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约
《圣济总录》 > 卷第五十四·三焦门三焦约论曰黄帝三部针炙经曰少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病名曰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夫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者流行,营卫致养,则腐熟水谷,分别清浊,以时而下,无复滞留,若营卫不调,风邪入客,则决渎之官,约而不通,所以不得大小便也,刺法取足少阴太阳之经,辅以汤剂,则三焦疏导,清浊判矣。
治调顺三焦,平匀气脉,消痰滞,利胸膈,祛风利大小肠。枳壳丸方
枳壳(去瓤麸炒二两) 牵牛子(拣择四两一半炒一半生捣罗取粉一两半余者不用)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槟榔(半两锉) 木香(一分)
上五味,捣罗四味为末,与牵牛粉拌匀再罗过。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欲利加丸数。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枳壳散方
枳壳(汤浸去瓤切作片子焙干五两) 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二两) 滑石(研细一两)桂(去粗皮二两)
上四味,捣研拌和。每一两药末,更入腻粉半钱和匀,每服一钱匕,用冷米饮调下,腹空时服,更量老少虚实加减。
治三焦约,通导大小便。顺气丸方
木香(二两)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大戟(用河水煮去皮焙各一两) 郁李仁(半两) 麻仁(半两与大戟郁李仁同别捣细入药内) 甘遂(麸炒微烟生复于地
上候冷出
上一十味,除别捣三味外,捣罗为末,即入三味拌和、再罗,炼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煎车前子汤下,不拘时候。
治三焦约,少腹肿痛,不得大小便。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汤去皮研) 大黄(锉炒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泽泻(锉) 葶苈(隔纸上炒各二两) 大麻仁(一两半研) 槟榔(三两锉)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研)
上八味,捣研了和拌匀,再研极细,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用甘草汤下三十丸,日三,炒盐酒下亦得。
治三焦气约,大小便不通。疏风散方
牵牛子(微炒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 槟榔(半两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生姜蜜水调下,食后良久服。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皂荚散方
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 白蒺藜(各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如大肠不通,用盐茶调下一钱匕,小便不通,温酒调一钱匕。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