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诸疾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二十四·咽喉门喉咽诸疾

论曰,喉咙者,气之所上下,若腑脏和平,阴阳升降,则呼吸去来,无所滞碍,一或不调,病有寒热之证,热则喉肿闭塞,或连颔 痛,妨害饮食,寒则语声嘶嗄,或喉中哽哽,如有物状,其候甚众,不可不察。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痰唾稠浊。苦参丸方

苦参(一分) 白矾(烧枯半两) 山栀子仁(一两) 木通(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甘菊花(三分) 大黄(生锉一两) 防风(去叉半两) 射干 玄参 甘草(炙锉) 恶实(炒) 白

上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酸枣大,每服绵裹一丸,夜后含化咽津,如喉不闭者,去白矾。

治咽喉不利,肺藏风热,涕唾稠粘。犀角汤方

犀角(镑) 玄参 枳实(去瓤麸炒) 人参 木通(锉) 麦门冬(去心焙) 射干 马兜铃防锉) 马牙硝(

上十四味,粗捣筛十三味,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入马牙硝少许,再煎沸,临卧食后温服,日再。

治咽喉肿塞,天门冬煎丸方

天门冬(去心焙)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半) 款冬花(半两) 贝母(去心炒) 紫菀(去苗土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升麻(一两) 生地黄汁(一升) 白蜜(五两)酥(一合)

上十味,将前七味细锉,以水三升,煎取一升,绞去滓,纳地黄汁,再煎至一升,纳酥蜜,于银器中重汤上,煎成膏,丸如弹丸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治咽喉痒咳嗽。紫菀汤方

紫菀(去苗土) 贝母(去心炒) 桑根白皮(锉炒) 桔梗(炒)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百部(各三分) 甘草(炙锉一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

上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治咽喉凝唾不出,如胶塞喉。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各二两) 人参 甘草(炙锉) 生干地黄(焙) 芍药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五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治喉中有血,肺痿咳嗽气喘。宜服犀角汤方

犀角(镑半两) 桔梗(炒) 柴胡(去苗各三分) 竹茹(半两) 天门冬(去心焙一两) 黄芩(去黑心三分)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下朴硝末一钱匕搅匀,温服食后。

治咽喉中痒咳嗽,状如伤寒,调中。人参丸方

人参 青木香 桂(去粗皮) 羌活(去芦头) 大麻仁 酸枣仁(去皮各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日二。

治喉中热塞,及舌上 生疮。大青煎方

大青 黄柏(去粗皮蜜炙) 升麻 射干 蔷薇根(各半两) 苦竹叶(一握细切) 生地黄(半两) 玄参(一两) 白蜜(二两) 天门冬(去心焙半两)

上十味,除蜜外,细锉,用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再煎成膏,每服半匙头,含化咽津,不计时。

治咽喉痛多痰。凉膈甘露丸方

硼砂(研半两) 丹砂(研一分) 龙脑(研一字) 甘草(炙一两半为末) 百药煎(椎碎焙干研一两)

上五味,再研匀,用糯米粥清和,如梧桐子大,非时含化一丸。

治咽喉痛。桃红散方

龙脑(研一钱) 丹砂(研半两) 硼砂(研一钱) 马牙硝(研半钱) 寒水石(研如粉半两)

上五味,再同细研为末,每用一字掺咽喉中,咽津。

治咽喉唇肿,口舌糜烂,口甘面热。泻脾大青汤方

大青 升麻 大黄(锉炒各二两) 生干地黄(切焙三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利即愈。

治咽喉中如有物妨闷,咯唾脓血,肺气上喘。桔梗汤方

桔梗(锉炒一两半) 甘草(炙锉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喉痹口噤,水浆不下,风邪恍惚,如有鬼神,身体强直,面目变色。菖蒲汤方

菖蒲 秦艽(去苗土) 桂(去粗皮) 禹余粮( 醋淬) 人参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附子(炮石脂芎 赤

上十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日再。

治喉痹肿塞不通。赤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木通(锉各一两) 升麻 羚羊角(镑) 前胡(去芦头各三分) 马蔺根(锉) 桑根白皮(锉各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一钱匕,食后分温二服,晚再服。

治喉痹肿塞不通,疼痛不下饮食,并诸毒发动。射干汤方

射干 当归(切焙各一两) 升麻(半两) 白芷(一两) 甘草(炙锉) 犀角(镑)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治喉痹若胃中虚,饥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泄注,腹胀喜噫,食则欲呕,泄癖溏下,口干,四肢重,好怒不欲闻人声,诊其脉,右手关上阴阳俱虚者,脾胃虚也,宜服,禹余粮汤方 禹余粮( 醋淬) 大麻仁(各二两) 干姜(炮一两) 黄连(去须半两) 白术(一两)枣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后,日三。

治喉痹胸满,噎塞不通。黄芩汤方

黄芩(去黑心) 升麻 射干 木通(锉各三分) 甘草(炙锉) 犀角(镑各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下芒硝一钱匕,细细温呷。

治喉痹气隔胸满,咽肿生脓。通气汤方

犀角(镑半两) 射干 桔梗(炒) 马蔺(切各三分) 甘草(炙锉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七分,去滓下马牙硝一钱匕,搅令匀,细细温呷。

治缠喉风。龙脑丸方

龙脑(一分) 丹砂(一钱) 芒硝(半两) 麝香(半钱)

上四味,细研为末,用鲤鱼胆汁和丸,如绿豆大,鼻两孔各内一丸,良久牙关开涎出,瘥。

治缠喉风。玄参丸方

玄参 白僵蚕 白矾(生用各一分) 甘草(生用半分)

上四味,捣研为细散,用鲤鱼胆汁和丸,如赤小豆大,每服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日三服。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