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麻疹阐注》 > 卷一轻重

麻症出时.有轻重之分.临时须要详察.若气血平和.素无他病者.虽感时气.而正能制邪.故发热和缓.微微汗出.神气清爽.二便调匀.见点则透彻.散没不疾不徐.为轻而易治者也.若素有风寒食滞.表里交杂.一触邪阳火旺之气.内外合发.而正不能制邪.必大热无汗.烦躁口渴.神气不清.便闭尿涩.见点不能透彻.收散或太紧速.则为重而难治者也.廉按风甚者.宜疏风为主.寒郁者.宜用麻黄.食滞者.宜用消导.痰甚者.宜化痰.火盛者.宜清火.无汗.风寒闭也.烦躁.毒闭于内.发不出也.口渴.火盛也.便闭.大肠火郁而兼食滞也.尿涩膀胱与心火相煽也.喘急.毒郁于肺而兼痰壅也.神气不清.毒盛也.又疹脉.以浮大滑数有神者为吉.细软微弱无神者为凶.尤以肺脾脉洪大有神.虽有别症.亦不为害.若细软无神.则阳症得阴脉矣.脉症不相合.恐有变卦.必先察其虚实.庶乎无误.至于收完热退.虽细软微弱.无害也.形色桃红润泽者轻.其毒轻微也.深红者重.火毒盛也.紫黑灰黯隐伏不明者重极.火毒伏于脏也.阳部多者轻.阴部多者重.头为诸阳之首.面为阳中之阳.背为太阳.四肢外向为阳.胸为阴中之阴.四肢内向为阴.腰亦为阴.阳部多而阴部少者顺.阴部多而阳部少者逆.必有后患.二部俱少.火毒轻.二部俱多.火毒重.头面胸腹手足不出.惟背上有红块者不治.热极.喘促.胃胸.肩胁.狂言.衄血.搦手.摇头.寻衣.摸床.哕恶.便闭.口出尸气者不治.黑暗干枯如灰煤者不治.鼻煽.口张.眼胞陷.目无神者不治.痰声在喉内.气喘.胸高者不治.鼻面俱青.粪色青黑如烂鱼肠者不治.后牙疳臭烂.齿落无血者不治.两颊浮肿.环口青黑.颊漏.齿脱.唇崩.鼻坏者不治.口如鱼嘴.气急作鸦声者不治. 后大便不通.气喘.皮肉渐乌者不治. 后余热内攻.谵言妄语.神昏丧志者不治. 后阴虚血燥.疳痨肉脱者不治.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