而施之远。居之安贞。而行之无强。守之有常。而至乎元亨。故直方大三字者、备其德、而昭共道。指其一性一情。而着其行也。盖概乎内外。包乎动静。兼乎行藏。尽乎上下。无远弗届。无微弗及。遇时当位。道通德立。生成见之事物。终始达乎一极。体用致于中和。消息成于无息。故曰直方大。而见于一切也。夫直者、内有守也。方者、外有为也。大者、德有成。用有达也。以坤之顺静安贞。故直其内。咸亨主利。故方其外。含弘光大。故大其名。博厚无强。故有斯称。正位以为直。在其贞静、而能顺承。适时以为方。由其亨利、而达无强中正不失。以生成万物。乃能光大。以宜于行。故必有其内、以善其本。广其外、以弘其用。然后沛然莫御。巍然独峻。以成其大。此坤之德也。而唯人之至诚象之。人之至诚。不慊于心。不限于行。悠久不息乃底于成。此中庸之大化中和也。唯圣神及之。故直方大者成德之名也。诚明之功也。所谓浩然之气。大刚以直者。即斯象也。直则无曲。方则成刚。大则悠远。皆自致也。坤之六二。乃称是焉。故其成德。非有为也。非所作也。自然而然。不虑不思。自至而至。如圣如神。是为至德。名犹无名。必至诚。乃能及焉。而非以力致之也。故曰不习。诚者自成。天道之行。岂待习乎。习则下矣。故曰已成。唯其已成。斯无不成。唯不及习。斯无利害之分。盖超乎人事。出于情一欲。纯乎天一性一。一诚永诚。故无不利。谓至此既不待为。复无所不为。如川之流。如鸢在天。如鱼潜渊。纯乎自然。其德曰玄。无为之为。无名之名。天地至道。斯象之称。故在乾曰九五。为天道之极。在坤曰六二。为地道之中。致中用极。其道无穷。是曰至善。唯诚可通。故比于圣神。越于天人。上天之载。无臭无声。是谓成道。成犹无成者也。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释文所言。已明指其义。而要在一动字。盖六二、坤正位也。必有德以见于外。方称其位。有位无德。不得称正。而有德者亦以位成。有德无位。不得成名。坤六二既有位矣。乃见其德。以其动也。静则为道。动则成德。静则为位。动则成用。有其中。乃形诸外。有其诚。乃见其功。故直而方者、推其内外以致之外。行其道以施之事功。此所以谓之德也。夫直以方。天下所共见者。以其至德、而成天下。犹夫明明德之于天下也。必始于格致。基于诚正。而后推之治平。以达乎成一人成物之功。致其中和位育之道。故不动而动也。非以动为动。故不动而动。坤本至静。而六二以动名。此不动而成天下之至动也。以其本乾元之健。为资生之功。备顺承之贞。致含弘之元亨也。故其动也、成于静。为也、出于无为。而直也方也。天下之所以受其德也。非坤之为之也。其内自直。其外自方。以其至净。乃成至刚。以其至顺。乃成至正。故直方者、非成于直方。其本于至哉之道。以成乎大哉之德。此所谓无成代终。以坤行乾之旨也。唯其如此。故称地道。地者承天时行。以本无执。乃能有守。以本无拘。乃能有成。故不假习。而无不利也。无不利者、言无利。亦无不利也。以非所利。故无利。以皆得其利。故无不利。心无所为。故无为。而无不为也。此所以为地道之光大也。地本不以光大称。而光大者。以能含弘也。含弘者、顺承乾健也。光大者、行地无强也。以其顺承不息。故能光大无疆也,夫不习云者。言无息之功也。唯其有辍。乃待于习。不辍者、何用习乎。习犹学也。温习也。以其末熟。乃贵习也。果自不息。功早热矣。不习亦无所歉。故不待习而自利天下。以成其光大也。凡物之有光者。必以其一精一明。物之大者。必以其含弘。一精一明内充。则发为光。含弘无尽。则名为大。坤之六二。内充其一精一。外容其物。故曰光大。而成其直方也。人之成道达德也。亦如之。以其至诚无息。故上而高明。下而博厚。高明为光。博厚为大。光大之至。悠久无疆。此所以并天地、而称三才。孚乾坤之用。而成君子之名也。故释文之义。明人道也。明君子之行也。圣人之成道。至诚之成德。皆由此见之。而贵在不习也。夫贵习者常人也。末成者也。其时末至也。位末当也。则唯孳孳焉于所学。兢兢焉于所行。以期于时至。而位当耳。若夫至诚之圣。成德之君子。则非此比。坤之六二。不下于乾之九五。皆圣人之诚。君子之德。有位以资其用。有时以见其功。所谓至哉之道。光大之称。尚何假于习乎。故不习者、犹不息也。古文音义通用。以习与息、本相因而成用也。鸟之飞也。必因其已栖。雏之飞也。必因其末惯。故习也。人之作辍无常。息游不时。恐荒其业。斯贵习也。皆为其德之末至。道之末成。不克成无息之功。至诚之圣。故不能无利害之争。而成其无为之为。无虑之虑。此就最上者言。则不然矣。坤之六二。宜其大矣。坤卦、一陰一道也。地道也。凡位之当否。时之宜否。视乎奇偶之数。内外之序。升降之途。往来之地。以定其方。而卜其行。故先迷后得。西南东北。各有得丧也。其象则徵于爻。而辨于位。其义则具于辞。而昭于释文。盖圣人示教之旨。诸卦皆然。而乾坤独详。乾与坤无一不相对。则爻位之动静恰相当。人事之吉凶恰相反。乾主一陽一。而坤主一陰一。乾从天。而坤从地。故坤卦重内重下。爻位贵偶贵顺。此其常也。至其变。则视事而殊用。视地而殊方。各以时位为准耳。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孔子《宣圣讲义》

六三系人爻。而重在人道。故其辞有指。其义尤深。卦辞曰含章可贞。此四字概见大意。坤道以顺承天。以含弘为光大。以安贞为吉。以方为得失。以时为先后。履六三之地。行上下之间。居内外之交。有刚柔之嫌。合顺逆之道。而为人事之所处。其所患者、杂而不得其止。争而致失其中。以柔履刚、而无益。以奇行偶、而难合。则必有害于其心。乱于其事。背

其道、而不协于德。乖其位、而无补于时。是以贵乎所用也。含者容也。章者文也。可者宜也。贞者正也。以一陰一从一陽一者。必能承一陽一。而不满溢。此含弘之义也。故贵合。以一陽一交一陰一。必能相合。而无杂乱。此光大之义也。故贵章。以奇偶之数。有方之宜。则可否之决择有别也。以匹敌之交。当嫌疑之位。为内外之妨。则有守贞之道也。故含则能承。载万物而不狭。章则有文。交天地而不杂。可以行于外。贞以守于内。斯坤之本用。为六三之要旨。而人道之所仿也。唯含章斯成其道。以及于物。唯可贞斯达其德。以通于天。物受其惠。天接其神。道至德成。乃为正位。乃成大用。于时曰宜。于方日当。行而自达。为而自成。此六三之辞。先此四字。夫坤本地道。而属于臣妻妇女之列。六三又近于天。而亲于君父夫男之地也。故以所宜之位。定所行之方。用所得之时。从所合之主。则必有其功业。而符于此爻之贞也。故曰或从王事。无成有终。以处位、宜从王。以处时、宜后成。以不得专主。故从王事。以不得先行。故无成有终。王事者、不必限于字面也。苟合君父夫男之主。而为其使令者。皆然也。而动者在己。不必皆求之也。故曰或也。若能自静。则可贞之义。符安贞之吉也。若好于动。则攸往之义。孚一牝一马之贞也。斯视其人之志焉。而所须知者。则在无成有终四字。盖一牝一马之行。必有先后也。地类之合。必有方与时也。先迷后得。得朋丧朋。各有当也。坤以顺承为本。故无成而有终。无者不自先也。有者代夫天也。非不成也。不自先行也。非有终也。承天而行也。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也。以时发。则诚能含章可贞。知光大。则诚能从王事。非含章。不能发。非可贞。不以时。非从王事。不及光大也。坤之光大。以含弘也。含弘者以顺承天也。以一陰一从一陽一。而得一陽一之施。以地承天。而得天之与。故成其光大也。光大者发于天。见于地也。如日月之明也。天气之和也。雨露之润也。皆所以成坤之光大也。六三一爻。以地亲天。以一陰一交一陽一。有可为也。而必知所先后。识其主从。辨其顺逆。而后全其德用也。故君子处之。或出或否。或行或止。莫不以时。莫不有终。体坤之道。明六三之位。推地之德。而能含章可贞。苟从王事。亦必有终。以成其光大也。

《宗主附注》

易卦大例、以三四二五四爻为用。上初二爻不与也。盖初在地下。上出天上。非人事所及。故下始二爻。上极五爻。三四居中。为人位本体。而二五则始终也。然此四爻。又分一陰一陽一分合。既三五为一陽一。为一合。二四为一陰一。为一合。一陽一自下上顺行、三至五。而以五为主。一陰一自上下逆行、四至二。而以二为主。故二五两爻、为一卦内外主位。而三四两爻,为其臣仆。传所谓二四同功异位。二多誉。四多惧。三五同功异位。三多凶。五多功。其义即由此辨。主臣既别。功业乃殊。二五多自主之权。三四处随从之地。且三之勤劳。为五也。四之竞业。

为二也。不得其主。则不见其月。故乾卦三四以人道为本。而首戒慎。先乾惕也。坤卦亦然。以坤之顺承。尢寓代成之义。故三爻含章可贞。而以从主为光大也。含章者、得乾之道。为明之徵。不比乾三也。以坤卦爻一陰一。三为位一陽一。一陰一居一陽一位。坤得乾光。相交成文。相杂为章。爻显位隐,故名含章。本坤顺承。故曰可贞。以其行也。不比静处。故曰可。以其从乾。故曰或从王事。以坤不自先。而爻不自主。故曰无成有终。终成乎五爻也。成为人功。勤为人用。此坤三爻之道。而克称其光大也。而与乾九三。一主一宾。互通其意。一为己发。一为人谋。其所持有差。而所遇有别也。此坤六三爻辞之慨,而为人道所取则者。宜熟玩味之也。

《宏教附住》

坤爻异乾。一顺行。一逆行。故也。因此分体用。及先后天。而为后天一切主。为人所履之道也。故地道在后天、同人道。在先天、同天道。人道亦然。在后天以地道为主。至归先天。始同天道。既由乾坤二爻可见看也。不由地道无以行。不至天道无所归。故人以天地之道之合为本。一半属地。一半属天。而合则成一人。故人在乾坤之间。而行乎乾坤二卦之爻也。虽言地道。实即人道之抬。盖人不能离地以生。不得不遵地道以行。此易教悬乾坤为则。而示人以所行与所成也。行地而成于天。由坤而归于乾。体用俱全。始终一贯。乃曰道。即人生之路。自生至成道。莫不在此二卦六爻上下。故失子言之详切也

六一四:括囊,无咎,无誉。

孔子《宣圣讲义》

此言坤为一陰一、象地。在人象女。其位主内。其用主纳。其道主受承。其时主收藏。故其物象囊。囊以包藏物者。以地承天、而载万物。代天、而生化万类。其博且厚也。载物不遗不一泄。乃称包藏之义。而以囊名。言无所不包。无所不藏也。世间有形之物。莫能外地而生存。故万物皆入于坤囊。而得其生化。犹人之生于母胞。禽之产于雌一卵一。皆囊之象也。既生之后。皮革以包其骸。巢室以居其身。亦犹囊也。而最着者。则存于地。履于地。栖息于土面以生。埋葬于土内以没。莫非潜游于囊之象也。故坤六一四指其象。而加之名。以示坤之大用也。而`曰括囊者。则在六一四一爻之象。四爻为一陰一、降也。与二爻相应。由外之内。上之下也。在外卦之始。居下卦之交。为气之枢机。行之道路。故其所主为括。括者纳也。结也。招之入、而塞其兑也。含之中、而归诸坎也。此坤承乾。而初变之象。由先天而化后天之迹也。故六一四有括囊之辞。而以见坤之用与变也。夫坤者主静、而重在承受。主顺、而本诸收藏。则括囊者。其分也。非出位。何咎。非要功。何誉。虽囊括天下。无责其贪。无谀其能。以行所无事。为而无为也。故不任咎誉也。不任咎誉。咎誉亦不至。则以坤之所为承乎乾也。生化之功。乾之功也。载育之德。乾之德也。不与功德。自无咎誉。以其安贞自处。含章以行。从王之勤。顺天之至。乃其道也。乾之九三。首着乾惕之诫。九四继明卑谦之行。坤乃承之。以成共慎。故无咎之名同于乾也。此六一四爻辞之义。为坤言。即为人道也。

象曰:括囊无咎

孔子《宣圣讲义》

坤以静为动。以顺承为功。故不自主。而仍不失其主。内有守也。故外有为。其在外卦。纯应夫乾。而六一四为始。纯本乾惕之义。故其无咎。以慎而不害。此释文之旨也。夫爻辞并称咎誉。而释文只重无咎者。则以六一四之位。系承乾之地。为顺逆之途。最易逢咎害。设不自慎。以为囊物之功大。而有陵乾之嫌。以为行地之无疆。而忘一牝一马之义。则囊不约。而行无常。内乖于安贞之吉。外失于含章之光。则为失位之占。而成过当之象。此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贪天之功。而不知足。忘坤之义。而无所存。是其为咎害。皆由不慎也。故贵乎括囊也。有囊而能括之。乃有功而莫与争。有德而莫与大。此其无咎。以能慎也。慎指括也。不害者。不害于乾也。括者因时而括。非能处泰持盈者不知也。盖当可以囊卷之时。安计括囊之急。则势将陵主。功反为罪。常人处此。不免者众矣。君子必慎之也。唯因势之盛。则知气之将消。唯因积之多。则知物之不任。唯因代乾之功大。则知安贞之贵。唯因承天之道光。则知静顺之宜。故慎者不在失志之时。而在得意之地。不害者、不指无功之际。而指大用之期。故居高不危。行疾不倾者。正见其慎也。势大不一逼一。勋积不疑者。始成其不害也。坤者臣道也。妻道也。乃以知慎不害为先也。此释文明指其象。而申其辞也。夫受人施者。必善保之。承人之旨者。必善将顺之。代人而有为者。必志于成全。从人有行者。必底于光大。此括囊之不为咎誉也。而咎誉不加焉。盖囊之必括也。势也、即理也。六一四之位。唯降以俯就二爻之高。必约而顺气之行。又值承乾之地。有富厚之物。乃必自守以保之。以孚其德。而成其功。故囊括不关咎誉。而成德不害于主也。明此义矣。则知六二之利。自斯得也。六二者。坤之正位。以六一四为之用。其功德所至。则其道高美。而孚光大之象。以其行止之慎。功业之不害,乃成六二之直方大。以其括囊之时。咎誉之不与。乃育六二之不习无不利。盖其德至、道自凝也。人之处此。尤贵乎德用。成德乃达道也。故坤爻之义。皆合乾爻之辞。而一一必证之事物也。

六五:黄裳元吉

孔子《宣圣讲义》

此爻文简义一精一。足明坤道之异乾。而正匹乎乾也。六五居外卦之中。为一陽一位之正。坤行至此。恰与乾交。匹敌并尊。相得有合。以乾为正位。而坤应之。以天为当时。而地合焉。乾坤之和。天地之会。气与形接。一精一与神萃。是曰至文。光华远届。内贞外亨。元吉之大。坤德之成。于斯为迈。盖坤者、以顺承乾。为用者。则五爻正得乾之龙。为坤道之光。如月以日明。水以火蒸。天地捆媪。万物化醇。乾坤交一合。天下光明。位既当矣。时亦宜矣。黄中通理。君子所履。元亨之象。始垂于是。二元之会。乃成上纪。故日元吉。无以加已。夫坤者、处下以应上。居内以接四方。为土之象。徵色唯黄。处地之大。乃位乎中央。行地之远。而承乾行。故合曰裳。而称于吉祥。以裳者、配衣者也。黄者、居中之色也。坤匹乾。犹裳与衣。地承天。犹中央接夫四边。天包于外。地居其内。黄以为正色。后天之所主焉。一陰一陽一交而生化成焉。天地交而日月明焉。云行雨施。而万物资生。霞辉星灿。而成天下至文。此坤六五之象。黄裳所徵。元吉在上。天下之庆。二元会合。天地流形。一气交通。一陰一陽一并行。此坤应乾之至。而为五爻之所呈。在乾九五。为一陽一正位。故飞龙御天。在坤六五。为一陰一得偶。故黄裳以会二元。一虚一实。乃为飞潜。一宾一主。乃相周旋。一降一升。德用者焉。一内一外。功行具焉。以坤之利贞。成乾元亨。以地之博厚。匹天高明。以黄裳而占元吉。孚飞龙在天。而利见大人。此气之自至。理之自成。象之自合。而文德以明。生化以形。在地之所见。为天所悬布。内有其一精一。外得其物。神通其灵物名其德。始终所底。乃天地之则。故黄裳之占。而孚元吉也。坤至静、而其用则动。至净、而其色则文。至柔而应刚。至顺而同天行。故五行、土为后天之主。五色、黄为天地之心。裳虽在下。而接于衣。虽近体。而有所垂。盖居中而能应外。行地而无强也。元吉以文在中。而德用以会乎一陰一陽一。是坤六五一爻。兼地道与天行。达于下上。通乎柔刚。如后之配帝。母一之配父。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为后天之常。故有卦则有交易。有爻则有升降。有生化则有来往。有内外则有柔刚。二气既立。五行斯彰。大哉合化。絪縕而为云雨润泽。对照而为日月明光。皆乾之所施与。为坤之所受藏。此六五之元吉。而成象乎黄裳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坤之处于乾位。含乾之光。承乾之德。以为乾配。非寻常之匹偶也。纯乎天地之交。一陰一陽一之神。超乎物象。达乎玄冥者也。坤以地而通天。以形而化气。以升易潜。以虚为实。以至为大。是谓玄玄。无上之德。无极之先。是曰太元。元吉象焉。盖有吉者有凶有形者、有升沉。有物者、有塞与通。有数者、有异与同。唯超乎一切。达乎至中。融乎形迹。乃底于大同。斯曰至善。无善可加。斯曰元吉。无吉可夸。吉之又吉。不与凶比。故曰元吉。天道所止。凡易之名元者、皆至也。皆玄也。以其无以加矣。故曰元。元字同无之形。谐玄之一声。转仁之音。弥天之神。天地始焉。万物化焉。气数出焉。一切皆其下也。苟言有也。则莫之先。苟言名也。则唯同于玄。其见于物也。谓之仁。其见于道也。谓之天。盖先天之所启。后天之独全。一气而凝。一一精一而延。斯名曰元。唯着于坤乾。在乾无形。有称无名。在坤归真。元吉是应。以坤六五。同乾九五。以地合天。德至道具。比之于人。成道之士。比之于神。大化而至。故曰元吉。不言人事。文在乎中。用极之旨。道曰守一。圣曰执中。玄之又玄。何吉何凶。而曰元吉。明数之终。如曰至善。非善之宗。以无不吉。故仍吉称。以无不中。故仍中名。以无始有。故例以斯名也。夫坤之道成。则同于乾。卦爻之象。唯六五至焉。故以地之黄色。而代天之玄。以坤之裳。而接于乾之履焉。此履至中。而达至玄。通至道而行无极。至善所至。至一所息。至一性一而通理立极而无所倚。君子之光大。乃德业所底。故文在中。而光见于四方。元吉在上。而和悦畅于四体。喻之于道。至善至美。施之于物。高厚无已。纯德不息。于穆无止。是爻之象。蔑以加矣。故成道而达德。履坤而孚乾。光表而文中。立地而位天矣。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孔子《宣圣讲义》

坤之大用在承乾。而乾之正位在九五。故坤爻至六五为最中正。最元吉。其用已极。其德已至。过此则不常矣。故坤上六之辞。乃为龙战之象。而不免于穷也。夫道极则穷。时过则失中。上六之位以太过而一逼一于乾。乃见战血之状。此道贲乎中。而用贵乎时。合必以匹。而相猜忌。必有伤夷也。上六居一陰一之极。处地之高。其为德也。同于乾之亢。亢者必越。极者必穷。坤本顺承之德。而其穷乃反与乾争。则气数所必至也。夫积一陽一之变为一陰一。积一陰一之变倾一陽一。过其位者、失其常。恣其用者、侵其上。阻兵者不祥。好争者必亡。以假一陰一为一陽一。毁柔为刚。本非龙也。而积势为之强。本以匹偶而相合也。而偪处莫能相降。以婚媾反为仇寇。乃争战以为殃。以兵相见必俱损。以两者不让乃同伤。况以下而陵上。柔而侵刚。反道以为用。戾理以为强。宜其气之不久。器之不一良。散而之野。披发徉狂。杀戮末已。崩溃是将。此天地之变也。乃见血之玄黄。夫龙者乾之物也。本不与坤争。而上六之气。偪陵不已。一陽一不自保。乃下野而与之争。龙弃天而之野。则其不胜也。坤陵乾而战于野。则其必败矣。故以妄争而遇敌。以轻衅而倾身。以龙战之象。天地失其常经。故流血而同见其一精一。此玄黄之色。为乾坤之所损也。天玄地黄。不同而混也。开天地者。乾坤之元。混乾坤者。天地之血。龙者天也。而战于地。血者地也。而染于天。玄者天之色也。清而无色。不可见也。见则败也。黄者地之色也。正而居中不可杂也。杂则溃矣。一陰一过其分乃侵一陽一。一陽一之不许。乃战于野。而莫肯降。此一陰一陽一之乱序。而乾坤之失纲。一陽一亢犹不可。况一陰一极而无章。故以相交成相杀。相匹为相克。乃毁生化之功。乃伤代终之德。乃遭两败之害。乃致天地之崩坼。由乾元以始。至兹而终极。一宇宙之变化。规万古之经历。气失纪而将尽。道失度而将绝。万物归于鸿蒙。一切同于凘灭。形气终于幻化。唯见玄黄之血。是乾坤之已穷。而卦象已不见易。故观象、知穷则变。观物、知极则绝。观天地之所争。而知宇宙之分裂。观龙血之所流。而知元气消歇也。故地道以终为义。天道以生为趣。以交一合为生化之功。以战争为败亡之器。以仁者昌。以乱者废。以气得中为常。以道过时为败。以纯色为一主。以杂呈为将溃。此坤上六之辞亦气所必至。终始乾坤之名。皆以龙明意。潜龙以资其始。龙战以终其事。全易生于乾坤。万物本于天地。大哉十二爻中。宇由无尽世纪。循环有升降之途。来往谱消息之理。缩于二卦之中。备于两元之里也。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一穷字。括尽一切。凡天地万物、皆由之以穷也。盖坤为一陰一之主。万物之母。而承乾以为生化者也。今不承顺乾且陵一逼一之。以与乾战。则生化之机息。而万物之命绝矣。故曰道穷。言天地皆以道生。道穷刚天地且尽。何况物乎。此上六一爻。为天地之穷。亦万物之穷也。其祸皆由于一陰一极。而一陽一不任受也。一陽一之与一陰一。必相涵育。以成匹偶。乃不失其序。一陽一既不能止一陰一之上犯。复不任受其陵一逼一。降而与争。则一陰一陽一皆乖。而纲纪以失。道之穷也。不亦宜乎。道者道也。失其进退。何以举足。此不能行而同毁也。故一陰一者、不可长也。坤者不可先也。动静刚柔之道也。一陰一长于一陽一。则不能顺一陽一。坤先于乾。则不能随乾。先迷失道。悖逆争强。此终成战败之象也。果战而胜。则一陰一陽一倒植。天下无此理。故战必败。而向归于尽也。

夫一陰一之不能先一陽一而自动者。非有所制也。乃气数生化自然之序也。太极之先。无所分一陰一与一陽一。而元一精一之动。则唯一陽一气。故一陰一者后一陽一而生。如善与恶。吉与凶。其末兆也、无所分。而纯一之德。中和之一精一。则唯善与吉耳。恶凶皆后生者。故曰至善。曰元吉。明其初也。元一陽一在先。而一陰一居后。由一生二。乃有二元。然元一陰一不得先元一陽一也。果以后天生化言。则一陽一自一陰一出。如子生母。若以先天本来言。则一陰一以一陽一成。如月以日明。言道者必探本。不得以后天分先后也。故先天之象。可名纯一陽一。不可名纯一陰一。犹一性一之为至善。德之名元吉也。此生化定则。非人能为之先后。苟违是则。则生化绝。天地毁。一陰一陽一尽。而宇宙混沌矣。然仍复于先天元一陽一之境。一陰一气且消灭无存。必待元一陽一一动。而后一陰一复生焉。此变化之序。不得错也。苟错之也。则两仪不得分。太极无以成。而混沌终不复明矣。故一陽一亢所害者一陽一耳。无与于一陰一。一陰一极则害加于一陽一。而牵以俱尽。此龙战之象。不见于乾上九。而见坤上六也。以一陽一不与一陽一争。而一陰一则必争于一陽一。一陽一极则自变一陰一。而一陰一则必以一陽一战而后变。此亦生化之道不同也。坤之上六。穷必变矣。而乃先与乾战。不似乾上九之自悔而已。末尝与坤战也。盖乾上九、尚未有坤之敌体也。上九而后。始成坤象。坤至上六。遂反而陵乾矣。此亦处势之殊也。且一陽一主升。一陰一主降。一陽一者顺行。一陰一则逆行。一顺一逆。相遇成战。此后天之象也。若先天则无之。故坤上六以极而一逼一乾。乾上九无所一逼一坤也。顺逆之情既异。而战争之祸。乃以一陰一极而起也。故世之治也。不有征伐之事。其乱也。始见战争之端。以一陰一盛则逆行而犯、上也。故善者无吝。吉者无悔。天下之理然也。一陰一道之不可长也如此。以六五之正。而过则成上六之灾。慎哉其不可过也。果守中不失。居正不偏。则以黄裳独着其色。统天下而同归。浃万物而同化。坤德至矣尽矣。奈何有玄黄之杂。为战血之殃哉。地者后天当万物之主。为中正之道。以其能代天也。黄裳在下而通天。居中而御外。为一切之所仰者。见其守中致一之德也。失中则失德。失德则丧位辱身。相连而及。甚矣用之不可过也。君子观于坤上六。则知所警

用六:利永贞。

孔子《宣圣讲义》

易道以一陰一陽一交一合为主。而往来必有所极。极则必变。故其行也。循环往复。以至无尽。而乾坤二卦为之纲领。一陽一极变一陰一。则乾变为坤。一陰一极变一陽一。则坤反于乾。此定序也。坤爻至上六。其道已穷。其数已极。则变而之乾。为坤消以复于乾之象。以其有坤元存。不随数而尽。卦虽消。其元不灭。则坤之大用永不失。故有用六之象。以见坤元永存也。乾至上九消而为坤。而乾元不灭。乃有用九之占。坤至上六。卦爻俱尽。而用六。亦如乾之用九。以示一陰一陽一二元。非随形物生灭者也。曰元。曰用。言元之无形。而用可见也。卦爻形也。用者无形而见于有形。六十四卦。唯乾坤有此象焉。以元气之存于天地也。用六者、坤元本来之用。与乾元同不生不灭。而以成地之德用者。故曰利永贞。永贞者、长保大地之德。而独具安贞之吉也。以坤本静顺之义。为承乾之行。而坤元则其体也。其用尤先于坤卦各爻。坤卦爻之德。皆率循之而成用。然卦爻因时位之异。则功用有殊。若用六。以坤元之德。无时位之差。共见于外也。恒悠久不变不二。此所谓利永贞也。坤虽以象为德。而坤元始终如一。故能恒永悠久以不息此同乾元之德也。二元皆至一精一至一。永久不易。至中至诚。至善至吉。以达无尽也。唯其保太和。得长生。与太极同体用故也。此用六之象。在卦爻之外也。天地虽大。以形而有生灭。以数而有消息。而元气不以形生灭。不随数消息。故能永贞且利也。此天下之至德也。夫坤之数以六为用。亦本元气之用也。坤六乾九。即二元之本用。为一陰一陽一之至用也。不独乾坤以其用成用。其他各卦皆然。而独乾坤二卦为主。则以用必依事物成。而生化之主。必属天地也。故用六者。凡一陰一卦之所同秉也。而皆本于坤。坤之用六。非限于一卦六爻。而坤元之行。亦非止于一卦六爻。故用六之象。超坤之上。而包括坤以下之卦爻也。则辞所谓利永贞者。不仅为坤言也。凡坤类之卦。皆得引之以为占也。故用六之占。坤元之德也。犹用九为乾元之德。而非乾之所独有也。后人多误指为乾坤之变例。拟附丽上九上六二爻者。昧乎二元之在二卦先也。二元即两仪也。二用即两仪之德。八卦所自出也。故易特拈出于乾坤二卦之外。以明其大用。示其至德也。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言永贞之利。异乎他利。而用六之用。别于他用也。卦辞之称大者。唯乾当之。为其无外。凡天下之物。莫不覆也。坤之为德。承天时行。虽曰无疆。犹有方也。而乾则无方。坤之用六。同于乾矣。故曰大焉。比于大哉乾元也。坤者代终。用六尤为有始有终。故永贞诚能终矣。络复于始。坤元不息之德也。故曰大终。且物之生灭者。始终不一。数之消长者。先后不同。唯坤元以至一至中。行无尽无极。有天下之本。立天下之极。守天下之中。其德用即在能终也。大终二字。颂其用之无尽。而克终天下之终。是曰大终。犹太极之名极也。古大太二字同。义无别用。凡名大者。皆用太字。意言其至也。夫坤元用六。其德至静。共道至虚。其守至贞。其行至顺。则其见也。无名无形。而其所成。乃莫与京。以其至柔而成至刚。至静而动无疆。至贞而行无量。至顺而并于健。至内而包乎八荒。故以无为而功莫与之争。形而生化莫尽。以坤元之体。成乾元之用。以永贞之利。孚大终之称。以承顺之行。而见其神妙于静动也。故用六之象。为天下生化既成也。为天地运行之有终也。为万物生灭之所穷通也。故立于至中。及于元穷。道主于神。而德达于无垠。此复乾之象。而见至利之亨于一切。以坤之交乾。而见元气之不绝。在人为德至。为道立。为至诚。为无息。为一性一善之所见。为中和而孚一精一一。故二元者,开合也。虚实也。其大无外。其细无极也。乾元用九。以开其始。坤元用六。以复于不息。天为行其神。地为凝其形。九以用其一陽一。六以用其一陰一。九六之既合。生化于是乎成。始终于是乎名。此元气之所至。而元德之所行。故用六永贞之大终。同于用九之上治也。利而能永。终而克大。此固坤元之德。而达安贞之至。盖内明其一性一。始外善其事。内有所守。始外无所滞。君子成德达道。必正一性一命为本。保太和为基。先利贞之行。而后成元亨之期。自坤顺以为己。至乾健斯无不宜。有乾惕以自强不息。庶永贞而称大终之辞。故乾坤备乎道德。而为君子所师也。

夫用九用六二象。后人以其无象。多不明所出。以卦止六爻。每爻有象有辞。唯用九用六。有辞无象。而释文仍以象称。遂致疑为上爻之余。此盖不知古人立卦设辞之初意也。卦以象成。有象外之象。有象先之象。以象有自来。有自往。皆以气数成也。卦始于太极。终于六十四变。则卦先有象。卦后有象。非仅限一卦六爻也。如时有先后。地有向背。行有来。去。皆此气也。而象异焉。在乾坤之先。有所以成乾坤者。在乾坤之后。有所以承乾坤者。易主于变易。变必以三时为断。即去来今也。前者谓之先天。后者谓之后天。今则现象也。人知既变之有象。不知未变之有象。知未变之为本象。不知既变之有本象。知既变之为变象。不知未变之有变象。知有象之象。不知无象之象。此执于象而不明象也。夫象者、象一时也。象一方也。象有或无也。象常或变也。皆以气为主。数为用。故乾之先。有乾元之象。坤之变。有坤元之象。虽不在卦爻内。其象仍在也。人知此身为生。而不知末生之身。既灭之身。是重形而遗神。知器而昧道也。乾为一陽一主。一陽一有元也。坤为一陰一主。一陰一有元也。元者气也。道也。无形者也。而有用可见。以无形、非真无形。乃非现今之形也。八卦末成。有四象两仪太极之形。天地既判。有先天浑沦之形。特以八卦既成。不见太极仪象。天地既判。不见先天浑沦。故曰无形也。彼气与道。末尝无也。故有乾元坤元之象在也。而元不见。以其用明。用九用六用之见。不独元之用。即乾坤大用。盖乾坤亦由元成。其德亦以元用为用也。故在乾用九坤用六而一陽一非乾。亦用九。一陰一非坤。亦用六。初不以乾坤限也。凡爻之一者皆用九。皆乾元也。爻之者皆用六。皆坤元也。乾坤有限。而用九用六无限。偏于六十四卦也。为其永存不变。为其真体也。故乾元为乾之先。坤元为坤之本。形生而神仍存。器毁而道不坏。故用九用六。不随乾坤卦爻成象。不因乾坤卦象生灭也。夫用六之见、在上六之后。则由坤卦之皆变也。六爻尽变。乃同于乾然非乾也。坤元之真也。如乾元之超于乾卦也。故卦爻六有六变。至七变仍还原。以气数皆极。极则变变则复也。坤异乾者。一陰一生于一陽一也。极则还于乾。而与末生时同。然乾元则非与坤同。以太极之初纯一陽一也。乾虽变而坤。乾元自不变也。故坤元与乾元有异者也。以乾元所返于太极之初。坤元所返于乾象之始。仍成两仪之象也。故在坤用六。而曰永贞曰利。仍本坤德之先利贞。不若乾元之始而亨也。乾主元亨及利贞。一陽一之常也。坤主利贞至永大。一陰一之常也。合之则一太极矣。故坤元用六。同于大哉乾元。以其功用之极。而却本于利贞之道。二者不失其常。为天下之至道也。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一圆一方。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二元之所名。九六之用所成。固足以涵万类。而包无垠也。此坤元用六之象。占在坤之变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一陰一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有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一陰一疑于一陽一必战。为其嫌于无一陽一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孔子《宣圣讲义》

坤卦文言。亦犹乾之文言。以辞有末尽。义有末达者。乃申述之于文言也。凡天下之文者。皆由交错而成。如日月绚采。云霞成文。风水摇波。鱼龙曼衍。花木扶疏。红紫缤纷。山泉坟流。瀑布映照。莫不以色为美。以光为耀。错杂一交互。织成斑斓。是曰文也。由交得之。而易则尤文之着者。以气之往来。数之消息。参伍以变。错综为用。故名曰爻。爻亦交也。

文之所名。即由爻来。爻以交互。文以经纬。莫不依往复之道。顺消息之机。极参伍之方。索错综之事。以见其得失。明其吉凶。察其去来。辨其常变。是曰格物而致知也。文、物也。文言、格物之事也。卦也。爻也。皆物、亦皆文。观象玩占。则格致之所尚也。故象不明。求之辞。辞不达。求之释文。释文不尽。求之文言。文言之外。尚有传序诸篇。以为指示之

本。而作申引之资者也。故文言之义。虽见于前。今复重述之。为告学者之所必研究也。夫坤卦见于象。意载于辞。而今文言所论者。亦不外辞之旨趣。象之推演耳。故曰坤至柔而动刚。至静而德方云云。皆本原辞之义者也。所宜注意者。则其文字之轻重。而衍述之先后也。盖坤、一陰一也。柔也。静也。后也。顺也。而其为用。则一陽一也。刚也。方也。常也。有所后也。有所成其终也。体用不同。本末异趣。何也。则由坤之用、乃承乾也。故柔而动反刚。至静而行反方。以后而得主有常。以顺而随天时行。以无成而有终。以一牝一马而匹乎龙。以在地而承天。以处下而主乎中宫。则其德之显也。皆与乾将毋同也。斯可见用成于相交。不争而有功。德成于得位。不强而莫与雄。道成于安贞。有其内而推及于无穷也。故坤象本不用。而以乾用。本不动而依乾动。不先不争。故成其德。而得其时。不失其位。而行无不宜。此卦爻之以象为体。不见其用。不知其动。必由辞始得之。而明揭于文言也。不然。六爻纯一陰一。六位纯静。至柔为本。至顺以听。则将奚为。而见其所成也。而不知天下之静者。必为至动。至顺者。必为至劲。柔者必刚。让者必得。与者必取。内圆者外方。无先者有守。不争者有常。此理之自然。数之所将也唯坤同之。故体一陰一而用一陽一。无一陽一则无用无动。坤之用一陽一。乃道之大则也。乾以坤为用。坤以乾成用。此交利之正也。故为天地覆载之功。

坤卦六爻均一陰一。亦自初息始。如乾之一陽一出于地中也。一陰一自下。一陽一自上。本相对。如一年春夏与秋冬。一日早午与昏夜。各有始终。而成往复之数。坤卦虽自下爻始。以一陰一气言。则自天下也。然卦爻皆以下为初。故坤之起初爻、亦同乾。而其时位不同也。一陰一之初凝。即一陽一之已亢。一陽一极生一陰一也。初六爻辞曰、履霜坚冰至。以见气至成象。象见成用。凡始必微。其来也

大。以履霜之初。知坚冰之至。此在乎辨象之早也。其气自上而下。其行至顺。其来虽渐。而其降必不可阻。如自高而卑。其势易也。故履霜之微。即可见坚冰之厉也。凡善之积也如登。恶之积也如崩。一陰一之行也以降。一陽一之行也以升。故履霜坚冰。其始终之速。犹为恶者之积咎也。为善得福。必因其功。为恶得祸。必因其过。善者有余庆。不善者有余殃。气之所至。象乃昭彰。一陰一之初凝。其兆已见。则其为害。正如不善之积也。以其趋下之势骤也。故文言申明其义。垂为人道之戒也。夫坤之行也至顺。其达也至易。则事之所同者。正同于恶积成殃。恶之为殃。亦非一时所致。必因细而大。因微而着。有其因。必得其果。发于未。必摇其本。为其势之至易也。事之至顺也。如有不忠细也。而弑君大矣。子有不孝、未也。而弑父本矣。以初时一言之忤。一行之悖。而其终也。弑父弑君。岂非积于习。而成于渐哉。而人輙不早辨之者何哉。不知其势至易。而事至顺也。夫恶行祸殃。在道为逆。在数为难。而曰至顺至易者。指其气之至也。明其因果之必来也。故曰顺曰易也。以一陰一气易降难升。因果之应。顺而不逆。如为恶之细微。而成过之必大而着也。唯君子鉴此知彼。不以小而忽之。

不以戏而狎之。不以无知而宽假之。不以姑息而放任之。为其善之不易积。而恶易成。为其庆之不易逢。而殃易见。故于一陰一气初凝之始。履霜而畏坚冰之寒。则戒于恶念乍生之时。不孝不忠。而惧弑父弑君之祸。其道皆逆。则其行也反顺。其数皆难。则其成也反易。故见微知着。见小知钜。因坤之初六。而谨于人道之始也。夫人道不外善恶。人行不外伦常。以生为生。必因于一陽一,以情复生。必本善良。以升为亲上。而积德是亟。成道是望。故畏于一陰一之初凝。气之始降天地将否。善人斯丧。恶行乃张。祸殃乃彰。乃失纲维。乃溃堤防。斯人道之绝灭。而天理之危亡。徒一陰一不足以生长。徒恶乃足以自戕。观乎天地之令。而檩檩于冰霜。辨于秋冬之日。而亟亟于收藏。以知渐之足贵。而思患于预防。以见几之不俟。而戒慎于亳芒。此君子成德之志。亦圣人立教之方。虽切切于祸福。实谆谆于纲常。为人之称三才将并覆载之德。则鉴于天地之亏。必有挽拔之力。为人道建其本。为世事立其极。斯所谓应变以常。而称之有物有则也。

文言多为人道言。为示教也。所述六爻之辞皆重在人事。以明圣人演易本旨。然象辞本同旨。卦爻所指。亦言其意。文辞所述。亦依爻位而定所宜。如坤卦以顺为本。以后为正。以静为德。以柔为道。而所成则同于乾也。坤六二爻文言亦明此义。以二爻为正位。而能配乾。内正乎位。外行乎时。道合于乾。而德不孤。故有直方大之称也。直以正位。方以宜时。正内则敬。宜时则义。内有其敬。外着其义。是曰全德。以同于乾。故曰不孤。道行天下。德并不见。故曰大。前言大者、乾之称也。唯坤克承乾。故曰大焉。由其正位而不自逸。宜时而利于物。其德乃大。其气乃盛。以行而不争于乾。至而不负于乾。始终相合。行止相偕。相得益彰。为上所重、为主所倚。无所陵一逼一。则功高不忌。无所诽谤。则德至不谗。故其行也。无见疑矣。为其不失敬义。成其直方之名。有其功德。成其大。虽不相习。亦不疑。以其无不利也。言于己于物。于上于下。无不利也。所谓不习者。在一己言自诚也。在对人言不狎也。自诚则能信于外。不狎则犯于人。故曰不习无不利。夫人之不克诚者。必赖于习。以求其信。不立德者。必恃其习。以求其近。唯君子不在是中求之。为其自正以敬。宜时以义。同上以成德。利物以成大。不待习而自信。故所行不疑也。此疑字、恰与上六之疑字同义。皆指乾也。坤道本无所行。而行也必承乾。若为乾所疑。则其行也、必有害。以不合德。则相猜忌。而必战争。战争则皆毁败。将何所成。恃宠则骄。恃功则一逼一。恃势则陵。恃德则妬。凡有所恃。必生猜疑。利反为害。福反为祸。虽日习一近一。愈见其恶矣。六二之不疑者、为能敬义也。守位不越分、谓之敬。行时不先主、谓之义。此直方大之所以名也。故不待习。而亲信自加。不待求。而行无不利也。斯君子之行也。直方大者、德之至也。道之至也。有柔有刚。能内能外。有功有用。宜上宜下。故曰成德之士。至诚之喻也。唯坤六二当之。故不习而过于习也。尚何疑乎。

坤之德用以顺承为本。爻位之能合乾者。其功必显。其道必大。在六二之直方大、足以见之。以六二之当位。为克配乾九五之德。故为坤之至德大用。而成一切德用也。至六三则异其地。殊其时。其道同、而德不同。其本一用异。则位为之也。数为之也。然卦有定也。体之所不易者。虽异地殊者。不求其先可也。必固其守。是乃分所宜然。六三之道。以一陰一行一陽一。而不得忘其一陰一。以地承天也。以臣事君也。以妻随夫也。皆以坤之本分。而乐得其用也。故在坤辞曰先迷失道。后顺得常。以坤道不可先也。而六三尤可徵矣。一陰一虽有美。不宜显也。故贵在含弘。含章可贞。坤之德也。为应乾而成贞。交乾而成章。含章则美内蕴。可贞则功外成。可者克也。有功也。而宜于从人。以含章系自充其中。可贞系成一人之美。于己不得言功。于物不得弃用。则功成者、人之有也。名贵而不自居。用大而不自主。乃坤之道。弗敢先也。故宜从王事。以弗敢成功自恃也。如人臣虽功高、不越其君。人妇虽德盛、不陵其夫。以顺为正。正所以成其用也。臣若欺君。功反为罪。妇若欺夫。德反为恶。何成之有。故不得以自成功德为功德也。贵乎含章可贞之道也。斯道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以顺承而致其用。勿先而有后。勿始而有终。虽无成而代成。则德用之者。亦非由其着也。功高而归其上。德成而服其分。此功德不求自至。而无猜疑之虞。不居自大。而无迷失之害也。为坤六三之本地道无成。而代乾有终也。乾虽有始。必资坤为之终。乾虽大生。必资坤为之成。则坤之生成。乾之生成也。坤之始终。乾之始终也。功用皆乾所有。而坤顺承之以为用。故曰后顺得常。得其所得。不求自达矣。此一陰一之为德有异乎一陽一。而六三之为用。有殊于六二也。何哉三爻以一陽一数。而居内卦之终也。内卦一陰一也。一陰一而从一陽一。数而有终含章之象。可贞之行孚于人事。乃有斯名。故文言断为妻臣之道。而知其无成代有终也。此人爻之始。人事之动。尤重在人道。贞者得之。当省所从违矣。

一陰一陽一既判。乃有分合。分合者、万物生化之所由也。天地以交而万物生。以变而万物化。交变者气数所不能免。此万物生化之无已也。坤以一陰一而主地。代乾而始终。代天而生成。则其气之所至。恒与乾分合。不能自止。与乾合。则胭縕而为生成。与乾分。则闭塞而为毁败。视时而异。因地而殊。故坤无自生自成之功。必待交一合。而后见其生成也。苟不交一合。气阻于中。形坏于外。一精一神流散万物皆灰。则天地绝其生机。草木同归泥涂。是曰否象。乾坤同寂。数之极也。时之穷也。数之极也。时之穷也。地之陷灭也。故坤卦六爻。备生灭之用。赅通塞之道。而莫不缘于气之分合。数之奇偶也。时与地之所为也。六一四爻为外卦之始。即乾气之穷。以一陰一行一陰一。气否道塞。为非时之数。有闭藏之形。居外而不能远。望内而不能中。一陰一降而日暮途穷。一陽一飞而路赊辙反。分驶背驰。德不相成、用不相及。为人事之错逆。当天地之闭藏。是在象曰穷。在道曰隐。在事曰不用。在物曰收藏深密。以顺时为德。毋自暴也。故文言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以见君子出处必有时。作息必有方。而上应天地。下察草木。或动或静。或语或默。各有数也。用时则用。隐时则隐。不敢违时。以招毁誉。故慎言行。审出处。知分善守。以固其中。顺数有常。以绝其害。此象辞之为括囊。而不于咎誉也。为其能谨耳。夫六三之位。以交犹可用。只不可先耳。六一四则不交。不通不用。不独不先。且不宜有为。故唯自返。以深密自保。不复为咎誉之谋。而防之唯谨。守之弥固。比之括囊。以隐为故。不显其德。不徵于物之遇。不图于数之裕。故宁无闻。不希于誉。故宁无成。不罹于咎。此顺时之哲。有所深虑善道自守。中藏永固也。故在坤道。本以安贞为吉而处六一四。尤以静密为度也。天地不自见功。况人物乎。括囊者、内有所藏。外有所守。非空囊也。非徒括也。以自初六至此。气已内充。德己先成。用以累着。功以积称。而逢时之不吉。为持满之必慎。鉴见几之必早。因履霜坚冰之训。知辨别之当明。乃知急流勇退之为正。故括囊为善藏。为能有其道德。而克循乎法度。不以咎誉为怀。而亦无咎誉也。以道全则无咎。德玄则无誉。君子以贞一之道。行谨约之趣。如天地之闭。而隐遁适其序也。

坤卦有二大用。一动一静。一内一外。皆以时地为准。即爻位也。六二为坤正位。以与乾九五应也。六五亦正位以承乾。而当九二之应也。故二爻有德可称。有功业可述。而为坤之大用所见也。六五之异六二者。以非本位也。而因承乾之德。为时地之宜。亦得以大用。故六五之辞。以美称也。含弘光大之象也。天之所施者。必地之所受。坤之所成者。必乾之所为。道一而理同。德合而用充有其内、而发于外。行于表、而贯于中。此本末兼赅。体用并至之象。故称之美也。唯君子至焉。内有其善。外明其德。不忘其守。不失其位。乃能贯通一切。达于无穷。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此卦爻之德。而君子之行也。象辞曰、黄裳元吉。释曰、文在中也。今文言重申其义。则比之君子成道达德。而称为美之至也。实以坤六五一爻。为天下最大德业所见之象。六五与六二。上下相应。与乾九二九五。交错成文。交则为气之畅。错则为德之成。应则为光辉。通则为事业。在象为体用俱备。神形均全。故比之君子之德业也。黄中者、内含坤元之一精一也。通理者、外交乾元之文也。承乾而含之,以为文章。体坤而用之以成德业。故曰黄中通理。体用兼至也。理者体也。道之见也。文之呈也。如日月之光。有所照临也。川泉之流。有所映带也。故曰理。犹玉中文理也。人身之脉也。草木之络也。凡物莫不有其理也。天虽广。星辰不乱其行。地虽厚山泽不隔其气。以有理也。理成于自然。见者曰法度。所由来者、道也。道犹路也。故有理可循。而天下之物。莫不循之以行。以其出乎自然。达乎一切也。而因交错乃见焉。曰文曰理。皆在交错之后所见也。文者名也。理者实也。昭于万物曰文。具于一身曰理。圣人立仁义之道。而以仁义之行。必有交错。更立为礼。礼即理也。仁义体也礼用也。

仁义不可见。礼则着焉。仁义为其道。礼则德用所施焉。礼者、履也立也。利也丽也。凡有动静行止。莫不有礼。故曰礼、理也。言一切待之而理也。以交错必有理。始有条不紊。无则妄乱不复其序。故理者。自然之序也。有理始能交错。成其分合之用。无则相害相悖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有理也。人之处世接物。莫离此理。故通理者、克成其德。遂其用也。黄中者、有其体。通理者、遂其用。黄中、谓之达道。通理、谓之成德。以黄中之义。即老氏黄庭之说。致中也。抱一也。止至善也。通理者即尧舜格于之说。用中也。成仁也。明明德也。故学者。贵格致。格致则通理也。内有其道。外致其德。体用不二。则施用不穷。道德并至。则事业立达。斯为美矣。斯为美之至也。以美之由中达外。由心以畅于四支。而发于事业。其美可谓至矣。无以加矣。由其克黄中通理也。故在占曰元吉。在辞曰文。在文言曰美皆指此也。皆以六五黄裳之德用。为坤之大用也。交错而不失其序。生成而不出其位。通天而无为。承乾而无疑。克成大用也。此君子之能以事业称美也。过此则有失矣。故六文言。明指君子之正用。而立人道之弘规。理之所名。礼之所生也。人道以礼成用。而天下以礼成治。此义申于履卦辞。可参读之。

凡极则变。变其类也。虽变而不能全变。则犹末离其类。此疑似也。积一陽一疑一陰一。非真一陰一也。积一陰一疑一陽一。非真一陽一也。以其太甚。陵夺其气也。坤之上六是也。上六一陰一之积也。其气已甚。乃疑于一陽一。疑者有数义。一为嫌疑。谓相猜忌也。一为疑似。谓相比拟也。一为疑虑。谓恍惚不定也。为疑忖。谓蒙昧不明也。皆为不和之象。有疑则必争。以气相一逼一。不克自已也。内存猜忌。外见携贰。彼此相嫉。利害不同。乃争战耳。故上六辞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释文谓之道穷。文言申其义曰。一陰一疑于一陽一。一陽一贵一陰一贱。乾高坤卑。今坤上六。气拟于乾。非真乾也。乾既不受其陵。坤又不能自降乃相争矣。战之发。为一陰一之甚也。一陰一虽盛、不得过干一陽一。虽大不得超于一陽一。此天地之分也。尊卑之序也。故一陰一太甚。一陽一必与争。而后成战。战者末分胜负也。一陰一虽盛。不得无一陽一。无一陽一则一陰一不独存。以坤之承乾而后行也。今不承乾而欲亡之。是无一陽一也。无一陽一则天地灭绝。神形灰烬。故象辞虽当亡一陽一之际。不为无一陽一之名。乃假称为龙。明其有一陽一在也。龙一陽一也。而被一陰一迫、下战于野也。虽胜负末分。其所伤必大。故曰其血玄黄。曰血者、以一陰一虽变。末离其类也。何以言之。则血为有形也。一陰一类也。坤上六一陰一虽盛。然非变为一陽一。则虽与龙战。而仍见其血。龙无血也。以假一陰一为一陽一。一牝一马拟龙。则有血焉故称血。明其假龙也。虽疑于一陽一。非真一陽一也。夫血皆一陰一。而龙皆一陽一。今称血玄黄。为天地之杂。则似一陽一亦有血也。盖由于龙非纯一陽一。血为杂品。以天之气。杂地之形也。故称血玄黄。玄非血色、而杂于血。故曰天地之杂也。天之色。皆地之色也。因一陰一陵一陽一而战。战则俱伤也。虽一陽一有损。一陰一又甚焉。故玄黄。皆以血称。可见一陽一之所损。仍一陰一受之也。一陰一不得强于一陽一也。此先后之分。尊卑之序定也。坤虽有德。不先于乾。有用不过于乾。以其为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此义已见前矣。而上六重言之者、为明一陰一陽一之异也。夫世之战争。亦类于是。必以下一逼一于上。逆陵于顺。邪害于正。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始启干戈。而成杀伐也。不必固执君臣之分。官民之级。但视所处之地。所行之德如何耳。坤之类一陰一也。一陰一不胜一陽一。则地不先天。若非坤则不限矣。故一陽一为上、为善、为正、为仁、为大人、为君子。所至必胜。所处必吉也。坤之上六争战。咎在一陰一也。一陰一不守其分。反逆行倒施。是以所伤大也。此文言明指其过也。嫌于无一陽一。亦如疑字。含数义言。为坤志亡一陽一。而道不得无一陽一也。为一陰一逼一将无一陽一。而而圣人不许其亡一陽一。此人道济天之穷。而立辞定名之含微意也。圣人易教之旨固如是。综上所论。凡文言之旨。皆先人道。而重在以人合天地之德。其遇也退之。不及也进之。以中为本。以和为用。尤徵于坤之六爻。坤爻有当位。有不当位。有一陰一陽一交而成文。背而为害。有顺有逆。有得有失。故于此尤详言之。以立人道轨范。而示人事从违也。故文言者、易教所见也。学者须三复焉

《宗主附注》

夫子所讲皆立教之旨。为儒救之本旨。中庸大学莫不由此推述者也。言教而治在中。言德而道在内。如黄中通理。即乾正一性一命也。故曰穷理尽一性一。以至于命。此理宇一义、即大学格物之事也。格物致知。即通理也。此道功彻始终工夫。道家黄庭内景。亦指是也。得之则成黄中通理之道。失之则罹其血玄黄之灾。一在尽一性一。一在徇欲。君子小人之分也。

又曰、易坤卦交言之义。均不出前所讲者。而最要在文字间之命名设辞。一字一句、皆有深意。不独为释卦爻也。盖辞与象、二者相并成易。而象有所不达者、藉辞以明之。故同一字含数羲。同一语有数解。非如他经之文也。前巳略述其例。今更申明之。如用六利永贞五字。合为一语。分有三义、利贞即四德之二。永者不息也。即无疆之意。而释文以大终三字。亦有分合之异辞。以大者乾之用。终者坤之德。利贞坤之道。不息乾之行。以坤能返予乾。而并乾之故。此大终之称也。而大终恰与乾之始亨对。始对终。亨对大。文字之相匹。以示乾坤之相成也。唯乾有始亨之德。以成其乾元之用。则坤有大终之用。以见其坤元之德。二者相交以合。相配以行。故辞为明其象。而文字乃指其趣也。天地之道也。乾坤之行也。皆以合而为用。配而为功。乾主大始。坤主至终。乾以元亨。坤以利贞。天在高而地居下。天包外而地处中。故二者之道交而后成德。偶而后全用。苟失一。则有阙矣。故四德分属乾坤。而始终分诸天地。非谓必如是分也。乃先后之谓也。乾先元亨。坤先利贞。乾以始始。坤以终终。乾为之先。坤为之后。乾为之刚。坤为之柔。其气然也。故辞义必有重轻也。而合则对言。分则独言。凡文字之合成文者、皆与对卦相交之用所见也。若一字一义。则其本卦之德也。盖卦不孤用。辞不单举。合中有分。分外有合。果寻绎之。可以知矣。文字唯易最一精一最简。而含意决非浅单者。必尽纵横之用。方通常变之规。故辞者如有所指。而不离象。象亦以交错为用。变化为德。苟不求其通。则滞于现象。而无以得其神妙矣。于辞则尤要也。因今人以辞释象。往往就一义而判全局。执一语而遗他方。非窒即昏。非误即

脱。宜乎不足以窥天地之秘。解数命之神也。今因释坤文言。特复揭出。以为学者告。俾知所留意焉。

又曰、乾坤二卦讲义详于各卦、除在二卦沟义外。各卦尚时时引及二卦者。亦为讲明,二卦之用。因全易各卦。无不出于乾坤也。故在各卦讲义。有关乾坤处。仍当会通参考。以见易道之太。易教之广。而其源本。仍归于一也。传所谓乾坤为易门户、即此意。吾人读易。必先明此旨。虽六十四卦。各具其用。而无不溯源推本干乾坤。因各卦爻不离组成。即乾坤本体。如人身百骸。虽各不同。而莫不因气血以生以存。以动以用。气血亦如卦之也。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互为其根。而一性一命主之。一性一命则乾坤之元也。故合全易。正如人全体。生则同生。化则同化。生化虽万变。而本来无二象。此所谓太极。是也。太极以乾坤成用。人物以一陰一陽一成形。此天地生成之道。而一身所包者亦如是。读易必先近譬于己身。方知全易之用。方明乾坤之道耳。

以下讲述乾坤大旨

颜子《复圣讲述》

易道至大,而包罗无尽,以其因象制用也。象本于数,数徵于气;气归于道,道始于一。一生而万,分而无尽;为始终之象也。故全部易象一天地宇宙。无物不涵盖之,舒卷之也。此易卦有限,而用不穷。易道至简,而德莫大;非圣知不足以探索其旨,解析其义。而辞则详其大概云尔!要知易之大用,本于乾坤;而乾坤之象,始于。乾坤为其成形,则秉气;气在形中,形以气育。此后天之定则也,又莫不有其数焉!数者,所以别也,莫不有其名焉!名者,所以纪也。后天之物,必由一陰一陽一交一合以生,分散以化;一陰一陽一为天下父母;即易之乾坤。乾坤之也。乾主一陽一,而其元为。坤主一陰一,而其元为;故有乾元坤元之名。有九六之数,其实也。此天下之大本也,亦全易之大本也。无二则生化无由见,而全易卦爻无由成也。故者,为大化之枢机,万物之本根,而全易之基础也。其用不单行,故见于乾坤。易以变为主,变则求其繁,故由进而成与;复由;进而成与。于是乾坤之象成矣!

八卦之象,由变化而成。六十四卦之象,则由变化而成。则全易各卦,莫不出于乾坤;而乾坤,又实为变化之原体也;乾与乾,无变化也;坤与坤,亦无变化也。其有变化,必起于相交;交则变矣!故乾坤为变化之主,亦变化之原体。又由其相交,而后有变化也。故乾坤二卦,为全易之本;亦生化之本也。后天之物,最大者,则天地也。最近者,则男一女也。皆以相交,而成生化。则乾坤二卦之所象,固同为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合而已。天地人物,莫非一陰一陽一之合而后生者,而有所始焉!天地则最始也。乾坤之象,纯一陽一纯一陰一,初未合也;而有其合者在焉!数之所含是也。乾卦六位,数有一陰一陽一;坤卦亦然。此纯一陽一纯一陰一中,已有其所合矣。然爻皆一也,仍视为未合也。若合则爻变矣。自先天言:天地犹晚出。自后天言:乾坤乃始成。而易者,以后天为主,故以乾坤为始也。乾建其一陽一,坤立其一陰一;两仪并行,分合以成。此六十四卦,无非乾坤所出也。乾一陽一交一陰一,其变有三;坤一陰一交一陽一,其变亦三。故初变生六子,而八卦成也。八卦虽出于乾坤;究为其他各卦之先世,则以三画之卦,未合六位之前;其气犹单,其数犹简也。然六位既成,八卦既合;则六十四卦随之俱出,亦气数自然而然者。此六十四卦,莫不奉乾坤为父母也。父母为人生化之本,世代子孙;均自此出,则其关重要,抑可知已!此圣人设辞,必独详于乾坤也?

且乾坤二卦,二犹一也。以乾之变必为坤,坤之变仍为乾;循环往复,始终上下;一气所至,则乾之者;变为坤之;坤之者,变为乾之;气至象亦变也。乾虽为天下大生,而无坤不见所生之物。坤虽无成代终,而非乾不得其生成。以后天之生化,必二气交至也。故凡乾之德,皆坤之用也。乾德虽广于坤,非坤所能承者;则人不见之,以人生立在此土也;地外有物,人末之见也。即或有之,非人所当见者,不在卦用之内;以卦之用,人为之主也。人居天地中,远于天,近于地;则所见者,皆地所载也。故卦以坤为人事之始,而因坤以孚乾;因地以顺天道也。故乾卦之辞,谆谆于人道者,皆复见于坤辞焉。坤虽异乾,实即乾之近象也。乾以坤为形,而克显其生成之功;坤本乾之用,而克成其变化之德。故论天道:乾先于坤。论人事:坤切于乾。以后天:形着而气难见,象明而数不易知也。盖坤之用,即人道之本;亦人道合天之途径也。故人道备于乾,而徵于坤。此圣人立教,以坤继乾之微意也。不然,由乾至坤,其道远矣!先天之位,可以引证也;若后天八卦则异是。后天者,既变之象,故坎离代乾坤,为九宫之次,非复前两仪四象之序也。变者以用为主,故不求其体。周易之序,亦以用为主,其先后皆依动变为次,不似前之有一定统系也。然动变亦自有其统系,盖准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相得有合之义而生者,乾坤相次,即此意也。

夫乾坤二卦相交成用,相应成变;相参伍错综以成生化,则其为德,不在各卦本爻已耳。卦之六爻,有四象,有三世,皆相通也。乾之极为坤,坤之极为乾。虽六爻中,自成乾坤;而六爻外,有乾之坤。坤之乾,两相印对者也。故六爻之上即变矣,爻变而卦未变。盖必六爻全变,乃为卦变。则所谓乾之坤者。乾之变坤,非坤卦也。所变者爻耳!坤之乾亦然。乾之爻名一陽一而数九,坤爻名一陰一而数六。其变也,九六易耳,一陰一陽一换耳。故六爻之卦,自具其变;而乾之用九,自有六存;坤之用六,自有九在。何以见之,则用九用六二爻辞是也。用九在上九之外,用六在上六之余;爻位既无,象辞奚具,而竟有此象此辞者,则可以知所指为变爻也。乾坤在卦,本为独立;而后天不得独立者?以生成万物之本,在乾坤也;不得独立,必有与合;则乾必合坤,坤必合乾,合而后共用见。此用九、用六之名,特以用称也。用九、乃乾合坤之用;用六、乃坤合乾之用。乾坤大用,乃在六爻之外矣。然九者,乾爻也。六者,坤爻也。虽在六爻外,仍不出本卦;则象有限,而气无止境,位有尽,而用无穷期。此天地之异乎万物,

而乾坤之殊于他卦也。一陽一气偏行,一陰一器偏承.二五构一精一,妙合而凝。此用九用六,为天下大用,生化之本也。生化无尽,天地不与焉!德用无穷,乾坤不动焉!故大用在六爻外,乾坤末尝变也。

且乾之与坤,为全易之本。无论何卦,莫非由乾坤交一合变化而成。六十四卦,莫非用九、用六之所见也。则用九用六,不独为乾坤二卦所有;乃六十四卦之所共也。盖卦不离一陰一陽一之气,奇偶之数;则万物原一体,万用原一致。用一陽一者,必用九。用一陰一者,必用六;不以乾坤限也。各得乾坤之一耳。万物各殊其生,而莫不得天地之一体;余卦各异其象,而莫不得乾坤之一体。故卦有异名,爻无异称。一陽一皆九,一陰一皆六。则九六即各卦之一精一魂,而用九、用六;亦各卦之德用。所谓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终始一致。乾始之,坤终之。在其间者,不得外斯道也。故乾交坤,坤合乾;自成其德用,不为万物,而万物皆受其德,化其用;此所以为大也。以一用而通天下,至于无尽;唯道方之,故曰道。道贯于气,外见之于理;内存之于一性一。无不同此理,同此一性一,则无不同此德,同此用也。故道能通一切,而用九、用六,能通全易。全易用虽无穷,未尝出乎乾坤九六之用也。前乎九六者,必以九六为归;后乎九六者,必以九六为本,九六盖数之总枢也。天地系焉!日月行焉!人物生息变化焉!事业成败出入焉!是曰:中极之地,而生死之门也。故一陽一极于九,一陰一老于六。一陰一陽一往复,不出九六之途。气数变迁,不离九六之钥:居造化之中,司二气之钧衡,五行之禀龠也。天地之数:共五十五,九六之乘五十四。所差者,不用之数,原数也;末化之元也。故非后天所用,有数无名,有名无象;为道之先,易之末立也。故易立于二,一一陰一一一陽一,是谓之二。由二成四,由四成八;由八进而至六十四,莫非二之所为,二者:偶也。有偶始生,有合始成,故易不孤立,数不独用。用九用六,亦相须而行,非独用也。

要知后天之物,必以一陰一陽一相偶成用;一陽一者以一陰一用,一陰一者以一陽一用。此定序也,,亦理也,数也。违此者,不成用,且害至;为共始终不全,刚柔失中;则乖太和之道也。故一陽一体一陰一用,一陰一体一陽一用;相调相济,是曰:道行。如刚甚必折,柔甚必屈;有始无终,有终失始。皆害道也。天地尚不孤行,况其下乎?故乾之用成于坤,坤之用成于乾;而乾坤之合,则全德矣。乾有四德,坤亦如之;而所先不同,所至不同。则知四德之成,必二卦之合也。故乾上坤下;乾外坤内,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乃见天地之道。若失一,则皆失之。此一性一情之喻,德业之说也。人以全德,亦如乾坤之合。故内外兼至,道德并立;乃为君子,乃称大人;以其明明德而止至善。内立其诚,外致其德,中有所守也;则物不害身,行有所立也;则一性一不背道,人之以道称者,即由于本末始终不去道也。道赅上下,备形神;未有偏而名道者,则人之行不全者;乃悖生生之则也。故乾坤大用,合而为天地大德;赋于人,为人之至德,人皆本此大用;以成道达德,斯称三才之名。三才虽三,合之则一;一于道耳!而徵于人。故用九用六,人之用也。人用之以成其德,以成其位育;而后与天地参。此圣人立象设辞之本旨也。故六爻以人爻居中位,各辞以人道建中极。所谓善、恶、吉、凶、福、祸、悔、咎者,皆人受之;则易之大用,人外将安用,人之用易,亦自乾坤九六始。九六为二气之极,即人事消息之道也。人用之,大则平治,小则诚正;内而一性一情,外而德业。莫离乎九六之数也。故一陰一陽一之道,实备于一人,而乾坤之用,实存于一心。此心无孤立,无独行。此身有穷通,有贤否?皆相须而成者,亦犹乾与坤也。

乾坤之象,最大者天地;而最近者即一性一情也。以物喻之,凡男一女雌雄,神形道器之类,皆可象乾坤;而最微妙,又切近者,实犹人心中一性一情也。一性一情一物二名,一性一不可见,而见于情。情秉于一性一,而有欲;故中庸此之中和。中者,一性一之体。和者,情之正。人之修道者,必致力中和。故重在养一性一适情;乾辞亦曰:乾道变化,各正一性一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利贞者,一性一情也。传曰: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一性一也。是皆足以明圣人乾坤喻一性一情之旨。盖乾纯一陽一无物;人之一性一也。坤纯一陰一有守,人之情也。苟求一性一情之正,得中和之道;必于二卦悟之,不独象也,辞亦备焉。而人之修养,尤必效乾坤之用;以乾变坤,以坤复乾;循环之间,始终俱至;而后一性一道全,德行立矣。故道家在先天,必取法乾坤:以其行于不息,成于安贞,纯乎内功也。内功诚也,诚则明矣。此明德必止善也;而静字概括之矣!乾生而不动,坤动而不生;乾为坤生,本不易也。坤为乾用,德不乖也。故一性一为情所依,情为一性一之用;情不违一性一,则太和存焉!一性一不失情,则大中建焉!此诚为人生至行,亦人道至教;易象本古圣立教之作,而首着之乾坤。即爻象观之,亦可得其妙谛;以奇偶交用,上下相抱,内外互应;中位不失,足以知所致力矣!则用九用六之义,岂独及于事物已哉!

子思《述圣讲述》

乾坤二卦,以相交成用,以变化成易。周易全象,皆自二卦参伍错综而成。其卦交为坎离,以乾交坤成坎,坤交乾成离。乾之用见乎离,坤之用见乎坎,离坎即乾坤也。其卦爻交错而为咸恒,咸主乎上,恒行于下,咸恒亦乾坤也。其爻相交为既末济,乾下交坤为既济。乾上复乾为未济,既未济亦乾坤也。乾坤半交为泰否,泰为交而合。否为分而塞,泰否亦乾坤也。此其变,皆自乾坤来,而卦爻有异耳!故周易上经,始乾坤,终坎离。下经始咸恒,终既未济。而以泰否分合其间,以明天地大开合,宇宙大始终也。乾主大始,而坤主代终;故乾起至末济止。未济之穷,即坤之大终也。乾坤虽交而气绝,故从坎离之象。坎离者,后天之乾坤也,交则生化成;分则人物尽。末济以离坎分道,而世界大终;以见乾坤之不交,而生化遂止。未济虽三一陽一三一陰一,相间成卦;实则一陰一陽一离散,乾坤背道之象也。故乾坤大用,必一陰一陽一交一合,而后天生化;必水火互济,此一定不移之理也。乾虽为大始,非坤不见其功。故见其用于坎。坤虽为代终,非乾不成其德,故见其用于离。离坎之代乾坤,实乾坤所自化也。参伍错综,人物以生,威恒乃成。咸恒为长、兑、震、巽、四卦之交一合;亦乾坤之所生,坎离之所出也。故咸恒为人物最繁盛之象,亦天地生化最茂育之时;实后天中最得气之际。故下经以之始,明乾坤大用之成也。乾坤既属二体,本有分合;分则否塞,合则泰亨。此泰否之象,时与二气上下。而乾坤生化终始,亦由二卦可见。故乾坤之用;必以泰否分明,而始终之数;则以既未济赅括之也。既未济,以坎离分合;示生化始终,足见乾坤之所以始终者,即由二气分合来也。合则始,分则终;而乾之大始,气之始也;非即生化之成也,必合坤而后成其生化。故卦必以坎离代乾坤,以水火日月,明一陰一陽一之功;天地之用,其义至明显。盖有形者,必有生化。有名者,必有始终。乾坤之纯也,不足以资形之成,名之立。故有是用、而末见于物,有是气、而末丽于器。其所处玄高,其所至冥渺,人或末之察;故必寄其功用于坎离焉!故言后天之易,虽乾坤亦以坎离为主;乾坤自退居隅位也。

乾坤二卦,有先后天之殊;而易以后天为主,自从周易。卦以先天为本,当溯伏羲。其辞则两者参和,以申其义而通其用也。如乾之纯一陽一,先天之数也;而其功用在交坤,则后天矣。先天主常,后天主变;常则致一,变则无尽。故上而返于太虚,以接太极之初元者,先天之用也。下而化为全易,以穷万物之变者,后天之用也。而人道介乎中焉!人道自在天地之中;有所自来,有所自去;既同万物生化,复抱太极元一精一;上下共通,神形俱备。居天之下,而气达于乾先;履地之上,而德周乎坤表。故用包全易,而窥一探隐微;智周万物,而止定中一,不相悖也。易教以人道为主。乾坤大用,人自合之;生化大数,人自达之。非有神奇,乃一性一情之故。一性一情者,亦犹乾坤也,犹气之先后天也,而推之至于动静事物;则全易之象也。格物致知,乃返本复始。故曰:形上为道,形下为器。在生之时,莫外物育,莫逃气化;则后天之身,仍以水火为主也;其极则既未济,以至大终;其盛则威恒,以成大用;其返则乾坤,以归大一。其逆则泰否,以见大循环也。故变者自变,常者自常;久者自久,夭者自夭。物数自然,

人道立乎其中矣!果随物数生化者,是物数也,非人也。人自有离物数者,在一性一命是也。故乾辞曰:乾道变化,各正一性一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此明指人道之异乎物数,能行乾之变化,而保乾之中和也。即在正一性一命三字,一性一命处变不变,随化不化;是名二元。乾元、坤元,永不变化;乃能主变化,人道所立,在此义矣。故乾坤在变化言:六十四卦皆其用也。在不变不化言,则唯乾元、坤元,行于全易悠然如故也。而人道象之,不得以变化而忘其本;故不得以事物而忘其一性一命。一性一命之正,则乾坤之元永存。一性一命不正,则生化之数胡底。故言乾坤二卦,重在二元;而人道喻之,重在一性一命;一性一命非身骸之比。身骸,变化之物命。非我有,亦非天有。非我有者,言不正,乃为变化所役。非天有者,言果正,则变化不得而干之。故一性一命必待人自正也,如乾坤二元。乾坤不使之变化也;虽穷极犹如初也。在物数言;视二元为变,而实变在物数,无与二元也。六爻至上一位,变化之时;而二元乃见,常者自不随变也。

乾坤皆以变化为用,皆主变化。乾主气,坤主形;而二者之变化,则以交一合成用。此由后天之物,必合气形,而后见变化也。如水与火,为变化之原;而水中有一陰一陽一,火中亦有一陰一陽一;坎离系已交一合之乾坤也。若纯乾纯坤,则不见其变化之迹,物之生也;必因日光之热,水泉之溉,而后生。若徒有其一,不能生;生亦不能育。此可见后天生化之非纯气所为也;物之化也,亦如之。必由一暴一寒而后化,一火一水而后变;天下之生化,莫不由是成;则乾坤之生成变化,实必合而后见。故占变化者,必占其合;而取乾坤者,必取坎离,乃常例也。唯人道不然,有合而变化者,有分而主变化者;人道之乾坤,取其纯,而坎离取其合。故言修者,必始坎离,而还于乾坤。即由变化达于不变化,以不变化而主变化也。事物万变,而心永常。言行万途,而道德一致。此象乎乾坤之用,而能保其乾坤之元也;唯圣人至焉!乃正一性一命之功也。故道家言修,必归先天,而必自坎离着手,乾坤为成。乾坤之外,即坎离。坎离之先,即乾坤。合先后天八卦方位观之,则了然矣!易牧言乾坤,为事物生化之初,亦人生修持之果;为天地变化之始,亦人物本原之枢。乾坤在后天言:尚无他物数之杂。在先天言:已觉有形气之分。象辞所指,实赅上下,而人道立极;当于此始,自此以下,皆属既变之象;而在此二卦中,则犹见其初变末变之时。此乾坤二元,揭其不变之真。以为天地立极,即为人道立极也。

夫卦之为用,本以测天道,而定人事。天道常而有变,则时位之殊也。地道变而有常,所以奉天时也。人立其中,则应变以常;居常达变,方为道行。传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来往者,常变之事也。神智者,天人之分也。神以知来,非神不知;而一陰一陽一不测之谓神。何以知之哉?则在能通神,能明乾之行也。乾,天道也。智以藏往,非智下藏;而显仁藏用之谓智。何以得之乎?则在能用智,能师坤之道也。坤,地道也。神知行于无形,着于有象;智藏发于有象,潜于无形。此天地之合,而人道之准也。乾固以易示人,而人莫穷其繁。坤固以简示人,而人莫悉其蕴。为其有神智也,常也,变也,神智之所通也;而见徵于象焉。为其司天地生化,人物变迁,有其序也。序何在,在卦爻。卦爻者,时位之所凭也,常变之所判也。相合而生,相分而化,相交而变;相敌而迁。皆由时位所为,此人道之所本也。故知乾者必知坤,求之乾不得,则求之坤。坤之于乾亦然;未有不能通而知变者,亦末有通而不达变也。常变之数,即神智之所明也。而唯通者得之,通于乾坤也。人谓乾坤一陰一陽一大异!天地悬绝,安能通为一耶?此不明易者之言也。夫变者,反常者也。反常则一陽一而一陰一矣!一陰一而一陽一矣!则乾变而坤矣!坤变而乾矣!乾坤之间,即来往之迹。乾坤之内,有常变之途;而行乎此者,气与理耳。气以奉神,理以御形。故神之不知者,气所属也。智之不用者,理所为也。理以衡乎智,则坤藏用,而无不用。气以明乎神?则乾行玄,而无所玄。盖由人之合天地也。合天地者,正一性一命也。一性一命者,神智所寄。一显一隐;隐者显之,显者隐之。斯为通矣!谓通其变也。显变而隐,隐变而显。斯神以形明,形以神藏,其妙用无尽矣!故来非不可知,得神之用自知;往非必藏,得智之用自藏。以其为乾坤大用也。乾用以神,坤用以智。乾则知来,坤则藏往.合之以用,天人之道备矣。故乾坤之象与辞,发乎隐,止乎显,明乎人,通乎天。常也,变也;莫能外也。此之谓知之所为教也。

乾之辞以大称,坤之辞以广称,此天地之德也。人道法之,亦有大与广之用。而乾坤之广大者,以其道也,以其神智也。人之师法,亦如其神智,如其道。方称三才。若有不及,不足称也。故卦六爻中三、四属人,而辞概重人;明示人所以配天地也。天在上,地在下,无论何卦皆然。而乾坤尤明显者,以乾坤象天地也。然乾有天、地、人;坤亦有天、地、人。

则天地之内,固有人在。即可见天道、地道中,无不有人道存也。人道所以为人,亦所以明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微而玄,深而大。而人道:时俯仰之,左右之,以共成其三才之称者;实微人无以着天地之用也,无以明神智之妙也。无人着之明之,于天地无伤,而天地亦何与于人?则易可无作矣。而圣人作之者,重人之着明天地之道,且以天地之道成一人;又以人之道,成天地之用也;天地犹以人用,况下此者乎?故全易皆人道也,皆天地之所示人者。即圣人之所以教人者,人习易,必求于此旨,必能合乾坤之义。以为人之德用,以达人之神智,庶乎尽易之用。通天地之心,而克称三才。不然,卦爻何独贵中爻哉?吉凶福祸,何为言哉?知来者,谁命之神;藏往者,谁名之智哉?何以见乾之大,坤之广;又何以通乾之易,坤之简哉?故易为人道立也!而首着其旨于乾坤。学者读乾坤,要当神接智运,于乾坤之中有人也。虽乾坤卦六爻,要无非人道所上下者,人事所终始者,神智固人之用,天地亦人之身。易之、简之;大之、广之,皆人之德也。圣人虽言神,而明之存乎人。虽言易,而用之在乎人。虽言气与理,常与变,而通之、一之,由乎人。故乾坤二卦之辞,必配之大人君子也。不言天神地只,而独指大人君子也。

《宏教附注》

卦用常变。各有异同。而文王易纯主变例。与伏羲之易殊用。故乾坤二卦。相连为用。而八卦方位。反以坎离为主。坎代坤而为一陽一。离代乾而为一陰一。以明乾坤交一合成用之意。虽曰坎离。实乾坤也。不过己交一合之乾坤。非纯一陰一之乾坤耳。故后天之象。以水火为主用。以日月为主体。其取义全异先天。为其变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清稗类钞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从清人、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馀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文字简约,清畅可读。

    徐珂09-17 完结

  •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09-17 完结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 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 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及孔门弟子09-17 完结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 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 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南怀瑾09-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