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兼肿
《圣济总录》 > 卷第七十八·泄痢门痢兼肿论曰下痢身体浮肿者,久痢所致也,痢久则胃气弱而肠虚,胃者土也。所以化水谷而充肌肉,若胃土气衰,不能胜湿,则水气妄行,流溢皮肤,故痢而兼肿也。得小便利者乃愈。
治夏月暴冷或壮热,泄痢引饮。变遍身浮肿,脉沉细小数,泽漆汤方
泽漆(炒一两半)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 桔梗(锉炒) 当归(切焙) 犀角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以水二盏,煎药五钱匕,取八分,去滓温服,下后休息五六日,可与女曲散。
治利后虚肿水肿者,服此药小便利肿亦消,女曲散方
女曲(二两) 干姜(炮) 细辛(去苗叶) 椒目(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六味。捣罗为散,酒服一钱匕。不知加至三钱匕。日三。若妇人产后虚满,服此大良治痢后肿满,气急喘嗽。小便如血。泽漆汤方
泽漆叶(微炒五两) 桑根白皮(炙令黄色锉)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各三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炒香) 人参(各一两半) 白术(锉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后半时辰再服,取下黄水数升,或小便利为度。
治下痢后,脾胃虚弱,不能制输水气,致身肿胀满,桑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炙令黄色锉) 赤茯苓(去黑皮)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麸炒研各二两) 陈橘皮(汤浸去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治痢后遍身浮肿,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锉微炒各一两) 防己 黄芩(去黑心) 射干 泽泻(各三两) 桑根(白皮
上八味,粗捣筛。每用五钱匕。先以水三盏。煮大豆一合,取二盏,去滓内药。煎取一盏,分为二服。未瘥频服两料。
治下痢身肿,香菽散方
大豆(炒熟挞去黑皮用一合)
上一味。捣罗为散,用粥清调一钱匕、服日二治虚劳下痢,心胸壅闷喘促,四肢肿满。细辛饮方
细辛(去苗叶) 防己 桂(去粗皮) 当归(切炒各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 白术赤茯苓(去黑皮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痢后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坐卧不安,小便不利,防己汤方
防己 猪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锉)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海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槟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下痢后虚损,脐下痛,四肢浮肿,木香汤方
木香 五加皮(锉) 桑根白皮(锉) 槟榔(煨锉) 桃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微炒)郁李仁(汤去皮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治痢后四肢浮肿,麻仁汤方
大麻仁 商陆 防风(去叉) 附子(炮裂去皮脐)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防己(各一两)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赤小豆一百粒,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