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述
《时病论歌括新编》 >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二、分述(一)飧泄
《内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推其致病之因,凡风邪、木胜、寒气、脾虚、伏气。皆能致泄(泻)。论其发病之由,良由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木之邪,不能条达,郁伏于脾土之中,中土虚寒,则风木更胜,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为泄也。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所以当春升发之令,而不得发,交夏而成斯症矣。其脉两关不调或弦而缓,肠鸣腹痛,完谷不消,宜以培土泻木法治之(培土泻木法:即培中暖土而泻肝木,此乃治肠鸣腹痛完谷不化之法。)。如尺脉沉迟,按之无力,乃属下焦虚寒,寒则不能消谷而成是病,宜以补火生土(补火生土法:即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为治命门火衰,久泻虚痢之法。脾肾固则泻自止。)法治之。倘脉细小而迟,手足寒者,不易治也。勉以暖培卑监法(卑监:即土不及之谓也。暖培卑监法:即暖培脾土之法,治脾土虚寒泄泻。)治之。倘日久谷道不合,或肛门下脱,乃元气下陷,急以补中收脱法治之。总之,飧泄之病,属虚者多,属实者少,如执治泻不利小便之偏,必致不起矣。
『歌括』
飧泄良由春伤风,伤风之气与肝通,
肝木有邪不条达,郁伏久在脾土中,
中土虚寒木更胜,脾不主升下陷从,
两关不调或弦缓,完谷不化腹痛鸣,
治以培土泻木法,脾健肝调泄自停。
沉迟无力下虚寒,食停补火生土能。
细小而迟手足冷,暖培卑监可奏功。
谷道不合肛门脱,气陷补中收脱宗。
飧泄虚多属实少,执利之偏必致凶。
(二)洞泄
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因风木之邪,留连既久,木气克土,则仓禀不藏而为洞泄。此即伏气之为病也。其症:脉象软缓乏力或脉兼弦,身重神疲,肢体懈怠,下利清谷,小便短赤等,宜培土泻木法加苍术、泽泻治之。经曰:"肾脉小甚为洞泄"。盖肾为胃关,因肾虚失藏闭之职,伏邪乘虚而深陷也,宜补火生土法加煨葛、荷叶治之。总之,脾虚以补中为先,肾虚以固下为亟,风胜佐疏透,湿胜佐渗利,临症之际神而明之可也。
『歌括』
风木留连克土气,仓禀不藏为洞泄。
软缓乏力兼关弦,身重肢怠而神疲,
下利清谷溺短赤,培土泻木苍泽随。
肾虚失藏邪乘陷,补火生土葛荷宜。
脾虚总以补中先,肾虚固下亦为亟。
风胜疏透湿渗利,临症之间神明奇。
(三)寒泻
寒泻者,因寒而致泻也。不比飧泄洞泄皆属于春伤于风之伏气。寒泄致病之源,是由感受寒气,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下陷而成便泻。其便澄沏清冷,俨如鸭粪,腹中绵痛,小便清白,脉缓怠近迟,宜用暖培卑监法去党参、益智,加木香、楂炭治之。若有湿症所著,又宜佐化湿之药。临机应变,随症加减可也。
『歌括』
寒泻寒气袭脾中,脾寒慢虚失运动。
清阳不升反下陷,俨如鸭粪清沏澄,
腹疼溺白脉迟缓,暖培卑监去智参,
加楂木香随症治,若兼湿着佐宣温。
(四)火泻
火泻,即热泻也。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其症泻出如射,有烫热感,肛门焦痛难禁,肠呜,痛阵泻阵,泻后复感滞涩不畅,脉数苔黄,溺赤而涩,口渴,此皆火泻之症也。张介宾曰:热胜则泻。而小便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塞而然,宜用通利州都法(州都:指膀胱。《黄帝内经素问》:"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通利州都"是指疏通膀胱,使排尿通利之意。)去苍术加黄苓、黄连治之。论治之法,盖暴注新病者,实热闭塞者,形气强壮者,小腹胀满者,均可以利。如久病阴亏,气虚属寒者,皆不可用通利之法也。
『歌括』
火泻如射烫肛门,焦痛难禁腹疼呜。
疼阵泻阵复滞涩,溺赤渴数苔黄呈。
火乘阴分水道闭,通(利)州(都)去苍加连苓。
暴注新病实热塞,体强腹满通利能。
久病阴亏气虚寒,通利州都切莫行。
(五)暑泻
长夏暑湿之令而患泄泻,多属暑泻。盖暑热之气,不离乎湿。因为天之暑气下逼,地之湿浊上腾,人在气交之中,气从口鼻而入,直扰中州,脾胃失消运之权,清浊不分,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而为便泻矣。其症:泻出稠粘,小便热赤,脉来濡数或沉滑,面垢有汗,口渴喜凉,周身发热如火炎,宜以清凉涤暑法以却燔蒸。如夹有湿邪,则口不甚渴,当佐木通、泽泻。若湿盛于暑,则仿湿泻之法治之。
『歌括』
暑泻长夏暑湿令,天暑下逼地温腾。
人在气交口鼻入,扰中失职清浊混。
泻出稠粘溺赤热,面垢有汗喜冷饮,
濡数沉滑身火炎,清凉涤暑却燔蒸。
夹湿不渴佐通泽,湿胜于暑湿泻寻。
(六)湿泻
经云:"湿胜则濡泄"。又曰:"湿多成五泄"。可见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以致阑门不能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其症:脉象缓涩,泻水而无腹痛或微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大便稀溏等。治法宜通利州都,以渗利膀胱。州都通则泻自止矣。
『歌括』
湿泻侵脾失健运,不能渗化阻阑门。
不渴便溏溺黄赤,脉来缓涩胸痞闷,
水泻腹痛或不痛,通利州都泻自停。
(七)痰泻
痰泻者,因痰而致泻也。昔贤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盖痰乃湿气而生,湿由脾弱而起。脾为太阳湿土,得温则健,一被寒湿所侵,即形困顿。脾困则健运失权,水谷之精微变而为痰。痰气上袭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固,则肺经自病而成痰嗽。肠不固,则胸腹迷闷,头晕恶心,神色不瘁(瘁:即劳累之意。"神色不瘁"是指精神颜色没有劳累的表现。),时泻时停等。宜以化痰顺气法治之。气顺痰消,则泻自止矣。
『歌括』
痰泻因湿由脾亏,脾被寒侵困顿惫。
脾阳困顿失健运,精微变痰上袭肺。
大肠若固成痰嗽,不固移肠痰泻坠,
胸腹迷闷脉弦滑,头昏恶心色不瘁,
时泻时停化痰(顺)气,气顺痰消病自退。
(八)食泻(附:饮泻)
食泻者即胃泻也。由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以致食积太仓而成便泻。其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其症;吞酸嗳臭,恶闻食气,腹满甚而不泻,得泻则腹疼缓解,当用楂曲平胃法治之。又有渴能饮水,水下腹泻,泻而大渴,名为"溢饮滑泻",即《金匮要略》中之饮泻,是由水渍于胃而然。宜用增损胃苓法去厚朴、苍术,加白术、甘草治之。须辨症详明,不可混称。
『歌括』
食泻因脾为湿困,胃失消化食积屯。
右关沉滑气口紧,吞酸恶食胸脘闷,
腹痛不泻泻得快,楂曲平胃迎刃应。
渴饮复泻为饮泻,水积于胃增(损)胃苓,
加入术草去苍朴,食泻饮泻莫混称。
(九)风痢
《针经》云:"春伤于风,夏生后泻肠澼"。注家谓春令伤于风邪,风木内干,损其胃气,则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内陷而为飧泄,久则传太阴而为肠澼(肠澼:痢症名,为风痢损伤胃气,日久传于太阴所致。)。因风所致,故称风痢。其症:先泻后痢,脉沉小而弦,腹微痛而有后重,似肠风而下清血,此由春令之伏气至夏而发,属木胜土亏之候。如体质素寒者,则用培土泻木法加木香、苍术治之;如体质素热,则宜本方去吴萸、炮姜,加黄苓、黄连、煨葛根治之;如胸闷溺赤,必夹湿也,宜佐赤苓、泽泻治之;如吞酸嗳腐,为夹食也,佐山楂、厚朴治之。
『歌括』
风木内干损胃气,清阳内陷为飧泄。
久则传脾成肠澼,因风而致为风痢。
先泄后痢沉小弦,腹有微痛后重继,
体寒培土泻木法,再加苍术木香随。
体质素热去吴姜,加入苓连煨葛宜。
胸闷溺赤湿苓泽,嗳腐夹食楂朴议。
(十)寒痢
寒痢之症,多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中州:指脾也。《难经·第四难》:"脾者中州"。),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则痢自止,宜用暖培卑监法佐以楂炭、木香治之。但寒痢亦有呈赤色者,不可不别,总以脉迟苔白为据。倘脉数苔黄,便为热痢,温热之品又不可乱施也。须细辨之。
『歌括』
寒痢冷饮过贪凉,寒滞中州不运阳。
腹痛后重二便白,清腥脉迟苔白茫,
祛寒扶脾痢自止,暖培卑监佐楂香。
又有寒痢下赤色,脉迟苔白辨症详。
脉数苔黄为热痢,温热之品不可尝。
(十一)热痢(附:暑痢)
热痢,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脾失健运,胃不消导,热夹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之症。其症:脉滑数有力,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小便热赤,痢下赤色如鱼脑,稠粘而秽者是也。治宜清痢荡积法加槟榔、楂肉。如体弱者以生军改为熟军。如因暑气致病者,名为暑痢,其症: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饮水,腹内攻痛,小便不通,痢血频迸等。以清凉涤暑法去青蒿、西瓜翠衣,加黄连、荷叶治之。
『歌括』
热痢发病夏初辰,热郁湿蒸脾胃侵,
热夹湿食失健运,酝酿中州滞下成,
滑数有力里急重,烦渴畏热喜冷饮,
小便色赤痢亦赤,稠粘而秽鱼脑形,
清痢荡积加槟楂,体弱生军易熟军。
尚有暑痢自汗热,面垢呕逆溺不通,
渴饮腹痛血频迸,清凉涤暑荷连增,
减去青蒿与瓜翠,临机应变神而明。
(十二)湿痢
湿痢,有寒湿、热湿之分。寒湿为痢,腹微痛而后坠,胸痞闷而不渴,不思谷食,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白色或为豆汁,脉缓近迟,宜用温化湿邪加木香治之;热湿为痢,里急后重,忽思饮,饮亦不多,忽思食,食亦乏味,小便热赤,痢下赤色或淡红焦黄,脉濡数,当用通利州都法去苍术,加木香、黄连治之。又有阴虚患痢,里急欲便,虚坐努责("虚坐努责":是形容屡欲大便,但虽用力,而大便却排不出的现象。)者,不可偏言乎湿而投渗利,利之益伤其阴。可用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阿胶、泽泻、石莲子等随症加减。
『歌括』
寒湿之痢腹绵疼,后坠不渴胸痞闷,
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白色豆汁形,
不食脉缓或近迟,温化湿邪木香增。
热湿之痢脉濡数,思饮不多食无味,
小便热赤痢亦赤,焦黄淡红里急坠,
通利州都去苍术,加入木香黄连配。
阴虚里急坐努责,防伤其阴勿渗利,
归芍地丹阿连泽,随症加减切注意。
(十三)噤口痢
噤口者,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痢而能食,知胃未病,如不能食,是由脾家湿热壅塞胃口而成。又有误服利药犯其胃气者;止涩太早邪留于中者;脾胃虚寒湿邪干犯者;气机闭塞热邪阻隔者;秽浊在下恶气熏蒸者;肝木所胜乘其脾胃者;宿食不消水饮停滞等等,皆能使噤口也。一般以调中开噤法,随症加减,缓缓调治,望其有效。更宜细审脉象,如右脉沉细浮濡或缓怠无力,为胃虚;洪大急滑,为火热;浮大或浮弦,为浊气上壅;沉而滑,或右涩滞,为宿食停积;迟细者为胃寒;弦急者为木胜。倘或绝不思食,下痢无度为难治。可用独参汤,合陈仓米浓煎频服,幸挽万一。
『歌括』
噤口或呕食不能,脾湿热壅胃口成。
或因误利犯胃气,止涩太早邪留坑;
脾胃虚寒湿邪犯;秽积在下恶熏蒸;
气机闭塞热阻隔;宿食不消水饮停;
肝木所胜乘脾胃;诸因皆使噤口成。
调中开噤随加减,参照脉象辨分明;
右部浮濡或沉细,缓怠无力胃虚因;
浮大浮弦浊上壅;洪大急滑火热征;
迟细胃寒弦木胜;沉滑右涩宿食停。
绝不思饮痢无度,独参仓米煎服频。
(十四)水谷痢
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微疼,频频登圊("圊":读如青。便桶,一作厕所。"频频登圊",是指大便频频欲解,屡有入厕之意。),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小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健运无力,寒则消化失能,当用暖培卑监法治之。亦当详其病因,如因风木克土,土虚不运,宜本方内加白芍、防风;因劳役过度,脾阳困倦者,加黄芪、荷叶;因下焦无火,不能熟腐者,加故纸、吴萸;因痢后中虚,饮食停积者,加陈皮、楂肉。总之,痢症不离乎脾胃有病,或木胜,或火衰,因症加减,庶乎无误。
『歌括』
水谷痢下腹微痛,糟粕脓血频登圊,
细缓无力关兼弦,饮食少餐四肢困,
脾胃虚寒难消谷,暖培卑监加所因;
风木克土加防芍,劳困脾阳芪荷增;
下焦无火萸故纸;痢后虚积加楂陈。
痢症不离脾胃病,木胜火衰随症行。
(十五)休息痢
下痢屡发屡止,久而不愈,面色萎黄,脉形濡滑者,为休息痢也。多因止涩太早,积热未尽,或不能节饮食,戒嗜好,时发时止。亦有过服寒凉而致者;肝脾内伤而致者;元气下陷而致者;肾虚不固而致者。皆当审其因而治之,拟以调中畅气法,使其气机得畅,则积热自清。中州得调,则脾胃自复。倘或腹中隐痛,宜加吴萸、姜炭,以化中焦之寒;赤痢缠绵,当佐秦皮、白芍,以清肝脾之血;肛门重坠,则加升麻、桔梗,以升下陷之元;虚滑不禁,即加骨脂、龙骨,以固下焦之脱。更宜辨其脉象,若脉沉实,虽日久仍当攻下,宜细辨之。
『歌括』
屡发屡止痢不停,休息之痢各有因;
未能节食戒嗜好,止涩太早积未尽;
过服寒凉肝脾损,肾虚不固下陷成;
宜用调中畅气法,气机得畅积自清;
腹痛姜萸化中寒,赤痢缠绵秦芍增;
虚滑不禁脂龙固,肛门重坠加麻梗;
细究脉象若沉实,日久仍攻当细节。
(十六)五色痢
《金匮要略》:五色痢者,五色脓血相杂而下也。若有脏腑尸臭之气则凶,是因止涩太早,或滞热下之未尽,蕴于肠胃而伤脏气也。如进补养之药均不见效者,则知非涩之太早,即下之未尽也。若脉实有力,虽日久仍当攻下。还应辨其虚实。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里急后重者为实,频频虚坐者为虚;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虚者宜补,以补火生土法治之;实则宜泻,以清痢荡积法治之。
『歌括』
五色杂下似血脓,脏腑尸臭则病凶。
止涩太早滞未尽,蕴于肠胃脏器损。
若进补养俱不应,脉实日久仍当攻。
辨症论治分虚实,脉实有力为实证。
实则初起里急重,清痢荡积法可从。
虚则久病脉无力,虚坐补火生土循。
选按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言风伤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为飧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是言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为洞泄;《针经》:"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三者名异而实同。《难经》又云:"湿多成五泄"。(五泄: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见《难经·第五十七难》)。)据此泄痢之疾,除风木伏气外,脾虚湿胜,实致病重要因素之一。故雷氏论治,多以补中泻木,补火生土,暖培卑监等为基本方法,随证加减。综观其意,对脾胃功能特别重视,盖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且与消化功能有直接重要影响故耳。但其中有非因伏气为病者,而雷氏一并言之,盖便于互相参照,以资鉴别,临床幸勿忽诸。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