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十二经见证
六气见证
风
为动摇 为掉眩 为螈 为口眼歪斜 为角弓反张 为偏枯 为瘫痪 为痒 为半身不遂 为要 筋缩 为舌强 为痰壅 为肢痛 为强直
六气见证
寒
为澄彻清冷 为症瘕癫疝 为坚痞腹满 为屈伸不便 为厥逆禁固 为四肢逆冷 为腹中急痛 为下痢清白 为吐利腥秽
六气见证
暑
为吐泻霍乱 为身如芒刺 为四肢无力 为面垢 为自汗 为大渴引饮 为头痛恶心为五心烦热 为烦躁书关药材名:
六气见证
湿
为痉强筋劲 为痞满霍乱 为肢重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为身目俱黄 为肢节疼痛 为筋软短拘挛痿弱 为积饮 为身如坐水中 为声如瓮中出 为泄泻
六气见证
燥
(诸燥类风)
为枯涸 为干劲 为皴揭 为皮肤燥涩 为消渴 为痒抓 为大便秘粪干肛门裂痛 为燥裂
六气见证
火
诸热类火
为瞀螈 为暴喑 为昏暗 为燥扰 为笑 为目不明 为狂越 为骂詈 为惊骇 为肤肿为痛酸 为眩晕 为悸 为气逆 为动跳 为呕吐 为吞酸 为战摇 为多言 为耳聋鸣为疮痒 为战栗 为喉痹 为筋惕肉
十二经见证
足太阳膀胱经
头苦痛 目似脱 头两边痛 小腹胀痛按之欲小便不得 肌肉痿 项似拔 脐反出 泪出
十二经见证
足阳明胃经见证
恶与火闻木声则惊 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颜黑 不能言 呕 唇胗 呵欠 消谷善饥颈股伏兔 外 足 皆痛 脾不可转 似结 似裂 善伸数欠 身前热身后寒剽 心欲动而闭户独处 遗尿失气 膝膑肿痛
十二经见证
足少阳胆经见证
口苦 体无膏泽 足外热寝寒憎风 马刀挟瘿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痛诸节痛善太息
十二经见证
手太阳小肠经见证
耳前热苦寒 额颔肿不可转 肩息外肘臂外后 痛 面外 腰似折 臂内前 痛
十二经见证
手阳明大肠经见证
耳聋KT KT 耳鸣嘈嘈 耳后肩 肘背外背痛 气满皮肤壳壳然坚而不痛 手大指次指难用
十二经见证
足太阴脾经见证
五泄注下五色 舌本强痛 怠惰嗜卧 食即吐 大小便不通 食不下咽 九窍不通 心下苦痞 善饥善味不嗜食不化食 口甘 尻阴股膝 足背痛 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当脐 抢心腹胀肠鸣飧泄不化 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 面黄 烦闷心下急痛 诸泄水下后出余气则快然 身体不能动摇 形醉皮肤润而短气肉痛 足 肿若水 食发中满饮减善噫
十二经见证
足少阴肾经见证
面如漆 腹中清 面黑如炭 饥不欲食心悬如饥 大便难 足痿厥 手指青厥 胁下肩背髀间痛 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咳唾多血 嗜卧坐而欲起 下肿足 寒而逆 四指正黑 腹大胫肿喘咳 胸中满大小腹痛 四肢不举 冻疮 下痢 脊中痛股内后 痛腰冷如水及肿善思 善恐 肠癖阴下湿 渴 脐左痛 足下热
十二经见证
足厥阴肝经
头痛 脱色善洁 耳无闻 两胁下痛引小腹 颊肿 肝逆面青 挺长热 善螈节时肿眩冒 四肢满闷 足逆寒 腰痛不可俯仰 转筋 目赤肿痛 呕逆血 遗沥淋溲便难 妇人小腹肿 血在胁下喘 阴缩两筋挛 肿睾疝 胸痛背下则两胁肿痛 癃狐疝涸泄大小人癫疝善恐胸中喘骂詈
十二经见证
手太阴肺经见证
善嚏 小便数 背肩痛 两手交而瞀 悲愁欲哭 溏泄 脐下痛 洒淅寒热 脐右小腹胀引腹中痛 皮肤痛及麻木 缺盆中痛
十二经见证
手少阴心经见证
消渴 浸淫 善惊 后 腰背痛 两肾内痛善忘 咳吐 眩仆 身热而腹痛 下气泄善笑 悲
十二经见证
手厥阴别络经见证
笑不休 手心热 心中痛 心中大热 面黄目赤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