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瘀血
《圣济总录》 > 卷第三十·伤寒门伤寒瘀血论曰伤寒病在表,当汗不汗,邪无所出,热结在里,皆成瘀血,然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少腹硬满,小便自利,下血乃愈,又阳明病其人喜忘者,木有瘀血,大便虽硬反易,其色必黑,凡病患腹不满,其人自言满者,亦为瘀血在里,皆宜下之,使瘀血得下即愈,诊其脉沉结者,瘀血之病也。
治伤寒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瘀血,故令喜忘,大便虽硬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枚熬)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炒) 桃仁(二十一枚去皮尖麸炒) 大黄(一两酒洗锉炒)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五盏,煮取三盏,去滓温服一盏,不下更服。
治伤寒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已解,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汤去皮尖双仁十二枚) 大黄(锉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甘草(炙半两) 芒硝(半两)
上五味,先锉四味如麻豆大,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下芒硝,再煎数沸,分温三服,以微利为度,未利移时再服。
治伤寒八九日至十二日,病不解,发热如狂,少腹满闷,其脉沉结,内有瘀血,桃仁丸方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研细) 水蛭(粳米同炒微焦用) 虻虫(各一分去翅足炒) 大黄(生锉一两)
上四味,除桃仁,捣罗为细末,入桃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桃仁汤下,如人行五七里,瘀血下为效,未下再服。
治伤寒太阳病,随经入里,瘀热内积,蓄血喜忘如狂,大黄芍药汤方
大黄(锉炒半两) 芍药 牡丹皮 犀角(镑屑各一两) 生干地黄(一两半)
上五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温服。
治伤寒数日不得汗,内有蓄血,芍药汤方
芍药 牡丹皮(各一两) 生干地黄(一两半) 犀角(镑屑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内有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芍药地黄汤方
芍药(三分) 牡丹皮(二两) 犀角(镑屑一两) 地黄(二两)
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三合,搅令匀,食后温服,如狂者,加黄芩一两,去黑心用治伤寒内有瘀血,大便不利,小腹急痛,大黄汤方
大黄(锉炒一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半两) 水蛭(米炒黄一分) 木通(半两锉)
上四味,除桃仁外,粗捣筛,入桃仁同研令匀,每服二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