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跌打损伤方》 > 上部上部

头至乳二十四穴。治伤头药方于下∶君臣用乳香(一钱)、没药(六分)、丹皮(四分)、柴胡(四分)、山甲(八分)、归尾(八分)、桃仁(一钱)、红花(八分)、生地(八分)、桔梗(一钱)、苏木(八分)、香附(七分)、甘草(五分)、重伤或加三七、熊胆(各五分)、水一碗半,煎七分。

上部青草

药用金不换、一枝香、朴只叶、猪母苋、返魂草、红花、白边乌仔豆叶白虫磨、蜞草一件,各取一撮,共捶汁,并蜜半杯温烧服之。额门一穴骨破血流不止,伤风入脏即死。气不升上,勿喘,面不变乌,鬲如光亮可治。入云莲(五分)、枳壳(六分)、川芎(五分)、和上之药煎之,服三剂。治止血∶生地(七分)、三七(三分)、调酒为膏,至额门患处。脑后一穴只怕伤筋,一断即死,不断面不变色,目不闭,牙不紧急。可入加熊胆五分、川芎五分。和上之药煎服三帖。左右目二穴,看目仁凸出勿破可治,入加蜈蚣二条,用新瓦、存性,研末泡酒服,另外用朱砂(三分)、辰砂(三分)、熊胆(三分)、川芎(三分)、人参(三分)、和上之药煎服。鼻梁一穴只怕凹骨,气喘喉干不可治,面变黄色,咳嗽可治。加入云莲(三分)、川贝(三分)、陈皮(三分)和上之药煎服。左右耳门二穴,只怕血入肺口紧急难治,口张不闭,目如不药泪可治。

入加熊胆三分、人参三分。和上之药煎服,左右耳后二穴,只怕筋黑,如目不闭可治,入加川芎八分、川贝八分、菖蒲八分。和上之药煎服。

一治两鬓二穴打,着拳倒地不遗尿可治,入加苗金红七分、川芎五分、熊胆三分。和上之药煎服。下颏髁另加生地一钱、大黄五分,和蜜炼为一块,可对患处。喉咙管一穴,只怕气急,目睛返视气喘者,难治即死,否则可治。入加熊胆三分、人参二分和上诸药煎服。喉咙管两阴二穴,着拳倒地,如目不开、口不开可治。入加性急五粒、牛黄三分,和上之药煎服。

嫩喉一穴着拳倒地,血攻心、目反即死,否则可治,入加川连三分、人参三分、犀角一钱,和上之药煎服。忠心一穴着拳倒地,只怕血攻、目反即死,血吐出可治。入加三七五分、人参五分、熊胆三分。和上之药煎服。左右肩二穴,肩脱筋断难治,伤重痛,入加牛黄三分、熊胆三分、桂枝八分、羌活五分。和上之药煎服。吊胆二穴,一指打入筋骨,口目闭即死,口眼如常可治,入加川连四分、熊胆三分、人中白五分、童便一杯,上末、二枝香久,取起和上之药煎服。心胸前左右三穴,只怕伤第五七骨,血毒穿入肺难治,服药之,气拔出,面青黄色可治。加入独活一钱、熊胆三分、木香一钱,和上之药煎服。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