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吐泻交作
女,49岁上呕下泄,面见红光,舌微红,无■气,不脉浮数。余认作水停心下,以 分利为治。但吐泻未止,改以:
代赭石二钱,西党三钱,焦术二钱,公丁香一钱,甘草(炙)一钱,姜枣各二。
服下呕止,然红光满面,欲索饮,又不敢饮,饮入即吐,如上焦有热,中焦有寒。 吃热物即吐者,热与热相争也。换方:
吴茱萸三钱,杭芍二钱,台党三钱,姜枣各二令冷服。
服下不呕,泻亦减轻,其转黄水。其吃生黄瓜后腹痛,乃用山楂研末,煎服立效。
女,60岁
上呕下泄,水浆不入者三、四日(据述食水管菜煮粥后发病),脉散无度,舌色灰 白,唇色惨白,此寒湿停中无疑,处以五苓散,借以分利。服后呕虽止,而泻如故 ,仍不欲饮。改方:
焦术二钱,乌梅三个,扁豆、焦山楂、东波叩、金钗石斛、法夏曲、炙党各二钱, 川姜一钱。服一包,泄止呕止,但仍不进饮食,两颐红亮,垂头丧气,贪睡,断其 胃肠不升,而胃部尚有郁热,故不纳食。贪睡者,乃脾运不前也。急宜养胃,切忌 燥津,处方玉女煎加味:
玉竹、南沙参、扁豆衣、连翘心、麦冬心各二钱,知母钱半,生石膏三钱
服两剂,两颐红退,欲食肉,不吃粥。吃粥则大汗出,叫热。此胃热在上,热与热 相抗也,遂令进肉汤,勿食肉,如此三日,完全告愈。
男,35岁
吐泻交作,两足抽筋。拿痧打针后,遍身红紫,手指足趾,皆刺破出血,昏倒在地 ,不能语言。脉有四大纲领(?),但沉不起,四肢不厥,无腹痛口渴现象。断因 受暑,更食生冷而起,乃令找生芋头数个,复令于门槛内挖一小坑,深尺许,以新 汲水倾入坑内,不搅不停,使其旋转,但防地面脏物、灰尘坠入坑内,手搅二十分 钟,用木勺盛泥水出,倒入碗内,澄清后转瓦罐煮沸。先将生芋头令患者口嚼,问 其麻不麻?患者未应,但有喜食表情。再递一枚嚼之,令其吐渣,勿吞下。又问其 甜否?云鲜甜。乃自索芋头,递给嚼一枚。嚼毕,大叫一声,满口怪气怪味,足能 ■起,知已不再转筋。未几,泻酸臭水一盆,兼有未化之凉粉和糯米团。即以门槛 坑内澄清之水和童便吃下。三小时后,呕止,足不缩。但泄泻更甚,十分钟内下水 三盆,均有酸臭气息。余嘱速购保和丸四粒,分两日服。此人胃寒太甚,暂不宜进 粥饭,可食百合粉、藕粉等,俟其闻得饭香,方可食饭。否则,恐成痢疾。
此人服保和丸后,诸症已解,即不服药。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