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下血方九首
《外台秘要》 > 卷第二十八蛊下血方九首病源蛊是合聚虫蛇之类,以器皿盛之,任其自相食啖,余留一存者为蛊,能变化为毒害,人有事之以毒害,多因饮食内行之,人中之者,心腹懊痛烦毒不可忍,食人五脏,下血瘀黑如烂鸡肝。(出第二十五卷中)
短剧疗蛊毒,腹痛注下赤血,踯躅散方。
羊踯躅 干姜 藜芦(熬) 附子(炮) 巴豆(去皮心熬) 野葛皮 肉桂 丹砂(研) 雄黄(研) 蜈蚣(炙各一分)
上十味捣为散,以水服一刀圭,不知,加一粟米。忌猪肉,芦笋,生血物,生葱,狸肉。(古今录验同)又疗蛊下血欲死方。
蔷薇根(锉一升) 牛膝(五) 连翘子(一升) 腊(一弹子许)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愈。(古今录验同)又疗诸蛊,大便下血日数十行方。
巴豆(二七枚) 藜芦(炙) 附子(炮) 芫菁(去足翅熬) 矾石(各二分熬汁尽)
上五味捣下筛,别研巴豆如膏,和相得,以绵裹一大豆许,纳下部中,日二三愈。忌同前方。(千金古今录验同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凡忽患下血,以上件方疗,更增剧者,此是中蛊,其下血状如鸭肝,腹中绞痛急者,此方主之。
茜根 升麻 犀角(各三两) 地榆 白 荷(各四两) 桔梗 黄柏 黄芩(各一两)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凡猝患血痢,或赤或黑,无有多少,此皆是蛊毒,粗医以断痢处之,此大非也。
又疗中蛊毒,吐血下血皆如烂鸡肝,令人心腹绞切痛如有物啮,若不即疗,令人五脏尽乃死,验之法,欲知是蛊,令病患唾水中,沉者是蛊,浮者非蛊也方
槲木北阴白皮 桃根皮 皮(炙一方寸匕) 乱发灰(一方寸匕) 生麻子(汁五升)
上五味,先煮槲皮桃根,取浓汁一升,和麻子汁乱发灰 皮末等,令病者少食,旦服一升,须臾着盆水,以鸡翮搅,吐水中如牛涎犊胎,及诸蛊毒之物。(出第二十五卷中)
千金翼疗蛊毒下血方。
皮烧灰,以水服方寸匕,当吐蛊毒。(出第十五卷中)
崔氏疗中蛊下血及毒下,羚羊皮汤方。
羚羊皮(方三寸炙) 荷根(四两) 苦参 黄连(各二两) 当归 升麻 犀角(各三两)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无 荷根,以茜根代之。
又疗中蛊毒泻血,日夜无度,腹痛不可忍方
取白 荷叶四五枚,私纳着病患眠卧处席下,勿令病患知之,若为蛊毒所伤,则不肯在
上眠,即知是蛊毒为病,用皂荚三挺,炙去皮子,打碎,用极酽醋四升于瓷器中,候日正午时药,甲,除,古今录验疗猝中蛊,下血如鸡肝者,昼夜下石余血,四脏悉损,唯心未毁,或乃鼻破待死方。
桔梗捣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不能下药,以物揭口开灌之,心中当烦,须臾自静,有顷下蛊,至服七日止,当服猪肝 以补之。(出第四卷中)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