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阵
《景岳全书》 >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固阵秘元煎:治遗精带浊等病。此方专主心脾。
远志(八分,炒) 山药(二钱,炒) 芡实(二钱,炒) 枣仁(炒,捣碎,二钱) 白术(炒)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一钱) 人参(一、二钱) 五味(十四粒,畏酸者去之) 金樱子(去核,二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此治久遗无火,不痛而滑者,乃可用之。如尚有火觉热者,加苦参一、二钱;如气大虚者,加黄 一、二、三钱。
固阴煎:治阴虚滑泄,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等证。此方专主肝肾。
人参(随宜) 熟地(三、五钱) 山药(炒,二钱) 山茱萸(一钱半) 远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钱) 五味(十四粒) 菟丝子(炒香,二、三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二、三钱,或醋炒文蛤一钱,或乌梅二个;如阴虚微热而经血不固者,加川续断二钱;如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之类,随宜用之;如肝肾血虚,小腹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二、三钱。如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一、二钱;如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一钱;如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二钱,炒用。
菟丝煎:治心脾气弱,凡遇思虑劳倦即苦遗精者,宜此主之。
人参(二、三钱) 山药(炒,二钱) 当归(钱半) 菟丝子(制炒,四、五钱) 枣仁(炒)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一钱或五分) 远志(制,四分) 鹿角霜(为末,每服加入四、五匙)
上用水一钟半,煎成,加鹿角霜末调服,食前。或加白术一、二钱。
惜红煎:治妇人经血不固,崩漏不止,及肠风下血等证。
白术 山药 炙甘草 地榆 续断(炒) 芍药(炒) 北五味(十四粒) 荆芥穗(炒) 乌梅(二枚)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服。如火盛者,加黄连、黄芩;如脾虚兼寒,脾泄者,加破故纸、人参。
苓术菟丝丸: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以致梦遗精滑困倦等证。
白茯苓 白术(米泔洗,炒) 莲肉(去心,各四两) 五味(二两,酒蒸) 山药(炒,二两)杜仲(酒炒,三两) 炙甘草(五钱) 菟丝子(用好水淘净,入陈酒浸一日,文火煮极烂,捣为饼,焙干为末,十两)
上用山药末以陈酒煮糊为丸,桐子大。空心滚白汤或酒下百余丸。如气虚神倦,不能收摄者,加人参三、四两尤妙。
固真丸:治梦遗精滑。
菟丝子(一斤,淘洗净,用好酒浸三日,煮极熟,捣膏,晒干。或用净白布包蒸亦佳) 牡蛎( ,四两) 金樱子(去子,蒸熟,四两) 茯苓(酒拌蒸晒,四两)
上蜜丸,空心好酒送下三钱,或盐汤亦可。
粘米固肠糕:治脾胃虚寒,或因食滞气滞,腹痛泄泻久不止者,多服自效。
用白糯米滚汤淘洗,炒香熟为粉,每粉一两,加干姜末炒熟者二分半,白糖二钱,拌匀,于饥时用滚水调服一、二两。如有微滞者,加陈皮炒末二分,或砂仁末一分俱妙。一法用陈老米粉亦妙。此与古方固类四十九泄泻经验方大同小异,并补阵养元粉略同。
玉关丸:治肠风血脱,崩漏带浊不固,诸药难效者,宜用此丸兼煎药治之。及泻痢滑泄不能止者,亦宜用此。
白面(炒熟,四两) 枯矾(二两) 文蛤(醋炒黑,二两) 北五味(一两,炒) 诃子(二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用熟汤和丸,梧子大。以温补脾肾等药随证加减煎汤送下,或人参汤亦可。如血热妄行者,以凉药送下。
巩堤丸:治膀胱不藏,水泉不止,命门火衰,小水不禁等证。
熟地(二两) 菟丝子(酒煮,二两) 白术(炒,二两) 北五味 益智仁(酒炒) 故纸(酒炒)附子(制) 茯苓 家韭子(炒,各一两)
上为末,山药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余丸,空心滚汤,或温酒下。如兼气虚,必加人参一、二两更妙。
敦阜糕:治久泻久痢,肠滑不固妙方,及妇人带浊最佳。
白面(炒黄,二两) 冬白术(炒黄,一两) 破故纸(炒,五钱)
上共为末。临服时加白糖,随宜用清滚汤,食前调服如糕法。如胃寒者,每一两加干姜炒末五分或一钱;如气有不顺,或痛,或呕,每末一两,加丁香一钱;如滑泄不禁者,每两加栗壳末炒黄一钱。若以作丸,则宜三味等分用,即名敦阜丸。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