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之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盛者,气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 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仲冬痹也,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

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手太阴肺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二十二穴。

中府二穴(在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去云门一寸也)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挟气户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举臂取之)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上五寸动脉中) 尺泽二穴(在肘约纹中)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 列缺二穴(在腕后一寸半)经渠二穴(在寸口脉中) 太渊二穴(在掌后陷中)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少商二穴(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菜)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 ,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手足太阴之会。治肺系急,胸中痛,悚悚胆热,呕逆上气,咳唾浊涕,肩背痛,风汗出,腹胀食不下,喉痹肩息,肤骨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壮。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挟气户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治喉痹,胸中烦满,气上冲心,咳喘不得息,胸胁短气,肩痛不得举臂,可灸五壮,针入三分,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举臂取之,治逆气喘不得息,目眩远视 ,猝中恶鬼疰,不得安卧,禁不可灸,使人逆气,刺鼻衄血不止,针入四分,留三呼。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治心痛,干呕烦满,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尺泽二穴,水也,在肘中约纹上动脉中,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手太阴 ,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壮即汗出,咳逆臂厥痛,针入三分,灸五壮。

列缺二穴,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头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疗偏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随,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疟呕沫,善笑纵唇口健忘,针入二分,留三呼,泻五吸即可,灸七壮。

经渠二穴,金也,在寸口陷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痹喘逆,心痛呕吐,针入二分,留三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太渊二穴,土也,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惋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次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洒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针入二分,留三呼。

少商二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太阴之脉所出也,为井。治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唐刺史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针之立愈,不宜灸。

凡此手太阴之脉,常多气少血,刺之当出气恶血,其经从脏走手,审而迎随之,气盛则泻,气虚则补,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太阴之法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