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眩第六
《千金翼方》 > 卷第十六·中风上风眩第六方二十七首
治风眩屋转,眼不得开,人参汤方∶人参 防风 芍药 黄 (各二两) 独活 桂心 白术(各三两) 当归 麦门冬(各一两,去心)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
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茯神汤方∶茯神(四两) 黄 生姜(切) 远志(各三两,去心) 附子(一枚,炮,去皮) 防风(五两) 人参 独活 当归 牡蛎(熬) 苁蓉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六服,每服五合,日三,夜三。(一方
无白术)。
防风散
主头面风,在眉间得热如虫蚁行,或头眩目中泪出。
防风(五两) 天雄(炮,去皮) 细辛 干姜 乌头(炮,去皮) 朱砂(研) 桂心(各三两) 莽草 茯苓(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人参 当归(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防风散
主头眩恶风,吐冷水,心闷方∶防风 干姜(各二两) 桂心(一两半) 泽兰 附子(炮,去皮) 茯苓 人参(《千金》作天雄) 细辛 薯蓣 白术(各一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常令有酒气醺醺,则脱巾帽解发前却,梳头一百遍复投一升酒,便洗手足,须臾头面热,解发以粉粉之,快卧便愈,可洗头行步如服寒食散,十日愈。
治头风方∶捣葶苈子,末以汤淋取汁,洗头良。
治卒中恶风头痛方∶捣生乌头去皮,以醋和涂故布上敷痛上,须臾痛止。日夜五六敷之。
防风散
主头面身肿方∶防风(二两) 白芷(一两) 白术(三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小三五七散 主头面风,目眩耳聋,亦随病所在两攻方∶天雄(炮,去皮,三两) 山茱萸 薯蓣(七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酒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大三五七散 主口 目斜耳聋,面骨疼风眩痛方∶天雄(炮,去皮) 细辛(各三两) 山茱萸 干姜(各五两) 薯蓣 防风(各七两)
上六味,捣筛为散,以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治头面风眼 鼻塞,眼暗冷泪方∶杏仁三升捣末,水煮四五沸,洗头,冷汗尽,三度,瘥。
又方∶熟煮大豆,纳饭瓮中作浆水,日日温洗头面发,不净加少面,勿用水濯,不过十洗。
治头中白屑如麸糠方∶立截楮木作枕,六日一易新者。
沐头主头风方∶五月五日取盐一升,水一升,合煮,并纳三匕蛇床,以陈芦烧之三沸。以沐头讫,急结密巾之,四五日以水沃之,神良。
又方∶吴茱萸(三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良。
八顶散
主三十六种风,偏枯不遂方∶天雄(炮,去皮) 山茱萸(各一两半) 麻黄(一两,去节) 薯蓣(二两) 细辛 石楠牛膝 莽草(各半两)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白术 乌头(炮,去皮) 桔梗 防风 甘草(炙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有川芎 、独活、附子、通草、菖蒲为十九味。)治遍身风方∶石楠(三两,纯青黑斑者,佳。)
上一味,捣筛为散,酒服三大豆,日三。至食时当觉两鬓如虫行状,亦如风吹从头项向壁脊腰脚至膝下骨中痛,痛遍。即脐下顽风尽止。若风愈。即能饮酒肥健,忌如药法,日一服。
风痹散
主三十年恶风湿痹,发秃落,瘾疹生疮,气脉不通,抓搔不觉痛痒方∶附子(炮,去皮) 干姜 白术(各四两) 石斛(半两) 蜀椒(去目,一分,汗及闭口者)分)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五分匕,以少羊脯下药,日再。勿大饱食,饥即更服,常令有酒热,先服吐下药,后乃服之。以韦袋贮药勿泄,忌冷水房室百日。
十六卷终。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