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阴道出血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20岁

新婚后突然下血盈盆,连日不止,头晕目眩,脉象浮散不定,舌色灰白,唇色淡白,形色沉暗,呼气长而吸气短,坐立不稳,余认为新婚劳伤过甚,急于救脱,投独参汤:

力参五钱,煎汤作两日服。

服后血止,头不发晕,但仍有少量血水。换方:

棉子(炒黑)一掬,棕榈子(炒黑)三钱,艾绒(醋炒)三钱,地榆二钱,伏龙肝一块同煎服。两剂而愈。

35岁

小便经常带血,吃饭、劳动均如常,以为无关紧要,遂不介意。一日,在园地扯草,血水骤下,归家后,曾下盆许。至省城治疗十余日,下血不止。其脉数,关部数而紧,面红,舌中黄,边红,烦闷思冷物。断为地气上攻,挟温化热,致血热妄行而骤下。处方:

鲜生地、干生地、鲜地榆、郁金、炒地榆、当归炭各二钱,鲜茅根一束,藕节(炒黑)十个,水煎,童便磨墨兑服。

服一剂,血减少,云阴道肿而发烧。余认为兼有房劳,故于方内去鲜、干生地,加

阿胶、醋炒黄芩、玫瑰花、续断、棉花子(炒黑)、棕榈皮(烧存性)、女贞子、复盆子、菟丝子各二钱,伏龙肝一块,童便一杯兑服。

服三剂,血止。其夫问病由,余告以房事不节,故阴hu肿,嘱长服淡菜炖肉。近闻间有肠红现象。

20岁

阴hu出血,其父知医,作嫁痛论治,不效,遂邀余诊。察脉察色,均无病象,余甚茫然。适其母在旁,密告乃婿以“采阴补阳法”,逼女每晚临睡时,将系丝线之南枣五个,塞入阴hu中,待至鸡啼,扯线取枣,乘热吃,自此阴道出血。余闻斯言,殊觉难堪,未便启齿。以其饮食做事皆如常,仅就滴血发烧,认为心阳亢盛,少气蒸血,致令血出。方用:

猪心一个,不破开,不洗血,若心上少血,可将心衬满盆内杀出之血,用纸包,外用泥敷塑完整,入火煨熟,俟闻到香味,取出去泥,将猪心切片,乘热吃下。照服二、三次。连吃三个,血止,但阴道发烧如前。余令取杀猪开边时胁下之血(块形更好),至瓦上煅成炭,冷却研末,黄酒冲服二、三次。

服后发烧减轻,但其阴肿,未曾告其父,其父促余再拟一方,乃令购十全大补丸,可望全愈。其父问心血治病,是何理由?我以其女原来无病,乃因枣子塞入阴道,致尿管热迫,不是玉门热迫,是乃心阳亢盛,所以肿而发烧,猪心内之血是心液,故能止血。再用胁下之血,瓦煅为炭,取其能解热,盖以血治血也。至于阴肿用十全大补丸者,因阴肿不独由塞枣而起,且必有房劳之故也。

30岁

阴道经常滴血,但不甚涌,面色惨怛,形焦唇白,脉沉滑无力。问此疾由何起?云常在园地,多受湿气。发病前浑身湿,两足溼,自知将发病矣。问患者有否血块?觉疼痛否?答以均无。余断其气虚而不蒸血,所以点滴而下。处方:

当归三钱,川芎钱半,土炒白术二钱,酒芍钱半,黑姜三钱,炙西党二钱,炙北芪二钱,炙草一钱,并用柳树根晒干研末,入药同煎。

服两剂血止,但阴道流水,于方内加:

泽泻二钱,阿胶二钱,乌梅二个

服四剂,水减少,精神渐好,令续服四剂,水止。但有白色分泌物流出,乃嘱其禁忌房事,除服补中益气丸外,另用白果炖肉吃,遂获全效。

50岁

素日劳动,与其夫同起同落。夫性懦弱,故家务由其主持。其下血不止,因珍惜金钱,不肯就医。及至下血增多,裤裆上苍蝇聚集,自觉难支,抬至我家。六脉散漫不堪,度数不明,浮沉迟数皆不辨,只关部沉细,能应指。舌微红,无滞气,唇色淡红不焦,形容惨白,且现无肾气之黑色。断其劳伤过度,似有脱象,盖劳力又劳心也。

当归二钱,力参二钱,炙草一钱,酒芍三钱,黑附三钱,黑姜二钱,蒲黄炭二钱,地榆二钱,鸡血膏二钱,胎发一团(皂角水洗布包),入药浓煎。

服四剂,诸情好转。然该妇以药价高昂,遂弃药,亦不复诊。后因建筑房屋不得竣工,加之禾田被涝,心情焦虑,两夜未眠。且坚持劳动,致前恙复发,并觉腰胀。我于原方去蒲黄地榆,加:

白术三钱,熟地三钱,杜仲二钱,续断二钱,四制香附三钱,菟丝子二钱,金钗石斛二钱,伏龙肝一块。

服四剂,全愈。后又发生阴中下坠一物,间或流水,令购补中益气丸收效。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