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后夹劳
《圣济总录》 > 卷第三十一·伤寒门伤寒后夹劳论曰伤寒瘥后,复夹劳者,由病患先有风疹,因汗下之后,营卫虚弱,气不复常,形体羸瘦,时有盗汗,寒热不常,喘咳痰唾,鼻中臭气,饮食不消,肢体酸痛,面黄颊赤,不即治之,则致危殆。
治伤寒后夹劳,气四肢无力,脾虚胃弱,饮食无味,向晚潮热,手足心烦渐觉黄瘦。木香丸方
木香 鳖甲(去裙 醋浸炙各一两) 羌活(去芦头三分) 柴胡(去苗一两)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半两) 桔梗(炒) 知母(焙)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三分) 五味子 秦艽(去苗土) 天灵盖(酥炙各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四两)
上一十二味,捣罗十一味为末,与桃仁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二十丸,晚再服。
治伤寒后夹劳,肢体烦疼,早晚虚热,口苦嗌干,夜卧多汗,脚手麻痹,及风劳等疾。
羌活散方
羌活(去芦头) 白术 黄 (锉) 青橘皮(汤浸去白炒) 桔梗(炒) 甘草(炙)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加皮(用茱萸半两水一碗煎水尽焙干去茱萸各一两)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半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或用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后夹劳,骨节疼痛,浑身壮热,气力虚乏。人参汤方
人参 桔梗(炒) 白术 芍药 白茯苓(去黑皮) 紫菀(去苗土) 香子(炒各一两)秦艽(去苗土三分) 甘草(炙一两半) 柴胡(去苗)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苍术(米泔浸洗切炒) 羌活(去芦头各二两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劈,同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后劳气四肢烦痛,日渐虚羸,唇红颊赤。知母汤方
知母(焙半两) 犀角屑 地骨皮 前胡(去芦头) 白藓皮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 黄 (锉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后骨蒸热,日渐黄瘦,大便涩,小便赤。鳖甲汤方
鳖甲(去裙 醋浸炙一两) 知母(切焙半两) 大黄(锉醋炒) 桑根白皮(锉) 甘草(炙锉各一分) 木香(炒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童子小便三分,葱白三寸,煎至七分,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治伤寒温病瘥后夹劳,形体羸瘠,或寒或热,如疟状,四肢烦疼。黄 鳖甲汤方
黄 (锉) 鳖甲(去裙 醋浸炙各一两) 知母(焙) 桑根(白皮各半两) 甘草(炙锉)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白术(各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葱白三寸,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后夹劳,五心烦热,背膊疼痛,手足无力,不能饮食。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黄 (锉)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秦艽(去苗土) 地骨皮 黄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伤寒后夹劳,寒热乍进乍退。虎骨汤方
虎头骨(涂酥炙) 知母(焙各半两) 甘草(炙) 鳖甲(去裙 醋浸炙) 人参 黄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童子小便三分,生姜三片,葱白三寸,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伤寒后夹劳,寒热往来,进退不时,头痛体痛,口苦咽干,不思饮食。人参鳖甲汤方
人参 鳖甲(去裙 醋浸炙) 附子(炮裂去皮脐) 柴胡(去苗各一两) 桃仁(去
上一十四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治伤寒瘥后夹劳,四肢无力,骨节烦疼,不思饮食。人参丸方
人参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鳖甲(去裙 醋浸炙) 桔梗(锉炒)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枣汤下,不拘时服。
治伤寒后,百节疼痛,变为劳气,发热盗汗。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 桔梗(各一两) 龙胆 甘草(炙各半两) 柴胡(去苗二两) 乌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二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伤寒后夹劳,羸瘦盗汗,寒热不常,喘咳痰唾,饮食减少。当归汤方
当归(切焙) 代赭(研) 黄连(去须各三分) 桑根白皮(锉焙) 桂(去粗皮) 附
上一十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