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六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六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调经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喜向,有余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神属心,气属肺,血属肝,形属脾,志属肾,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针经》曰: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三六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需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胜理发泄,汗出胜理,是谓津。津之渗於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十六部者,谓手足二,九窍九,五藏五,合为十六部也。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针经》曰:所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皆神气出入游行之所,非骨节也。言人身所有则多,所举则少,病生之数,何以论之?
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
谓五神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言所以病皆生於五藏者何哉?以内藏五神而成形也。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
志意者,通言五神之大几也。骨髓者,通言表裹之成化也。言五神通泰,骨髓化成,身形既立,乃五藏互相为有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五藏二字。
五藏之道,皆出於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隧,潜道也。经脉伏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焉。
血气者人之神,邪侵之则血气不正,血气不正,故变化而百病乃生矣。然经脉者,所以次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故守经隧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经隧作经渠,义各同#1。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心之藏也。《针经》曰: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悲,一为忧,误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云:悲,一为忧,误也。按《甲乙经》及《太素》并全元起注本并作忧。皇甫士安云:心虚则悲,悲则忧,心实则笑,笑则喜,夫心之与肺,脾之与心,互相成也。故喜发於心,而成於肺;思发於脾,而成於心,一过其节则二藏俱伤。杨上善云:心之忧,在心变动也。肺之忧,在肺之志。是则肺主秋,忧为正也。心主於夏,变而生忧也。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并,谓并合也。未与邪合,故日未并也。洒淅,寒貌也,始起於毫毛,尚在於小络,神之微病,故命日神之微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洒淅作凄厥,《太素》作洫沂。杨上善云:洫,毛孔也,水逆流日沂。谓邪气入於胜理,如水逆流於洫。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邪入小络,故可写其小络之脉出其血,勿深推针,针深则伤肉。以邪居小络,故不欲令针中大经也。络血既出,神气自平。斥,推也。小络,孙络也。《针经》曰:经脉为裹,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平,谓平调也。○新校正云:详此注引《针经》日与《三部九侯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按今《素问》注中引《针经》者多《灵枢》之文,但以《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也。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但通经脉令其和利,抑按虚络令其气致,以神不足,故不欲出血及泄气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按作切,利作和。
帝曰:刺微奈何?
覆前初起於毫毛,未入於经络者。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於不足,神气乃得复。
按摩其病处,手不释散,着针於病处,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气内朝於针,移其人神气令自充足,则微病自去,神气乃得复常。○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云移气於足,无不字。杨上善云:按摩,使气至於踵也。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肺之藏也。肺藏气,息不利则喘。《针经》曰: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也。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日白气微泄。
肺合皮,其色白,故皮肤微病,命日白气微泄。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气,谓荣气也。针写若伤其经,则血出而荣气泄脱,故不欲出血泄气,但写其卫气而已。针补则又宜馑闭穴俞,然其卫气亦不欲泄之。○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经隧者,手太阴之别,从手太阴走手阳明,乃是手太阴向手阳明之道,欲道藏府阴阳,故补写皆从正经,别走之络,写某阴经,别走之路,不得伤其正经也。
帝曰:刺微奈何?
覆前白气微泄者。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胜理,真气乃相得。
亦谓按摩,其病处也,革,皮也。我将深之,适人叉革者,谓其深而浅刺之也。如是胁从,则人怀惧色,故精气潜伏#2也。以其调适於皮,精气潜伏,邪无所据,故乱散而无所休息,发泄於胜理也。邪气既泄,真气乃与皮腆相得矣。○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革,改也。夫人闻乐至,则身心听悦,闻痛及体情铃改异,听悦则百体俱纵,改革则情志铃拒,拒则邪气消伏。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肝之藏也。《针经》曰:肝藏血,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恐作悲。《甲乙经》及《太素》同。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外#3溢,则经有留血。
络有邪,盛则入於经,故云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久留之血至。《太素》同。
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脉盛满则血有余,故出之。经气虚则血不足,故无令血泄也。久留疾出,是谓补之。《针解论》曰:徐而疾则实。义与此同。
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於经,以成其疾。
血络满者,刺按出之,则恶色之血,不得入於经脉。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没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
脾之藏也。《针经》曰: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泾波不利。泾,大便。波,小便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泾作经,女人月经也。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日微风。
邪薄肉分,卫气不通,阳气内鼓,故肉蠕动。○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蠕作溢,《太素》作濡。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写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并谓之经络。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问,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胜理而司开阖,故肉蠕动即取分肉问,但开肉分以出其邪,故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复旧而邪气尽。索,散尽也。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肾之藏也。《针经》曰:肾藏精,精含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胀,谓胀起。厥,谓逆行上冲也。足少阴脉下行,令气不足,故随冲脉逆行而上冲也。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肾合骨,故骨有邪薄,则骨节院动,或骨节之中,如有物鼓动之也。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写然筋血者,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云:写然筋血者,出其血。杨上善云:然筋,当是然谷下筋。再详诸处引然谷者,多云然骨之前血者,疑少骨之二字,前字误作筋字。
不足则补其复溜。
然,谓然谷,足少阴荣也,在内踝之前大骨之下陷者中,血络盛则泄之,其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复溜,足少阴经也,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壮。
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处,故云即取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邪所作以去其邪。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於卫,血逆於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卫行脉外,故气乱於卫,血行经内,故血逆於经,血气不和,故一虚一实。
血并於阴,气并於阳,故为惊狂。
气并於阳,则阳气外盛,故为惊狂。
血并於阳,气并於阴,乃为艮中。
气并於阴,则阳气内盛,故为热中。贝,热也。
血并於上,气并於下,心烦惋善怒。血并於下,气并於上,乱而喜忘。
上,谓鬲上。下,谓鬲下。
帝曰:血并於阴,气并於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泣,谓如雪在水中,凝住而不行去也。
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气并於血则血少,故血虚,血并於气则气少,故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於血则血无,血并於气则气无。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气并於血,则血失其气,血并於气,则气失其血,故日血与气相失。
络之与孙脉俱输於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於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於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平人,谓平和之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阴,或生於阳。其生於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於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於皮肤,传入於孙脉,孙脉满则传入於络脉,络脉满则输於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於分胜之问,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经》及《太素》云皮肤收,无不字。
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日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聂,谓聂皱。辟,谓辟叠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摄辟,《太素》作摄辟。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实,谓邪气盛也。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日实矣。
新校正云:按《经》云: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疑剩喜字。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虚,谓精气夺也。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黑满,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动藏。
则血泣气去,故日虚矣。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经言,谓上古经言也。
岐伯曰:阳受气於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问,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於外,故寒栗。
栗,谓振栗也。
帝曰:阴虚生内#4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院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下焦不通。
胃气热,热气黑胸中,故内热。
甚用其力,致劳倦也。贵役不食,故谷气不盛也。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胜理闭塞,玄府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无玄府二字。
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外伤寒毒,内薄诸阳,寒外盛则皮肤收,皮肤收则胜理密,故卫气蓄聚,无所流行矣。寒气外薄,阳气内争,积火内繙,故生外热也。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於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胜理不通。
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温气,谓阳气也。阴逆内满,则阳气去於皮外也。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於营,取气於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营主血,阴气也。卫主气,阳气也。夫行针之道,叉先知形之长短,骨之广狭,循《三备》法通计身形,以施分寸,故日用形也。四时多少高下,具在下篇。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言欲开其穴,而泄其气也。切,谓急也,言急出其针也。《针经论#5》曰: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也。大气,谓大邪气也。屈,谓退屈也。
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动无後时。莫病,谓无病也。缪刺者,刺络豚,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痛在於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巨刺者。刺经豚。豚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三十六竟
#1同:顾本作『通』。
#2伏:原作『代』,据顾本改。
#3外:原作『水』,据王注改。
#4内:原作『日』,据顾本改。
#5针经论:顾本作『针解篇』。
#6也:顾本作『脉』。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