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猝中五尸灸法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九十四·针灸门治猝中五尸灸法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壮数,又,灸心下三寸,六十壮,又,灸乳下一寸,随病左右,多其壮数,即瘥,又,以四指尖其痛处,灸指下际,数壮,令人痛爪其鼻,人中,又爪其心下一寸,多其壮取瘥。
猝注忤攻心胸,灸第七椎,随年壮,又灸心下一寸三壮,又灸手肘纹,随年壮。
一切食注,灸手小指头,随年壮,男左女右,五毒注,不能饮食,百病,灸心下三寸胃脘十壮,水注日中涌水,经云肺来乘肾,食后吐水,灸肺俞,又灸三阴交,又灸期门,期门在乳下二肋间,泻肺补肾也,各随年壮。
一切注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审得其实,不必尽穴,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仍须根据掌诀捻目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其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已见符禁门中,第一针,人中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 , 三下,(即胂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 , 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 , 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 , 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火针七 , 三下,此即曲池,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扳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