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痔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二·痔门肠痔论曰肠痔者,以肠胃有风挟热,二者乘虚入于肠间,冲发下部,故令肛边生核,肿痛不消,病始作,令人寒热,时有血出也。
治肠痔生核肿痛,时下脓血。 皮散方
皮(炙焦一枚) 荣实(蔷薇根是也) 枳壳(去瓤麸炒) 黄 (锉焙) 槐豆(炒)桑耳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空心煎木贼汤调下三钱匕,日晚再服,以瘥为度。
治肠痔肿痛生核,或发寒热。枳壳汤方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 黄 (锉二两) 芎 丹参 当归(切焙) 槟榔(锉各一两半)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治肠痔。鳖甲散方
鳖甲(醋炙去裙 ) 皮(炙焦) 蛇蜕皮(锉炒令焦) 露蜂房(锉炒令焦) 猪悬蹄壳(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以井华水调下,日晚再服,兼取少许敷疮上,以差为度。
治肠痔,每大便常有血。矾附丸方
白矾(熬令汁枯)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上二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下,日三服。稍增至十丸,数日永差。
治肠痔下血痛肿。威灵仙散方
威灵仙(去土四两) 防风(去叉二两) 枳壳(去瓤麸炒) 黄 (锉各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麝香热米饮调下,日可二服,不拘时候,常服祛风气,避温疫,消肿满,除五痔等患。
治肠痔有血方
白蔷薇根 枸杞根(曝干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日三服。
治肠痔下部肿痛,便血后重,坐卧不安。 藤子丸方
藤子(半两) 威灵仙(拣净锉碎水淘洗过焙干) 大黄(煨过各二两)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空心食前服。
治肠痔肿痛,时有脓血。柏叶丸方
柏叶 乌梅肉(曝干各一两) 皂荚(一梃去皮并子水浸透捣研取汁)
上三味,除皂荚外,捣为末,将皂荚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熟水下,食前服之。
治肠痔,肛边肿痛生核下血。龙参丸方
地龙(干者一两) 苦参(一两) 乌头(去皮脐半两半生半炮)
上三味为末,以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
治肠痔,下部生核肿痛,发寒热出血。地榆散方
地榆 甘草(半炙半生) 陈槐花(半炒半生各一两)
上三味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枳壳桑根白皮汤调下,空心食前服。
治肠痔下血。栝蒌散方
栝蒌实(大好者一个) 乌梅肉(十个)
上二味,先将栝蒌切下盖,少取瓤,以乌梅肉实其中,却盖定,用黄泥固济,候泥干,以火 存性,取出去泥,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治肠痔下血。枳实丸方
枳实(五两去瓤麸炒捣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皂荚(刺)烧存性为末三两)
上二味,每服以水一盏,用药一丸,皂荚刺末一钱半,同煎至七分,入麝香少许,放温服。
治肠痔生核肿痛,发歇不定,又名风痔者。水梅丸方
白僵蚕(锉炒微黄二两)
上一味为末,用水梅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蜜汤下五丸,空心食前服。
治肠痔肛边有核,痛发寒热,生疮。妙应膏方
猪悬蹄壳(五枚) 生梧桐白皮(四两) 龙胆(二两) 生桑根白皮(半两) 蛇蜕皮雄黄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一十四味,除雄黄脂外,锉碎。以醋一升拌一宿,先熬脂令沸,即下诸药,候桑皮赤黑色,以绵绞去滓再煎,下雄黄,以柳篦搅令匀,于瓷合内盛。每日空心温酒调服一枣许,日晚再服,更取枣核大,用绵裹,纳下部,日再换,以瘥为度。
治肠痔,淋洗。二皮汤方
桃皮 李皮 蓄 苦参(各一两)
上四味,锉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熏洗,候冷即止,日再用。
治肠痔生核肿痛。熏洗方
荆芥穗 黑狗脊 鲮鲤甲 枳壳(去瓤麸炒)
上四味,等分为粗末,每用一两,以水二升,煎数沸,去滓乘热熏,候通手淋洗。
治肠痔肿核疼痛不可忍,熨痔。枳壳散方
枳壳(去瓤麸炒四两) 诃黎勒皮(二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铫子内炒令热,以帛裹热熨,冷即再炒。
治肠痔肿痛,初觉生核熏之。方
荆芥穗 甘草(锉)
上二味,等分为粗末,每用两大匙,水一升半,煎取一升,去滓乘热熏之,候通手淋洗,避风盖复。
治肠痔方
胡粉 水银(各一分)
上二味,同研匀,以枣肉和得所,绵裹纳下部中。
治久积虚冷,肠风痔 ,面色萎黄,日渐羸瘦虚劣等疾。白术丸方
白术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三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干姜(炮) 黄 (锉各一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治肠风痔疾,及风秘疼痛等,积年不瘥。黄 地黄丸方
黄 (锉) 生干地黄(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二两) 干姜(炮) 当归(焙各一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治肠痔下血如注水,久不差。方
上用市河水,每遇更衣罢,便冷沃之,久沃为佳,久患者皆瘥。无河水,井水亦得。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