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之经,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欠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者气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上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胁,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扭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孟秋痹也。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疼,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胛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 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此络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四十二穴。

隐白二穴(在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大都二穴(在足大趾本节后陷中) 太白二穴(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 公孙二穴(在足大趾本节之后一寸) 商丘二穴(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 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 漏谷二穴(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 地机二穴(一名脾舍在别走上一寸空中膝下五寸) 阴陵泉二穴(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 血海二穴(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 箕门二穴(在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内动脉) 冲门二穴(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端) 府舍二穴(在腹结下三寸) 腹结二穴(一名肠窟在大横下三分) 大横二穴(在腹哀下三寸五分)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五分)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 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九肋间)隐白二穴,木也,在足大趾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暴泄衄血,猝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针入三分。若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

大都二穴,火也,在足大趾本节后陷中,足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太白二穴,土也,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足太阴脉之所注也,为输。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泄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公孙二穴,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太阴络。治寒疟不嗜食,猝面肿,烦心狂言,腹虚胀如鼓,可灸三壮,针入四分。

商丘二穴,金也,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足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腹胀肠中鸣不便,脾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气逆,痔疾骨疽蚀,绝子厌梦,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治 癖腹中寒,膝股内痛,气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可灸三壮。针入三分。昔宋太子善医术,出游见孕妇,诊之曰∶此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诊之,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欲剖之,文伯乃以针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故妊娠不可刺。

漏谷二穴,亦名太阴络,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治 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针入三分。

地机二穴,亦名脾舍,足太阴 ,别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丈夫溏泄腹胁气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阴陵泉二穴,水也,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又曲膝取之,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满水胀腹坚,喘逆不得卧,腰痛不得俯仰,霍乱疝瘕,小便不利气淋,寒热不节,针入五分。

血海二穴,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中。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逆气腹胀,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箕门二穴,在鱼腹上越筋间,动脉应手,在阴股内,一云∶在股上起筋间,治淋遗溺,鼠鼷肿痛,小便不通,可灸三壮。

冲门二穴,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府舍下横骨两端约纹中动脉,足太阴厥阴之会。

治腹寒气满积聚疼,淫泺阴疝产难,子上冲心不得息,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府舍二穴,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交会。此三脉上下三入腹络肝脾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此太阴 ,三阴阳明支别,治疝瘕,脾中急痛,循胁上下抢心,腹满积聚,厥气霍乱,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腹结二穴,在大横下三分,一名肠窟。治绕脐痛,上冲抢心,腹寒泄利咳逆,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大横二穴,在腹哀下三寸五分直脐旁,足太阴阴维之会。疗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足太阴阴维之会,治大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针入三分。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陆 陆常有小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气,喉中作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卧不得转侧,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不得俯仰,饮食不下,咳唾稠脓,针入四分。

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治腹有大气,气不得息,胸胁中痛,内实则其身尽寒,虚则百节皆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凡此足太阴之脉。常多气少血,刺之当出气而恶血,其经从足走腹,自下刺而上者为随,自上刺而下者为迎,病在卫取之气,病在营取之血,病在筋劫刺之,病在浮络者缪刺之,太阴之阴,名曰关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矣,凡十二经之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足太阴之法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