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诸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育婴家秘》 > 卷之二惊风诸证

儿多异病状如痫,莫作真搐一例看,

家秘幼科皆有法,非人勿示泄心传。

天瘹似痫天瘹者。壮热惊悸,眼自翻腾,手足搐掣,或哭或笑,容怒无常,甚者爪甲皆青紫之状,此肝病也,但不睡卧耳。宜解利风邪则愈,钓藤散主之。

钩藤、白茯苓,各五分。大黄(包煨)二分半。防风、朱砂、蝉蜕、羌活、独活、青皮、甘草,各三分。

末,姜蜜调服,此泻青丸加减也。

又方用:钓藤、人参、犀角屑,各五分。炙甘草、天麻、全蝎,各二分半。为末,薄荷汤调服。

内瘹似痫:内瘹者,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的斑黑者也,此肝病也,但不昏困耳,乃受寒气所致。先是内脏抽掣,极病狂叫,则泄泻缩脚,肠痛而啼。内瘹一过,外证抽掣又来,内外交攻,极难调理,须分内外用药治之。内瘹甚者,宜乳香膏主之。

乳香,五分。沉香,一钱。

为极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用石菖蒲、钓藤煎汤下。

又方,木香丸

没药、茴香、木香(炒),各等分。钓藤、同上、全蝎、乳香、各半分。

先研乳香,另放,后研上诸药为末,取蒜少许,研和匀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丸,酒下。

按此二万,治内瘹之要药也,内瘹甚者,宜钩藤丸主之。

钩藤、白茯苓各五分。天麻、防风、朱砂(飞)、蝉蜕、羌活、独活、青皮、炙甘草各二分半。

除朱砂另研,余为末,水煎,调朱砂末服。

按:天瘹内瘹二证,百日内小儿多有之。此二者,皆肝之病也。盖厥阳肝经,内行于小肠,外行于背,故外感伤风,热则为天瘹,内伤寒冷,则为内瘹。故曰:天瘹者阳也,内瘹者阴也。

病有盘肠腹痛似内瘹者,乃小肠气痛也。亦令腹痛作啼,伛偻腰曲,于痛多啼,额上有汗,此小肠为冷气所搏然耳。宜用和平温气之剂,川楝子散主之。眼内无红筋黑斑,囊不肿者:

木香、小茴香(盐炒、去盐),各一钱。川楝肉,二钱。用巴豆二粒炒,去豆共末,酒调服。

客忤似痫:小儿神气怯弱,外邪客气,兽马异物,暴触而忤之。其候口吐青黄白沬,水谷鲜杂,面色变异,喘急腹痛,反侧瘈疭,状似惊痫,脉来弦急而数。视其口中悬壅,在左右若有小肿核,即以竹针刺溃,或以指甲摘破治之。当辟邪正气,散惊安神,久延则难为力也。古方作客忤及中恶者,急作醋炭,服苏台丸。此方治客忤、中恶之要药也。

全按:客忤者,谓客邪之气忤其儿之正气也。论其所忤,不但外邪之气与人物之气自鼻而入,乃外因之客忤也,闻见之惊,自心而生,乃内因之客忤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小儿神气既虚,故易动耳。邪有微甚,治有轻重,幼科混同论之,所谓辨之未辨者矣。夫痫则病发而困,忤则病发而醒,此似痫而非痫也。若发而困,亦真痫矣。予特表而出之。按手指三关纹,经曰:脉候若深青,情知四足惊,赤因水火得,红色是人惊。此洞客忤者,以此辨。

养小儿之法,详见前卷育婴四要中。凡小儿客忤中恶诸病,皆父母及抱养者之过也。或因生人远来忤者,或因六畜忤者,或因戏冷水忤者,皆外生者也。人物之气,自鼻而入 上冲巅预。经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顶巅之上,诸阳之所会也,邪中之即病矣。宜用沐体法、涂囟法治其外,吹鼻法搐之,内服对证之药,以扶正气为主,正气胜则邪气自退也(并用酿乳汤)。

病时睡不醒,醒而喜睡者,忤之微也。宜发散惺惺散

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桔梗、天花粉各等分,细辛,减半。一方加防风、川芎各等分水煎,薄荷叶引,微汗妙。

治体法:治客忤中恶自利诸证,有邪者当宜浴之。

川穹、苍术、白芷、藁本、零陵香,各等分。长流水煎,去渣,向无风处浴之,浴后睡片时。

涂囟法:治客忤白虎证。伏龙肝散。

壮心、黄土,一钱。雄黄,五分。麝香,少许。枣肉和丸,捏作饼子,如钱样,四围出囟一分,囟门上安饼,取艾作小炷,灸三壮。

搐鼻法:《一名救苦散》治伤风寒,头目不清并容忤。

川芎、藿香、藜芦,各三钱。玄胡索、牡丹皮、朱砂(飞),各—钱。

为极细末,少许吹鼻,得嚏,则邪气出矣。如病时,客忤症悉具者,此忤之甚也。宜表里发散,摄生饮、安神惊气丸主之。

摄生饮:治一切卒中。大小科同。

南里(包煨)、木香、半夏(泡),各一钱半。北细辛、生苍术①、石菖蒲、甘草,各一钱。为未,每用生姜同水煎,调惊气丸服。

惊气丸:治惊忧积气,又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诞潮昏塞,团则精神如痴,又可治痫。

木香、白僵蚕、白花蛇肉(酒洗,焙)、橘红(去白)、天麻、麻黄(去根节)、钱花粉,各半两。全蝎二钱半。苏子一两。胆星半两。朱砂(飞),二钱半。脑麝少许,另入。

此许学土方也。蜜托,芡实大,每服一丸。

痫用薄荷金银汤下。

①生疮术:原作“生花术”,据忠信堂本改。

以上治外中客忤之法

如抱儿骑马,或父母骑马远归,未及换衣熏衣即抱其儿,或戏抱儿在马鞍上坐得病者,此名马客忤,或闻马嘶著惊者,取马尾烧烟熏儿面,频熏以醒为度。

如见生人、异扮人,或六畜跳跃异者,或鬼神恶状者,或迅雷击鼓、一切大声使儿成客忤者,此内生之病也。宜安神去痰,不尔,病根日深,但见闻原忤之例即发,此成痫矣。抱龙丸主之。

水银,二两。铅,一两五钱。溶化入水银制死。以柳枝烧成珠,又入朱砂末、乳香末各一两在内,乘热用柳木槌擂匀,为丸芡实丸大,每一丸,空心井花水下,服后令睡,不可惊动。或作小丸服亦妙。此钱氏五色丸加减也。

如见平常惯熟之人,喜啖之果,玩戏之物,有所不得,则忤其意,但见神昏不食,即其病也。宜顺意,更与之,及服安神之剂,沉香妨主之。

人参,五分。白术、陈皮(去白)、枳壳(麸)、桔梗、青礞石、硝煅(金色),各一两。炙甘草、沉香各五分。朱砂(飞),一钱。黄连,一钱半。

神曲糊为丸,黍米大,麦冬汤下。

小儿客忤者,吾以为父母之过:有所喜者,乃戏而夺之,则怒而哭矣;有所畏者,乃戏而吓之,则想而惊矣。夫失所喜者,思则伤脾;遇所畏者,惊则伤心。因循而成痫,谁之过哉?

中恶似痫:此客忤之甚者,乃小儿危恶症也。其候因初中恶毒,心腹刺痛,胶皮青黑不能啼息,闷乱欲死。古方治此先用皂角末吹鼻①,急服苏合香丸。全按:中恶与尸厥同,但腹不鸣,心腹俱暖也。此有二证,幼科未辨。有中恶毒之气,自鼻而入,心肺受之,故忽然倒地,四肢厥冷,两手握拳,不能喘息也。有中恶毒之物,自口而入,肠胃受之,故心腹刺痛,腹皮青黑,闷乱欲死者。先用霹雳散搐鼻,分醒进药,仍以杀鬼丸房内烧之,以熏百鬼恶气。

①吹鼻:原作“治鼻”,据忠信堂本改。

霹雳散:治卒恶死者。

牙皂,三分。细辛、川穹、白芷,各五钱。羊踯躅花,一分半。雄黄,二分。麝香,少许。

并末,每用少许,灯心三寸长,蘸点鼻内,喷嚏为验。

杀鬼丸:雄、雌黄各二两。牯羊骨。虎头骨,②各一两。龙骨,鳖甲。鲮鲤甲,刺猬皮,各三两。樗鸡,十五枚,无,即以芫青五枚代之。川芎,白蒺藜,鬼臼,禹余粮,东门上雄鸡头一枚,用蜡二十两为丸,梧子大。门口房内烧之,男左女右臂上带一丸,可辟百鬼。如中恶毒之气即死者,宜返魂汤主之。即仲景麻黄汤也。

麻黄(去根节),三钱。杏仁(去皮尖),七个。炙甘草,一钱。

水一盏,煎半盏,分开细服。

②头字下原脱”骨”,据忠信堂本补。

中恶毒之物卒死者,宜雄黄解毒丸主之。方见惊风。

又方通治中毒,用降真香、白胶香、沉香、虎头骨、鬼臼、龙胆草、人参、白茯苓、雄黄,各五钱。麝香一钱。

炼蜜丸,芡实大,乳香汤下,或令儿佩带一丸,即烧卧房妙。

儿忽大叫一声而闷绝者,亦中恶例,不治。

白虎似痫白虎者,流年白虎神,太岁后五位,是所占之方,不可犯也。小儿变蒸未满者,乳母无知,抱儿向其方顽戏,更触犯之,使儿不精爽,两目视物不转,手如数物,此客忤之轻者也。宜用浴作法,更以杀鬼丸房内烧之,使儿闻其烟,又取伏龙肝,捣醋和丸球大,摩儿头及五心,效。乡俗妇人以鸡子一枚遍身摩之,送粪地埋之,亦禳法也。

邪崇似痫:汗濯儿衣,不可夜露,恐为睢鸟落羽所污,染触儿身,未有不为痫者,其后,面色变异①,见人羞怕。宜常用前浴体法,房中烧杀鬼丸,又以囊盛一丸,挂儿背上,男左女右。宜辟邪丸主之。

人参、白茯苓、炙甘草、使君子肉、夜明砂、干蟾(灰),各一钱。沉香,五分。雄黄(飞)、朱砂(飞),各一钱。黄连,一钱五分。麝香,少许。

猪胆汁和粟米糊为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一丸至三十五丸,米饮下。

①变异:原作“变不常”,据忠信堂本改。

马脾风似痫:小儿肺胀喘溺,胸高气逆,两胁扇动,鼻张闷乱,嗽喝声嗄,痰涎潮塞,俗谓之马脾风者,宜雄黄夺命散主之。

黑白丑参,两半,取头末半两大,黄槟榔,各半两。木香,三钱。

为末,三岁者,服二钱,温水调服。

涎多者,加轻粉少许方见《丹溪附余》。

虫痛似痫:小儿本怯,致胃虚冷,则虫痛而心痛,口中沫及涎水出,发痛有时,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木香化虫丸主之。

槟榔,一钱。木香、鹤虱、贯仲、锡灰、干漆(炒尽烟)、使君子肉,各五分。轻粉,二钱。巴豆肉、雷丸,各二钱半。

飞罗面作糊为丸,五更米饮下。

痓痉似痫:其症项背强直,腰身反张,摇头掣手瘈疭,噤口不语,发热腹痛,镇目不醒,病在足太阳经。其候有二:如面红眼赤,牙紧手张,痰涎壅甚。昏愦烦渴,小便赤涩,先谵语而发者,此刚痉也,宜小柴胡加大黄汤方见前。如大便滑泄,不渴不语,手足先冷而发者,此柔痓也,宜理中加桂枝汤主之。理中汤加桂技、白芍,水煎服。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