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症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七十二·积聚门诸症

论曰积气在腹中,久不瘥,牢固推之不移者症也,此由寒温失宜,饮食不节。致腑脏气虚弱,食饮不消,按之其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诊其脉弦而伏,其坚不转动者,死之候也。

治诸症结痛,起于胁下,按之而坚。妨痛不能饮食。渐加羸瘦。当归煮散方

当归(切焙) 鳖甲(用醋频蘸炙令黄色) 桂(去粗皮) 木香 桔梗(炒)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上七味,除桃仁外,捣罗为末,入桃仁同研令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逐日空腹日午夜卧各一。

治积年症块,京三棱汤方

京三棱(炮锉一两) 青橘皮(去白焙半两) 桂(去粗皮一分) 大黄(锉碎炒半两)木香(一分) 槟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夜卧各一。

治症块冲心,气满食不下。手足烦闷,鳖甲丸方

鳖甲(去裙 醋蘸炙黄色) 诃黎勒(微煨去核各二两) 防葵 甘草(炙锉) 人参 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白术 桂(去粗皮) 郁李仁(去皮别研)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熟别研如膏各一两)

上一十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郁李仁杏仁同研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以微利为度。

治积年症块,血气凝滞,木香丸方

木香 吴茱萸(陈者淘七遍炒干) 青橘皮(去白焙各半两) 巴豆(去皮九十粒研如膏用纸裹压出油研) 砂(用沸汤化于瓷碗中用慢火熬水尽收霜再研一分)

上五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巴豆 砂研令匀,于 火中煨,粟米饭丸绿豆大。每服温酒下三丸至五丸,食后服,溏利勿怪,老小减服。

治症癖腹满如鼓,坐卧不安,食即欲吐,气闷喘急,槟榔汤方

槟榔(二两微煨锉) 赤茯苓(去黑心) 芍药 京三棱(微煨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半)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午后各一。

治症癖气胀,腹痛,胁肋胀满,不思食饮,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桔梗(炒) 木通(锉各一两) 芍药 鳖甲(去裙 醋蘸慢火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午后各一。

治症癖气块,胁肋满,腹胀不能饮食,腹痛,防葵丸方

防葵(锉碎)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桂(去粗皮) 木香(各半两) 鳖甲(去裙 醋蘸慢火炙黄色) 槟榔(锉各一两半) 桔梗(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别研如膏各一两) 大黄(锉碎微炒一两一分) 当归(切焙) 京三棱(炮锉) 五味子(各半两)

上一十三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郁李仁同研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温酒下二十丸。

治症癖食气食劳,五膈痰逆,夹食丸方

乳香(别研如粉) 木香 丁香 肉豆蔻(去壳) 当归(切焙) 青橘皮(去白焙) 京三棱(炮锉各半两) 紫菀(去苗土) 干姜(炮裂) 附子(炮裂去皮脐) 巴豆(去皮心别研纸裹压出油各一两) 鳖甲(去裙 用醋蘸慢火炙令黄色二两) 丹砂(一分别研如粉)

上一十三味,除乳香丹砂巴豆外,捣罗为末,然后入乳香等三味,同研令匀,都入臼中,用荞麦面与药末,临时以意看多少,入面。徐徐入新汲水,捣候可丸即止,丸如绿豆大,煎淡浆水令沸,旋旋入药,煮三五沸漉出。于日中曝干,每服五丸,食后用茶酒温水下。

治症癖气块,鳖甲丸方

鳖甲(去裙 醋蘸炙黄色) 木香 乌头(炮裂去皮脐) 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京三棱(炮锉)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微烟出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 甘草(炙锉) 槟榔(锉各半两) 大黄(锉碎炒) 朴硝(研如粉各三两)

上一十三味,除朴硝外,捣罗为末,同研令匀,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用温酒下十丸,饮下亦得。

治症块粉砂饼方

粉霜 胡粉(各一两) 砂 丹砂 白丁香 腻粉(各半两)

上六味研为末,入面一两,水和捏作饼,如棋子大,慢火烧熟,每服一饼,麝香米饮嚼破服。

治积年血气症块。往来疼痛,吐逆不纳饮食,保命丸方

当归(切炒) 乌头(炮裂去皮脐) 芍药 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半两) 大黄(锉炒一两) 斑蝥(二十一枚用糯米炒令黄色为度去翅足)

上七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丸,梧桐子大,空心食前温酒下一丸。

治虚积食气蛊胀水气。年深症癖,五食丸方

大戟(刮去皮) 甘遂(各半两生) 猪牙皂荚(生去皮子一两) 胡椒(一分) 芫花(半两醋浸一宿炒

上六味,捣研为末,合研匀,水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用米面绿豆煎汤放温下,量病患大小,加至七丸。

治症块气积,下结胸,一切积滞,半夏礞石丸方

半夏(四十枚汤浸七遍) 巴豆(四十粒去皮心膜) 杏仁(去皮尖双仁四十枚) 猪牙皂荚(去皮四十挺四味用好醋浸七日取出以布绞取汁熬成膏入众药) 礞石(研细炒五钱)丁香 木香 沉香

上一十二味,将后八味,捣研为末。入在前膏子内,一处再捣细令匀,丸小豆大。看虚实,煎枣汤下二丸。烂嚼干柿,干咽下亦得。

治症块,消食积,止心腹疼,木香扁丸方

木香 砂(通明者各一钱) 半夏(中等者一十枚生姜浆水洗七遍) 桂(去粗皮三钱) 荜茇(四十九枚中等者)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心膜出油三二分) 巴豆(二十一粒去油三分)

上七味,先将杏仁巴豆同研如泥,以好米醋八分一盏,熬至二分以下成稠膏。入前药末和匀,再入枣肉,丸绿豆大,捏扁丸,常服食后良久一丸,生姜汤下,要转三丸,男子妇人心痛,炒莱菔醋汤下治症癖。化气取食积,及本脏气水疾蛊胀,大戟丸方

大戟(半两) 芫花(醋炒一两) 巴豆(一百粒去皮以水五升煮水尽为度去心少出油细研) 甘遂

上九味。捣研为末,于银石器内,炒令极热,勿令焦,炼蜜丸梧桐子大,常服生姜汤下一丸,如取转,量脏腑虚实加减。

治症积五积食气,诸药无效者,没药丸方

没药(研) 硫黄(研) 白丁香生 当归(切焙) 芫花(醋浸半白炒) 砂(通明者研) 乳香(研) 丹

上九味。捣研为末,合研匀,用水浸炊饼和剂,捣一千杵,丸梧桐子绿豆麻子三等大,每服一丸,妇人血气童子小便和酒下,心头高硬当归酒下,远年症积,五积食气。生姜汤下,小儿脾积,癖气,腊茶清下,大人与大丸,十五以下与中等,十岁以下与第三等者服。

治积聚症块。及涎积等,续随子丸方

续随子(三十枚去皮) 腻粉(二钱) 青黛(炒一钱匕研)

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和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推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后便卧。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

破症块,消积气,干漆丸方

干漆(四两捣为末炒令烟尽) 五灵脂(用瓶子盛地坑子内以火 烟尽取灰二两) 皂荚(长五寸许锉以麻缠定用泥固济火 烟尽取灰二两) 香子(炒令香) 木香(鸡骨者)槟榔(结实者锉)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青橘皮(去白炒) 陈橘皮(去白炒) 白牵牛(炒令香熟) 大黄(劈开锦文者炒) 蓬莪术(炮锉) 京三棱(用醋纸裹锉) 芫花(米醋浸一宿炒干用各二两)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生姜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忌猪鱼热面等物。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