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则·跌打损伤内治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伤科补要》 > 第三则·跌打损伤内治证第三则·跌打损伤内治证

是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于肝。

其痛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宜疏肝、调血、行经为主。王好古云∶登高坠下、撞打等伤,心腹胸中停积瘀血;或气瘀攻冲,昏迷不醒,或寒热往来,日轻夜重,变症多端,医者不审其原,不切脉之虚实,不分经络脏腑,妄投药剂,枉死者多矣。故临症时,须察脉之虚实,审症轻重,药配君臣佐使,治分老幼强弱,即从上、中、下三焦分别部位∶若瘀在上而吐血者,宜犀角地黄汤;在中者,桃仁承气汤;在下者,抵当汤。虚人,宜佐以四物汤。

若瘀散,复元通气散调之。或伤处青肿坚实,痛难转侧,脉涩而滞者,防其气瘀上冲,宜投参黄散逐瘀,又宜复元活血汤。或受伤日久才医者,败血坚凝,宜服紫金丹逐瘀;又祛伤散疏通为要,俟其色散淡,血和痛止为度。或有牙关紧闭,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投三黄宝蜡丸或夺命丹。如口开纳药者可治,不纳药者危。须忌湿地当风坐卧,忌食生冷硬物,忌服寒凉药饵,恐其血凝难化,遗留后患也。凡视重伤,先解开衣服,遍观伤之重轻,穴之致命与否,察色闻声,脉探虚实。如六脉和缓者生;九候不调者死。阴囊内有肾子者,可治;如入小腹者,不治。如牙关闭,急用开牙散搽之,若能苏醒,再投黎洞丸,或可挽回。医者须细心审察,不可草率误人。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