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门第二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跌损妙方》 > 头面门第二头面门第二

头居一身之上,五官位焉。若丧其元,岂不有 ,根据方服之,还汝庐山真面。(辑头面

头破肿痛发热

归尾 川芎 生地 赤芍 防风 白芷 蔓荆子 羌活 连翘 花粉(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如血出过多,昏迷不醒,倍加芎、归,水煎服。

头破伤风肿大

先服红药,用鸡肝饭上蒸熟。酒调,后服回生丹。

肉桂 自然铜 当归 白芷 防风 升麻 花粉 大茴 羌活 甘草 水煎,酒对服。

百会穴伤

脑顶也

金沙 银沙 自然铜 参三七 血竭(各一钱) 山羊血(如无以地鳖虫代之) 甘草(五分)虎骨 白芷 自然铜

水煎服。

脑门受伤

血瘀七孔,鸡汤洗净,将马蹄子调敷,后用八宝丹。

朱砂 玛瑙 龙骨 象皮 鹿角胶 地鳖虫 白蜡 乳香 没药

若无血水,用人乳调敷,即愈。

囟门穴伤

天麻 白芷 本 羌活 木香 青皮 骨碎补 赤芍 红花 川乌 甘草

共为末,葱引,酒下五分。

太阳太阴穴伤

血窜两目,晕死。先服七厘散。

猴骨 朱砂 参三七 琥珀 自然铜(各二钱) 人中白 沉香 红花 乳香 没药 山羊血(各一钱)

共为末,好酒送服,外用八宝丹点眼。

太阳三么穴

归尾 桃仁 庄黄 杜仲 破故纸 青皮 羌活 独活 肉桂 功劳 章子 千里马

姜引,酒炖服。

太阴三星穴

三棱 莪术 肉桂 参三七 苏子 元胡 莱菔子 木香 茜草 乳香 没药 地鳖虫

开空穴伤

两耳也。

威灵仙 当归 山药 木通 虎茨(各一钱五分) 茯苓 脚樟(各二钱) 大腹皮 甘草(各一钱) 木香(八分)

童便引,酒炖服。

乔空穴伤

耳后根也。

天麻 本 白芷 羌活 荆芥 麝香 血竭 红花 甘草

共为末,酒下五分。

左眉尖穴

五加皮 桂枝 柴胡 龙胆草 陈皮 荆芥 薄荷 甘草

共为末,酒下。

右眉尖穴

五加皮 桂枝 柴胡 龙胆草 细辛 五味 威灵仙 木香 麝香

共为末,酒下。

眼角穴伤

眼梢也当归 茯苓 川芎 茜草 地鳖虫(各五钱) 川乌(三钱) 青木香(二钱) 肉桂 甘草(各一钱)参三七(五分)

共为末,酒下三分。

眼角左右方

天麻 白芷 柴胡 桔梗 川芎 独活 儿茶(各一钱) 三棱 莪术(各二钱) 甘草(五分)

共为末,酒下。

大中穴伤

鼻中也香附 红花 桂皮 苏梗 泽兰 半夏 升麻 白芷 陈皮 甘草

葱引,酒炖服。

天平穴伤

大中穴之上,此穴断不治。

朱砂(七分) 砂仁(六分) 石乳 枳壳(各一钱)

童便引,酒对服。

驾梁穴伤

鼻梁也当归 生地 川芎 白芍 寻骨风 天麻 白芷 肉桂 参三七 甘草

共为末,酒下

山根穴伤

鼻梁之上当归 生地 川芎 细辛 白芷 茯苓 虎骨 陈皮 甘草

共为末,葱引,酒下三分

咽空穴伤

鼻下也血竭 茜草 桔梗 独活 杜仲 白术 红花 柏叶 连翘

葱引,水煎,酒对服。

人中穴伤

升麻 白芷 上力 自然铜 肉桂 地鳖虫 木香 冰片

葱引,水煎,酒对服。上力疑即血竭。

牙关穴伤

唇口四穴白芍 山药 连翘 神曲 麦冬 五味 槟榔 赤茯苓 细辛 陈皮各三钱

共为末,

牙背牙腮

二穴分左右,在左边移掇向右,在右边移掇向左。

铁马鞭 骨碎补 五加皮 刘寄奴 纯麻 麻骨 活血丹 牛膝 脚樟 白牙丹 泽兰 金不换七枝

生酒炖服。

咽喉穴伤

饮食不通,要开他关节,用五虎下西川方。

麝香(二分) 马兜铃 青木香 半夏 山楂 元参(各一钱)

共为末服之,不纳用千金分气

半夏 桂枝 赤芍 羌活 桑皮 腹皮 陈皮(各一钱) 茯苓 红花 乳香 没药(各一钱五分)木通 甘草 青皮 紫苏(各一钱)

好酒炖服。如气血不行,再用后方。

麝香 木香 羌活桃仁 茯苓 木通 生地 独活 参三七 陈皮 甘草

藕节引,酒炖服。

将台穴伤

咽喉左右当归 川芎 防风 寻骨风 白术 黄 质汗 甘草

共为末,酒下。查益母草名土

将台第二方

脚樟 棱麻 白菊 云皮 肉桂 青皮 朱砂 木香 枳壳 香附 桔梗 川芎 甘草

共为末,童便引,酒下。

将台第三方

橘红 云皮 红花 砂仁 香附(各一钱五分) 青皮 郁金 沉香 朱砂 甘草 肉桂(各木香(八分)

酒和童便引;未效,服沉香顺气散∶

沉香 茯苓 红花 参三七 熟地 紫草(各二钱) 赤芍 血竭 木香 朱砂 乌药 木通 白芷 乳香 没药(各一钱) 甘草(三分) 糯米(一合,炒)

共为细末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钱,酒下。

舌咽穴伤

服平胃散。

苍术 陈皮 浓朴 甘草 五加皮 香附 砂仁

酒炖服。

对口穴伤

舌尖露出,饮食不进,言语不清。先拿封门穴,再服后方。

肉桂 茯苓 白芷 云皮(各一钱) 红花 熟地(各五分) 枳实 木香(各八分) 麝香(二分)甘草(五分) 福元肉五枚

酒引。煎服后,舌不收,再服萝卜汤即愈。

头出脑浆不治,头出冷汗不治,凡头破鼻流红水可治,流黄水不治。耳背有伤,黑色不,红青色可治,先服红药,后服全身丹。忌食雄鸡、鱼虾、蛋,眼带青色或黄色具不治。

牙关骨打落,用双手掇定,往下一举,往上一端。先服红药,后服接骨丹即愈。舌根跌后颈窝内灯芯火二灸。如不应,再用一灸,再灸两耳背,先服红药,后服全身丹水酒送下。

食管断用桑白皮和丝密缝,将鸡 剖开,去食取膜,贴定,随用药护之,再用药可愈。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