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瘅消渴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三十杂病脾瘅消渴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六。
黄帝曰:有病口甘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清气,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羹之所致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满,故其气上溢转①,转为消渴。治之以兰,兰除陈气。
五气,五谷之气。液在脾者,五谷液也。肥羹令人热中,故脾行涎液,出廉泉,入口中,名曰脾瘅。内热气溢,转为消渴,以兰为汤饮之,可以除陈气也。
平按:《素问》“名为何”作“病名为何”,《甲乙》作“病名曰何”。“清气”《素问》作“精气”,《甲乙》作“津液”。“液在脾”《素问》、《甲乙》作“津液在脾”。“此肥羹之所致也”《素问》、《甲乙》“羹”作“美”,“致”作“发”,新校正云:“《太素》发作致。”《素问》“而多”下有“肥也”二字。《素问》、《甲乙》“满”上有“中”字;“转”字不重。“消渴”《甲乙》作“消瘅”,注云:“《素问》作消渴。”《素问》、《甲乙》“兰”字不重。
①“转”,人卫本注曰:据杨注疑衍。《素问·奇病论》及《甲乙》卷十一第六均无此字。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