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疽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洄溪医案》 > 项疽项疽

郡中朱姓患项疽,大痛彻心,时时出血。延医施治,漫肿滋甚,神思昏迷,束手待毙,延余视。急用围药裹住根盘,敷以止血散,饮以护心丸,痛缓血止,神安得寝。明日前医来,告以故。医谓同一金黄散,我用无效,彼用神验,此命运不同,非药异也。彼盖不知围药每病各殊耳。疮口已定,乃大托其脓,兼以消痰开胃之品,饮食渐进,坐卧皆安,两月而愈。凡治痈疽之法,在视其人之肥瘠,瘦弱之躯,尤忌见血。疮口若大,则肌肉难生,所以最重围药。其方甚多,不可不广求而预备也。

同学沈自求,丧子,优愁郁结,疽发于项,调治无效。项三倍疮口,环颈长尺余,阔三寸,惟近咽喉处二寸未连,而枕骨直下之筋未断,血流不止。余辞不治,坚恳不已。先进护心丸二粒,令毒不内攻。又付止血散止其血,外用围药厚涂束其根,更以珠黄等药,时时敷疮口上,其膏药长一尺三寸,再以黄芪四两煎汤,煎药服之。势定而饮食稍进,数日血止脓成,肌与腐肉,方有界限。疮口太大,皮肉不能合,以生肌等药,并参末厚涂而封之,月余口乃合。病家欲备人参斤许以待用,余曰:无庸也。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脓流肉腐,皆伤于阴。凡属外证,总以清火养阴为主而加开胃健脾之药,人参止用钱许,数剂即止,此从古一定之法。其用温补,乃后世讹传之术,无不阴受其害。余凡治大证,无不神效,时人多不之信也。

苏州章倚文夫人,体质本弱,平时饮食绝少,忽患项毒,平漫不肿,痛辄应心。医者谓大虚之证,投以峻补,毒伏神昏,奄奄一息,延余视之。余曰:毒无补理。疮口不高,则以围药束之,饮以清凉养血之品,托毒于外,兼服护心丸,痛定而疮根渐收。余暂归,转托一医代治。医者强作解事,曰围药不过金黄散之类,无益也,去之。用药亦意为改易,以炫己能。疮遂散大,血出不止,痛复甚而神疲。余再至大骇,询之,乃知其故。医者乃不复生议论,于是仍用前法,脓成食进,而后得安。盖外科病不治者绝少,皆由医之不得其道,所以动手辄误,病变日增,而药无一验,即束手无策矣。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