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血崩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戊午秋,张七兄亲家之夫人,继室也。即前病喉痛者之姑,年未四旬,得血崩疾。其家富甲一乡,因距城颇远,恐有仓猝病,医药不便,乃设药肆于家。而乡中贫苦者,辄造而请视疾。故亦时时观医书。以夫人病崩,自用血余散止之小效。更一医,又以为热,用寒凉清之,转益甚。乃嘱张俯求余治,余以路远辞,而张哀恳至再,不得已,随之去。入而视之,见病者面如石灰,唇指皆白,知为血虚之极。乃诊其脉,则微弱特甚。乃曰,此中气下陷,脾虚不能摄血,故崩不止。再服寒凉恐血脱也。此时不宜峻补,但提其中气。气能统血,则崩自止。涩之,截之皆非法。因为开补中益气汤,宋似嫌其平平无奇。乃告之曰,君曾读医书,不闻士材先生之言乎,其云:“补气有行血之功,补血无行气之理。”二语极为明确。可见血随气行,气升则血升,气降则血降。若不摄其气而徒止其血,所谓扬汤止沸也。今升其气,使摄血而不下降,然后再用圣愈、养荣之类补其虚,气血相调,并可受孕,治病犹余事耳。宋豁然悟,首肯者数四。更为开大剂圣愈汤,告曰,服补中汤不四帖血当止,后以圣愈汤继之,如恐其烦,可易汤以丸。余去矣,不必再视也。归不数日,时将春夏之交,宋遣人担过牡丹二本。并道病已痊愈。再三申谢。余受而栽于盆,培植灌溉,以吾乡水土杂盐卤,其性极恶。除石榴。葡萄而外,凡花果皆不宜此水,宋所送之牡丹,来时正含苞欲吐,余遣人灌溉,不数日,苞痿而枝渐枯,拔而弃之,增惜焉尔。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