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子百三十四
《本草易读》 > 卷五蓖麻子百三十四外壳无刺,内实红色者良。
辛,甘,有毒。通诸关,开诸窍。贴偏风 斜,疗水气浮肿。捣烂塞鼻窒耳聋,烧烟熏喉痹舌胀。下胞衣而收子肠,敷瘰 而平恶疮。拔针刺之入肉,下骨木之哽咽。追脓拔毒最灵,喘咳嗽悉效。
在处有之。其茎有赤有白,中空。叶如瓠叶,每叶凡五尖。夏秋桠间出花穗,累累黄紫。
每枝结实数十,壳如巴豆壳,内有子大如豆,有斑点,状如牛蜱。其外壳有刺者,内实不红;外壳无刺者,内实发红。
手臂一块肿痛,捣敷之,一夜愈。(验方第一。)
偏头气痛,同乳香、食盐捣敷太阳穴。(第二。)
子肠不收,捣敷丹田,一夜而上。(第三。)
手足偏枯,取油同羊脂、麝香、穿山甲煎膏,日摩数次,月余瘥。内服搜风化痰养血剂。(第四.)
口目斜,杵膏,左贴右,右贴左。(第五。)
风气头痛,同乳香杵饼,敷太阳穴。(第六。)
鼻窒不闻香臭,三百粒,大枣一个,杵膏塞之,日易,一月愈。(第七。)
舌上血出,取油捻纸,烧烟熏鼻。(第八。)
舌胀满口,同上熏口。(第九。)
喉痹口噤。同上。(第十。)
小便不通,取油捻纸,插入茎中即愈。(十一。)
催生下胞,以七粒杵,敷足心,下即速去。(十二。)
子宫脱出,捣敷头顶。(十三。)
下生胎,一月一粒,酒吞下。(十四。)
一切肿毒,痛甚。捣敷之。(十五。)
耳猝聋,百粒,大枣十五,乳汁丸。绵包塞之,日易,耳热为度。二十日瘥。(十六。)
面上雀斑,同密陀僧、硫黄为末,羊髓合匀,每夜敷之。(十七。)
发黄不黑,净仁,香油煎焦,去渣,三日后频刷之。(十八。)
汤火伤,同蛤粉杵膏,汤伤油调,火伤水调,敷之。(十九。)
针刺入肉,净仁一粒杵膏,以帛衬伤处敷之。(二十。)
疠风鼻塌,手指挛曲,节间痛甚,净仁一两,黄连一两,以小瓶入水,同浸三日。后取净仁一粒劈开水吞之。渐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瓶中水尽更添之。两月后吃大蒜、猪肉也。若再发再服之,直候不发乃止。(二十一。)
喘痰嗽,经霜蓖麻叶、霜桑叶、米壳,蜜丸豆大。每五丸,白汤下。(二十二。)
香港脚风肿木痹,蓖麻叶蒸,捣裹之,日三易。(二十三。)
鼻血,以香油涂蓖麻叶,炙热熨囟上。(二十四。)
铁针入肉,蓖麻肉、锻石、红秫谷米饭,捣膏贴之即出。(二十五。)
项侧结核如卵,同山药膏敷之。(二十六。)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