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有名无形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景景医话》 > 医谈录旧三焦有名无形辨

明·仁和姜蓉塘南《半村野人闲谈》载苏黄门《龙川志》云:彭山有隐者,通古医术,与世诸医所用法不同,人莫知之。单骧从之学,尽得其术,遂以医名于世。治乎中,予与骧遇于广都,·论古今术同异,骧既言其略,复叹曰“古人论五脏六腑,其说有谬者,而相承不察,今欲以告人,人谁信者,古说左肾其府膀胱,右肾命门其府三焦,丈夫以藏精,女子以系包,以理言之,三焦当如膀胱,故可以藏有所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且其所以谓之三焦者何也?三焦分布人体中,有上中下之异,方人心湛寂,欲念不起,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骸,及其欲念一起,心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入命门之府,输泻而去,故号此腑为三焦耳。世承叔和之谬而不悟,可为长叹息也。”予甚异其说,后为齐州从事,有一举子齐遁者,石守道之婿也,少尝学医于卫州,闻高敏之遗说,疗病有精思,予为道骧之言,遁喜曰“齐尝大饥,群句相脔割而食,有一人皮肉尽而骨脉全者,遁以学医,往观其五脏,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即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单君之言,与所见悬合,可以正古人之谬矣。今医家者流,皆执叔和三焦无状空有名以自信,不闻有此说,故录之。燧按:谓三焦有名无形始于秦越人,然愚以为乃躯壳内脏腑外之脂膜高处,焦者高也,非气也,但以气道所流通,用药则宜气药而不宜血药耳。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