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石发痈疽发背疮肿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乳石发痈疽发背疮肿

论曰乳石性本炎悍,服者苟将适失度,食饮不时,致热毒发泄,不择所出,或瘭疽发背,或肠痈溲膏,不可胜治,间虽有未尝服乳石,而毒瓦斯溃漏如是者,亦以腑脏久蓄热毒。或以胞胎之初,禀受石气,其来有自,治法当先以疏利之剂,败其毒,而外施敷贴之术。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诸肿毒。五香连翘汤方

连翘(去梗) 木香 沉香 熏陆香(研) 麝香(研) 射干 升麻 独活(去芦头)桑寄生(锉) 木通(锉各三两) 大黄(锉三两) 丁香(一两)

上一十二味,除麝香外,粗捣筛,和匀,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入竹沥二分,再煎沸温服,不拘时。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热渴。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生干地黄(焙) 石膏(碎) 升麻 人参 知母(焙) 芎 山栀子仁(各三分) 小麦(半升) 黄 (炙锉) 甘草(炙) 枳实(麸炒) 芍药(各一两) 黄芩(去黑心)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半)

上一十六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五片,枣二枚擘破,竹叶十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乳石发动,初觉皮肤有疖毒,恐成痈疽,及腑脏壅涩,寒热口干心烦。犀角汤方

犀角(镑) 知母(锉各半两) 木通(锉) 芍药 升麻 荠 麦门冬(去心焙)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锉) 葳蕤(各三分)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煎至一盏,下竹沥半合,马牙硝一钱。更煎数沸,滤去滓,空心温服,快利为度,未利再服。

治乳石发动,痈疽,内热大渴。黄 汤方

黄 (炙锉) 前胡(去芦头) 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栝蒌根(二两) 木通(锉)黄芩(去黑心) 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 知母(焙) 人参 当归(切焙) 升麻小麦(各一两) 生地黄(研取汁)

上一十五味,除地黄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竹叶二七片切碎,煎至一盏,去滓入地黄汁半合,再煎沸,空心日晚各一服。

治乳石发动,痈疽虚热。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炙锉) 黄 (炙锉) 芍药(各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当归(切焙) 芎黄芩(去黑心) 木通(锉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竹叶一十片切碎,生地黄汁少许,煎至一盏,滤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乳石发为痈疽。五味子汤方

五味子(炒) 前胡(去芦头) 当归(切焙) 黄 (炙锉) 生干地黄(焙) 人参(各一两) 小麦(一合) 黄芩(去黑心)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半) 甘草(炙锉三分) 桂(去粗皮)升麻(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枣一枚擘破,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乳石发为痈疽,肿痛烦热。增损当归汤方

当归(切焙)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前胡(去芦头)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芍药 甘草(炙锉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 小麦(一合) 竹叶(半两)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枣二枚擘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漏芦汤方

漏芦(去芦头) 白蔹(锉) 黄芩(去黑心) 枳壳(去瓤麸炒) 芍药 甘草(炙锉) 麻黄(去根节) 升麻(锉各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各一。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疏利毒瓦斯。大黄汤方

大黄(锉炒一两) 栀子仁 犀角屑(各半两) 栝蒌根(二两) 升麻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锉各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滤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一切毒瓦斯,止痛化脓。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两) 大黄(切炒) 黄芩(去黑心) 升麻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人参黄(炙锉) 栀子仁 黄连(去须) 干蓝 甘草(炙各半两) 巴豆(十枚去皮心炒研细)

上一十三味,除巴豆外,捣罗为末,入巴豆和令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快利为效。

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一切热毒及恶疮。黄 丸方

黄 (炙锉) 犀角屑(各一两半) 黄连(去须) 茯神(去木) 当归(切焙) 防风(去叉) 芍药 升麻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各半两) 木通(锉一两) 麝香(研半分)

上一十三味,除麝香外,捣罗为末。入麝香研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未效加至三十丸。

治乳石发动,痈肿发背,及脏腑涩滞。麻仁丸方

大麻仁(研二两) 木香(三分) 枳壳(去瓤麸炒) 大黄(锉炒) 恶实(炒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六味,除麻仁外,捣罗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未效加至三十丸。

治乳石药气发热,风热相并,致痈肿疮痍,经年不愈。生地黄煎方

生地黄(五斤洗切以木杵臼捣绞汁) 黄精(十二斤洗切以木杵臼捣绞汁) 白蜜(五升)

上三味汁相和,于银石器中,慢火煎如膏为度,以瓷合盛。每服生姜汤,调下半匙至一匙,日二夜一。

治乳石痈毒发背。无名异膏方

无名异(研) 没药(研) 麝香(研) 檀香(锉) 丹砂(研) 沉香(锉) 麒麟竭(研) 乳香(研) 突厥白(锉) 白蔹(锉) 白芨(锉) 白芷(锉) 鸡舌香(研) 鸡骨香(研) 当归(切焙) 芎 (锉) 大黄(锉炒) 牛膝(锉酒浸焙) 防风(去叉锉) 槐枝(锉) 柳枝(锉) 桑枝(锉各半两) 蜡(四两) 铅丹(十二两) 青油(二斤)

上二十五味,除油蜡丹及前八味研末外,并锉碎,先熬油令沸,下檀香等一十四味锉药。煎候白芷赤黑色,绞去滓再煎,入蜡铅丹。以柳篦搅,候变黑色,滴于水中成珠子,软硬得所后,下无名异八味研末,搅令匀,以瓷合盛,用故帛涂帖疮上,每日一次换,以瘥为度。

治乳石发痈疽疮,止痛生肌。红菜头膏方

红菜头(三两) 生地黄 猪脂(各二两) 大戟(炒一两) 当归(切焙) 续断 白芷莽草 芎 防风(去叉各半两) 甘草(炙) 芍药(各三分)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 细辛(去苗叶) 大黄(锉炒) 杜仲(去粗皮酥炙) 黄 (炙锉)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上一十八味,除猪脂外,锉碎,先熬脂令沸。下诸锉药,煎候白芷赤色,绞去滓,瓷合盛,每日三五次涂敷疮上。

治乳石痈疽,发背疮毒。止痛吮脓。必效膏方

油(一斤) 铅丹(研六两) 麝香(研一钱) 腻粉(研) 蜡(各三分) 枫香脂(一两半)丹砂(细研半两) 盐(半两) 白芷(锉) 乳香(研) 当归(炙锉) 桂(去粗皮锉)芎(锉) 本(去苗土锉) 细辛(去苗叶锉) 密陀僧(研各一两)

上一十六味,先将油煎令沸,次下白芷等六味锉药,煎候白芷赤黑色,漉出下蜡枫香脂,候熔尽,以绵滤去滓,下铅丹密陀僧乳香。以柳篦搅,煎候变黑色,滴水中成珠子,即下盐丹砂麝香粉等搅匀,倾于瓷盆内,安净地上一宿。除火毒,用故帛上摊贴,日二,以瘥为度。

治痈疽发背,热毒瓦斯结,肿痛坚硬,止疼痛。神效膏方

木通(锉) 甘草(炙) 当归(炙锉) 白芷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叶) 栀子仁 黄连(去须)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垂柳枝(锉二两) 铅丹(六两) 蜡(半两) 清油(一斤)

上一十三味,除丹蜡油外,锉碎,先以油内浸药一宿,于火上煎,候白芷赤黑色,绞去滓再煎,即下丹蜡,柳篦搅,候变黑色,滴水中成珠子,软硬得所,瓷合盛,故帛上摊贴,日二次,以瘥为度。

治发背痈疽疼痛,热毒 肿,赤硬有脓,即撮令头溃。蛇皮涂贴方

蛇皮(长五尺细切炒黑色) 芸苔子(一两) 鸡子(二枚取白) 蔓荆叶(切二两) 马齿苋(切三两) 窑灶中黄砖(三两为末不着水者)

上六味,先细捣蛇皮芸苔子,次下蔓荆苋砖末,细研令匀,次入鸡子白和,以瓷合盛,涂故帛上贴之。每日三五度换,或疮毒发热,即研生地黄汁三五合饮之。

治黑疮肿 ,因乳石发动。龙葵散方

上取龙葵根一握,净洗细切,乳香研三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六十枚,黄连去须三两,同捣罗为细末,其疮作头未傍攻者。即须作饼,浓如三四钱许,可疮大小敷之,疮若觉冷微痒者,即易之。痒不可忍,切不得搔动,直候一炊久,即看疮中,似石榴子戢戢着,然后去药。时时以甘草汤,微温洗之,洗了即以蜡帛贴之,疮若傍攻作穴,即内药于穴中。以满为度,疮若赤色者,即是热肉面所为,不用龙葵根,以蔓荆根代之,黑疮愈后,只得食猪鱼葱蒜,终身更不得食羊血,食即再发。

又方:上取甘草一斤二两锉,大麦三升,黄连去须二两,同捣筛,以沸汤和作饼,贴疮上,干即易,不过四五度,瘥。

又方:凡发背,多于背两胛间,起如粟米,或痛或痒,不过数日,遂至于死,临困之时,已阔三寸,高一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皆脓出,初有此候,宜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捏作饼,浓二分,阔一寸半大,作艾炷,灸泥上百壮,干即易饼。仍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攻之,又发背未作大脓,可水箭射之,浸石令冷熨之,瘥。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