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则·手法论
《伤科补要》 > 第十三则·手法论第十三则·手法论夫接骨入骱者,所赖其手法也。两手安置其筋骨,仍复于旧位也。其伤有轻重,而手法有所宜、失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之生理残障,皆关乎手法之所施也。人身有十二经,筋脉罗列,必知其体,识其部位。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或骨有截断碎断斜断,骱有全脱半脱,筋有弛纵卷挛,翻转离合,在其肉内,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不知其苦,方为手法也。伤有关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若元气素壮,败血易消,刻期可愈。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必难支,若手法再误,万难挽回,尤当慎之。医者,心明手巧,知其病情,善用手法,治之多效。若草率不较,误入非浅。
虽笔之于书,乃活法多端,难以尽述。须得口传心授,临症多而活法变,庶无误耳。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