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杂证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二十七、论痢疾

(有积滞、湿热、暑毒、虚滑、冷积、蛊毒六种。)

痢疾即《内经》之所谓肠 也。病多在夏秋之交,炎暑惟盛,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然亦有因热贪凉,过食生冷,积聚于中,迨夫秋凉,伏阴内动,变而为痢。此其病在寒邪,又不属暑热也。治者当辨虚、实、寒、热,四者明而收功易矣。实者,脉滑身强,胀满坚痛,行之泻之,宜从标治。虚者,脉虽紧数而无力,或弦而中空者,体弱色白,证属脾弱,宜温补脾。

土,但使脾温,则寒自去,即所以逐邪也。热者,脉滑有力,畏热喜冷,口渴尿赤,或下鲜血,凉之利之,邪去而愈。若无热证,而痢不止,必是虚寒,非温补脾肾不可。然相似之际,尤当审察。实热者口渴,多喜冷水;虚热者泻痢,则液亡于下,自津涸于上,但渴而不喜冷也。实热者,必腹痛,胀而拒按;虚热者,痢出脓血,刮脏剥肤,但痛而不胀,并喜按也。实热者,小便短赤涩痛;虚热者,水从痢去,液以阴亡,溺亦短而赤,但不热不痛耳。实热者,里急后重;虚热者,圊后不减,以解后愈虚也。及里急频见污衣者,皆虚寒也。并以脉之虚实、体之强弱、年之老少、病之新旧,参而详之,寒热虚实,自昭然矣。至有因湿热者去之,因积滞者消之,因气者调之,因血者养之;新病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无待言矣。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者,百无一补。

不知脉弱者、体虚者、气下陷者、疾后而痢者、因攻而甚者,俱皆当补。凡四君、归脾、十全、补中以补脾虚,在所宜然。若病火衰,土虚无母,须用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则真元复而百病自愈矣。

论脉

沉、小、微、弱者吉,洪、大、数者死,沉弦者重。大者为末止,微弱者欲自止。

死证

如屋漏水者,大孔如竹筒者,唇若涂朱者,发热不休者皆死。下纯血者,色如鱼脑或如猪肝者,皆半生半死。脉空、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进,是谓五虚者死。能重用参附,十可救一。

捷验汤

(新) 治痢初起,腹痛尿短,下痢脓血,或红或白,或红白齐下,日夜无数,里急后重等证俱效。

苍朮(一钱八分) 当归(钱半) 生白芍(一钱三分) 白扁豆(炒,去皮,三钱) 陈皮建泽泻 甘草 淮木通(各一钱)

滑石(二钱) 川萆 (四钱) 黄连(一钱三分) 大腹皮(钱半,洗净) 宣木瓜(一钱二分)

广木香(五、七分) 熟大黄(钱半,或二钱)

药拣上料,分量称足,多水煎服。

五得汤

(新) 治证同前。味数少,而功同。

当归(二钱) 白芍(生用,一钱五分) 大黄(一钱三分) 黄连(一钱) 广木香(五分)

水煎服。

以上二方,如感寒者,加桂枝一服。冒暑者,加香茹六分。

胃关煎

治脾肾虚寒,痢冷腹痛,脉弱体倦。

熟地(三、五钱) 白扁豆(二钱) 山药(炒,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干姜(炒,一钱)

吴茱萸(泡,五、七分) 白朮(一、二钱)

温服。如腹痛者,加广木香七分,浓朴一钱。滞痛不通者,加当归钱半,生白芍一钱三分。滑脱直下者,加乌梅二个。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钱。阳虚下脱者,加附子一、二钱。

元气虚者,加人参。如泻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钱;或补固脂亦可。

肤寒安脾汤

瀑新治裴食生命,致成泻痢,腹痛尿短,或胀满咂恶。去寒湿,安脾胃之剂也。

苍朮(钱半) 陈皮(一钱) 茯苓(钱半) 扁豆(炒,二钱) 甘草(七分) 荜 (三钱)

木通(钱半) 泽泻(钱半) 吴茱萸(制,五分)

浓朴(一钱) 木香(四钱) 生白芍(一钱) 肉桂(钱半)

水煎服。若夹食者,加神曲(炒)一钱五分。如外感头痛者,加北细辛三分。咽吐冷水者,加半夏钱半,生姜一钱。中寒喜热汤者,加炮干姜一践。

加味四君子汤

(新) 治痢疾呕恶,或恶闻食气,此胃虚寒也。

人参(随宜) 白朮(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

扁豆(炒,三钱) 干姜(炮,钱半) 山药(炒,一钱五分)

水煎服。若服之平安,而不大效者,加附子一、二钱,但须冷服。

术附浸治六脉无力,右尺更弱,或大而数,外热烦躁,腹痛胀闷,下泻而兼脓血,是命门火衰,中真寒而外假热也。

人参 白朮(三钱) 附子(钱半) 干姜(一钱)

水煎,冷服。

圣术煎

治寒湿泻痢,呕吐,此脾胃虚寒也。

白朮(三四钱) 干姜(炒,二钱,或一钱) 肉桂(二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芍药汤

治湿热邪盛烦躁,下痢鲜血,腹痛喜冷,脉实等证。

白芍(钱半) 当归 黄连 黄芩(各一钱) 大黄(二钱) 肉桂(五分) 甘草 槟榔(各六分)

木香(五分)

水煎服。

香连丸

治里急后重,以气滞而热伏也。脉未大虚者宜之。

黄连(一两,吴茱萸泡汤,炒干研) 广木香(四钱)

共为末,蜜丸或浆丸,空心米汤下。若中气衰坠,或病久痢止,而下部胀急,用补中益气汤大剂,下香连丸即愈。然亦不得尽以为热也,有热邪下迫者,有寒邪下迫者,有气虚下陷而迫者。察其所因,如热者凉之,寒者温之,虚者补之,陷者举之,此调气而后重除也。

若但以木香、槟榔、腹皮、枳壳散气,则气愈虚,而病益剧矣。

参苓白朮散

治胃气虚滞,禁口不食。用此方,加石菖蒲一钱五分,微炒,以开胃口,待其能食,然后因证而治之。如胃口有热,加黄连一钱。

人参 白扁豆(炒研) 莲肉(微炒,各二钱) 白朮(三钱) 砂仁(八分,炒研) 桔梗(一钱)

薏苡仁(二钱,炒研) 茯苓(钱半) 炙甘草(一钱) 菖蒲(一钱五分)

共为末,米饮调服。一服即食。或煎服亦可。

○禁口不食,有因火伏胃中,脉见洪数,内外俱有热证,宜用芩连栀柏之类。若无热证,而食不入,或恶闻食气,或饥不能食,或呕恶吞酸,此脾气之弱也,当用四君子加干姜。若命门不暖,则脾无火生,宜用熟地一两,附子三钱,吴茱萸(开水泡过,焙干)钱半,肉桂二钱,大剂与服,自然思食。此必脉虚,而右尺更微也。

参术香莲汤

(新) 治休息痢,屡止屡发,久不愈者。因兜涩太早,积未清也。

广木香(五分) 黄连(一钱) 人参(八分) 白朮(钱半) 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枳实(一钱)

水煎服。有调理失宜者,随证加减治之。

十全大补汤

治痢后气血两虚,气虚则发寒,血虚则发热,或早或晚,似疟非疟,切勿作疟治,须大补气血,多剂乃瘥。

人参(一钱) 白朮(钱半) 茯苓(一钱三分) 甘草(炙,一钱) 当归(二钱) 抚芎(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 熟地(二钱) 黄 (蜜炒,二钱) 肉桂(二钱)

生姜一钱,红枣三枚,水煎服。或加附子一钱。

凡痢病,宜泻宜补,因脉因证,原无一定。若执痛无补法,不知因虚寒而痛者,愈攻则愈痛,元气自脱,悔之晚矣!丹溪先生用参、朮调补胃气,一、二剂而后下者,亦妙法也。虚者宜之。

凡痢后,脚渐细而软痛者,将成鹤膝风,治宜温补肝、脾、肾,不可仍用燥脾之药也。

凡痢后身痛,系肠胃湿热,恶血未净,复还经络,所以痛也,宜四物东加桃仁、牛膝、红花、陈皮之类。亦有属气血虚者,不可不审。

凡痢病,最忌兜涩,使下无所宣泄,则胀满不食,诸症见矣。

凡痢伤精血,必阴虚水亏,乃致燥热,勿作火治,宜壮水补阴。如脉犹有力,虚中之火也,宜生地、熟地、麦冬、女贞子、龟胶之属。如脉本无力,全属虚火,宜六味、八味等丸。若阴盛格阳,而外大热者,宜前胃关煎之类,切忌凉药。

备拣古来治痢至简至稳神方于后,以便取用。

痢病腹痛,下脓血,用大黄酒煮为丸,白水服三、四钱,神效。

○凡痢,用生姜、陈茶等分,煎服。

○白痢,用艾一两,干姜七钱(炮)为末,醋煮米为丸,米汤下。

○血痢,用三七(三七末掺于猪血化为水乃真。)六钱,为末,米泔调服三钱。

○血痢腹痛,用元胡索为末,米饮调服三钱。

○噤口痢,用蜜蜡四钱,鸡子黄一个,蜂蜜、苦酒、发灰、黄连(研末)各四钱,同熬为丸,二日服尽。此华佗方也。

○赤白痢,腹痛后重,或面目手足俱变,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溶化,入黄连末五钱,搅匀为丸,日三次服尽。此仲景方也。

○毒痢噤口,用大田鸡并肠捣烂,焙热,入麝三分,作饼,封脐上,气通即食。

○噤口痢,用大蒜捣贴两足心及脐上。

○血痢,用乌梅、胡黄连、灶心土等分,为末,茶调服,即愈。

○赤痢,用六一散加红曲;白痢,加干姜。(方载淋证。)

二十八、论疟疾

(有风、暑、湿、热、食、瘴邪六种。又有五脏六腑疟、劳疟、瘅疟、牝疟、温疟、母疟。)

夫疟者,因夏伤暑,热气藏于皮肤之内,舍于荣气之中,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得因汗而出,此疟之所由来也。夫暑热者,阳也,蓄之久,则欲出;秋寒者,阴也,束之固,则莫出。由是阳为阴遏,则阳并于阴。阴实则阳虚,阳虚则外寒,阴实则内寒,内外皆寒,汤火不能胜也。及阴气逆极,同并于阳。阳实则阴虚,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口渴欲饮冷也。然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一作,或三四日而作。作愈迟者,病愈深也,经之论疟备矣。然仁斋、丹溪又分痰、食等疟,此不过疟之兼证耳,非因之而成疟也。故治者,宜察其邪之浇深,证之阴阳,有汗者,以养正为主;无汗者,以散邪为急。又热盛者,凉药为君;寒多者,温药为重。至于痰、食、血、瘅、瘴、牝、鬼等证,各随其甚者而兼理之。总之,脉实证实者,攻邪以治标;脉虚证虚者,补正以治本。倘不明虚实,辄用凉药,恐表邪未解,而邪益固;骤用截药,恐正气已虚,而症必变。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医之咎也。

凡疟多热而久不解者,此必阴虚,宜益阴除热,非生鳖甲、牛膝不能除也;多寒而久不解者,此必阳虚,非 、朮、桂、附不能除也。久疟者,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此时若用截药,多致危殆,惟用人参、煨姜各一两煎汤,于发前二时服之。无力服参者,气虚用白朮代之,血虚用当归代之,此辅正而邪自除也。

凡疟以得汗而解。然病有浅深不同,即如病瘟者,虽有大汗,而热仍不退,疟亦有之,宜察其脉之紧与不紧,及头与身之痛与不痛,仍渐次再汗之,方得邪解,不得谓汗后必无邪也。又有已汗而邪将解,或因食、因寒、因触而发,此旧邪未尽,而新邪又至,亦宜仍从汗解,但须斟酌虚实可也。

温疟者,《内经》谓冬中风寒,至春夏阳气大发而为病,此即伤寒之证也。与夏伤暑秋为疟者不同,当于伤寒门酌而治之。

瘅疟者,《内经》谓肺素有热,发则阳气盛,故致消烁脱肉。治此者有三法如内热而兼表邪,宜散以苦凉;如表解而火盛,宜清以苦寒,此皆治其有余也;若火盛而真阴耗者,宜壮水济火,切忌苦寒。

瘴疟者,惟岭南烟瘴之地有之。人居瘴地,不知调摄,而外受风寒为病。或迷困喑哑,与常疟稍异。治者亦不外寒、热、虚、实,及有邪、无邪,如前治疟诸法而已。

牝疟者,阳气素虚,当盛暑时,乘凉饮冶,阴盛生寒而不热,治以柴胡姜桂之类。

劳疟者,素有弱证,因疟成劳,宜十全大补汤。有热者去肉桂。

疟母者,治之失宜,气血虚损,邪伏肝经,胁下有块,当以补虚为主。若急于攻块,多致不救。宜六君子东加木香、肉桂、鳖甲、蓬术。

鬼疟者,时行不正之气,传染而成,宜平胃散加雄黄、桃仁。俗以夜发者为鬼疟,非也。

邪入阴分,发于三阴,宜四物东加知母、红花、升麻、柴胡,提入阳分,方可以截。

凡疟初起,先寒后热,宜羌活、紫苏、生姜之类,散其太阳之邪;次用柴胡汤,或加截药可也。若不论何经,即用柴胡,即用截药,不可!

脉候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微者为虚,代散则死。

截疟立验汤

(新)

陈皮(一钱) 半夏(钱半)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青皮(七分) 白豆蔻(去壳,微炒,研,一钱二分)

柴胡(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二分) 苏叶(一钱) 生姜(二钱) 知母(一钱二分) 黄芩(一钱五分)

称足分量,水煎。首一次轻煎,于疟未发前三时服;次煎加常山(酒炒)一钱四分,草果仁(或面或饭包煨,捣碎)八分,槟榔八分,多水久煎服,但要于疟未发前一时服,若早则药力过,迟则疟已来矣。能如法服,则疟立止。此予屡用屡验,凡男女大小及孕妇俱宜。

要在于三发之后,方可用此药,先和而次截之。疟若寒重,桂枝、苏叶、生姜三味各加五分;若热重,知母、黄芩二味各加五分。

又方

治一切疟疾。

肉桂(一钱) 丁香(六分) 当归(钱半) 乌梅(三个 槟榔(八分) 甘草(一钱) 知母(一钱二分)

黄芩(钱半) 常山(酒炒,一钱三分) 生姜(一钱三分)

密封,煎至一小碗,待冷泻出,再将渣煎至一小碗,待冷泻出,合作一大碗,露一宿,次日晨兴,面东早服。凡截药要露者,以暑热至露而退也。

柴胡饮

治感四时不正之气,内外俱有火证,而疟邪不散。

柴胡(二、三钱) 黄芩(一、二钱) 白芍(二钱) 生地(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八分)

如内热口渴者,加葛根一、二钱;甚者,加知母、石膏。如外邪甚者,加防风一钱。

如寒甚者,加桂枝、生姜各一钱。

麻桂饮

治寒重热轻,脉迟呕泄,阴暑疟疾。

肉桂(一、二钱) 当归(三、四钱) 甘草(炙,一钱) 陈皮(一钱) 麻黄(七、八分,如夏季及有汗者,加白芍一钱佐之) 生姜(一钱)

水煎服。若阴虚者,加熟地三、五钱。若三阳并病者,加柴胡钱半。如汗甚者,去麻黄,加蜜炙黄 二钱。

加味地黄汤

治疟发时,其寒如冰,转热如烙,而面赤口渴,热退即不渴者。以六味地黄东加柴胡、白芍、肉桂大剂一服,立愈。

休疟饮

治元气虚,老衰积弱者。辅正则邪自退,疟立止矣。

人参(一、二钱。无力办参者,白朮一两代之) 白朮 当归(各三四钱) 何首乌(制,五钱)

甘草(炙,八分)

阴阳水煎二次,露一宿,次早温服一半,饭后服完。如阳虚多寒者,加干姜、肉桂;或加附子温中散寒。如阴虚多热,烦渴喜冶,加麦冬、生地、白芍;甚者,加知母、黄芩。如肾虚水不制火,腰酸脚软,加熟地、枸杞、山药、杜仲之类。如邪有未净而久不愈者,加柴胡、麻黄、细辛、紫苏之属。如气血滞者,加酒。

温胃饮

治寒湿伤脾,而疟痢并作,或呕恶、恶食等证。

白朮(三钱) 扁豆(炒,二钱) 陈皮(一钱) 干姜(炒,一二钱) 甘草(炙,一钱)

茯苓(钱半)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 柴胡(一、二钱)

水煎服。如痢有微热者,加黄连佐之。如大呕大吐者,加砂仁、胡椒。如气滞胸腹痛者,加藿香、白豆蔻、白芥子之属。如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或加腹皮。

柴芩煎

治湿热伤脾,下及肝肾,热渴下血,表邪未解。

柴胡(二钱半)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各二钱) 枳壳(钱半)

煎服。如疟痢并行,鲜血脉滑者,加白芍、甘草,或加黄速,或加大黄。

备采古来治疟至简至稳诸方于后,以备取用。

截疟,用小柴胡东加常山(酒炒)二钱。

○又方:用常山(酒炒)二钱,为末,乌梅肉三个,研烂,酒调,临发日早服。

○又方:用蒜一个,黄丹一钱,捣为丸,温水、面东吞下。

○瘴疟:肉豆蔻一枚,草豆蔻一枚,浓朴二钱半,甘草二钱,生姜二钱,共五味,俱一半生,一半炒,煎服。

○凡截疟,用生鳖甲(不见汤煮者)以醋炙黄为末,乌梅肉捣为丸,每服三钱。

○又方:用常山一钱五分,酒炒,槟榔一钱,丁香四分,乌梅一个,共酒浸,五更煎服。

寒甚者,加肉桂一钱;热甚者,加黄芩钱半。

○久疟,或二、三日一发,及无定者,用五灵脂、(中有溏心者乃真。)头垢各二钱,城墙上老锻石四钱,捣饭糊丸,皂角子大,五更时,以无根水下一二丸。

○孕妇疟疾,用常山(酒炒)钱半,乌梅二个,甘草一钱,石膏三钱,酒煎服。

○瘴疟,用草豆蔻仁(饭包煨)一钱,附子一钱二分,煎服。

○凡疟体虚,用黄丹一两,常山(酒炒)三两,研末,蜜丸,当未发之早晨及将发时,各服五十丸。

○小儿瘅疟,壮热不寒,用黄丹二钱,蜜水调服。若冷者,酒调服。名鬼哭丹。

○劳疟,用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甘草三寸,生姜三钱,童便煎服。

○凡疟,用鳖甲醋炙研末,酒调二三钱,在隔夜与清早及临时各一服,无不断者。入雄黄末少许,更佳。

○以上所载,俱是截方,须于清理之后,久而不愈者用之,俱有神效。

二十九、论真中风似中风

夫中风之证,有真似二者:真中风者,外感之表证也;似中风者,内伤之里证也。二者不明,未免误人。其外感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否则天有八风乘虚感袭,自有表证可以疏散,但有中经、中脏、寒热、虚实之分。中经者,邪在三阳,其病尚浅;中脏者,邪入三阴,其病则深。在经不治,则渐入脏,由浅而深也。因寒者,则拘急挛痛,而脉浮紧;因热者,则弛缓不收,而脉浮洪。又若正胜邪者,乃可直攻其邪;正不胜邪者,则必先顾其本,或攻补交施,此虚实之谓也。其内伤者,不由外感,而亦谓之风。如《病机篇》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皆属风,而非外中之风也。夫肝为东方之木,其脏血,其主风,肝血病而筋失所养,筋病则掉弦强直,以及神魂昏愦,口眼歪斜,牙紧语涩,吐沫遗尿,痰壅瘫痪之类,无所不至。此皆属于肝,皆属于风,即木邪也。正《内经》所谓厥逆内夺之属,何得概以为风!设以风药而散厥逆,所散者非元气乎!真阴愈伤,真气愈失,是速其死矣。治此者,以补气血为主,元气复,则诸证自愈;但须分寒热、气血阴阳、孰轻孰重,权变用药,方得中綮。若拘方书,以某经用某方,恐胶柱鼓瑟,未必适中也。经曰:「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不收」,然不可拘。寒盛则血凝而滞塞,故多拘急;热亦拘急者,以火盛则血燥,血燥则筋枯也。热盛则筋软而不收,故多弛纵;寒亦弛纵者,以塞盛则气虚,气虚则不摄也。且寒热有证有脉可验,当因而治之;若无寒热,则宜专治气血无疑矣。至于偏枯痿弱之类,本由血虚,然气血不相离,补血者,当知血以气而行;补气者,当知气非血不化。二者各有所重,但不得偏废耳。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败,而人危矣。所谓根本者,即真阴也。然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者,则多热而燥,宜六味地黄丸主之;彼参,朮、姜、桂辛温之类,不宜轻用。

有阴中之火虚者,则多寒而滞,宜八味地黄丸(古方桂附各一两,宜各加二、三两不等。)

主之;彼生地、麦冬、石斛清凉之类,皆非所宜。若气虚猝倒,或汗出尿遗,口开涎流,瘫软不言,此气脱危候也。倘无痰火等证,必须大剂参、附、 、朮,或可挽回元气;随以归、地、枸杞补真阴,以培其本,盖精即气之根也。经曰:「精化为气」,即此之谓。

而或者妄言中风,投以剪风化痰之药以散其气,何能救乎!余因此证不明久矣,庸医固莫知,即河间用汗下,亦以实证治也。东垣、丹溪所论,间有所得,而观其用方,则以小续命汤。

此治外感则可。又以大秦艽汤为养血,而寒散之药,居其大半。若羌活愈风汤,更觉不可。

后之医者,勿域古方则得矣。

脉候

中风之脉,每见沉伏,亦以脉随气奔,指下有洪盛者、浮迟者吉,坚大急疾者凶。浮大为风,浮迟为寒,浮数为热,亦为风。大为火,滑为痰。寸关空大,真气已散。沉弦有力,为气滞。尺弦洪数,肾阴大亏。

以下治真中风,外感风寒,宜疏散之。

麻桂汤

治风寒中经,头痛恶寒,拘急身痛,脉浮紧者。

桂枝(一、二钱) 当归(三、四钱) 甘草(炙,一钱) 陈皮(八分) 麻黄(一、二钱)

生姜一、二钱,水煎,热服,取微汗。夏月亦可用。若三阳并病者,加柴胡二钱,(或邪未入少阳肝经,柴胡忌用。)或加防风一、二钱。

金匮续命汤

治风寒直中三阴,肢弛语涩,拘急,不知痛处。

麻黄(去节,一二钱) 人参(一钱。无者,以威参一两代之,或以淮山药代之)

当归(三钱) 桂枝(钱半) 川芎(一钱) 干姜(炒,一钱) 甘草(一钱) 杏仁(去皮尖,十五枚)

水煎,热服,取汗。

桂枝汤

治头痛、身痛、有汗、恶风、恶寒者。

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钱) 甘草(二钱)

热服。或用五积散亦妙。

大秦艽汤

治风邪在经,热多寒少,而为偏枯疼痛发热者。

当归 芍药 白朮 生地 熟地 川芎 甘草 茯苓 防风 白芷 独活 羌活黄芩 秦艽 石膏(各一钱) 细辛(五分)

水煎服。热盛,加知母。如天寒,加生姜。胸痞,加枳实。

辅正驱邪汤

(新) 治气血两虚,外受风寒,难以疏散,须攻补交用。

当归(三钱) 熟地(四钱) 人参(随便) 白朮(三钱) 茯苓(二钱半) 山药(三钱)

甘草(一钱) 干姜(炒,一钱,或用煨生姜钱半) 麻黄(一、二钱) 桂枝(一、二钱)

如阳虚寒甚,加附子。头痛,加川芎、白芷、细辛。骨痛,加防风。无力办参,用沙参三钱或威参一两代之。

三生饮

治猝中昏冒,口眼歪斜,半身不途,痰气上壅。六脉或沉伏、或浮盛者,并宜服之。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去皮) 生附子(去皮脐,各五钱) 木香(二钱)

共研,每服五钱。生姜八分,水煎服。

涤痰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姜制) 半夏(各二钱) 枳实(炒,八分) 橘红(一钱) 石菖蒲 人参 竹茹(各八分)

甘草(四分) 茯苓(一钱) 生姜(八分)

水煎服。

小续命汤

通治风痹、痿厥、外感等证。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白芍(煨) 甘草(炙)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桂枝(各一钱) 防风(三钱) 附子(一钱) 生姜(六分)

如有汗,麻黄只用五、七分。如身热不寒,加知母、梗米、石膏,去附子。如无汗身凉,加附子钱半。无参者,以沙参三钱代之。

以下治似中风,内伤昏愦,宜调补之。

大补元汤

(新) 治气血虚甚,元气将脱,一时昏沉,掉摇等证。

人参(二钱) 淮山药(炒,二钱) 黄 (蜜炒,二钱) 白朮(二钱) 熟地(二、三钱,或多加) 当归(二、三钱)

山茱萸(一钱) 枸杞(二、三钱) 甘草(一、二钱) 五味(蜜炒,七分) 杜仲(姜炒,二钱)

生姜八分,红枣三枚,水煎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如无力用人参者,再加黄 三、四钱。如气滞,减黄 二分,加去白陈皮一钱。如血滞,去山茱萸,加川芎一钱。如泄者,去当归,加补骨脂钱半,肉豆蔻一钱(面炒)。如腹痛喜按者,加吴茱萸,汤泡二次,用一钱。

左归饮

治肾中之水虚,不能养肝,以致木动风摇,昏倒等证。

熟地(二、三钱,或重加) 山药(二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钱) 茯苓(钱半)

枣皮(一、二钱)

如热甚者,加麦冬二钱。五心热者,加元参钱半。血热妄行者,加青蒿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血虚而燥滞,加当归二钱。改用六味地黄丸,亦为正治。

右归饮

治肾中之火虚,元阳衰败,以致昏倒等证。

熟地(用如前 山药(炒,二钱) 枣皮(一钱) 枸杞(二钱) 甘草(炙,一钱)

杜仲(姜炒,二钱) 肉桂(一、二钱) 附子(二、三钱)

如气脱昏厥,或汗或乱,重加人参、白朮。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吐痰,加炮姜一二钱。如泄泻,加肉豆蔻(面炒)一、二钱。如小腹痛,加汤泡吴茱萸五、七分。如淋带不止,加补骨脂一钱。血少腰膝痛,加当归二、三钱。改用八味地黄丸,亦为正治。

凡此等证,有火盛者,即阳证也。生地、麦冬、白芍、龟胶、知母、地骨皮、黄芩之类,俱可拣用。但使火去六、七分,即调治其本。又有寒盛者,即阴证也,宜四逆汤、理中汤之类主之。

四逆汤

治阴证脉沉,或中寒外热,身痛而厥,自利等证。

甘草(炙,一两) 干姜(炮,两半) 附子(生用,半枚)

水煎服。如假热外拒者,用水冰冷服。如腹痛,加白芍一两。呕者,加生姜一两。

咽痛者,加桔梗五钱。脉犹不现,加人参。

凡麻木不仁者,以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所以不知痛痒,久则为偏枯痿废,最宜培养气血,勿误认为痰。

凡夏月抽搐昏倒,热伤气也,宜用清暑益气汤,重加参、 。若伏阴在内,而阳虚气脱者,用附子理中汤,勿谓夏忌温热也。

凡肥人猝香,属气虚也;或湿滞痰壅,宜于痰门用清吐之法,随以四君、六君及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凡一时昏倒,歪斜抽搐等证,而痰气不甚者,不可指为痰而妄用痰药,盖恐燥血,则肝失所养,反至伤脾,而痰愈盛也。纵有痰者,亦当察所从来,又宜分其虚实。若结胸阻滞,以及昏迷不知,暂用痰门吐法,或用淡姜汤灌入,以鹅翎探入喉中,徐引其吐,如是数次,得吐,气通,必渐苏矣,然后酌宜进药。因火为痰者,宜清膈饮,加竹沥童便。阴虚水泛为痰者,六味丸。阴虚属火者,八味丸。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为痰者,理中汤或温胃饮,及参朮、二陈、归脾东加煨姜之类主之。然言有尽,而病无定,要在人之因证因脉而详辨之耳。

清膈饮

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等证。

陈皮(去白,钱半) 贝母(二、三钱,杵碎) 胆星(一、二钱) 海石(二钱) 木通(二钱)

白芥子(五、七分,研)

水煎服。如火盛而痰不降,加竹沥、童便各半杯。渴者,加花粉一钱。小水不利,加栀子一钱。如面赤喜冷,加生石膏二三钱。如大便闭结,加大黄数钱。

以下治风瘫古方,录以便用。

易老天麻丸

治一切风瘫,手足痿弱,骨痛筋拘。

天麻(祛风) 牛膝(强筋) 萆 (祛风湿,强筋骨) 元参(壮水制火。各六两)

当归(和血。十两) 杜仲(盐水炒,七两。使筋骨相着) 生地(一斤。益真阴。或用熟地)

羌活(去骨节风。八两或五、六两) 附子(制,四两。行经络)

蜜丸。或加川独活五两。

地黄饮子

治肾虚气弱,语涩足痿。

熟地 巴戟(去心) 枣皮 肉苁蓉(酒洗,去甲。各二钱) 附子(制、一钱) 麦冬(去心,一钱)

五味子(六分) 石斛 茯苓 远志(去心) 肉桂(各一钱) 石菖蒲(八分) 薄荷(三分)

姜枣引,水煎服。

肾之脉,循内踝上 及股,故虚则足痿不能行。其直者挟舌本,故虚则舌謇不能言。

地黄、巴戟、枣皮、苁蓉,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附子、肉桂,阳不足者,温之以气也。

远志、菖蒲,使心气下交也。五味、麦冬,壮水之上源也。茯苓、石斛,走水谷之府,化荣卫而润宗筋者也。不及肝者,以肝肾同源也。诸脏各得其职,则筋骨强,而机关利矣。蹇涩痿废,夫复何虞!

附子理中汤

治脾胃虚冷,呕泄,手足厥逆,一切寒证。

人参(无者,以山药三五钱炒黄代之) 附子(制) 干姜(炒) 甘草(炙) 白朮(各二钱)

水煎服。若内寒而外假热,以水冰冷服之,中有妙用。

星香散

治中风痰盛,或热或凉之药俱不便用者,宜用此方。

南星(生用,四钱) 木香(五分) 生姜(八分)

水煎服。

备拣古采治中风至简至稳神方于后,以便取用。

中风口噤:荆芥穗为末,服二钱。

○又方:黎芦一两,煎防风汤浸透,焙干,炒黄为末,温水调灌,以吐风涎为效。

○又方:皂角去皮,猪脂涂,炙黄为末,酒调服,涎出即愈。

○中风偏废:生附子一个去皮,羌活、乌药各一两为末,每服四钱,姜汤调下。

○麻木瘫痪,通身疼痛:生川乌(连皮)、五灵脂(有溏心者真。)各二两,威灵仙二两半,为末,酒糊丸。每服先七丸,后十丸,盐汤下,忌茶。

○中风昏迷,形体不收,此风涎上潮:皂角二个去皮,明矾五钱为末,每用五分,水调灌,吐痰即效。

○风邪痫病:皂角四两,苍耳草根茎叶(晒干)二两,蜜陀僧一两,为末,水糊为丸,朱砂(细研,水飞)三钱为衣,枣汤下三、四十丸。病退,只服二十丸。名抵柱丸。

○中风口眼歪斜:新锻石醋炒,调如泥,左 涂右,右涂左。

○又方:巴豆七粒,去皮,研,右 涂左手心,左 涂右手心。正即洗之。

○又方:皂角去皮为末,醋和,右 涂左,左 涂右。

○凡中风,昏迷口噤,用皂角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死,为肺气已绝。六经绝症: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吐沫鼻鼾为肺绝,皆不治。

○凡厥逆痰壅,口噤脉伏,身温为中风,身冷为中气。

又有痰为中风,无痰为中气。古用乌药顺气散治中气,此由喜怒忧愁所伤,不可作中风治。

三十、论怔忡、惊悸、恐惧、健忘

(附:烦躁及宗气动。)

怔忡者,心中跳动不安,如击鼓然,凡事不能用心,一思更甚。此由思索过劳,心血虚损而然。治者宜生血养心,稍加凉血之味。

惊悸者,肝胆怯也。凡有危险触之,或自汗,或战栗,或眠多异梦,或口中有声。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发为惊骇」,由是子令母虚,而心血不足;又或遇事冗繁,心阴耗损,治宜赡养心神,滋培肝胆为主。虽有客邪,亦当知先本后标之义。

恐惧者,如人将捕之状,不能独卧,自知而自畏也。经曰:「在脏为肾,在志为恐」,虽与惊悸同类,而实不同。惊从外起,恐由内生。惊出于暂,而暂者即可复;恐积于渐,而渐者不易解。治宜以养心滋肾为主。

健忘者,心肾之不交也。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治者,宜补肾而使之上交,养心而使之下降,则水火交济,何健忘之有!烦躁者,心中扰乱不宁也。或病后劳后,津液干涸,荣血不足;或肾水下竭,心火上炎,故虚热为烦,甚则或至于躁。治宜补后天之血以养心,滋先天之水以壮肾,则得矣。

宗气动者,上或见于胸臆,下或见于脐旁,无时振撼,不能安也。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此惟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故气不归源。患此者速宜节劳苦,戎酒色,养气养精,以培根本,犹可及也;若误为痰火治之,则危矣。

以上诸证,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以精气原有互根之用也。又须知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藏者神,神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无所依,而诸证自生。治者,或先养心,或先补肾,或早夜补肾,中时补心,或有兼热者清之,兼寒者温之,或又有兼痰者化之。但痰有由生,察其源,乃可治也。前辈多有谓属痰者,却不数见。后之人不必泥执古书,因病情而揣摩之,则随机应变,万无一失矣。

脉侯

寸口脉,或微细,或浮大而空,皆心虚也。或细数,虚而有热也。动为惊,止而复来,亦为惊。寸涩尺弱,心肾两虚也。寸洪数,尺虚微,水不能利火也。

天王补心丹

治心血亏虚,跳动不安,由用心太过,而无血以养心也。

人参(无者,以时下之北条参二两代之) 熟地(四两) 当归(酒蒸,二两) 麦冬(去心)

天冬(去心。俱酒蒸,各一两) 柏子仁(微炒,去油,八钱) 枣仁(炒) 茯神(各一两二钱)

丹参身(两半) 远志(去心,八钱) 元参(七钱) 桔梗 五味(微炒) 石菖蒲(炒。各一钱)

先将熟地、当归、二冬捣如膏,然后入各药合研细末,捣匀,若干则加沸水,不用蜂蜜,恐引药下坠也。每丸一颗约三钱重,用朱砂如小豆成粒者五钱细研,水飞过,候干再研,为衣。每日饭后,用沸水半杯磨化服,即睡一刻。或用一丸、二丸,亦随其宜。忌铁,并忌三白。此方治一切心虚不宁。读书人常服此丹,养心安神,虽思索稍过,亦觉无虞。予四旬得是病,服是丹,至今七旬,可如少壮时之用心无异。若虑难制,改为水药,不效。

柏子养心丸

治劳心太过,怔忡惊恐等证。

柏子仁(用鲜白者,以布包,槌去油) 茯神 生地(酒浸,若火衰者改用熟地)

当归 枣仁(各二两) 五味 犀角(镑) 甘草(各五钱)

上研极细末,为丸。用辰砂三、四钱细研,水飞过,候干,加金箔二十张再研,为衣。

午后临卧,津嚼一丸。每丸约二钱重。即用归脾汤亦宜。(方见不寐。)

心肾丸

治心肾俱虚,怔忡、健忘、惊恐等证。

淮牛膝(酒蒸) 苁蓉(用极大而色鲜红者,酒洗) 熟地(各二两) 菟丝子(酒蒸,三两)

人参(有者更妙) 黄 (蜜炙) 当归(酒浸) 山药(炒) 鹿茸(酥炙) 附子(制)

茯神 五味子 龙骨( ) 远志(去心,姜汁炒。各一两)

先将牛膝、苁蓉、熟地、当归捣成膏,后入各药合研细末,加酒煮面糊为丸,枣汤或清汤下七、八钱。即改用心肾交补丸亦可。(方见不寐门。)

温胆汤

治心虚胆怯,怔忡惊悸,梦寐不宁。

半夏 枳实 竹茹(各二钱) 陈皮 茯苓(各钱半) 甘草(炙,一钱) 生姜(八分)

枣(一枚)

食远服。或加远志七分、枣仁、莲肉、金银,煎服。

七福饮

治大恐大惧,损伤心脾肾气,而神消精竭,饮食减少。

人参(随宜) 熟地(五、七钱) 当归(二、三钱) 白朮(钱半) 甘草(炙,一钱)

枣仁(钱半) 远志(五、七分)

或加姜引。如虚热烦躁,加麦冬二钱。如肾经虚甚,腰膝软痛,加杜仲、枸杞。此方平和,任照证加入。

平补镇心丹

治心血不足,时或怔忡,夜多乱梦。安心肾,益荣卫。

人参(随宜) 龙齿(火 ,水飞,酒煮,曝干。各二两) 茯苓 茯神 麦冬(酒蒸)

五味 天冬(酒蒸) 枣仁(炒) 远志(制) 山药(姜汁炒。各一两) 当归(酒蒸,二两)

车前子 柏子仁(去油。各八钱) 石菖蒲(炒长,五钱) 熟地(三两)

先将二冬、归、地捣化,后入各药,合研细末,加沸水和为丸,约二钱多一颗。用辰砂五钱细研水飞,候干,加金箔三十张,再研为衣。每日饭后,沸水磨服一、二颗,即睡一刻。忌铁。

茯苓饮子

治水停心下,跳动有声,不能自安。

赤茯苓(去皮) 白茯神(去木) 半夏 麦冬(去心) 橘红(各二钱) 槟榔 甘草沉香(忌火,宜磨水合服。各一钱)

姜三片。食远服。

一味鹿角胶

治肝伤失血,不能养魂,睡即异梦惊怖。

真鹿胶每用三钱,以酒蒸溶,空心服,日三次,五日自安。凡草木之药力薄,惟鹿角大补精血,血旺而魂藏于肝矣。

茯神散

治胆与胃不足,心神恐怯。

茯神(钱半) 远志 防风 白朮 前胡 人参(随便 桂心 熟地 枳壳(各一钱)

菊花(七分) 细辛(四分)

姜三片。温服。

朱砂安神丸

治心血不足,肝火不清,血热多惊。

生地(一两) 当归(一两) 甘草(五钱) 黄连(五六钱)

水泛为丸。朱砂另研,水飞为衣。有热者,必有脉与证可凭,方用黄连,否则去黄连,加栀仁、青蒿之类。

七味地黄丸

治宗气动能应衣,补阴以舒气也。

熟地(八两) 枣皮(四两) 山药(四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两半) 丹皮(二两) 肉桂(三两)

当归(三两) 白芍(二两)

炼蜜为丸,每早淡盐水送下。

滋阴静镇汤

(新) 治宗气不归源,由精气亏虚,不能敛摄也。

熟地(三钱) 枣皮 淮药 枸杞(各钱半) 五味(七分) 肉桂(钱半) 巴戟天(一钱)

煎服,或为丸亦可。

三十一、论泄泻

(有脾虚,风寒,湿热,伤暑,积滞,下陷数种。)

《内经》之论泄泻,有风寒湿热之异;又有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统而论之,脾胃为主。

胃司纳受,脾司运化,脾气一强,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经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人亦知补脾以止泄,而不知胃阳主气,脾阴主血,概用辛温、燥热之剂,这致胃火益旺,脾阴愈伤,由是胃干而肠涩,脾脏渐绝而死。盖以土虽恶湿,亦必赖润乃得生物,安可徒用辛热乎!要之,治法不一,不可泥执。一曰淡渗,当利小便而泄自止。(然亦有不可利者,条析于后。)一曰升提,气不上升而下陷,惟升、柴,羌、葛之属能鼓胃气上腾,且风药能燥湿也。一曰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宜用苦寒以清之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泄,随证祛逐,勿使存留,所谓通因通用也。一曰甘缓,泄而趋下,甘为土味,可以缓中,善禁急速也。一曰酸收,泻下者必气散而不能收,惟酸可以助收肃之权也。一曰燥脾,泻由脾湿,湿由脾虚,仓廪得职,水谷自分也。一曰平肝,木旺侮土,土亏不能止水,其病在肝,宜平肝,乃可以补土也。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虽属水位,真阳寓焉,脾虚者,补肾之阳,火以生土也。一曰固涩,泄久道滑,虽补无功,须行涩剂,庶拨度合节也。凡是十者,治泻之法已无遗蕴,然先后重轻之权,岂能预设,须于临证之顷,圆机灵变可也。至于《难经》所谓脾、胃、大肠、小肠俱有泄者,宜照上因证、因脉治之。

又言大瘕泄者,即肾泄也,每在五更天明之时。肾属水,旺于子。肾之阳虚,命门火衰,不能键闭,故将交阳分,而阳无以长,止有阴寒则泻。治宜补火,尤要于补气。若大便欲出而痛者,是精已竭而复耗之,则大小便牵痛,是宜补肾。(方法列后。)列若误用利药,再损元气,则肢体肿胀而毙矣,可不慎哉!凡泄泻之病,多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然亦有可利者,有不可利者:如暴注新病,形气脉气壮旺者;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实热闭涩者;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皆宜利之。然利之而仍不利者,是湿热闭塞膀胱入水之路,故用利药不应。予有独得之秘,一刻即效,方载于下。若病久者,阴不足者,脉证多寒者,形虚气弱者,口干非渴而不多饮,又不喜冷者,皆不可利。盖虚寒之泻,本非水有余,实因火不足;本非水不利,实因气不行。夫病不因水,利则亡阴;泻由火虚,利复伤气。倘不察其致病之本,则未有不愈利愈虚,而速其危者矣。凡泻水而腹不痛是湿,宜燥渗之。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是气虚,宜温补之。腹痛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是湿而有热,宜清利之。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宜豁之。腹痛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宜消之;实者宜下之。如久泻不禁者,宜补而兼涩;脾气下陷者,补而兼升。

淡渗汤

(新) 治新病水泄,小便短少而黄,或口渴腹痛,不拘男妇大小,服之立效。

苍朮(一钱五分) 浓朴(姜水炒,一钱) 生白芍(一钱三分) 甘草(一钱二分) 扁豆(三钱)

赤茯苓 建泽泻 淮木通 猪苓 宣木瓜(各一钱) 陈皮(八分) 川萆 (四钱足) 车前子(八分) 广木香(三分,煨熟)

同煎,不用引。每味拣地道上料,称足分量,多水煎服,一刻即愈。此方得力在多用萆,以能清膀胱入水之路,庶不入大便,而泄止矣。如受寒邪,身痛发热,加桂枝一钱。

如头痛,加白芷、川芎各一钱,北细辛二、三分。如虚寒腹痛喜按者,加砂仁、真藿香各八分。如夹食者,加神曲、麦芽各炒八分。如舌黄、口渴喜冷者,加黄芩一、二钱,生石膏三钱,或加黑山栀八分。

升阳除湿汤

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谓完谷也。所谓下者举之是也。

苍朮(一钱三分) 柴胡 防风 羌活 神曲(炒) 泽泻 猪苓(各八分) 陈皮麦芽 甘草(炙,各四分) 升麻(七分)

姜三片。温服。如脉虚体弱者,加人参更妙。

清凉汤

(新) 治湿热泻痢,或发热喜冷,或腹痛手不可按,或所泻者臭恶而热,或小水痛而赤,是暴病脉实者可用。

白芍(一钱三分) 甘草 栀子 茯苓 泽泻 黄芩 枳壳 木通 黄连(各一钱)

温服。如大便带血,加熟大黄一钱,当归一钱。如内热甚者,或加黄柏、胆草。

疏利汤

(新) 治食积,水停,痰凝,气滞,肚腹胀痛,或生冷寒湿伤脏,邪实,霍乱,泄利初起者,宜察虚实用之。

陈皮(一钱) 法半夏(钱半 茯苓(二钱) 甘草(炙,一钱) 浓朴(姜水炒) 乌药猪苓 泽泻 神曲(炒,各钱半) 吴茱萸(开水泡,焙干,五、七分)

食远温服。如气痛甚者,加木香五分,砂仁七、八分。如寒湿甚者,小便短赤,加苍朮钱半。如腹痛喜热喜按者,加炮干姜一钱。如小便短,大便多水者,加萆 四钱,木香四分煨用。

甘缓汤

(新) 治泄泻急而趋下,不能少停,此脾气虚而下坠也。

人参(少者,用山药四钱炒黄代之)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钱半) 升麻(五分)

陈皮(七分) 苡仁(炒) 芡实(炒,各二钱) 木瓜 白豆蔻肉(炒研,各一钱)

红枣四枚。温服。此小便清而大便泄也。或加肉豆蔻(面包煨)一钱,煨木香四分。

燥脾汤

(新) 治脾胃虚寒,湿淫转甚,泄泻不止。

白朮(二钱) 茯苓(钱半) 甘草(炙) 干姜(炮) 砂仁(炒研) 藿香 肉桂(各一钱)

肉豆蔻(饭或面包煨,一钱)

红枣、生姜引。如泄而水多者,加苍朮钱半。如寒甚肚痛者,加附子一、二钱。如气滞作痛者,加木香五分,或丁香四五分,吴茱萸(制)七、八分。

浆水饮

治暴泄如水,身冷汗出,脉弱气少,口不能言,此为急病。

半夏(姜制,三钱) 良姜(八分) 干姜(炮) 肉桂 甘草(炙) 附子(各钱半)

水煎频服。或加人参更妙。

茱萸断下丸

治脏腑虚寒,腹痛泄泻。

吴茱萸(汤泡,焙干,二两) 赤石脂 干姜(炮。各一两五钱) 艾叶(炒) 缩砂仁肉豆蔻(面包煨) 附子(各一两)

共为末,面糊丸,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酸收丸

(新) 泻久者,必气散不收,无能统摄,用酸以固之。

人参 山药(炒) 白朮 甘草(炙。各三两) 高良姜(两半) 诃子肉(二两)

石榴皮(醋炒,二两) 白石脂(二两) 五味子(一两)

共为末,醋糊丸,米汤下。如下焦作胀,用枳壳、腹皮、木香、陈皮,煎汤送丸。

平肝补脾汤

(新) 治木旺侮土,脾虚发泄。

当归(土炒,钱半) 白芍(酒炒,一钱) 沙参(三钱) 白朮 茯苓(各二钱) 白豆蔻肉(炒研,八分)

木瓜(一钱二分) 肉桂(钱半) 甘草(炙,一钱)

水煎服。一友逢交春日发泄,一早十余次,至立夏便止,二十多年,凡补脾止泻之药,遍投不效。及诊其脉,系左关强,右关弱。余制此方,用归、芍养肝,肉、桂平肝,四君子补脾,一服立愈,后不再发。

温肾汤

(新) 治五更及天明发泄,多年不愈者,乃命门火衰也。

熟地(八两) 山药(炒) 枣皮(醋蒸。各四钱) 泽泻(一两二钱,盐水浸) 茯苓(三两)

补骨脂(酒炒,三两) 菟丝子(淘去泥沙,酒蒸,四两) 五味子(微炒,二两) 肉桂(四两)

附子(四五两)

先将地黄、枣皮捣成膏,后将各药研末,加山药打糊为丸。此八味去丹皮、蜂蜜,或不用泽泻亦可。盖补真阴真阳,则肾中之水火既济,而开阖之权得矣,又何泄之不止乎!

五味子散

治肾泄,不进饮食。

五味子(炒,二两) 吴茱萸(炒,三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或以山药打糊为丸服,更效。

四神丸

治脾肾虚寒,五更溏泄。

补骨脂(炒,四两) 肉豆蔻(二两) 五味子(两半) 吴茱萸(汤泡炒,一两)

共为末,姜煮枣肉为丸,米饮下。

固涩丸

(新) 治泄久道滑,补之无益,须用此涩剂,庶可止泄。

白朮 牡蛎( ) 附子 干姜 肉蔻(面包煨) 赤石脂(各一两) 诃子肉 石榴皮(醋炒。各两半) 枯矾(三钱) 五倍子(四钱)

为末,醋糊丸,米饮下三钱。并治直肠泄,食入即出。或加龙骨一两。

补中益气汤

(方见伤寒表证。) 治肾伤亏损,大小便牵痛而泄,或茎中痛,此汤加升麻,送四神丸。

又方:以八味地黄丸料加五味子、补骨脂,多服乃痊。不得以下滞有余之证治之。

凡肾泄,忌用参术补脾,以土胜而水愈亏,泄自盛也。

凡脾胃虚寒下陷者,用补中益气东加姜桂、肉果、补骨脂。脾气虚寒不禁者,用六君子东加姜桂。脾肾气血俱虚者,用十全送四神丸。大便滑利,小便短涩,肢体渐肿,喘嗽唾痰,用金匮肾气丸。若大泻如倾,元气渐脱者,用大剂四君子东加干姜、附子、乌梅、五味子;若稍缓,则无及矣。大抵诸泄证,必先分利,后实脾土,益元气,无不全愈。若不论虚实,而早兜涩,遗害不小。

胃脉虚则泄。脉虚按之滑者,必下痢。肾脉小甚为洞泄,肺脉小甚为泄。泄脉洪大者逆。下痢日十余次,脉反实者死。腹鸣而满,四肢清削,泄甚,十五日死。下则泄泻,上则吐痰,为上下俱脱,死。食入即下,为直肠泄,难治。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为难治。

备拣古来治泄泻至简至稳神方于后,以便取用。

脾虚冷泄,用补骨脂(炒)四两,肉豆蔻(生用)二两为末,以姜煮枣肉捣糊为丸,盐汤下。

○ 泄,澄彻清冷,中有糟粕,小便清白,中寒也。用附子理中汤。

○洞泻尽水,用胃苓汤。

○泄而腹胀,诸药不效,用益智仁二两煎服。

○老弱虚泄,用附子、赤石脂各一两,醋糊丸,米汤下。

○多年脾泄:吴茱萸开水泡,焙干,每用三钱,水煎,入盐少许,服之立止。以茱萸能暖膀胱,通水道,故大肠自固,能厘清浊也。

○泄不止,用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丸,紫苏、木瓜汤下。

○久泄,用酸石榴皮研末,米汤下。

○寒泄,并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五钱为末,醋糊丸,米汤下。

○火泄者,食入即出,以火性急速,无容克化,经谓邪热不杀谷也。用黄芩、白芍各二钱,甘草一钱。如腹痛,加桂二分。

如泄有脓血,加黄连。此脉证俱实,不似直肠泄,宜温宜涩也。

○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也,惟峻补命门则可。

有治法在酒证门,宜细阅之。

三十二、论呕吐

呕吐之证,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也,或因寒滞者,必多疼痛;或因食滞者,必多胀满;或因气逆者,必胀痛连于胁肋;或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或因外感者,必头痛身热,脉数而紧;或邪传少阳者,必干呕耳聋,胁痛潮热;或邪在阳明者,必大呕大吐,此宜去邪而呕自愈也。虚者,胃气虚也,以上所言诸证皆无,而忽为呕吐无常,时作时止;食无所停,而见食则呕;气无所逆,而偶触则呕;或身背,或饮食微寒则呕;或吞酸,或嗳腐,或时苦恶心而呕;或因病误用寒凉,本无呕而致呕者;或食入上焦而即吐者;或食入下焦,积久不化而呕者,凡此皆属虚证,补固然矣。然胃本属土,非火不生,非暖不化,此际或用温热之药以暖胃,或补君相之火以生土。故曰:「脾爱温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所以东垣《脾胃论》特着温补之法,庸可忽哉!而河间言呕,因胃火上炎而然,此特一端,不过十之一耳,不如孙真人曰,「呕家圣药是生姜」,此的确之见也。使其中或虚或实,辨之不真,不可施治。

凡呕家皆以胃气为言。使果胃强脾健,则所食皆化,何至呕吐!而兹略有所触,便不能胜,倘非胃气虚弱,何以至此!但或有停滞不已者,是又虚中有实,不得不暂从清理,然后可以培补。至于中气虚困之甚者,是又所急在虚,宜先顾元气,而略加清理。此中本末先后,贵有权宜。

吐伤津液,必口渴,不可误认为火,投以凉药,为害不小!呕家用生姜,以气逆者散之;若胃虚,谷气不行,当以参、朮补胃,推扬谷气为妙。(宜白朮人参、茯苓、半夏、甘草、橘皮、陈朮、苡仁、谷 煮就,时时呷之。)若徒用辛温,愈增燥热,而莫止也。

干呕属气逆,恶心属胃伤。呕苦邪在胆经,吐酸者责之肝脏。呕清水者多气虚,吐虫者皆胃冷。

呕吐病宜从治,不宜寒凉。在东垣则全用温药,在丹溪虽用黄连,亦兼苍朮、茱萸之类,盖得热则行,火旺而脾健运矣。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热见厥者死。呕吐大痛,色如青菜叶者死。

加味二陈和中汤

(新) 治一切呕吐,照后加入。

陈皮(去白,八分)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苍朮(一钱三分,气不宜者勿用)

浓朴(姜炒,一钱) 砂仁(炒研,七分) 竹茹(一钱) 生姜(三钱)

水煎服。如喜热恶寒,肢冷脉迟,此伤于寒也,如丁香一钱,去竹茹,甚则加附子或用理中东加附子,并宜冷服,盖冷遇冶相须而入,自不吐出。如热呕,喜冷恶热,烦躁引饮,脉数而洪,加黄连(姜水炒)一钱,栀子(炒黑)八分,枇杷叶、干葛各钱半,入芦根汁合服。其闻食气而呕,药下亦呕,关脉洪者,并用芦根汁以治其热。

加味小柴胡汤

治少阳证,耳聋胁痛,干咽,潮热。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表证。)

加竹茹二钱,生姜重用三钱,煎服。

丁香安胃汤

治脾胃虚寒,不时呕吐。

丁香(五分) 黄 (炙,二钱) 人参 甘草 当归 苍朮 吴茱萸(炮焙) 草豆蔻(各一钱)

陈皮(八分) 柴胡(酒炒) 升麻(蜜炒) 黄柏(各三分)

水煎服。或加生姜引。

藿香平胃散

治内伤饮食,填塞太阴,呕吐不已。

真藿香 浓朴(姜水炒) 陈皮(各一钱) 苍朮(钱半) 砂仁 甘草(炙。各五分) 神曲(炒,八分)

姜一钱,枣二枚,水煎服。

加味异功散

治胃虚而呕,不喜饮食。

人参(或用山药炒黄四钱代之) 白朮 茯苓(各钱半) 甘草(炙) 陈皮 砂仁(炒研)

藿香(各五分) 神曲(炒,七分) 陈米(一合)

顺取流水煎沸,泡伏龙肝擂细搅浑,放冷澄清,入前药,加姜枣煎服。

四君子汤

治胃口有痰,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病。

人参 白朮 茯苓(各钱半) 甘草(炙,一钱) 生姜(二三钱)

或二陈东加生姜,甚者理中汤。

家秘理中汤

治中寒呕吐,阴盛格阳,不纳药者。

人参 白朮(三钱) 干姜(炮,钱半) 甘草(炙) 附子(各一钱)

煎就去渣,入童便、 猪胆汁各半杯,再煎一、二沸,服之神效。

苏葛二陈汤

治酒伤作呕,面赤口渴,烦躁恶心,连日不宁。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半夏 茯苓(各钱半) 黄连(姜水炒) 栀子(炒。各八分)

苏叶(六分) 干葛(二钱)

水煎,热服乃效。

吐酸水或绿水,肺弦急出寸口,属火上逆,以二陈东加吴茱萸一钱(开水泡一次用)、黄连、柴胡各八分。或平胃散。气逆者加香附。

丹溪茱连丸

治呕酸,吞酸。

黄连(土炒,两半) 吴茱萸(泡焙,一两) 陈皮 苍朮(米泔浸) 黄芩(土炒)

桔梗 茯苓(各一两二钱)

共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少用开水送下,即睡一刻。

小半夏汤

治停水呕吐。

半夏(二钱) 茯苓(钱半)

生姜汁合服。

备拣古来治呕吐至简至稳诸方于后,以便取用。

脾胃气虚,胸膈不利者,用六君子汤,壮脾土,生元气。

○若过服辛热之剂,而呕吐噎膈者,用四君子加芎、归,益脾土,以抑阴火。

○胃火内格,而饮食不入者,用六君子加芩、连,清热养胃。

○食入呕出,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中补脾。

○若服耗气之剂,血无所生,而大便燥结者,用四君子加芎、归,补脾生血。

○若火逆冲上,食不得入者,用四君子加山栀、黄连,清热降火。

○若痰饮阻滞,而食不入者,用六君子加木香、山栀,补脾化痰。

○若脾胃虚寒,饮食不入,或入而不化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补脾胃。更非除房劳、调饮食、节浓味者,不治。年高无血者亦不治。

○呕逆不得下者,用五灵脂、狗胆汁丸服。

○痰饮吐水,因冷冻饮料伤脾,用赤石脂一斤研末,酒下。服尽后,则终身不吐痰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人肥健。

○治痰热,用葛根、麦冬、黄连、栀子、滑石、石膏之类。

○细辛同丁香治寒咽,苍朮暖胃,白朮补胃,艾叶治吐清水,半夏治寒痰,藿香治吐逆,白豆蔻散冷气。寒痰,用附子、半夏、生姜煎服。宿食呕水,用良姜。其余益智仁、干姜、生姜、蜀椒、胡椒、吴茱萸、丁香俱暖胃止呕之品。

○如栝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皆能作呕,忌用。

凡虫作呕,治法在诸虫门。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