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何鸿舫先生疗先母瘘症、先兄痢疾情形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景景医话》 > 记何鸿舫先生疗先母瘘症、先兄痢疾情形记何鸿舫先生疗先母瘘症、先兄痢疾情形

同治戊寅季春,先君仁卿公见背,先慈汪太淑人,以气血素亏之体,骤遭此变,心劳力瘁,遂得痿症,不起床者经年。己卯秋,外叔祖汪安斋公病,迓名医何鸿舫先生于重古[固],先慈转延其诊治。先生与先大母舅汪子缉本交好,先君亦与稔,至是诊毕,责余昆季曰:“余与君家系世交,此病起时何以不早告,致困床褥者经年,幸也今尚可治。”遂索纸出方者二,一先服数剂,一接服数十荆,复屈指计曰:“明年仲春可起行矣。屈时侍尔夫人来重固,当为转方。”当时听其言,疑信参半,姑服其方,日有起色,至正月而可扶床以行,二月而不扶亦能行,异哉!于是赴重固转方,且致谢焉。余是以知医之能起废疾矣,己丑秋,五兄叔和应秋试,患湿疮,将入闱,求速愈,用一扫光治之愈,实劫剂也。旋返,在禾郡汪氏寓,疾复作,变为痢,禾医治之匝月,痢已止,口糜呃逆,神倦无力,不思食,有欲脱之状,时先母亦在禾,信至家,告病亟,速余往。余素服何医[指何鸿舫]之神,遣仆持函往邀之,余亦即赴禾,至则医曰病去矣,体虚甚,宜进补,用阿胶等,煎成为猫所倾,再煎再倾,异之。余曰“何先生来否恤有确信”,盍停药以俟之。傍晚何先生至,诊脉良久,忽仰首曰“三焦均未通奈何?”旋检从前所服方,依次阅之,至末页,见阿胶方,忽拍案曰“此方服否?服则不救矣。”因告以为猫所倾者再,未之服。何曰“未服则犹可。”因谓余曰“口糜,湿滞熏蒸也。,呃逆,下不通反乎上也,不思食,湿滞阻塞也。大实若羸,三焦均窒,须导之,仍痢乃佳。”并曰“病不去则终死。余与君家系世交,不作应酬方,余宿舟候信,服余剂,夜仍痢,则有生机,明当再诊。设通之而不通,余剂适更速其毙,期在明日。余亦明早返棹矣。”言之甚决。余因将再痢可愈之说,禀我母,告我嫂,其不复痢则毙之说,不敢言也。忧甚,彻夜无寐,天微明,内室门启,有婢出,亟询之,白昨夜又痢十一次,狂喜,亟登舟告何先生,先生亦喜,登岸再诊,诊毕曰“可以生,但需时日耳。”,又曰“余女病甚危,须急返待余治,故婿同来。”先生之婿,彭君文伯,本余友,彭亦急促其翁返,坚留之不可。余曰“我不知医,先生去,无继其任者,是先生生之而复弃之也,奈之何?”先生寻思良久日“有松江王松亭者,余门下士,在禾行医,盍觅之。”遣仆四出,未几,王医来,询之乃王斗槎之弟,斗槎亦余至交也。何乃疏方二纸,一为痢未净之方,一为痢已清之方,纸背列药几满,见何证,有何脉,则增减何味,盖一方而不啻数十方焉,将方交王医,一一为王预言将来之情状,且谓必依次下五色痢,初青,黑次之,黄次之,赤次之,白又次之,无害。询其故,曰“积应脏色也,肺位最高:白积下则痢清矣。”又屈指计曰“某日晨必神沉欲脱,勿药勿扰,静俟之,无害。”询其故,曰“霜降节令也。气先三日至,常人不觉,而病人则必加剧耳。”继而王医守其方治之,尽如其言,愈。余是以知医之能杀人能生人矣,余之究心于医术,自见何先生愈我母、我兄病而始。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