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九十二·针灸门督脉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在督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如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素 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交会直唇取之)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缝督会二脉之会) 神庭一穴(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参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 百会一穴(一名参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豆督脉足太阳之交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一穴(一名匝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顶发际一寸脑户后一寸半项大筋内宛宛中) 哑门一穴(在风府后五分入发际五分入系舌本仰头取之) 大椎一穴(在第一椎上陷中参阳督脉所发) 陶道一穴(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神道一穴(在第五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下间俯而取之)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下间俯而取之)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下间俯而取之)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下间俯而取之禁不可灸令人伛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命门一穴(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腰 一穴(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长强一穴(在脊端)
上自素 至龈交四穴,系鼻柱下,神庭至百会五穴,系额上,后顶至哑门五穴,属顶后至项,大椎以下一十二穴,属背脊,以上为督脉所发二十七穴(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第十椎下一穴名中枢,阴尾尻骨两旁二穴,名会阳,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别络,与少阴会,故只载二十七穴)。
素 一穴,一名面王,在鼻柱之端,督脉所发,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针入一分,不宜灸。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行,猝中恶,针入四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若灸可小雀粪大为艾炷,日可灸三壮或七壮,即罢,风水面肿,针此一穴出水尽,即顿愈。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冶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针入二分,可灸三壮。炷如大麦。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兼治小儿面疮久不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息肉蚀疮,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癫疾风痫,戴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可灸三七壮,至七七壮止。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惟宜灸一壮至三七粒止,禁不可针,针即发狂。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上视,不识人,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罢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盖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所发,疗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风痫螈,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项肿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至七七壮,即止。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即吐沫,心烦惊悸健忘, 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针入二分,得愈即泻。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唐秦鸣鹤刺微出血,头痛立愈,凡灸头项,不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治目 ,颈项恶风寒,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入二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治脑旋目晕,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回顾,可灸七壮,针入二分。
脑户一穴,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禁不可针,针之令人哑,不能言,治目暗痛,不能远视,面赤目黄头肿,可灸七壮,亦不可妄灸,令人失音。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音,治头痛颈项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针入三分。
哑门一穴,一作喑门,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针入二分。
大 一穴,一本作椎,今从页作 ,余皆仿此,在第一 上陷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KT五劳七伤,温疟 疟,气疰背 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针入五分,留三呼,泻五吸,若灸以年为壮,自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 穴,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内纹为一寸,素问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绳度量孔穴,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
陶道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治头重目瞑,洒淅寒热,脊强汗不出,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冶癫疾螈 ,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谵言见鬼,针入五分,灸七七壮。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寒热解 ,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惊痫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
上插,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风痫癫邪,温病积聚下利,禁不可灸,灸则令人腰背伛偻,针入五分,得气即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腰脊强不得屈伸,腹中留积,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命门一穴,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螈 里急,腰腹相引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腰柱,一名腰户,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腹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然后乃取得其穴,督脉气所发,治腰髋疼,腰脊强,不得回转,温疟 疟,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可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经云,针入二寸,留七呼,可灸七七壮。
长强一穴,一名气之阴 ,督脉络别,在脊 端,足少阴少阳所结会,治肠风下血,五种痔,疳蚀下部 ,针入三分,抽针以大痛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十壮,至二百壮止,此痔根本是冷,慎冷食房劳,甲乙经云,针入二寸,留七呼。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