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百四十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本草易读》 > 卷五半夏百四十二

汤泡数日,姜汁制用。射干为使,恶皂角,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忌羊血、海藻、饴糖。陈久者良。

辛,温,有毒。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太阴、少阴诸经。降胃止呕,驱痰除湿。解伤寒之寒热,消心胸之结满。咳逆头眩之疾,痈肿咽痛之 。胎前勿用。

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良。二月生苗一茎,茎端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生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上大下小,皮黄肉白。八月采根。

小儿吐泻,同生姜、陈粟米煎服。(验方第一。)

小儿腹胀,酒丸粟大,每十丸,姜水下。或姜汁合末,敷脐上。(第二。)

霍乱腹胀,同肉桂末服。(第三。)

白浊梦遗,与猪苓同炒,去猪苓,入蛎粉丸服。(第四。)

八般头风,为末,入百草霜少许,作纸捻烧烟,就鼻内 之。口中含水,有涎,吐去再含。(第五。)

喉痹肿塞,生末 鼻,涎出效。(第六。)

木舌胀大,醋煎含漱。(第七。)

面上黑气,焙末,米醋合敷。忌片连,敷三日,皂角汤洗,面如玉也。(第八。)

子肠不收,生末吹鼻。(第九。)

小儿惊风不省。同上。(第十。)

猝死不寤。同上。(十一。)

五绝急死。同上。(十二。)

痈疽发背,鸡子清合末敷之。(十三。)

吹奶肿痛,煨末,姜酒下立瘥。又取末入鼻。(十四。)

打扑瘢痕,为末,水调敷之,一宿即没。(十五。)

远行足趼。同上。(十六。)

飞虫入耳,生末,香油合敷耳门外。(十七。)

蝎虿螫人,水合末敷。(十八。)

骨哽咽中,同白芷末服,取呕。(十九。)

心痛正在心下,按之益痛,半夏、瓜蒌、黄连、干姜、白芍、甘草,偏左右者,加柴胡;无火者,去黄连;寸脉弱,加参。(二十。)

眉棱骨痛,半夏、羌活、酒芩、白芷。(二十一。)

子悬逆上捧心,半夏、枳壳、瓜蒌、香附、拣砂、白芍、苏梗、陈皮、生姜。去半夏,加丹参、青皮尤良。(二十二。)

半夏泻心汤 半夏 人参 甘草 干姜 黄芩 黄连 大枣治心下痞满不痛。又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诸方第一。)

大半夏汤 半夏 人参 蜜取流水扬之二百四十遍。治反胃。(第二。)

姜半汤 半夏 生姜末服。治干呕吐涎。(第三。)

小半夏汤 半夏 生姜治呕而不渴。(第四。)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 石膏 甘草 生姜 大枣 半夏治肺胀喘咳上气,目如脱,脉浮大。(第五。)

半夏汤、散 半夏 甘草 桂枝汤散俱可。治少阴咽痛。(第六。)

半夏麻黄丸 半夏 麻黄 蜜治心下悸者。(第七。)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