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压仆损伤者须用引经药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伤科大成》 > 跌打压仆损伤者须用引经药跌打压仆损伤者须用引经药

上部(用川芎)、手臂(用桂枝)、背脊(用白芷、 本)、胸腹(用白芍)、左肋(用青皮)、(用柴胡)、腰臀(用杜仲)、两足 (用木瓜)、下部 (用牛膝)、膝下 (用黄柏)、周 身 (用羌活)、顺气 (用砂仁、青皮、木香、枳壳)、通窍 (用牙皂)、破血 (用桃仁、苏木、乳香、木通)、活血 (用红花、茜根、三七、川芎)、补血 (用生地、当归、白芍、丹参)、接骨 (用川断、五加皮、骨碎补、杜仲)、妇人(用香附)。

大都男子,气从左转,伤上部者易治,伤下部者难治,以其阳气上升也。女人血从右转,伤下部者易治,伤上部者难治。以其阴血下降也。先以砂仁泡汤,和吉利散服之,再进顺气活血汤,复以砂糖花酒,下和伤丸五粒。

伤肩者,左边则气促面黄浮肿,右边则气虚面白血少。使患者低坐。一人抱住其身,将直,用推拿法,令其筋舒,一手捏其肩,抵住骱头,齐力拔出,然后弯曲其肘,骱内有响声,乃复其旧位,用布条扣臂于项下。服行气活血汤。一月完全。

伤背者,五脏皆系于背,虽凶则死缓。先服吉利散,次以砂糖花酒,送和伤丸五粒。如脱出,腰硬痛极,用竹六根,扎为两个三脚马,排于两头,上横一竹,系麻绳圈两个,使患者两手攀圈,每足踏砖三块。医者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患者直身,又各去砖一块,如是者三次,其足着地,则骨陷者能起,曲者能直。先敷定痛散,外贴皮纸,铺以艾绒,以杉木四根,宽一寸,浓五分,长短照患处为度,俱在侧面钻孔,用绳穿贯,裹于患上,加布扎紧,两边令端正。只可仰卧,如无气者,使患者盘坐,揪其发,伏我膝上,轻拍其背心,使气从口出得苏。如胸前不直者,亦用竹架攀圈法。

伤胸者,胸为气血往来之所,伤久必咳嗽,高起满闷,面黑发热,主四日死。先进疏风汤,次以行气活血汤。从前面碰打跌伤胸膛者重,从后面者轻。用手法按摩之。心坎上横骨,第一节伤者一年死,第二节伤者二年死,第三节伤者三年死。

伤肝者,面紫眼赤发热,主七日内死。先投疏风理气汤,次以吉利散,后服琥珀丸。

伤心口者,面青气少,呼吸痛甚,吐血身体难动,主七日内死。先进疏风理气汤,次服和伤丸,时时饮百合汤。

伤食肚者,心下高肿,皮紧阵痛,眼闭,面与口鼻黑色,气喘发热,饮食不进,主七日死。

先进疏风理气汤,次以和伤丸。

伤肾者,两耳立聋,额黑面浮白光,常如哭状,肿如弓形,主半月死。先服疏风理气汤,次以补肾活血汤,再投吉利散与琥珀丸。

伤大肠者,便后急涩,面赤气阻,便后有红者,伤重,主半月死。先进槐花散,次服吉利散,后以和伤丸。

伤小肠者,小便闭塞作痛,面肿气喘,发热口干,口有酸水,主三日死。先以水酒各半,煎服疏风理气汤,次以吉利散,后送琥珀丸。

伤膀胱者,小便肿胀涩痛,不时滴尿,发热,主五日死。先下琥珀丸,次以行气活血汤伤阴囊或阴户者,血水从小便滴出,肿胀痛极,昏沉不醒,主一日死。先与琥珀丸,后进行气活血汤。

胸与背皆伤者,发热咳嗽,面白肉瘦,饮食少思,主半月死。先进理气汤,后以和伤丸伤气眼者,气喘痛极,夜多盗汗,身瘦肿胀,不安食少,主一月死。先泡砂仁汤和吉利散服,次以酒煎补肾活血汤,后进和伤丸。

伤血海者,口常吐血,胸与背板硬作痛,或血妄行,主一月死。先进行气活血汤,次以吉利散,后服药酒而安。

伤两肋者,气喘大痛,睡如刀割,面白气虚,主三日死。先以行气活血汤,次进和伤丸筋骨断者,敷定痛散,贴损伤膏,用布扎数转,服接骨药。两肋非打伤自痛者,乃肝火有余,当以清肝止痛汤。有清痰或食积流注两肋作痛者,先以清肺止痛汤,次服吉利散。登高跌仆,血瘀两肋作痛者,急进大黄汤,次投吉利散。醉饱房劳者使胸脘连两肋作痛,先投归原养血汤,次以十全大补汤。有伤此肝胆二经受邪,治以小柴胡汤。左肋痛者,血瘀与气滞也,右肋痛者,痰与食积也,先以化痰消食方,次服活血止痛汤伤处 红高肿作痛者,乃瘀血为患,寒热交作,日轻夜重,兼之腰痛。肥人多气虚,瘦人多郁怒。急下琥珀散,次以和伤丸,后进药酒而安。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