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脉经》 > 卷八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两(一云脚)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趺阳脉紧而浮,紧则为痛,浮则为虚,虚则肠鸣,紧则坚满。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
病腹中满痛为实,当下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
病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三物汤主之。
腹满痛,浓朴七物汤主之。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即为气,气寒相抟,转绞而痛。
寸口脉迟而涩,迟为寒,涩为无血。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作痛)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寸口脉弦者,则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脉浮而滑,头中痛。趺阳脉缓而迟,缓则为寒,迟则为虚,虚寒相抟,则欲食温,假令食冷,则咽痛。
寸口脉微,尺中紧而涩,紧则为寒,微则为虚,涩则血不足,故知发汗而复下之也。紧在中央,知寒尚在,此本寒气,何为发汗复下之耶?夫脉浮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胁下偏痛,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恶寒,紧则不欲食,弦紧相抟,此为寒疝。趺阳脉浮而迟,浮则为风虚,
迟则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寒,其脉沉弦者,大乌头汤主之。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
师曰: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寸口脉紧如转索,左右无常者,有宿食。
寸口脉紧,即头痛风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
脉滑而数者,实也,有宿食,当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宿食在上脘,当吐之。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