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经脉别论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患劳动静,皆为变也。
变,谓变易常侯。
是以夜行则喘出於肾,
肾王於夜,气合幽冥,故夜行则喘息内从肾出也。
淫气病肺。
夜行肾劳,因而喘息,气淫不次,则病肺也。
有所堕恐,喘出於肝,
恐生於肝,堕损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也。
淫气害脾。
肝木妄淫,害脾土也。
有所惊恐,喘出於肺,
惊则心无所依#1,神无所归,气乱胸中,故喘出於肺也。
淫气伤心。
惊则神越,故气淫反伤心矣。
度水跌仆,喘出於肾与骨,
湿气通肾,骨,肾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肾骨矣。跌,谓足跌。仆,谓身倒也。跌,音迭;仆,音付。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气有强弱,神有壮懦,故殊状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通达性怀,得其情状,乃为深识,诊契物宜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於胃。
饱甚胃满,故汗出於胃也。
惊而夺精,汗出於心。
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薄之,故汗出於心也。
持重远行,汗出於肾。
骨劳气越,肾复过疚,故持重远行,汗出於肾也。
疾走恐惧,汗出於肝。
暴役於筋,肝气罢极,故疾走恐惧,汗出於肝也。
摇体劳苦,汗出於脾。
摇体劳苦,谓动作施力,非疾走远行也。然动作用力,则谷精四布,脾化水谷,故汗出於脾也。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於过用,此为常也。
不适其性,而强云为,过即病生,此其常理。五藏受气,盖有常分,用而过耗,是以病生。故下文曰:
食气入胃,散精於肝#2,淫气於筋。
肝养筋,故胃散谷精之气入於肝,则浸淫滋养於筋络矣。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於脉。
浊气,谷气也。心居胃上,故谷气归心,淫溢精微入於脉也。何者?心主脉故。
脉气流经,经气归於肺,肺朝百脉,输精於皮毛。
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於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高於肺,以行荣卫阴阳。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於皮毛矣。
毛脉合精,行气於府。
府,谓气之所聚处也,是谓气海,在两乳问,右日擅中也。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气归於权衡。
羶中之布气者分为三隧:其下者走於气街,上者走於息道,宗气留於海,积於胸中,命日气海也。如是分化,乃四藏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也。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三世脉法,皆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气绪均平,则气口之脉而成寸也。夫气口者,脉之大要会也,百脉尽朝,故以其分次死生也。
饮入於胃,游溢精气,上输於脾,
水饮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为云雾,云雾散变,乃注於脾。《灵枢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枢#3。此之谓也。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气通肾,故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波矣。《灵枢经》曰: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於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从是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配合四时寒暑,证符五藏阴阳,睽#4度盈虚,用为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云阴阳动静。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阴,谓肾。阳,谓膀胱也。故下文曰:
表裹当俱写,取之下俞。
阳独至,谓阳气盛至也。阳独至为阳有余,阴不足则阳邪入,故表裹俱写,取足六俞也。下俞,足俞也。新校正云:详六当为穴字之误也。按府有六俞,藏止五俞,今藏府俱写,不当言六俞,六俞则不能兼藏言,穴俞则藏府兼举。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之下俞。
阳气重并,故写阳补阴。
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娇前卒大,取之下俞。
踏,谓阳踏脉,在足外踝下。足少阳脉,行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然跚前卒大,则少阳之气#5盛也,故取足俞少阳也。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一阳,少阳也。过,谓大过也。以其大过,故踏前卒大焉。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
见太阴之脉伏鼓,则当用心省察之,若是真藏之脉,不当治也。
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
三阴,太阴脾之脉也。五藏脉少,胃气不调,是亦太阴之过也。
宜治其下俞,补阳写阴。
以阴气大过故。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啸,谓耳中呜,如啸声也。胆及三焦脉皆入耳,故气逆上则耳中呜。○新校正云:详此上明三阳,此言三阴,今此再言少阳,而不及少阴者,疑此一阳乃二阴之误也。又按全元起本此为少阴厥,显知此即二阴也。
阳并於上,四脉争张,气归於肾,
心脾肝肺,四脉争张,阳并於上者,是肾气不足,故气归於肾也。
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
阴气足,则阳气不复并於上矣。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一或作二,误也。厥阴,一阴也。上言二阴至则当少阴治,下言厥阴治则当一阴至也。然三坟之经,俗久沦坠,人少披习,字多传写误。瘠,乌玄切,骨节疼也。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及全元起本云:象心之大浮也。
太阴藏搏#6,言伏鼓也。二阴传至,肾沉不浮也。
明前独至之脉状也。○新校正云:详前脱二阴,此无一阴,阙文可知。
藏气法时论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
以应木也。
足厥阴少阳主治,
厥阴,肝脉。少阳,胆脉。肝与胆合,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乙为木,束方干也。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甘性和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肝苦急,是其气有余。
心主夏,
以应火也。
手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心脉。太阳,小肠脉。心与小肠合,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丁为火,南方干也。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酸性收敛。○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心苦缓,是心气虚。脾主长夏,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於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王六月也。
足太阴阳明主治, 太阴,脾脉。阳明,胃脉。脾与胃合,故治同。
其日戊己,
戊己为土,中央干也。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苦性乾燥。
肺主秋,
以应金也。
手太阴阳明主治,
太阴,肺脉。阳明,大肠脉。肺与大肠合,故治同。
其日庚辛,
庚辛为金,西方干也。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苦性宣泄,故肺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肺气上逆,是其气有余。
肾主冬,
以应水也。
足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肾脉。太阳,膀胱脉。肾与膀胱合,故治同。
其日壬癸,
壬癸为水,北方干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賸理,致津液,通气也。
辛性津润也。然胜理开,津液达,则肺气下流,肾与肺通,故云通气也。
病在肝,愈於夏,
子制其鬼也。余愈同。
夏不愈,甚於秋,
子休,鬼复王也。余甚同。
秋不死,持於冬,
鬼休而母养,故气执持於父母之乡也。余持同。
起於春,
自得其位,故复起。余起同。
禁当风。
以风气通於肝,故禁而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
丙丁应夏。
丙丁不愈,加於庚辛,
庚辛应秋。
庚辛不死,持於壬癸,
壬癸应冬。
起於甲乙。
应春木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
木王之时,故爽慧也。金王之时,故加甚也。水王之时,故静退也。余慧甚同,其静小异。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以藏气当散,故以辛发散也。《阴阳应象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散於肝。言其常发散也。
用辛补之,酸写之。
辛味散故补,酸味收故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用酸补之,辛写之。自为一义。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
如肝例也。
禁温食热衣。
热则心躁,故禁止之。
心病者,愈在戊己,
戊己应长夏也。
戊己不愈,加於壬癸,
壬癸应冬。
壬癸不死,持於甲乙,
甲乙应春。
起於丙丁。
应夏火也。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亦休王之义也。
心欲奕,急食咸以奥之,
以藏气好更,故以咸柔奥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通於心。言其常欲柔奥也。
用咸补之,甘写之。
咸补,取其柔更。甘写,取其舒缓。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温湿及饱,并伤脾气,故禁止之。
脾病者,愈在庚辛,
应秋气也。
庚辛不愈,加於甲乙,
应春气也。
甲乙不死,持於丙丁,
应夏气也。
起於戊己。
应长夏也。
脾病者,日映慧,日出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日出作平旦。虽日出与平旦时等,按前文言木王之时,皆云平旦,而不云日出,盖日出於冬夏之期有早晚,不若平日一之为得也。
下哺静。
土王则爽慧,木克则增甚,金扶则静退,亦休王之义也。一本或云日中持者,谬也。爰五藏之病,皆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由是故皆有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甘性和缓,顺其静也。
用苦写之,甘补之。
苦写,取其坚燥。甘补,取其安缓。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长夏,起於秋,
例如肝也。
禁寒饮食寒衣。
肺恶寒气,故衣食禁之。《灵枢经》曰:形寒寒饮则伤肺。饮尚伤肺,其食甚焉。肺不独恶寒,亦畏热也。
肺病者,愈在壬癸,
应冬水也。
壬癸不愈,加於丙丁,
应夏火也。
丙丁不死,持於戊己,
长夏土也。
起於庚辛。
应秋金也。
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
金王则慧,水王则静,火王则甚。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以酸性收敛故也。
用酸补之,辛写之。
酸收敛,故补。辛发散,故写。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长夏,长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
例如肝也。
禁犯悴烘热食温炙衣。
肾性恶燥,故此禁之。○新校正云:按别本炸作悴。青对切。焕,乌来切。烦热也。
肾病者,愈在甲乙,
应春木也。
甲乙不愈,甚於戊己,
长夏土也。
戊己不死,持於庚辛,
应秋金也。
起於壬癸。
应冬水也。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
水王则慧,土王则甚,金王则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苦性坚燥也。
用苦补之,咸写之。
苦补,取其坚也。咸写,取其奥也,奥,湿土制也。故用写之。
夫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
邪者,不正之自。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邪也,非唯鬼毒疫疠也。
至其所生而愈,
谓至己所生也。
至其所不胜而甚,
谓至克己之气也。
至於所生而持,
谓至生己之气也。
自得其位而起。
居所主处,谓自得其位也。
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五藏之脉者,谓肝弦、心钧、肺浮、肾营、脾代,如是则可言死生间甚矣。《三部九侯论》曰:铃先知经脉,然後知病脉。此之谓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肝#7厥阴脉,自足而上,环阴器,抵少腹,又上贯肝鬲,布胁肋,故两胁下痛引少腹也。其气实则善怒。《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
虚则目吭吭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肝厥阴脉,自胁肋循喉咙,入顽颗,连目系。胆少阳脉,其支者,从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後,故病如是也。.恐,谓恐惧,魂不安也。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经,谓经脉也。非其络病,故取其经也。取厥阴以治肝气,取少阳以调气逆也。故下文曰: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肝厥阴脉,自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故头痛。胆少阳脉,支别者,从耳中出走耳前;又支别者,加颊车。又厥阴之脉,支别者,从目系下颊裹,故耳聋不聪颊肿也。是以上文兼取少阳也。
取血者。
脉#8中血满,独异於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问痛,两臂内痛,
心少阴脉,支别者,循胸出胁。又手心主厥阴之脉,起於胸中,其支别者,亦循胸出胁,下掖三寸,上抵掖下,下循懦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问。又心少阴之脉,直行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上出掖下,下循腾内後康,行太阴心主之後,下肘内,循臂内後康,抵掌後锐骨之端。又小肠太阳之脉,自臂燸上绕肩甲,交肩上。故病如是。燸,人朱切。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手心主厥阴之脉,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历络三焦;其支别者,循胸出胁。心少阴之脉,自心系下鬲络小肠。故病如是也。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少阴之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取舌本下及经脉血也。
其变病,刺邮中血者。
其或呕变,则刺少阴之邮血满者也。手少阴之邮,在掌後脉中,去腕半寸,当小指之後。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痪脚下痛,
脾象土而主肉,故身重肉痿也。痿,谓痿无力也。脾太阴之脉,起於足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踝前康,上踹内,肾少阴之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上揣内,出蝈内康。故病则足不收,行善痪,脚下痛也。故下取少阴。○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善饥#9,肌肉痿。《千金方》云:善饥,足痿不收。《气交变大论》云: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痪。痿,於尼切,湿病也,足不能行也。痪,音系,小儿病,又尺制切。
虚则腹满肠呜,飧泄食不化,
脾太阴脉,从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故病如是。《灵枢经》曰:中气不足,则腹为之善满,肠为之善呜也。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少阴,肾脉也。以前病行善痪脚下痛,故取之而出血。血满者出之。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新校正云:按《千金方》作肩息背痛。
汗出,屍阴股膝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经》作膝孪。
脾踹腑足皆痛。
肺#10义气而主喘息。在变动为咳,故病则喘咳逆气也。背为胸中之府,肩#11接近之,故肩背痛也。肺养皮毛,邪盛则心液外泄,故汗出也。肾少阴之脉,从足下上循踹内出胭内康,上股内後康,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病则唇脉受邪,故屍阴股膝牌踹腑足皆痛,故下取少阴也。民,苦刀切。踹,时转切,跟也。腑,胡郎切,经也。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嗑乾,
气虚少,故不足以报入息也。肺太阴之络,会於耳中,故聋也。肾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今肺虚则肾气不足以上润於哑,故哑乾也。是以下文兼取少阴也。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端内侧内踝後之直上,则少阴#12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分有血满异於常者,即时取之。
肾病者,腹大经肿,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经肿痛。
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肾少阴脉,起於足而上循瑞,复从横骨中,侠齐循腹裹上行而入肺,故腹大经肿而喘咳也。肾病则骨不能用,故身重也。肾邪攻肺,心气内微,心液为汗,故寝汗出也。经既肿矣,汗复津泄,阴凝玄府,阳烁上焦,内热外寒,故憎风也。憎风,谓深恶之也。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肾少阴豚,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然肾气既虚,心无所制,心气需肺,故痛聚胸中也。足太阳豚,从项下行而至足,肾虚则太阳之气不能盛行於足,故足玲而气逆也。清,谓气清玲。厥,谓气逆也。以清玲气逆,故大腹小腹痛。志不足则神躁扰,故不乐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大腹小腹作大肠小肠。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几刺之道,虚则补之,实则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脉,而後乃平有余不足焉。《三部九候论》曰:铃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写之,虚则补之,铃先去其血豚而後调之。此之谓也。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宽缓也。○新校正云:详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於此。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小豆作麻。
犬肉李韭皆酸。
心性喜缓,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敛也。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杳蓝皆苦。
肺喜气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蕾皆咸。
究斯宜食,乃调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奥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与众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肝心肺肾食宜皆与前文合,独脾食咸宜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义。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鹦肉桃葱皆辛。
肾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润也。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奕。
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已。辛亦能润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
之,则其谓苦之燥泄也。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则其谓辛之濡润也。奕,音软。
毒药攻邪,
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乌兽之类,皆可以松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也。○新校正云:按《本草》云: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故云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五果为助,
谓桃、李、杏、栗、枣也。
五畜为益,
谓牛、羊、豕、犬、鹞也。
五菜为充,
谓葵、蕾、蓬、葱、韭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日: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气谓阳化,味日阴施,气味合和,则补益精气矣。《阴阳应象大论》日: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又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补精益气,其义可知。○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制药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此之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奕,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
用五味而调五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欲奥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养而为义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竟
#1依:顾本作『倚』。
#2肝:原作『肺』,据顾本改。
#3枢:顾本作『柜』。
#4睽:顾本作『揆』。
#5气:原作『前』,据顾本改。
#6搏:顾本作『搏』。下『搏』字仿此。
#7肝:原作『脾』,据顾本改。
#8脉:原作『脸』,据顾本改。
#9饥:原作『肌』,据顾本改。
#10肺:顾本作『形』。
#11肩:原作『有』,据顾本改。
#12阴:原脱,据顾本补。
经名: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为先秦着作,撰人不详,唐王冰注释,宋林亿等校正。五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明顾从德仿宋刻本,简称顾本。
热门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