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素问十二卷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譔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主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白氏二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疎,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难经十三卷

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辩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 ○滑伯仁氏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难经本义。

九针式

镵针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员针 其身员,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鍉针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锋针 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针 一名铍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员利针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毫针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长针 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奏之间者。燔针 一名焠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明 四明 高武撰 述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