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结胸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圣济总录》 > 卷第二十二·伤寒门伤寒结胸

论曰伤寒病发于阳。下之早,邪毒之气,结聚于胸膈,故名结胸,其证心下坚硬。按之则痛,项强如柔 状,或从心下至少腹。坚满而痛,其痛不可近,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是其候也。若正在心下,按之即痛。而脉浮滑,亦名结胸,凡此本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令人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坚满,则为结胸。又或因得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者,心下必结。若脉微弱者,此素有积寒,而反下之。

利止必作结胸,但下之而脉浮者必结胸,皆当下之,脉促者不为结胸也,脉若浮,即不可下,下似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沉细而紧者,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若心下痞坚,按之不痛者,非结胸乃痞也。宜审察而各根据其法治之。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实,大便不利。陷胸丸方

大黄(细锉醋炒) 葶苈子(隔纸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二两) 朴硝(一两研细与杏仁再同研令如脂)

上四味,除杏仁朴硝外,捣罗为末,再同研匀。入少炼蜜和,更杵三五百下,如弹丸大,每服一丸,别入甘遂末半钱匕。蜜一合,用水一中盏。煎至四合,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治伤寒结胸,头项强,心下痛,按之实硬。大陷胸汤方

大黄(细锉醋炒二两) 甘遂(湿纸裹煨一钱) 朴硝(别研二两)

上三味,各捣研为末,每服用水一中盏,入大黄末二钱匕,煎五七沸。去滓次下朴硝末一钱匕,再煎一两沸,次下甘遂末一字匕,搅匀温服,取快利为度。

治伤寒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方

黄连(去须一两) 半夏(汤洗七遍焙二两半)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各细锉,先以水五盏。煎栝蒌实,取三盏,去滓入黄连半夏各一分,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

治伤寒结胸心闷汗出。葶苈散方

葶苈子(隔纸炒三分) 大黄(锉醋炒半两) 槟榔(锉)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各一分)

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熟水调服。

治伤寒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用前方,白散亦可服。方

桔梗(微炒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去心三分)

上三味,除巴豆外,捣罗为散,入巴豆合研匀,每服强人半钱匕,羸人减之。并温熟水调欲引衣自覆。若以水 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葶苈汤方

葶苈子(隔纸炒三分) 槟榔(锉半两) 桑根白皮(炙锉三分) 杏仁(汤浸去尖皮双仁炒) 大黄(锉醋炒各半两) 朴硝(三分)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下后,虚气不理,毒复上攻,毒瓦斯相搏,结于胸中,纵不下者,毒已入胃。胃中不通,毒还攻上,心中结满。厥逆欲绝。心胸高起,手不可近,当先理其气,增损理中丸方

人参 白术 甘草(炙锉) 栝蒌根(锉) 枳实(麸炒去瓤) 赤茯苓(去黑皮) 牡蛎(熬各二两) 干姜(炮一两半)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丸大。每服一丸,熟水化下,不歇再服。不过五六丸,胸中豁然。

治伤寒结胸,毒瓦斯内盛,手足逆冷,腹胀喘息急,大便不通。陷胸青龙汤方

牵牛子(微炒一两半) 人参(三分)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桂(去粗皮) 槟榔(锉各一分) 大黄(锉醋炒半两) 朴硝(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热病饮水,结胸硬满。大黄桔梗汤方

大黄(锉醋炒二两) 桔梗(炒一两) 甘草(炙锉) 朴硝(各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结胸气逆,手足厥冷,呕逆不定,大金针丸方

阳起石(研) 不灰木 阿魏(研各半两) 巴豆(二十五枚去皮心膜不出油研)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双仁研)

上五味,捣研为细末,用软粟米饭为丸,如小弹丸大。每服一丸,用针穿灯焰上烧,烟绝为末。生姜米饭调服,以利为效。

治结胸伤寒心下痛,按之实硬。泥金丸方

木香 丁香 大戟 甘遂(麸炒各一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 紫菀(去土三钱)黑牵牛(三钱半生半炒) 腻粉(三钱) 硫黄(两皂子大) 槟榔(大者一枚锉) 水银沙子(三钱) 巴豆(二十粒去皮心膜用胡饼面裹慢火烧熟去面不用)

上一十二味,各捣研为末,再和令匀,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看虚实,每服一丸,烂嚼烧生姜一块子,同咽下,药不得嚼。

治伤寒结胸,已转下不除者。大戟散方

大戟(炒) 甘遂(炒各一两) 腻粉(半两) 硫黄(研一分) 水银(盏子内与硫黄同研作沙子半两)

上五味,捣研为散,再同研匀,每服二钱匕,温浆水调下。

治伤寒结胸,逐利热毒。越桃丸方

越桃 桃花(曝干各一分) 大黄(生锉半两) 郁金(二钱) 白牵牛(取末五两) 郁李仁(去皮研一两)

上八味,捣研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蜜水下。

治伤寒结胸,伏阳在里,心下坚硬,按之则痛。陷胸散方

前胡(去芦头) 甘遂(麸炒) 甜葶苈(隔纸炒) 大黄(锉微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马牙硝(研各一两)

上六味,捣研为末,每服一钱匕,生姜蜜水调下,更看虚实加减。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硬。宣毒丸方

大黄(锉) 白牵牛(炒各一两) 滑石 朴硝 甘遂(麸炒) 郁李仁(去皮炒研各半两) 大戟(麸炒一分) 续随子(去皮煮研半两)

上八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弹丸大,看虚实,以龙脑蜜水化下一丸。

治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瓦斯攻心,咳嗽喘急。大通散方

甘遂(麸炒一分) 生干地黄(一两与甘遂一处同捣焙干) 槟榔(锉二枚) 麦 (微炒半两) 铅白霜(研一分)

上五味,捣研为末,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匕。

治伤寒阴气,结伏在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金针丸方

不灰木(二钱) 阳起石 阿魏(各一钱) 白丁香 丹砂研 乳香 腻粉(各一钱半)硫黄(一分)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二七粒)

上九味,同研匀细,糯米粽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丁香汤下,不拘时候。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痛。膈毒丸方

郁李仁(去皮) 黑牵牛(炒) 大戟 甘遂(各一分) 牛黄(研) 乳香(研各一钱) 麝香(研) 龙脑(研各半钱)

上八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用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煎灯心小麦汤下,临卧服。

治伤寒结胸。圣饼子方

甘遂 大戟(去皮各半两) 黑牵牛(生用一两半) 轻粉(一钱匕) 粉霜(一钱) 巴豆(去皮醋煮黄十四枚) 水银(一钱入锡一钱结砂子)

上七味,先将前三味为末,入白面五钱,水和作饼子,文武火煨焦黄,再为末,入后四味拌匀,水和为丸,如绿豆大,捏作饼子,每服三饼,茶清下。

治伤寒结胸,热气蕴蓄,宣风丸方

大黄(末) 牵牛子(末) 郁李仁(去皮研各半两) 巴豆(一分去心皮膜油炸研)

上四味,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小豆大,看虚实,生姜蜜水下一丸至二丸。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满,金黄散方

黑牵牛(末) 大黄(末各一钱匕) 郁金(末) 胡黄连(末各半钱匕)

上四味,作一服,入腻粉一钱匕,新水调下,伤寒四日五日后结胸可服,或吐或泻或汗出即愈,小儿量大小加减。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