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集附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阳虚自汗

陈希正学博,素禀阳虚,时届秋令,偶伤于风,寒热间作,脉来浮缓,议用桂枝汤,重加附子。将疏方,寒战鼓栗,热汗骤至,进药少安,越日咳嗽,知汗后腠理空疏,复召外邪,遂将原方去白芍,加荆防。服下汗倍于前,而寒热咳嗽悉除。后因口干鼻热,类于火气上炎,自认秋燥焚金,未审汗后津伤,辛散耗阳之理,误进甘寒一剂。熟睡良久,越时口渴,火愈上炎,又误进参叶汤一碗,继进稀粥二碗,遂至胸腹饱胀,汗出如雨。复请予视,满面红赤,脉来冲指,内外一探,阴气弥漫,知为参叶稀粥阴壅之气,无由转输,上冲心肺,从皮肤而作汗也。因悟搏激过颡,逆行在山之理,取五苓散,加姜附以进,俾得膀胱气化,小便长行,汗止胀消而安。未越日,体间又津津自汗,于是汤扑兼施,按治不辍,面红虽息,汗仍不止。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常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冲外者也。今汗止复出,非由腠理空疏,阳不卫外之咎欤?遂用真武,重加附子,少佐收摄之味,服下汗虽渐止,而四肢渐厥,口渴喜饮,频引热汤自救。其间有议伏疟未分者,有议口渴服燥药太过者,纷纷聚讼,惟余独唱无和,坚执扶阳之法。复以附子四两,人参一两,浓煎汤服。服未终剂,汗收渴止厥回,诸症悉安,无何。越日汗渴厥逆交至,是为去而复返,必有所因。经云:欲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兹者叠投汤剂,悉皆刚燥,于阳不违,于阴有乖,宜其退而复返也。乃进四逆汤,加童便,未甚效,继进白通加猪胆汁汤,吞黑锡丸数钱。药方下咽,忽然战栗,四肢渐温,阳气得所,顷刻间,诸症如失,所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是也。善后之法,一月未弃姜附,并须按日两剂。迨至卧不受被,有时手梗略冷,或掌心作热,是皆阴阳和而不合之势,乃将归脾、养心、十全大补,进退酌用,兼吞八味地黄丸。又遵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旨,调理而后全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