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般汤煎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饮膳正要》 > 卷第二诸般汤煎

 

桂浆

生津止渴,益气和中,去湿逐饮。

生姜(三斤,取汁) 熟水(二斗) 赤茯苓(三两,去皮,为末) 桂(三两,去皮,为末) 曲末(半斤) 杏仁(一百个,汤洗,去皮、尖,生研为泥) 大麦 (半两,为末) 白沙蜜(三斤,炼净。)

右用前药,蜜水拌和匀,入磁罐内,油纸封口数重,泥固济,冰窖内放三日方熟。绵滤冰浸,暑月饮之。

 

桂沉浆

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

紫苏叶(一两,锉) 沉香(三钱,锉) 乌梅(一两,取肉) 沙糖(六两)

上件四味,用水五六碗,熬至三碗,滤去滓,入桂浆一升,合和作浆饮之。

 

荔枝膏

生津止渴,去烦。

乌梅(半斤,取肉) 桂(一十两,去皮,锉) 沙糖(二十六两) 麝香(半钱,研)生姜汁(五两) 熟蜜(一十四两)

右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沙糖、生姜汁,再熬去滓,澄定少时,入麝香搅匀,澄清如常,任意服。

 

梅子丸

生津止渴,解化酒毒,去湿。

乌梅(一两半,取肉) 白梅(一两半,取肉) 干木瓜(一两半) 紫苏叶(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檀香(二钱) 麝香(一钱,研)

右为末,入麝香和匀,沙糖为丸如弹大。每服一丸,噙化。

 

五味子汤

代葡萄酒饮。 生津止渴,暖精益气。

北五味(一斤,净肉) 紫苏叶(六两) 人参(四两,去芦,锉) 沙糖(二斤)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滤去滓,澄清,任意服之。

 

人参汤

代酒饮。 顺气、开胸膈,止渴生津。

新罗参(四两,去芦,锉) 橘皮(一两,去白) 紫苏叶(二两) 沙糖(一斤)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去滓,澄清,任意饮之。

 

仙术汤

去一切不正之气,温脾胃,进饮食,辟瘟疫,除寒湿。

苍术(一斤,米泔浸三日,竹刀子切片,焙干,为末) 茴香(二两,炒,为末) 甘草(二两,炒,为末) 白面(一斤,炒) 干枣(二升,焙干,为末) 盐(四两,炒)

上件,一同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杏霜汤

调顺肺气,利胸膈,治咳嗽。

粟米(五升,炒,为面) 杏仁(二升,去皮、尖,麸炒,研) 盐(三两,炒)

上件拌匀。每日空心白汤调一钱。入酥少许尤佳。

 

山药汤

补虚益气,温中润肺。

山药(一斤、煮熟) 粟米(半升,炒,为面) 杏仁(二斤,炒令过熟,去皮、尖,切如米)

上件,每日空心白汤调二钱,入酥油少许,山药任意。

 

四和汤

治腹内冷痛,脾胃不和。

白面(一斤,炒) 芝麻(一斤,炒) 茴香(二两,炒) 盐(一两,炒)

上件,并为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枣姜汤

和脾胃,进饮食。

生姜(一斤,切作片) 枣(三升,去核,炒) 甘草(二两,炒) 盐(二两,炒)

上件为末,一处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茴香汤

治元藏虚弱,脐腹冷痛。

茴香(一斤,炒) 川楝子(半斤) 陈皮(半斤,去白) 甘草(四两,炒) 盐(半斤,炒)

上件为细末,相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破气汤

治元藏虚弱,腹痛,胸膈闭闷。

杏仁(一斤,去皮、尖,麸炒,别研) 茴香(四两,炒) 良姜(一两) 荜澄茄(二两) 陈皮(二两,去白) 桂花(半斤) 姜黄(一两)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甘草(半斤) 盐(半斤)

上件为细末。空心白汤点服。

 

白梅汤

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干渴,津液不通。

白梅肉(一斤) 白檀(四两) 甘草(四两) 盐(半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生姜汁少许,白汤调下。

 

木瓜汤

治香港脚不仁,膝劳冷痹疼痛。

木瓜(四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 白沙蜜(二斤,炼净)

上件二味,调和匀,入净磁器内盛之。空心白汤点服。

 

橘皮醒酲汤

治酒醉不解,呕噫吞酸。

香橙皮(一斤,去白) 陈橘皮(一斤,去白) 檀香(四两) 葛花(半斤) 绿豆花(半斤)人参(二两,去芦) 白豆蔻仁(二两) 盐(六两,炒)

上件为细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渴忒饼儿

生津止渴,治嗽。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去芦) 菖蒲(一钱,各为细末) 白纳八(三两,研,系沙糖)

上件,将渴忒用葡萄酒化成膏,和上项药末,令匀为剂,印作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官桂渴忒饼儿

生津,止寒嗽。

官桂(二钱,为末)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三两,研)

上件,将渴忒用玫瑰水化成膏,和药末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子。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答必纳饼儿

清头目,利咽膈,生津止渴,治嗽。

答必纳(二钱为末,即草龙胆)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五两,研)

上件,用赤赤哈纳(即北地酸角儿。)熬成膏,和药末为剂,印作饼儿,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橙香饼儿

宽中顺气,清利头目。

新橙皮(一两,焙,去白) 沉香(五钱) 白檀(五钱) 缩砂(五钱) 白豆蔻仁(五钱) 荜澄茄(三钱) 南硼砂(三钱,别研) 龙脑(二钱,别研) 麝香(二钱,别研。)

上件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牛髓膏子

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

黄精膏(五两) 地黄膏(三两) 天门冬膏(一两) 牛骨头内取油(二两)

上件,将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与牛骨油一同不住手用银匙搅,令冷定和匀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

 

木瓜煎

木瓜(十个,去皮穣,取汁,熬水尽)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

 

香圆煎

香圆(二十个,去皮取肉)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

 

株子煎

株子(一百个,取净肉) 白沙糖(五斤,炼净)

上件,同熬成煎。

 

紫苏煎

紫苏叶(五斤) 干木瓜(五斤)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金橘煎

金橘(五十个,去子取皮) 白沙糖(三斤)

上件,一同熬成煎。

 

樱桃煎

樱桃(五十斤,取汁) 白沙糖(二十五斤)

上件,同熬成煎。

 

桃煎

大桃(一百个,去皮,切片取汁) 白沙蜜(二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石榴浆

石榴子(十斤,取汁)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小石榴煎

小石榴(二斗,蒸熟去子,研为泥) 白沙蜜(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五味子舍儿别

新北五味(十斤,去子,水浸取汁) 白沙糖(八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赤赤哈纳即酸刺

赤赤哈纳(不以多少,水浸取汁)

上件,用银石器内熬成膏。

 

松子油

松子(不以多少,去皮,捣研为泥)

上件,水绞取汁熬成,取净清油绵滤净,再熬澄清。

 

杏子油

杏子(不以多少,连皮捣碎)

上件,水煮熬,取浮油,绵滤净,再熬成油。

 

酥油

牛乳中取净凝,熬而为酥。

 

醍醐油

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磁瓮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

 

马思哥油

取净牛奶子不住手用阿赤(即打油木器也。)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白酥油。

 

枸杞茶

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忌与酪同食。)

 

玉磨茶

上等紫笋五十斤,筛筒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

 

金字茶

系江南湖州造进末茶。

 

范殿帅茶

系江浙庆元路造进茶芽,味色绝胜诸茶。

 

紫笋雀舌茶

选新嫩芽蒸过,为紫笋。有先春、次春、探春,味皆不及紫笋雀舌。

 

女须儿

(出直北地面,味温甘。)

 

西番茶

(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

 

川茶、藤茶、夸茶

(皆出四川。)

 

燕尾茶

(出江浙、江西。)

 

孩儿茶

(出广南。)

 

温桑茶

(出黑峪。)

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清茶

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芽,少时煎成。

 

炒茶

用铁锅烧赤,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成。

 

兰膏

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

 

酥签

金字末茶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服。

 

建汤

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内研匀,百沸汤点之。

 

香茶

白茶(一袋) 龙脑成片者(三钱) 百药煎(半钱) 麝香(二钱)

同研细,用香粳米熬成粥,和成剂,印作饼。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