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发大小便涩不通兼小便淋方一十六首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外台秘要》 > 卷第三十八石发大小便涩不通兼小便淋方一十六首

论曰∶夫言大小便涩者,皆繇大肠虚,受邪气所致也。且腑有高下,而肺腑系在天上,中接土腑,名之大肠,为传导之腑也。有风气热结,即大便干涩而不通顺,或发痈肿,口鼻干燥,或肾腑有虚。则心肺俱热,使小便赤而涩也。或肾气虚热,膀胱不足,加之以渴饮,即小便淋涩,皆繇脏虚不能主其腑也,且形能受味,气能致精,气散则精虚,味益则体实,体实之人,筋骨有余,因劳精气,精气既衰,即招其病。故石气流入膀胱,作其淋疾,则非正石气而行,此肺遭热盛,传之于肾。肾为精竭,纯阴自孤,石气惧阴不入,便投其膀胱,膀胱受邪,遂成淋也,淋状合涩数赤热而痛,何以知之。涩至,故知肺传于子也,数至,为子被母逼,水急奔下也。热赤至,为心与石气相传也,痛至,为本脏自虚,客气冲击也。所以服石药者,藉其少滋味而助精气即神门之固,病邪不能入也,何以知因石虚竭,虚竭之人,其阴好怒,而交接难毕,其病名强中,或不交接,其精自流也,或为消利。为作消竭,皆由少恐变诸HT ,常以不虚不实于大肠。不寒不燥于腠理,能调神气,有何患乎。

疗小便淋涩,少腹痛方。

大黄 芍药 茯苓(各一两) 麻仁(四两研)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服之良。

又方:桑螵蛸(二十枚熬) 黄芩(一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顿服之。

又疗热淋涩痛方。

车前草 葵根(各切一升) 通草(三两) 芒硝(八分)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芒硝,分服之。

又疗血淋不绝方。

鸡苏 竹叶(各一握) 葵子(末) 石膏(各八分碎) 蜀椒(末四分)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后,下葵末服之。

又疗初患淋方。

滑石(五两) 通草(二两) 石苇(拭去毛) 瞿麦(各三两) 芒硝(二两汤热下)冬葵子(二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诸热物。

又疗淋积年医不能愈,或十日五日一度发即可,时或频发不定方。

冬葵子 滑石(各八分) 茯苓 芍药 子芩 蒲黄 芒硝(各六分) 石苇(去毛) 瞿麦(各五分) 陈橘皮(四分)

上十味捣散,空腹煮,后饮子和服一方寸匕,加至二匕,以小便通利为度,忌如常法。

下散饮子方

桑白皮(六分) 白茅根(十分) 通草(八分) 甘草(四分炙) 滑石(十分)

上五味捣散,煎汤服前散。

又卒患淋方。

取舡底青苔如鸡子大,以水一升煮服之。

又主热淋方。

白茅根(四斤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适寒温饮之,瘥止。

又石淋状如碎沙石下者方。

车前子(二斤以绢囊盛)

上一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经宿空腹服之,即石下。

又疗烦热,身体微肿,不能食饮,小便不利方。

茯苓(三两) 甘草(炙) 栝蒌根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术(各一两) 枳实(二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每服三合尽,即瘥,甚妙。

又疗气上不得食,呕逆,大小便涩,气满烦闷,折热下气方。

前胡 黄芩(各三两) 栀子 大黄(各一两) 甘草(炙) 茯苓 生姜(各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碎)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热,小便数少如淋,葵子汤方。

冬葵子(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若大小便塞不通,或淋沥尿血,阴中疼痛,此是热气所致,先以冷物熨之小腹,又以热物熨,更互冷热,若小便数。亦是取冷所致,即暖将息也。

疗发热体气昏昏,不痛不痒,小便赤涩方。

生茅根五大斤,净洗择捣,绞取汁服之瘥。

又若发热口干,小便涩方。

取甘蔗去皮,尽足吃之,咽汁,若口痛,捣取汁服之。

又方:取葳蕤五两,煮汁饮之瘥。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