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渴
《圣济总录》 > 卷第五十九·消渴门久渴论曰消渴之病,本于肾气不足,下焦虚热,若病久不愈者,邪热蕴积,营卫涩滞。精血衰微,病多传变,宜知慎忌,凡忌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又消渴病经百日以
上者,当忌灸刺,若灸刺则疮上漏水,变成痈疽矣。
治久消渴,饮水不绝。肾沥汤方
远志(去心) 人参 泽泻 熟干地黄(焙) 桂(去粗皮) 当归(切焙) 赤茯苓(去黑皮)二两半)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三盏,先煮羊肾一具,取二盏,去肾入药。并大枣三枚劈破,生姜半分切,同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不拘时候。
治久消渴。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黄连(去须) 黄芩(去黑心) 石膏( ) 葳蕤人参升麻 龙胆 栝蒌根 枳壳(去瓤麸炒) 生姜(切焙) 枸杞根皮(洗切各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饮下,不拘时候。
治久消渴不止。升麻丸方
升麻 黄芩(去黑心) 麦门冬(去心焙各五两) 生干地黄(焙三两) 栝蒌根(七两) 苦
上九味,捣罗为末,以生牛乳汁和,众手速丸,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三十丸,粟米饮下,不拘时服,渐加至五十丸。
治久消渴内燥,引饮不已。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 白石脂(研各一两半) 铅丹(研一两) 栝蒌根(三两)
上四味,捣研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浆水调下,日三服。
治肾虚燥久消渴不止。泽泻丸方
泽泻 肉苁蓉(酒浸切焙) 五味子 禹余粮( 醋淬七遍) 巴戟天(去心) 当归(切焙)草(炙锉)
上一十五味,捣研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牛乳汁下,不拘时候。
治消渴经年饮水不止。白石英丸方
白石英(别研) 芒硝(别研) 凝水石(别研各二两)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地骨皮泽泻 苦参 甘草(炙锉) 麦门冬(去心焙各三两)
上一十味,除别研外,捣罗为末,合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不拘时服。
治久消渴,饮水不绝。葵根汤方
经霜冬葵根皮(不拘多少细切焙)
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久消渴,经年饮水无度。水银丸方
水银 铅(醋碎各半两) 柳絮矾(三分先细研次入水银并铅三味和研匀以瓷合盛外用纸筋泥固济安灰火内养半日取出候冷再研细) 豉(炒) 铅丹(研) 白僵蚕(炒) 黄连(去须各半两)
上七味,将四味为末,与前三味再研匀,用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治久消渴,饮水不绝。苦参丸方
苦参(二两) 黄连(去须) 栝蒌根 知母(焙) 麦门冬(去心焙) 人参 牡蛎() 黄(锉) 生干地黄(焙各一两)
上九味,捣罗为末,以牛乳汁和,众手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浆水下。不拘时候。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