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收没证治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麻疹阐注》 > 卷一麻疹收没证治

麻疹见形三日之后.当渐次没落.不疾不徐.始为无病.若一二日疹即收没.此为太速.因调摄不谨.或为风寒所袭.或为邪秽所触.以致毒反内攻.轻则烦渴谵狂.重则神昏闷乱.急宜内服荆防解毒汤.外用胡荽酒熏其衣被.使疹透出.方保无虞.当散不散者.内有虚热留滞于肌表也.其证潮热.烦渴.口燥.咽干切不可纯用寒凉之剂.以柴胡四物汤治之.使血分和畅.余热悉除.疹即没矣.

荆防解毒汤 治麻毒内攻.

薄荷 连翘 荆芥 防风 黄芩 黄连 粘子 大青叶 犀角 人中黄

引用灯心芦根水煎服.

柴胡四物汤 治虚热留滞当没不没.

白芍 当归 川芎 生地 人参 柴胡 淡竹叶 地骨皮 知母 黄芩 麦冬

引加生姜红枣.

廉按荆防解毒汤.治麻毒内攻.此诚万金良方.余用之屡试屡效.从此可悟其未言者矣.如冬月风寒甚而内隐者.可再加麻黄.杏仁.或竟用三拗汤.加粘子.蝉蜕.荆防等药.或因伤食而内伏者.可于荆防解毒汤内.加枳壳.卜子.神曲等药.或遍身青紫热肿.腹胀喘促溺涩脐凸者.此毒滞血凝.半匿肌表.急投凉膈散.加麻黄.石膏.葶苈子.大黄.庶或可救.若内夹痰热.火毒亢极伏匿烦躁.或腹胀喘急不省人事者.白虎汤加元参.淡竹叶.此二说本于医通.余意后说.夹痰者.宜加杏仁.胆星.腹胀者.宜加枳壳.大黄、并不可离荆芥.前胡.斟酌用之可也.云当散不散.内有虚热留滞于肌表.不可纯用寒凉之剂.此亦经常之大法.言不可纯用寒凉.则有宜寒凉者矣.张玉潞曰.西北水土刚劲.禀质亦浓.麻必五七日乃收.东南风气柔弱.麻出不过二三日即化.迩来地运变迁.未有不绵延数日者.当非难没之比.此说是也.又麻疹难没.多属于热.亦有表里未净而迁延五七日不没者.风则表之.食则消之.下之.痰则化之.火则凉之.毒则解之.又宜兼用鲜生地.丹皮等药.凉血养血以顾其本耳.又张玉潞曰.麻见点三四日后.点燥色白.隐隐于肌肉而难没者.此必卫气素弱.不能 发.或衣被单薄.身贪凉快.阻其发越之机以致绵延多日.法当辛散透达.不可遽用寒凉.蔽塞开泄之路也.

三拗汤 治风寒外袭.麻毒内攻.

麻黄 石膏

杏仁凉膈散(见前)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