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诸疾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益门补益诸疾

论曰血气者人之神,所以荣养于一身,而肾为之本,若本脏充实,则精与神相感,血与气通流,内有所守,病安从来,或乖将慎,本脏虚损,则气血从之,动辄生疾,故有因虚而为风,因虚而成积,或耳目不能聪明,或腰膝不能轻利,或为痼冷,或为诸劳,宜有方剂以补益之。

治诸虚损,补脏腑,利腰脚,壮元气,充骨髓。山芋丸方

山芋 石槲(去根)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鹿茸(去毛酥炙) 白茯苓(去黑皮) 五味子 续断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 人参 桂(去粗皮) 熟干地黄(焙) 泽泻 杜仲(去粗皮炙) 蛇床子(炒) 远志(去粗皮炙)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末) 天雄(炮裂去皮脐)覆盆子(去梗萼) 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

上二十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服晚食前,温酒下。

治五劳七伤,诸虚不足,目视 ,耳无所闻。黄 丸方

黄 (锉) 干姜(炮) 当归(切焙) 羌活(去芦头) 芎 甘草(炙) 白茯苓(去黑皮) 细辛(去苗叶) 桂(去粗皮) 乌头(炮裂去皮脐) 附子(炮裂去皮脐)防风(去叉) 人参芍药 石槲(去根) 熟干地黄(焙) 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 羊肾(一具薄切焙干)枣膏(五合)

上一十九味。捣罗为末,以枣膏和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下。

治肾脏虚损,脚膝无力,腰背拘急,口干舌涩,补益。鹿茸丸方

鹿茸(去毛酥炙) 石槲(去根锉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熟干地黄(焙各二两) 牡丹皮 泽泻 山芋 桂(去粗皮) 杜仲(去粗皮) 萆 (锉) 山茱萸 白茯苓(去黑皮) 五味子(各一两)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 补骨脂(炒各二两) 远志(去心) 防风(去叉) 黄(锉各一两)

上一十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晚食前,温酒下。

治诸虚损乏力,精气不足。阳起石丸方

阳起石( ) 白石英(研) 磁石( 醋淬七遍) 熟干地黄(焙) 石槲(去根各二两) 五味子 石南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研) 五加皮 胡麻 巴戟天(去心) 桂(去粗皮) 人参(各一两) 蛇床子(炒半两)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及晚食前,温酒下。

治肾气虚损,腰脚 痹,肢节酸痛,目暗 ,恍惚善忘,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饮食无味,心多恚怒,房室不举,心腹胀满,尿有余沥,大便不利。五补丸方

人参 五加皮(锉) 五味子 天雄(炮裂去皮脐) 牛膝(酒浸切焙) 防风(去叉)远志(去心) 石槲(去根) 山芋 狗脊(去毛各一两) 肉苁蓉(酒浸切焙) 熟干地黄(焙各三两) 巴戟天(去心) 白茯苓(去黑皮) 菟丝子(酒浸别捣各一两半) 覆盆子(去梗萼) 石龙芮(各二两) 萆 石南 蛇床子(炒) 白术(各三分) 天门冬(去心一两三分) 杜仲(去粗皮炙一两半) 鹿茸(酥炙去毛三两)

上二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日三。

治五劳七伤,羸瘦补益。覆盆子丸方

覆盆子(三两) 肉苁蓉(酒浸切焙) 巴戟天(去心) 白龙骨 五味子 鹿茸(去毛酥炙) 白茯苓(去黑皮) 天雄(炮裂去皮脐) 续断 山芋 白石英(研各二两半) 熟干地黄(焙二两) 菟丝子(酒浸别捣三两) 蛇床子(炒) 远志(去心) 干姜(炮各一两半)

上一十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温酒或盐汤下。治五劳七伤,骨髓虚惫,肢体羸悴。柏子仁丸方 柏子仁(研一两) 巴戟天(去心二两) 远志(去心) 五味子(各一两)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二两) 熟干地黄(焙三两) 桂(去粗皮一两) 肉苁蓉(酒浸切焙二两) 鹿茸(去毛酥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各一两)补骨脂(炒二两) 干漆(炒烟出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及晚食前。温酒下。

补诸虚,益精血,壮阳充肌。鹿角丸方

鹿角(镑) 石槲(去根) 山芋 人参 防风 白马茎(阴干) 熟干地黄(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蛇床子(炒各一两半) 杜仲(去粗皮炙) 泽泻 山茱萸 赤石脂 干姜(炮各一两) 牛膝(酒浸切焙) 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各一两半) 肉苁蓉(酒浸切焙一两三分)远志(去心) 石龙芮(各三分) 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

上二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服。

治诸虚补益。葫芦巴丸方

葫芦巴 巴戟天(去心) 天麻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砂(研)香子(炒) 楮实(炮去核) 没药(研) 天雄(炮裂去皮脐) 陈橘皮(去白切焙) 益智(炒)京三棱(炮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临卧温酒下。

补诸虚。 砂丸方

砂(飞研半两) 硫黄(研三分) 白矾(研)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木香(一分)白附子(炮) 香子(炒) 干姜(炮) 荜澄茄 干蝎(去土炒) 芎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研为末,水浸炊饼和丸,如鸡头实大,空心盐汤或温酒嚼下一两丸。

治虚损诸病,大补益元脏。天雄丸方

天雄(炮裂去皮脐) 阿魏(研破用醋面和饼子炙令黄) 菖蒲(去须锉炒) 沉香(锉)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草豆蔻(去皮炒) 槟榔(锉) 干姜(炮)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二两)

上九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临卧服。

补暖元脏,壮筋骨,缩小便,及治风虚。乌头丸方

乌头(一斤用东流水浸二七日每日三度换水日满取出去皮脐切作柳叶片入牵牛子一协议炒候熟去牵牛子不用) 香子(炒二两) 青盐(别研) 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 牛膝(去苗细切酒浸一七日烂研如膏各五两) 陈橘皮(去白焙二两)

上六味。捣罗五味为末,用牛膝膏拌和,杵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或温酒下。

治丈夫元脏衰惫,小便白浊,妇人血脏虚冷,赤白带下,补益。牡蛎丸方

牡蛎( 醋淬七遍四两) 白术(锉炒) 干姜(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上五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食前,丈夫盐汤,妇人炒姜酒下。

金液丹方

硫黄(十两精莹者研碎入罐子及八分为度) 石龙芮(两握又名狗蹄草) 水鉴草(两握稻田中生一茎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独茎生) 黄土(一掬同捣为泥只用益草草并泥捣亦可)

上固济药罐子均浓半寸,置平地,以瓦复罐口,四面炭五斤拥定,以熟火一斤自上燃之,候药罐九分赤,口缝有碧焰,急退火,以润灰三斗复至冷,剖罐取药,削去沉底滓浊,准前再 ,通五 为足,药熟如鸡卵气(急用可三 止),取出罐,埋润地一夜,又以水煮半日,取药柳木椎研,频滴水,候扬之无滓,更研令干,每药一角,用蒸饼一两,汤浸同杵,丸之,曝干,金液丹旧方治病甚多,大体最治气羸,凡久疾虚困,久吐痢不瘥,老人脏秘,伤寒脉微,阴厥之类,皆气羸所生,服此多瘥,大人数十丸至百丸,小儿以意裁度多少,皆粥饮下,羸甚者化开灌之,小儿久吐痢垂困,药乳皆不入者,并与数十丸,往往自死得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