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正文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春伤于风,谓当春厥阴行令,风木司权之候伤于风也。风邪为病,有轻重之分。轻曰冒,重曰伤,再重曰中。如寒热有汗,是风伤卫分,名曰伤风;鼻塞咳嗽,是风冒于表,名曰冒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风中于里,名曰中风,当分轻重深浅而治之。且风为六气之首,能统诸气。如当春尚有余寒,则风中夹有寒气,感之即为风寒;天气暴热,则风中夹有热气,感之即为风热;春雨连绵,地上潮湿上泛,则风中夹有湿气,感之即为风湿;倘春应温而反寒,非其时而有其气,患寒热如伤寒者,是为寒疫。以上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感之即病。这与不即病之伏气,相去天渊,当细辨之。
(总括):
厥阴行令风木权,春伤于风分别看:
轻冒重伤再重中,寒热有汗伤风然,
鼻塞咳嗽冒风表,昏倒不省中风缘。
风统六气分重浅,春余夹寒感风寒,
暴热夹热为风热,绵雨夹湿风湿参,
应温反寒为寒疫,新邪伏气别天渊。
二、分述(一)伤风
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于卫之症也。风邪初客于卫,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者,宜用解肌散表法治之,以祛卫外之风。倘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可与也。若误用之。必生他变。当按仲景之法治之。
(歌括):
伤风客卫头先承,汗出恶风热头疼,
浮缓解肌散表法,祛卫外风此方能。
倘脉浮紧热无汗,解肌散表勿沾唇。
若误解散生他变,仲景治法谨当遵。
(二)冒风早风证,是风邪冒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也。汪仞庵谓:"轻为冒,重为伤,又重则为中(注1)。"可见冒风之病,较伤风为轻浅。其症:微热,鼻塞,声重,头痛,咳嗽,脉象濡滑而不浮缓,此皆春时冒风之症据,与风伤卫分自有不同也。可用微辛轻解法治之。倘或口渴喜饮,是有伏气内潜(注2),如脉数有汗为风温,脉紧无汗为春温。务宜区别而治,庶几无误。
(歌括):
冒风风感皮毛病,症与伤寒有区分,
鼻塞恶风声浊重,头痛发热比伤轻,
脉象濡滑不浮缓,微辛轻解是准绳。
倘若渴饮是伏气,脉数有汗为风温,
脉紧无汗春温症,务宜区别莫混称。
(注释):
(1)中:读如仲,去声。射击之意,如中风、中暑、中湿、中寒、中经、中络、中腑、中脏等均属之。
(2)潜:读如"全"。"伏气内潜",是指有伏气之邪,潜伏于体内之谓。
(三)中风中风之病,如矢石中人,骤然而至。古人谓类中为多,真中较少。是书专为六气而设,故论真中为焏耳。卒中之病,在春中风为多,在夏中暑为多,在秋中湿为多,在冬中寒为多。是以中风之病详于春令。盖风之中人,呈现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喎斜舌强,痰响喉鸣等证。当其昏倒之时,急以通关散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口噤者,用开关散搽牙软之;如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此乃急则治标之法。考诸贤论治,独《金匮》分为四中,最为确当,堪为后学准绳。即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是也。如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也,当用顺气搜风法治之;口眼喎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当用活血祛风法治之;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当用宣窍导痰法,加百顺丸治之;神昏不语,唇缓涎流,邪在脏也,亦宜此法,佐以牛黄清心丸治之。又如口开则心绝,目合则肝绝,手撒则脾绝,鼾睡则肺绝,遗溺则肾绝,摆头上窜,汗出如油,脉大无伦,或小如纤,皆属难治。
(歌括):
中风如矢骤中人,类多真少仔细评。
夏暑秋湿冬寒中,是以中风详春令。
喎斜舌强喉痰响,卒然昏倒不省人。
先用通关开关治,无嚏多死有嚏生。
痰涎壅盛涌吐法,当分中络脏腑经。
中经左右身不遂,筋废顺气搜风能。
中络肌肤木不仁,喎斜活血祛风行。
中腑神昏便溺阻,宣窍导痰加百顺。
中脏涎流昏不语,治用上法佐清心。
(四)风寒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以其能统诸气也。春令之风,多兼温气;夏令之风,多兼暑气;秋令之风,多兼湿气;冬令之风,多兼寒气。今风寒之病,不论于冬而论于春令者,盖以风为重耳。如冬令之风寒,以寒为重,以此别之。在春令,则辛温不宜过剂。如在冬令,则辛热亦可施也。此论多指初春风中夹寒,人感之即寒热头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体痠,脉来浮大或兼弦紧是也。宜以辛温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较当春之寒疫稍轻,较冬令之伤寒则更轻矣。但应审其兼症,如瘘兼者,益以茯令、半夏;兼食者,加神曲、山楂。随症加减可耳。
(歌括):
初春之风夹余寒,感受春寒风寒看,
浮大弦紧寒热嗽,微汗头疼肢体痠。
辛温解表不宜过,兼食楂曲痰苓半。
(五)风热春应温而反热,是为非时之气。所感之风,风中必夹热气,故名风热。此不但与风温为两途,抑且与热病为各异。盖风温、热病,皆伏气也;风热之邪,是新感也。初起寒微热甚,头痛而昏,或多汗,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黄,舌起黄苔,脉来浮数是也。当用辛凉解表法为先。倘恶寒头痛得瘥(注1),转为口渴喜饮,苔色黄焦,此风热之邪已化为火,宜用清热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发斑发疹(注2),当仿热病门中之法治之。
(歌括)
春时过热气不正,风中夹热风热病。
不但风温为两途,且与热病相迳庭。
风温热病皆伏气,风热则是新感成。
多汗目赤咳涕黄,寒微热甚头昏疼。
舌起黄苔脉浮数,辛凉解表宜速进。
倘若恶寒头痛已,舌苔焦黄转渴饮。
此为风热已化火,清热保津莫因循。
舌燥昏狂发斑疹,治法摩仿热病门。
(注释)
(1)瘥:即病愈也。
(2)斑疹: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斑",多由热郁阳明,近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疹"。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六)风湿春夏之交,人病如伤寒,为风湿证也。其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骨节烦疼,体重微肿,小便欠利,脉来浮缓是也。用五苓散自愈。风湿之邪多伤于太阳,宜用两解太阳法,既疏膀胱之经,又利膀胱之腑。如风胜者多用羌防;湿胜者多加苓泽;阴虚之体,脉中兼数,宜加黄柏、车前;阳虚之体,脉内兼迟,宜入戟天、附片;风湿相搏,宜从汗解。然汗法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
(歌括)
春夏之交如伤寒,风湿为病节疼烦。
体重微肿头疼热,微汗恶风脉浮缓。
溺短风湿伤太阳,两解太阳疏膀胱。
湿胜五苓重苓泽,风胜多用防风羌,
阴虚脉数车前柏,阳虚脉迟附戟量。
风湿相搏宜汗透,汗法贵徐不贵骤。
骤则风去湿犹存,徐则风湿俱去休。
(七)寒疫《金鉴》谓:"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注)。"其症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观此见症,与冬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如有变症,可仿伤寒法治之。
(歌括):
应温反寒寒疫症,初起寒热头身疼,
无汗呕逆脉浮紧,辛温解表莫稍停,
症与伤寒无大异,因在春令寒疫称。
治与伤寒相仿佛,变症参考伤寒门。
(注释)
疫:指感受天地之疠气而成病,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之通称。
选按经云:"风者百病之长也。"又曰:"风为六淫之首。"这说明风气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且与寒暑湿热燥火均能合邪。其气四时皆有而特旺于春。本篇所指,即春伤于风之见症也。然其中中风一节,均是真中症候,并根据《金匮》四中(注)分类而拟出不同治法,从治疗观点讲,亦属得当。但就以时令言之,则春夏秋冬,皆能中风,非独春季为然也。雷氏仅详于春令,盖为时病而设。学者幸勿囿于时令之限而不及其余。
又寒疫一症,列于"春伤于风"何也?盖因寒疫为春季之疾,这里是因时因病而提出的。《金匮》云:"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即此义耳。
(注释)
四中:即中经、中络、中腑、中脏。
三、拟用诸法
(一)解肌散表法
(方歌)
解肌散表风伤卫,头痛畏风热汗随。
桂枝白芍粉甘草,生姜大枣调营卫。
(药物)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方解)
主治风邪伤卫,头痛畏风,发热有汗等症,此仲景之桂枝汤也。桂枝走太阳之表,专驱卫分之风,白芍和阴护营,甘草调中解热,姜辛能散,枣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也。
(二)微辛轻解法
(方歌)
微辛轻解冒风症,鼻塞咳嗽头微疼。
紫苏薄荷牛蒡桔,蒌壳橘红畅肺经。
(药物)
紫苏梗、薄荷梗、牛蒡子、瓜蒌壳、桔梗、橘红。
(方解)
主治冒风之证,头微痛,咳嗽,鼻塞等。新感风邪,惟冒为轻,可以微辛轻剂治之。风冒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也。风为阳邪,极易化火。辛温之药不宜过用。所以佐牛蒡之辛凉,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阳之表;蒌壳之轻松,橘红之轻透,以畅肺经之气。气分舒则冒自解矣。
(三)顺气搜风法
(方歌)
顺气搜风邪中经,左右不遂身不仁。
天麻紫苏菊乌药,条参瓜草桑枝陈。
(药物)
乌药、陈皮、天麻、紫苏、甘菊、条参、甘草、木瓜、桑枝。
(方解)
主治风邪中经,左右不遂,筋骨不用。此师古人顺风匀气散之法,以治风邪中经之病也。乌药、陈皮以顺其气,天麻、苏、菊以搜其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佐参、草辅其正气,木瓜得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四)活血祛风法
(方歌)
活血祛风邪中络,肌肤不仁口眼喎。
鸡血藤胶冬桑叶,秦艽归芎芍橘络。
(药物)
当归、川芎、白芍、秦艽、桑叶、鸡血腾、橘络。
(方解)
主治风邪中络,口眼喎斜,面肤不仁。此治风邪中络之法。叶香岩云:络属血。故用鸡血腾、川芎以活其血。盖古人所谓:"治风先养血、血行风自灭"也。经云:"营虚则不仁。"故用当归、白芍补益营血,以治其不仁。秦芎为风药中之润品,散药中之补品,且能活血荣筋;桑叶滋血祛风。此二者皆风中于络之要剂。更佐橘络以达其络,络舒血活,则风邪自解,喎斜自愈矣。
(五)宣窍导痰法
(方歌)
宣窍导痰中脏腑,疟发昏倒杏菖蒲。
远志蚕皂天竺蒌,牛黄中脏百顺腑。
(药物)
运志、石菖蒲、天竺黄、杏仁、瓜蒌实、僵蚕、皂角炭。
(方解)
此方主治风邪中脏中腑,疟发昏倒等症。方中用竺黄、远菖,宣其窍而解其语;杏仁、蒌实,导其痰以润其肠;僵蚕化中风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窍。收一法两用之效。更佐百顺、牛黄,以强化其宣化作用。
(六)辛温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七)辛凉解表法
同卷一、{三---(六)}
(八)清热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九)两解太阳法
(方歌)
两解太阳风湿证,头痛身重骨节疼。
小便欠利羌防桂,泽苓桔梗生苡仁。
(药物)
桂枝、羌活、防风、茯苓、泽泻、苡仁、桔梗。
(方解)
主治风湿之证,头痛身重,骨节疼烦,小便欠利。能两解太阳风湿之邪。风邪无形而居外,方中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阳之表,使风邪从汗而出;湿邪有形而居内,用苓、泽、苡仁,渗其膀胱之里,湿邪从溺而出;桔梗既能宣上,又能下行,可使风湿之邪,分表里而解也。
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海藏神术散: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药物)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煎。
(服法)煎热服。
香苏饮:
(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等症。
(药物)人参、紫苏、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枳壳、桔梗、前胡、甘葛、木香,加姜枣。如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皮。
(服法)煎服。
金沸草汤:
(主治)风伤于肺,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药物)金沸草、制半夏、茯苓、前胡、细辛、荆芥、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桂枝汤:
(主治)风伤于卫,阳浮阴弱,发热头疼,自汗恶风,鼻鸣干呕等症。
(药物)桂枝、白芍、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通关散: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
(药物)南星、皂角、细辛、薄荷、生半夏。
(服法)共为细末,吹入鼻中,促其取嚏。
开关散:
(主治)中风口噤。
(药物)乌梅肉、冰片、生南星。
(服法)为末擦牙。
小续命汤: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
(药物)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加姜、枣。
(服汉)煎服。
大秦芎汤:
(主治)中风手足不能运掉,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于一经者。
(药物)秦艽、石膏、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白术、茯苓、甘草、黄芩、防风、羌活、独活、白芷、细辛。
(服法)煎服。
乌药顺气散:
(主治)中风遍身顽麻,骨节疼痛,步履艰难,语言蹇涩,口眼喎斜,喉中气急有痰等。
(药物)乌药、橘红、麻黄、川芎、白芷、僵蚕、枳壳、桔梗、姜炭、炙草。加姜葱。
(服法)煎服。
顺风匀气散: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药物)乌药、沉香、青皮、木瓜、白芷、天麻、苏叶、人参、白术、甘草、加生姜。
(服法)煎服。
牵正散:
(主治)中风口眼喎斜无他症者。
(药物)白附子、僵蚕、金蝎。
(服法)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黄芪五物汤:
(主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
(药物)炙黄芪、白芍、桂枝。加姜枣。
(服法)煎服。
防风通圣散:
(主治)一切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及丹毒发斑、隐疹等。
(药物)防风、荆芥、麻黄、桔梗、连翘、栀炭、黄芩、薄荷、大黄、芒硝、石膏、滑石、白术、甘草、当归、白芍、川芎,加姜、葱白。
(服法)煎服。
柴葛解肌汤:
(主治)太阳、阳明、少阳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得眠,寒热无汗,脉象微洪或兼弦。
(药物)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黄芩、赤芍、桔梗、甘草、石膏,加姜枣。
(服法)煎服。
苏羌饮:
(主治)寒疫、伤风、伤寒,可代麻桂十神之用。
(药物)紫苏、羌活、防风、陈皮、淡豉、生姜、葱白。
(服法)煎服。
三化汤:
(主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
(药物)羌活、大黄、厚朴、枳实。
(服法)水煎、温服。
防风黄芪汤:
(主治)中风不能言,脉迟而弱者。
(药物)防风、黄芪。
(服法)水煎、温服。
参苏饮:
(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
(药物)人参、紫苏、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枳壳、桔梗、前胡、干葛、木香。加姜、枣。
(服法)煎服。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