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闻之士生斯世。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盖以良相良医皆可救斯人之疲癃生理残障。而不忍坐视其颠连而莫告也。然非识学兼到。相固不能济世。即医亦不能济人。吾考古之名相。无识何以旌别淑慝。求贤以辅治。无学何以本仁祖义。监古以善今。古之名医。无识何以审病源之虚实。而调剂得其平。无学何以明脉理之精微。而制治有其要。是可知医国医人。初无二理。
为相良固难。为医良亦不易也。无怪乎求良医于当代。不少概见。惟吴中天士叶老先生庶名克副实。不愧为良欤。粤稽叶老先生精通脉理。洞见病源。用药尤能心小胆大。当日之无远近染 求治者。日不暇给。症多怪异。而方亦新奇。每授汤丸。无不效验。所谓不笏而饶相业。有枢以转天心者。舍先生其谁属。所以仲升周子日侍左右。每见方案。无不汇而集之。
积成卷帙。虽人之致病各殊。投剂亦异。未可以张冠戴李。致有毫厘千里之失。然读书临症之余。备以广博览。亦未始无旁通之益焉。其年顾亲翁。世叶岐黄。亦有见及此。因即假周子原本。细心抄录。持以示余。乞余为序。余于披览之下。见叶先生按症酌方。各有因心之妙用。子夏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良不诬也。后之学人。苟勿视为古人糟粕。而能深求精义。无负叶老先生揆方之精心。与周子汇集之苦志。则识学虽未必兼到。而亦稍稍有合乎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遗意。岂不大有功于斯世哉。余不揣固陋。冒昧为序。望勿以言之不文而姗笑之。幸甚。
时乾隆己丑孟夏洵愚氏朱周燮书于存古堂之邀月轩
朱周燮不知何如人。文亦未甚高。但因此序而知此册实先生门人所抄录。甚可信也。周仲升虽署名于下。未言门人。他处亦未见之。苟无此序。无可征矣。顾其年既世叶岐黄。其子侄辈自有承家学人。顾氏既假周本而抄录之。其侄辈又假顾本而重抄焉。则此本是矣。周氏原本无此序。朱君为顾作序。纪年乾隆己丑。册末抄者手记亦署己丑。虽无名字可以悬揣。
所谓假叔父本者。必属顾其年之子侄无疑矣。时去叶氏未远。流传有绪。真确不疑。虽系寻常门诊之作。寥寥数语。而处方之妙。远药之精严。有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者。玩读再三。
爱不忍释。耀卿同道得此见假。不私所宝。惠我多矣。因略为校正讹字。而记于端。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