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主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此章论十二经之络脉。分络于皮肤之间。病之始生。必先于皮毛。入客于络脉。随皮部所循之脉。而传入于经。入舍于所主之脏腑。如不入于络。则留于筋骨之间。而为筋挛骨痛也。分部分属之部署也。经、径也。纪、维也。言脉络有径之经。横之维也。结、绑定也。络、联系也。言筋之系于分肉。连于骨节也。度量、大小长短也。邪在皮肉筋骨络脉脏腑。各有浅深。或为筋挛骨痛。肉铄破 。或入舍于脏腑。而为脏腑之病也。别其络脉所分之上下左右。十二经脉之阴阳所在。而知病之始终也。)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夫径而深者为经。浮而见于皮者为络。纪、记也。欲知皮之分部。当以所见之络脉分之。然又当以经脉为纪。盖络乃经脉之支别。如肺之经脉。循于鱼际尺泽 腋之间。即其间所见之络脉。乃肺之络。而络外之皮。即肺主之部矣。视其色多青则寒。黄赤则热。

络盛则入客于经。经满则入舍于肺脏。十二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阳明之阳络。名曰害蜚。蜚、飞动也。阳明者午也。为盛阳之时。如万物之飞动。阳盛而阴气加之。有害于飞。故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上下同法。谓手足二经皆同此法。部中、皮之分部中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于络脉。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经。故视其皮部之浮络。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为寒热。络盛而不泻其邪。则入客于经矣。在阳明之部分。则为阳明之病。在少阳之部分。则为少阳之病。在三阴之部分。则为三阴之病。故列于首节。而六经皆然。)阳主外。阴主内。(此言经络之分阴阳外内也。经云。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故见于皮肤间者。

为络为阳而主外。络于筋骨间者。为经为阴而主内。盖在阳者可从外解。在阴者则内入而舍于脏腑矣。按通评虚实论曰。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盖以络为阳而经为阴也。)少阳之阳。名曰枢持。(枢、枢机也。持、主持也。少阳主枢。故名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此复论经气之从内而外出也。夫五脏内合五行。地之阴阳也。六经外合六气。天之阴阳也。天之六气。下合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是以在外六经之气。从阳而内。在内经脉之气。从阴而外出于皮肤。复从皮肤而入于肌肉筋骨。以渗于脏腑募原之间。而内通于五脏。此论经脉之气。环转无端。盖从内而外也。

详本经四时刺逆从论。)太阳之阳。名曰关枢。(关、卫固也。太阳主诸阳之气而主表。阳气生于阴中。枢转而外出。

太阳之气。从内而出。卫固于外。故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上下谓手足二经。六气止合六经。足之六经。上合于手。故止曰上下同法。而不言手之小肠。足之膀胱也。六经皆然。)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儒、说文。柔也。王氏曰。顺也。少阴为三阴开阖之枢。而阴气柔顺。故名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四时刺逆从论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

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此言经脉之气。从经脉而出于孙络。从孙络而溢于皮肤。复从皮肤而入于肌肉筋骨。故曰。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阴、谓经脉也。

言脉气之环转。从经而出。复从外而内注于骨。诸经皆然。此论三阴。而少阴又主冬主骨。故复申明之。王芳侯曰。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论邪气之从外而入。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论正气之从内而出。)心主之阴。名害肩。(阴、谓厥阴之络也。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肩、任也。谓任一身之阴。阴极而一阳加之。故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曰。

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上谓手厥阴心主。下谓足厥阴肝经。此篇论络脉经脉。而手厥阴心主主脉。

故提手厥阴焉。)太阴之阴。名曰关蛰。(蛰者。阴藏蛰动之虫。盖气藏于阴。而欲动蛰于外。乃太阴关之。故名关蛰。

夫内为阴。外为阳也。荣卫篇曰。太阴主内。太阳主外。枢转外出之阳。而太阳关之。故名关枢。阴藏动蛰之气。而太阴关之。故名关蛰。两阳合明。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以阳盛而一阴加之。故曰害蜚。阴极而一阳加之。故曰害肩。少阳主三阳之枢。故曰枢持。少阴主三阴之枢。故曰枢儒。以三阴三阳对待论之。命名之义自得矣。)上下同法。

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六脏六腑。所合十二经之络脉。各分属于皮之部署。)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此言邪入于经。有不动脏而溜于腑者。传入于腑。谓入于大肠小肠胃腑也。廪、积也。夫经络受邪。则内干脏腑。其脏气实者。不必动脏。则溜于腑矣。盖阳明居中土。为万物之所归。邪入于胃。则积于肠胃之间。为贲响腹胀诸证。)邪之始入于皮也。 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铄 破。毛直而败。(此论邪之有入于经络。而虚陷于内者。有留于筋骨之间。而为筋挛骨痛者。盖皮肉筋骨。皆属气分。络脉经俞。皆属血分。经络内连脏腑。是以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如不入于络。则留于皮肉筋骨之间。为外皮肤所中也。 然、寒栗逆起之貌。邪盛于络。则变见青黄赤黑之色于皮部。转入于经。则感脏腑之气虚而陷下也。如留于筋骨之间。则为筋挛骨痛。铄肉破 。毛直夭焦之败证。)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曰。善。(此言邪入于经。而内干脏腑也。不与、不及也。言皮毛之表气微虚。以致邪入于经。而为干脏之危病也。)

卷七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此承上章而复问也。言络脉之五色各异。而为痛痹寒热之证者。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言经脉有五行之常色。络脉则随四时之变而无常色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此言经脉应五脏。

故有常色也。经、谓十二经脉。五脏具五色。亦皆应其经脉。而为青黄赤白黑之常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帝言经脉应五脏而成五色。络脉之阴阳。亦当应其经矣。)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此言阴络应经脉而成五色。阳络随四时而成五色也。阴络者。六阴经之络。应五脏之经。各有常色而不变。阳络者。

六阳经之络。合六腑之阳。随四时之春青夏赤秋白冬黑。并为变易者也。此皆四时五行之常色。谓之无病。若四时之中。

五脏之络。见青黑为寒。见黄赤则为热矣。王芳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六腑为阳。外应三阳之气。五脏为阴。内合地之五行。是以阳络随天之四时。色变无常。而内通于五脏。五脏内应五行。而外合于三阳。脏腑阴阳。又互相交合者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

谓之寒热。帝曰。善。(此言色变之因于寒热也。泣同涩。凝泣淖泽。谓络中之血气。此皆常色。谓之无病八字。当在随四时而行也之下。误脱在此。王芳侯曰。内因之寒热。由阴而及阳。外因之寒热。由阳以及阴。是以病色之无分乎阳络阴络也。)

卷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穴乃气之所注。故曰气穴。而不论及于经脉也。所、谓气穴所在之处。卒、尽也。

针经曰。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非圣者孰能穷其道。是以岐伯稽首再拜曰。窘乎哉问也。莫仲超曰。知血气之生始。

经脉之贯通。乃医学之根本。学人当于诸刺论中求之。)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

而目以明。耳以聪矣。(逡巡、退让貌。未睹未闻。而耳聪目明者。神志会通也。)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真数者。脉络之穴数。藏之金匮者。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乃金匮之真言。上帝之所贵也。)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心、谓心胸也。夫背为阳。胸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控、引也。背与心相控而痛者。阴阳相引而为痛也。此先论阴阳二气。总属任督之所主。而后论脏腑阴阳之气。各有所注之穴焉。天突在结喉下中央。乃阴维任脉之会。十椎在大椎下第七椎。乃督脉至阳之穴。督脉阳维之会也。盖大椎上尚有三椎。总数之为十椎也。胃脘、中脘也。中脘者。胃之募也。王冰曰。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三脉所生。脉气所发也。关元在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此四穴者。乃阴阳气之交会也。张兆璜曰。先以胸背分阴阳。后以上下分阴阳。)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此释上文而言背胸之邪。系于阴阳。引及于左右。偏痛亦如此。盖左为阳而右为阴也。其病前后痛涩者。背胸邪系阴阳也。胸脉痛者。其脉络胸胁。故左右如此也。

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者。督脉上贯心膈入喉。任脉入膻中上喉咙也。偏痛者。其脉斜出尻络胁。上肩而斜下也。)

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此言阴阳系邪。胸背相引。由任督之相交。任督之合。又由督之大络。而交通于任脉也。督之大络。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所谓大络者。若江河之外。别有江河。经脉满则转溢于大络。故督脉满则斜出于尻脉。盖督脉之别。斜出于尻。络胸胁也。其络支心贯膈。上肩胛而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复斜下肩而与督脉交合于十椎下间。故胸背相控而痛。

所治在天突与十椎间者。乃大络之通会处也。张兆璜曰。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故不曰交。而曰加者。谓阳加于阴。有阳施阴受之义也。)脏俞五十穴。(脏谓五脏。俞、经俞之穴也。脏各有五。五五二十有五。左右合之。共五十穴也。

五者。井荥俞经合。所出为井。俱在手足趾上。离爪甲一韭许。所入为合。皆在手足之肘膝间。而不过肘膝。五脏六腑皆然。肝之井曰大敦。荥曰行间。俞曰太冲。经曰中封。合曰曲泉。心之井曰少冲。荥曰少府。俞曰神门。经曰灵道。合曰少海。脾之井曰隐白。营曰大都。俞曰太白。经曰商邱。合曰阴陵泉。肺之井曰少商。荥曰鱼际。俞曰太渊。

经曰经俞。合曰尺泽。肾之井曰涌泉。荥曰然谷。俞曰太溪。经曰复溜。合曰阴谷。此五脏之五俞。出于井木。溜于荥火。注于俞土。行于经金。入于合水也。)腑俞七十二穴。(六腑各有六。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亦皆出于手足之指端。入于肘膝之合穴。六者。井荥俞经原合也。胆之井曰窍阴。荥曰侠溪。俞曰临泣。原曰丘墟。经曰阳辅。合曰阳陵泉。胃之井曰厉兑。荥曰内庭。俞曰陷谷。原曰冲阳。经曰解溪。合曰三里。大肠之井曰商阳。

荥曰二间。俞曰三间。原曰合谷。经曰阳溪。合曰曲池。小肠之井曰少泽。荥曰前谷。俞曰后溪。原曰腕骨。经曰阳谷。

合曰少海。三焦之井曰关冲。荥曰液门。俞曰中渚。原曰阳池。经曰支沟。合曰天井。膀胱之井曰至阴。荥曰通谷。

俞曰束骨。原曰京骨。经曰昆仑。合曰委中。此六腑之俞。出于井金。溜于荥水。注于俞木。行于原经火。入于合土。

盖天为阳。地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故脏合地之五行。腑合天之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是以多原穴也。原者。谓火之原。生于阴中之少阳也。张兆璜曰。脏气出于井木。腑气出于井金。盖春夏者。天之阴阳也。秋冬者。地之阴阳也。脏始于天之春木。而终于冬令之水。腑始于地之秋金。而复交于春夏。此皆脏腑阴阳更互之妙用。故曰。天有阴阳。

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夫生长化收藏。在天四时之气也。

而五脏五行应之。故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热俞五十九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大杼膺俞缺盆背俞各二。共八穴。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各二。共八穴。云门 骨委中髓空各二。共八穴。五脏俞旁各五。计十穴。通共计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尻上五行行五。五五共二十五穴。伏兔上各二行行五。五四共二十穴。踝上各一行行六。

计十二穴。通共五十七穴。以上一百十六穴。详水热穴论。)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此节热俞内穴。重言之者。

谓热俞即是气穴。可以取气。可以泻热。亦可使热邪随气而泄。故下文曰热俞在气穴。)中KT 两旁各五。凡十穴。(KT膂同。在脊骨两旁。各开一寸五分。足太阳膀胱经之五脏俞也。肺俞在三椎间。心俞在五椎间。肝俞在九椎间。脾俞在十一椎间。肾俞在十四椎间。)大椎上两旁各一。凡二穴。(大椎两旁。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穴也。脊骨之高起曰椎。

大椎上者。谓大椎高起间之两旁。非椎之上节也。王氏误认为椎之上节。故云。甲乙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并不载。未详何俞。王芳侯曰。两旁各一凡此五字。为首节之总纲。故以后不言此五字者。以每节咸准此也。)目瞳子浮白二穴。(瞳子在目锐 。浮白穴在耳后发际内一寸。左右各一。凡四穴。俱属足少阳胆经。)两髀厌分中二穴。(谓髀枢中环跳穴也。

属足少阳胆经。)犊鼻二穴。(犊鼻穴在膝髌下 骨上。侠解大筋陷中。属足阳明胃经。)耳中多所闻二穴。(一名听宫。

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属手太阳小肠经。)眉本二穴。(攒竹穴在眉间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完骨二穴。(完骨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属足少阳胆经。)项中央一穴。(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枕骨二穴。(枕骨穴。一名窍阴穴。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属足少阳胆经。)上关二穴。

(一名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张口取之乃得。属足少阳胆经。)大迎二穴。(大迎穴在曲颔前一寸三分。

骨陷中动脉。属足阳明胃经。)下关二穴。(下关穴在上关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闭口有穴。属足阳明胃经。)天柱二穴。(天柱穴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巨虚上下廉四穴。(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举足取之。巨虚下廉在上廉下三寸。蹲地举足取之。左右共四穴。共属足阳明胃经。)曲牙二穴。(即颊车穴。一名机关。在耳下曲颊端近前陷中。开口有空。属足阳明胃经。)天突一穴。(天突穴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属任脉。)天府二穴。(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臂 内动脉陷中。属手太阴肺经。)天牖二穴。(天牖穴在颈筋间。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

完骨下。发际上。属手少阳三焦经。)扶突二穴。(扶突穴在颈大筋间下一寸。人迎后一寸半。仰而取之。属手阳明大肠经。)天窗二穴。(一名窗笼。在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应手陷中。属手太阳小肠经。)肩解二穴。(即肩井穴。

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陷中。属足少阳胆经。)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属任脉。)

委阳二穴。(委阳穴在承扶下一寸六分。屈身取之。属足太阳膀胱经。)肩贞二穴。(肩贞穴在曲胛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者中。属手太阳小肠经。)喑门一穴。(一名 门。又名舌厌。在项后风府后一寸。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入系舌本。督脉阳维之会。)齐一穴。(脐中有神阙穴。一名气舍。当脐中央。禁刺。属任脉。)胸俞十二穴。(谓足少阴肾经之俞府、 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各开中行二寸。俞府在巨骨下。璇玑旁二寸陷中。下五穴。

递相下。同身寸一寸六分陷者中。)背俞二穴。(谓膈俞穴。在大椎下第七椎间。各开中行一寸五分。)膺俞十二穴。(胸之两旁曰膺。膺俞者。谓手太阴之云门、中府。足太阴之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左右共十二穴。云门在巨骨下。侠气户旁二寸陷中。去胸中任脉两旁横开各六寸。动脉应手。中府下云门一寸。余五穴递相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

分肉二穴。(一名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之端。属足少阳胆经。)踝上横二穴。(踝叶瓦去声谓内踝上之交信穴。去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属足少阴肾经。外踝上跗阳穴。去外踝上二寸。太阳前。

少阳后。筋骨间阳跷之 。属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四穴。)阴阳跷四穴。(阴跷穴在足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跷脉之所生。阳跷在足外踝下五分。是谓申脉。阳跷脉之所生。愚按脉度一十六丈二尺。内兼任督跷脉。故气穴亦如之。盖穴者。

脉气之所注也。)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此言寒热之邪。皆从气分而出。夫百病之始生也。

皆生于风雨寒暑。风暑、天之阳热。雨水、地之阴寒。感天地之寒热。病吾身之阴阳。是气分之邪。当从气分而出。故名之曰气穴论。谓以上三百六十五穴。以应周天之气数。所以取气。所以泻邪者也。诸分者。大小分肉之间。皮肤肌腠之气分也。气穴者。荣卫血气之所注也。膝解为骸。两骸厌中二穴。谓足少阳之阳陵泉也。夫十一脏腑之气。皆取决于胆。谓少阳主初生之气也。故寒热独取于两骸厌中者。谓在脏在腑。其寒其热之邪。皆从少阳之气以升散。故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此言有大禁之穴。在天府下五寸。乃手阳明大肠经之五里穴也。灵枢本输篇曰。尺动脉在五里。五 之禁也。玉版论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五往、五刺也。谓五脏各有五俞。五俞五刺。五五二十五刺。则五脏之气尽矣。故曰大禁二十五。谓禁二十五刺也。此言三百六十五穴之血气。由五脏大络之所注也。)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自天突、十椎、上纪、关元至厌中二穴。共计三百六十四穴。然内多重复。想有简脱。故不全耳。)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

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居、止也。谓针所止之处也。游针者。谓得针之道。而以神遇之。若游刃然。

恢恢乎有余地矣。脉度篇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格。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孙络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之气。孙络满则流溢于大络。

而生奇病。盖大络之血气。外出于皮肤。而与孙络相遇。是以脉外之卫。脉内之荣。相交通于孙络皮肤之间。)荣卫稽留。

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孙络外通于皮肤。内连于经脉。以通荣卫者也。故邪客之。则荣卫稽留。荣卫不能相将而行。则气竭而血着矣。邪气在外。则为发热。正气稽留。

内为少气。当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其血留色变之处。即刺泄之。无问其穴会之所在也。王芳侯曰。按脉度篇云。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引药以补之。是病在络脉者。止用针泻而不补。故不必论其穴会也。)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此言肌腠之间。

亦所以行荣卫者也。夫肉有大分小分。大分者。如股肱之肉。各有界畔。小分者。肌肉之内。皆有纹理。然理路虽分。

而交相会合。是大分处即是大会处。小分处即是小会处也。分会之间。以行荣卫之气。故名之曰溪谷。易曰山泽通气。

如山泽之气。从溪谷以相通。大气。宗气也。愚按荣气生于中焦水谷之精。流溢于脉中。布散于脉外。专精者。行于经隧。经隧者。胃之大络。与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是荣气之有行于脉中。有行于脉外。有同宗气出于胃之经隧。注于脏腑之大络。而出于肌腠之间。三者之气。交相会合。故曰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是以上节论脉中之荣气。与卫气交通于孙络之间。此论布散之荣气。与卫气宗气。大会于分肉之外。是卫气之通于脉中。而荣气之行于脉外者也。王芳侯曰。皮肤有血。当知脉外有荣。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是脉中之有卫。故曰。脉荣荣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邪溢气壅。

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凑。必将为败。(此邪客于溪谷之间而为热也。夫气为阳邪。留于肌腠之气分。邪正相搏。则为病热。故有壅脓消破之败证矣。邪气淫溢。则正气自壅。溪谷之气。与脉相通。

是以脉热于内。而肉败于外也。荣卫不行。则血气留滞。而为壅脓。 、足之股肉也。节凑、筋骨相连之处。邪留其间。

则筋骨必将为败矣。此论邪因气以化热。故上言热证而不曰热邪。下节论寒邪所客。故曰积寒。莫仲超曰。经云。溪谷属骨。盖骨生筋而筋生肉。故溪谷之邪。留而不去。必致节凑败而骨髓销。)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内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流于溪谷也。(此寒邪留于溪谷之间。而不为病热者也。积寒留舍。致荣卫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余。寒性凝涩。故为不足。此大寒之邪。流于溪谷之间。

以致筋骨皆为病也。张兆璜曰。皮肤为之不仁。缘荣卫不居于外。不居于外者。逆于脉内也。故此节无脉病。莫仲超曰。居、止也。热邪流行。则荣卫不行。寒邪留舍。则荣卫不居。邪正之不相合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

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溪谷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以应一岁。与孙络之相同。可以微针刺取。以泻其邪。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邪在皮肤。循脉往来。见而泻之。与治孙络之法相同。而亦不必问其穴会之所在也。此言邪之客于人也。必先始于皮肤。次于孙络。入于肌内。以及于筋骨。在浅之时。微针所及。易于散解。无使其入深而为大痹也。)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故藏之金匮。贮之金兰之室焉。张兆璜曰。金兰之室。藏之于心也。)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

(此复申明孙络之与大络相通也。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而孙络之脉。又有与经脉相别而与大络相通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大络。复传注于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盖言十四脉络之外而又有十二脉络。十四脉络者。十二脏腑与任督之别。共十四大络也。十二脉络者。十二脏腑之经正也。是十二经正与十四大络相通。十四大络复与三百六十五络相通。是以邪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故曰以溢奇邪。

以通荣卫。)内解泻于中者十脉。(十脉者。谓五脏之脉也。此言孙络三百六十五脉。与十二脉络。十四大络。设有邪客于其间者。当从五脏之经脉以泻解之。盖诸络之原。本于五脏也。故缪刺篇曰。凡刺之数。先治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张兆璜曰。上节云。以痹淫溢。

循脉往来。微针所及。末结曰内解于中者十脉。是从外而循于内也。缪刺篇曰。先治其经脉。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是从内而循于外也。盖邪之中人。始于皮肤孙络。入于筋骨经脉。有留舍于外者。有流溢于内者。有从浅而入深者。有从里而复出之表者。邪气浮溢。无有恒常。是以经旨错综。学人皆当体会。)

卷七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脉者血气之府。穴者脉气所发。此篇无问答之辞而曰论者。伯承上章复论三阳经脉气所发者。亦三百六十五穴。以应周天之数。盖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只论手足之三阳。而不及于阴也。)两眉头各一(攒竹穴也。)入发至项三寸半。旁五相去三寸。(马莳曰。大杼、风门二穴也。入发至项者。谓上入于发际。下至于项间。相去三寸半许。旁五者。谓五行之两旁也。相去三寸半者。大杼在大椎各开一寸五分。风门在二椎间各开一寸五分也。愚谓此二句。照应末节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句。皆无各一二字。盖谓穴乃气之所发。经外亦可取穴。不必拘于脉中。故下文云。其浮气在皮中者。五五二十五穴。言太阳之气。浮于皮中。而少阳督脉。皆从太阳之气。而为太阳之穴矣。)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此言脉气之相从也。夫脉气行于脉中。三阳之气行于脉外。气循脉而行。脉随气而转。脉气之相从也。是以太阳之气。循脉上升于头项。而中行督脉之囟会。前顶、百会、后顶、长强五穴。旁两行太阳经之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十穴。又旁两行少阳经之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皆从太阳之气。而为太阳之脉气所发。是刚健柔顺。脉随气发者也。后六经皆然。张兆璜曰。热病论。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其脉连于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此气循脉而行也。此篇曰。其浮气在皮中者。五五二十五穴。

乃脉随气而发也。阴阳血气。外内相将。雌雄相应者也。)项中大筋两旁各一。(谓天柱二穴也。)风府两旁各一(谓风池二穴也。)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自大椎至尾 骨。计二十一节。其间十五椎旁各一穴。谓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内俞、白环俞。两旁共计三十穴。而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皆在于其间。张兆璜曰。复提出脏俞腑俞者。盖谓三百六十五之脉气所发。皆本于五脏六腑。故末节复补出五脏之脉气。)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谓委中、昆仑、京骨。束骨、通谷、至阴。各六俞。共十二穴。通计七十七穴。外脱简一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

两角上各二。(谓天冲、曲鬓左右各二。共四穴也。)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各五。

共十穴。按太阳之气。上升于头项。少阳之气。上升于头颊。故此五脉。从太阳之气。则为太阳之气所发。从少阳之脉。

则为少阳之脉气所发也。张兆璜曰。太阳之气在头正中。而下于后项。少阳之气。在头两旁。连于两颊。而下于两肩。

阳明之气在面。而下于膺喉。在经脉亦然。而支别则互相交错于耳鼻前后上下之间。)耳前角上各一(谓颔厌二穴。)耳前角下各一。(谓悬厘二穴。)锐发下各一。(谓和 二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客主人各一。(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

耳后陷中各一。(谓翳风二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下关各一。(下关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属足阳明胃经。)耳下牙车之后各一(谓颊车二穴。属足阳明胃经。)缺盆各一。(缺盆二穴。在肩下横骨陷者中。属足阳明胃经。愚按邪气脏腑篇曰。诸阳之会。皆在于头面。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中者。

谓始中于三阳之气分。下者。谓下于三阳之脉中。手足三阳之脉。盘错于头面颈颊之间。而手足三阳之气。分部于头面项颊之上。是以手少阳足阳明之脉。交过于足少阳之部署。而皆为足少阳之脉气所发。余经皆然。)掖下三寸。胁下至入间各一。(掖下谓渊掖、辄筋、天池。胁下至 。谓日月、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居 。共九穴。曰入间者。自掖下三寸。至季肋间。凡入肋骨间也。渊掖。在掖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辄筋在期门下五分陷中。第三肋间。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络经。在掖下三寸。乳后一寸。日月在期门下五分。章门系足厥阴肝经穴。在季胁肋端。脐上二寸。两旁开九寸。侧卧。肘尖尽处是穴。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五枢在带脉下三寸。维道在章门下五寸三分。居 在章门下八寸三分。)髀枢中旁各一。(谓环跳二穴。侧卧。伸下足。屈上足。以右手摸穴。左摇撼取之为得。)膝下以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谓阳陵泉、阳辅、丘墟、临泣、侠溪、窍阴六穴。阳陵泉在膝下一寸。 外廉陷中。端坐取之。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三分。丘墟在足外踝下陷中。临泣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窍阴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谓悬颅、阳白、头维。左右各三。共六穴也。悬颅、阳白。系足少阳胆经。头维系本经穴。悬颅在曲角上。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头维在头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半。神庭旁四寸半。)面鼽骨空各一。(谓四白穴。在目下一寸。直对瞳子下。)大迎之骨空各一。(大迎穴在曲颊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动脉。)人迎各一。(人迎穴在结喉两旁一寸半。大动脉应手)缺盆外骨空各一。

(谓天 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肩缺盆上骨际陷中。缺盆上起肉是穴。)膺中骨间各一。(谓膺窗、气户、库房、屋翳、乳中、乳根六穴。曰各一者。言膺中之骨间。正诸穴之所在。气户在柱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库房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屋翳在巨房下一寸六分陷中。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乳中当乳中是穴。乳根在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谓本经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五穴。各去中行三寸。不容在巨阙旁第四肋端下。至下承满、梁门、关门、太乙。上下相去各一寸。)侠齐广三寸各三。(谓滑肉门、天枢、外陵三穴。滑肉门在太乙下一寸。去中行侠脐各三寸。天枢在脐旁各开二寸陷中。外陵在天枢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下齐二寸侠之各三。

(谓大巨、水道、归来三穴。大巨在外陵下一寸。水道在大巨下二寸。归来在水道下二寸。各开脐下中行二寸。)气街动脉各一。(即气冲穴。在归来下鼠 上一寸。动脉应手。)伏兔上各一(谓髀关二穴。在膝上伏兔后交分中。)三里以下。

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八俞者。谓三里、巨虚上廉、巨虚下廉、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八穴。分之所在。计十六穴。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巨虚下廉在上廉下三寸。解溪在冲阳后一寸半。腕上陷中。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中。冲阳在足跗下五寸。动脉应手。陷谷在足大指次指下本节后陷中。

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厉兑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 各一。(谓睛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内 外一分宛宛中。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五脉之会。)目外各一。(谓瞳子 二穴。属足少阳胆经。在目外去 五分。)鼽骨下各一。(谓颧 二穴。在面 骨下廉。锐骨端陷中。)耳郭上各一。(谓角孙二穴。

系手少阳三焦经。在耳郭中间上发际下。开口有空。)耳中各一。(谓听宫二穴。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巨骨穴各一。(巨骨二穴。系手阳明大肠经。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曲掖上骨穴各一。(谓 俞二穴。挟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柱骨上陷者各一(谓肩井二穴。系足少阳胆经。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上天窗四寸各一。

(谓天窗、窍阴四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天窗在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肩解各一。(谓秉风二穴。在肩上小 后。举臂有空。)肩解下三寸各一。(谓天宗二穴。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谓小海、阳谷、腕骨、后溪、前谷、少泽六穴。小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阳谷在手外侧胁中锐骨下。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后溪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捏拳取之。前谷在手小指外侧。

本节前陷中。少泽在手小指外侧。去爪甲一分陷中。)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谓迎香、扶突二穴。迎香在鼻下空旁五分。扶突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半。)大迎骨空各一。(大迎穴系足阳明胃经。在颊前一寸五分。)柱骨之会各一。(谓天鼎二穴。在颈缺盆上扶突后一寸。) 骨之会各一。(谓肩 二穴也。在膊骨头肩端上。两旁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谓三里、阳溪、合谷、三间、二间、商阳六穴。三里在曲池下二寸。阳溪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三间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

二间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间。商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许。)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谓颧二穴。系手太阳小肠经。在两 骨锐骨端陷中。)眉后各一。(谓丝竹空二穴。在眉后陷中。)角上各一。(谓悬厘二穴。系足少阳胆经。在曲角上脑空下廉。)下完骨后各一。(谓天牖二穴。系足少阳胆经。在耳后入发际四分。)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谓风池二穴。系足少阳胆经。在耳后脑空下。发际陷中。)侠扶突各一。(谓天窗二穴。在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属手太阳小肠经。)肩贞各一。(肩贞二穴。系手太阳小肠经。在曲胛两骨解间。肩 后陷中。)

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谓肩 、 会、消泺三穴。肩 当缺盆上突起肉。 会挟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消泺在肩下。臂外间。腑对肘分下。)肘以下至于小指次指本各六俞。(谓天井、支沟、阳池、中渚、液门、关冲六穴。天井在肘外大骨后肘上一寸。辅骨上两筋叉罅中。支沟在腕后臂外三寸。两骨间陷中。阳池在手表腕上陷中。从指本节。直摸下至腕中心。中渚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液门在手小指次指本节间陷中。捏拳取之。关冲在无名指端。去爪甲如韭叶许。)督脉下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谓风府、 门二穴也。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门在项间风府后一寸。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入系舌本。)发际后中八。(谓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八穴。神庭在鼻上入发际五分。上星入发际一寸。正中央陷中。囟会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前顶在上星后寸半陷中。百会在前顶后寸半。顶中央略退后些。可容爪甲一米许。后顶在百会后一寸半。强间在后顶后一寸半。脑户在强间后一寸半。)面中三。(谓素 、水沟、 交三穴。素 在鼻柱上端准头。水沟一名人中。

在鼻柱下。近鼻孔中央陷中。 交在唇内齿上 缝中。)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谓自大椎以下至尻尾之长强。计十三穴。及下两旁之会阳穴。共十五穴也。大椎在项后大骨上陷中。陶道在大椎下节间。身柱在三椎下节间。神道在五椎节间。灵台在六椎节间。至阳在七椎节间。筋缩在八椎节间。脊中在十一椎节间。悬枢在十三椎间。命门在十四椎间。

阳关在十六椎间。腰俞在二十一椎间。长强在脊 端。会阳在阴尻骨两旁。属太阳膀胱经。)至 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自大椎至 骨。凡二十一节。连项上三椎。共二十四节。或曰应二十四气。)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谓廉泉、天突二穴。廉泉在颔下结喉上四寸中央。仰面取之。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膺中骨陷中各一。(谓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六穴。喉下胸骨间为膺。璇玑在天突下一寸。华盖在璇玑下二寸陷中。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玉堂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陷中。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胃脘者。言上脘、中脘、下脘。皆胃之脘也。此言蔽骨以下至胃之上脘。计三寸间。有鸠尾巨阙之穴。自脐之中央至胃之上脘五寸间。有上脘、中脘、建里、水分之穴。自胃之下脘至横骨毛际横纹间。计六寸半。有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之穴。一者。谓六寸半之零一分也。盖以量尽处取穴。而上下穴间。有一分之余也。此分度腹穴之法也。鸠尾在蔽骨下五分。巨阙在鸠尾下一寸。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中脘在上脘下一寸。建里在中脘下一寸。下脘在建里下一寸。上脐上二寸。水分在下脘下一寸。神阙在水分下一寸。当脐之中央。阴交在脐下一寸。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石门一名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中极在脐下四寸。曲骨中极下一寸。入横骨毛际中五分。故自胃之下脘至横骨间。止六寸半也。此取腹穴之法。上以蔽骨。下以横骨。中以脐之中央为准。各分而度之也。)下阴别一。(谓下两阴之间。别有一穴。名曰会阴。)

目下各一。(谓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乃任脉阳跷胃经脉气之会。)下唇一。(谓承浆穴。在唇下陷中。) 交一。( 交穴。一在唇内齿下 缝中。盖上古以 交有二。督脉之 交入上齿。任脉之 交入下齿也。以上下之 齿相交。故名交。以上共二十七穴。尚少一穴。愚谓脖 。乃脐下另有一穴。非气海也。)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此言冲脉之穴。侠鸠尾各开半寸。下至脐间。相去一寸而一穴也。幽门二穴。在巨厥旁各开五分。通谷在幽门下一寸。阴都在通谷下一寸。石关在阴都下一寸。商曲在石关下一寸。肓俞在商曲下一寸。)侠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此冲脉之侠脐下两旁各开五分。每穴相去一寸。此取腹脉之法。盖腹穴无陷中可取。正可以分寸度量。上以蔽骨鸠尾。中以脐中。下以横骨为准绳也。中注在肓俞下一寸。四满下中注一寸。气穴一名胞门。又名子户。

下四满一寸。大赫一名阴关。又名阴维。在气穴下一寸。横骨下大赫一寸。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五分。又按图经内横骨。大赫、气穴皆相去中行寸半。)足少阴舌下。厥阴mao中急脉各一。(足少阴舌下者。谓肾脉之上通于心。循喉咙。侠舌本。而舌下有肾经之穴窍也。足厥阴mao中急脉者。谓肝经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而肝气之弦急也。本篇论手足三阳之脉气所发者。三百六十五穴。以应周天之数。而末言足少阴舌下。厥阴mao中。手足鱼际。谓内有五脏之脉五。而阳中之有阴也。然脉气又皆本于五脏五行之所生。而三阳之气。亦由于阴中之所出也。张兆璜曰。

毛中言肝脉之始。舌下言肾脉之终。意言阳气生于阴气之始。阳脉交于阴脉之终。)手少阴各一。(言三百六十五穴之中。

有心脉之穴二也。)阴阳跷各一。(阴跷谓交信二穴。阳跷谓跗阳二穴。本篇虽论手足三阳之脉气所发。而内有冲任阴跷五脏之阴脉焉。)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鱼际者。谓手足之白肉隆起处。有如鱼腹而穴在其际也。手之鱼际。肺之脉气所发。足之鱼际。脾之脉气所发也。)凡三百六十五穴也。(手足三阳经脉气所发者。二百九十八穴。督任冲脉所发者。

七十八穴。五脏脉气所发者十穴。阴阳跷四穴。通共三百九十穴。内太阳经内重督脉五穴。重足少阳十穴。手阳明内重大迎二穴。手少阳内重悬厘二穴。风池二穴天窗二穴。颧 二穴。共重二十五穴。除去所重。实三百六十五穴也。)

卷七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按此篇论骨空。而帝所问在风者。谓治大风寒热诸证。皆取刺于骨空也。夫人有三百六十五节。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骨空者。节之交会处也。灵枢骨度篇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而脉度定矣。是经脉之度数。随骨之长短。骨节之空处。即脉之穴会。故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非皮肉筋骨也。)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风从外入者。同气客于皮肤之间也。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故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也。调其阴阳。和其血气也。正气不足则补之。邪气有余则泻之。此言风在皮肤之气分。而治在风府者。风府乃督脉阳维之会也。)大风颈项痛。

刺风府。风府在上椎。(此言风邪入于经者。亦当治其风府也。夫风伤卫。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是以大风之邪。随卫气而直入于风府者。致使其头项痛也。风府、督脉之穴名。上椎大椎也。曰风府在上椎者。谓经脉之穴。在于骨空之间也。)大风汗出灸 。 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 。 应手。(汗为阴液。大风汗出者。阳气伤而邪陷于经脉之下。故当灸之。 、足太阳经脉之穴。在背骨六椎间。旁开三寸所。以手厌之。令病者呼 。其脉应手。盖意为脾志。喜为心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在。神亦随之。夫血气者。神气也。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言脉气之出于骨空者。神气之所注也。)从风憎风。刺眉头。(从风、迎风也。迎风憎风。是邪在头额间。故当取眉间之骨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失枕则为颈项强痛之患。故当刺肩上横骨间之穴。夫髓乃骨之精。脑为髓之海。髓之上会于脑者。由枕骨间之脑空而入。故此节论失枕。下节曰头横骨曰枕。)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折者。谓脊背磬折而不能伸舒也。榆读作摇。谓摇其手臂下垂齐肘尖。而正对于脊中。以灸脊中之节穴。) 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

刺 。( 络季胁。肋骨之尽处。少阳厥阴之部署也。痛引少腹者。连及于膀胱也。夫太阳为诸阳主气。故阳气陷下者。

灸太阳之 。胁腹引痛者。亦刺 以疏泄。盖志意和。则筋骨强健。而邪病自解矣。张兆璜曰。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在谓之志。少阳主骨。厥阴太阳主筋。少厥属木。木生于水。故痛引少腹。)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与痛上。八 在腰尻分间。(腰痛不可以转摇者。肾将惫也。急引阴卵。连及于厥阴也。亦当取足太阳之上 、次 、中、下 之八穴。及与少阴厥阴本部之痛处。盖八 在腰尻之骨间。筋骨为病。当从骨空之穴以刺之。)鼠 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荣。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鼠 寒热。病也。其本在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

夫天开于子。足少阴者。天乙所生之水脏也。其本在脏者。在少阴之肾脏也。寒府者。膀胱为肾脏寒水之府也。病在脏而还取之府者。谓阴藏之邪。当从阳气以疏泄也。营、营穴也。谓所取寒府之穴。在附于膝之外。筋营间之委中穴也。

拜、揖也。取膝上外解之委中者。使之拜。则膝挺而后直。其穴易取也。如当再取肾脏之本经者。使之跪。跪则足折。

而涌泉之穴宛在于足心之横纹间矣。以上论大风寒热诸证。当取头项脊背足膝之骨空者。皆太阳之穴也。)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此言任脉之有骨空也。任脉乃循于腹之肉穴。然起于中极之下。上毛际而交于横骨。循膺胸之鸠尾、膻中、天突。而至于咽喉。上颐循承浆而入络于齿龈。复循面入目下。

而络于承泣。是始终之有骨穴也。)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胸中而散。(气街即气冲。系足阳明经穴。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之两端。冲脉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侠脐左右各五分。上至胸中而散。

再按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起于窍冲。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淡渗于肌腠。

充肤热肉。生毫毛。此冲脉之血气。行于脉外也。今只言腹而不言背者。谓冲脉之血气。散于脉外。而充于骨空也。故所谓骨空者。谓经脉之气。注于节之交而为穴也。至于骨空之血气。乃脉外之血气也。)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言冲任之脉循于腹。故其病在腹。督脉循于背。故为病在背也。七疝者。其病各异。其名不同。瘕者。假血液而时下汁沫。聚者。气逆滞而为聚积也。冲脉之血气。散于脉外之气分。故病则逆气里急。督脉之脉循于背。故病则脊强反折也。盖背为阳。督脉循于背而总督一身之阳。经云。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此论督脉之循于骨空也。

下骨中央。毛际下横骨内之中央也。廷孔、阴hu也。溺孔之端。阴内之产门也。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当知男子之督脉。亦起于少腹内宗筋之本处也。故下文曰。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盖此节举女子。

则男子可知。下节论男子。则与女子等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肾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篡初患切臀音屯。篡间、前后阴相交之处。臀、尻也。言督脉之别络。前循阴器。合篡间。绕前后二阴之后。又别络者。分而行之绕臀。与足太阳之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按足太阳之中络者。循髀枢。络股阳而下贯臀。合足少阴。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而督脉之别绕臀者。至少阴。与太阳中络所合之处相合而同上股。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此言督脉之循于背者。乃从上而下也。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其脉之循于背者。复从上而下。若天气之下降也。盖阳生于阴。故其原出于前阴。循腹而上至于目。太阳主诸阳之气。其脉起于两目之睛明穴。而督脉亦与太阳之脉。同上额交巅。络脑出项。循脊而下。此阳气之环转于上下前后。犹天道之绕地而一周也。)其男子循茎下至篡。

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言督脉之原。起于少腹内。分而两歧。一循阴jing下至篡。而与女子等。一从少腹直上。贯脐入喉。上颐环唇。入 交上齿缝中。上系于两目之下中央。

会太阳于睛明穴。)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

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此言循于腹之督脉为病。而取刺当在骨间。盖病虽在腹之阴。而所治当从阳也。其脉从少腹直上贯心。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绕于前后二阴之篡间。故病则不得前后。而或为冲痛之疝。督脉同冲任并起于胞间。故在女子则为不孕。如病在前后两阴之间。而男女皆为癃痔。如在于廷孔阴jing之内。则皆为遗溺。如上入于喉。

则为咸嗌干。此在腹之督脉生病。而所治当在骨上。若病甚而不已者。兼取于脐下之营。营谓腹间之肉穴。骨谓脊背之骨穴也。)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此言胸喉间之督脉为病者。当取膺颐间之骨穴也。其气上逆而呼吸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两缺盆中者之天突穴也。如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谓督脉之入喉者。上唇齿而渐分两歧。侠颐入目。当于渐上侠颐之处而刺之。)蹇膝伸不屈。治其楗。(此节论膝之为病。而当治其机楗骸关之骨空也。蹇膝者。谓淹蹇而难于屈伸也。下文曰。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坐而膝痛。治其机。(坐而膝痛者。屈而不伸也。故当治其机。机关利则屈伸皆利矣。夫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膝者筋之会。而诸筋皆属于筋。故特论其膝焉。)立而暑解。治其骸关。(暑、热也。膝解为骸关。立而骨解中热者。

取骸关以治之。即膝解处也。)膝痛。痛及拇指。治其 。(足之拇指。厥阴肝经之井荥。骸下为辅骨。辅骨之上为 中。

厥阴之脉。上 内廉。故当治其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如物隐者。邪留于骨节间也。故当治其关。关开则邪出矣。)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膝痛不可屈伸。筋骨皆病也。当取背内太阳之经以治之。太阳寒水主骨。而阳气养筋。)连 若折。治阳明中俞 。(膝痛而连 骨若折者。治阳明之中俞 。谓三里穴也。)若别。治巨阳少阴荥。(谓连若折而有别治之法。可取太阳少阴之荥穴。盖骨乃太阳少阴之所主也。)淫泺胫 。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此又言少阳之主骨也。少阳为枢。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骨繇者。节缓而不收。故淫泺胫酸。不能久立。当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五寸之光明穴。)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 上为关。头横骨为枕。(楗与键同髋音宽骸音谐 音国。此承上文而言腰膝 骨之释名也。辅骨上为腰。髋骨下为楗。膝上为机。膝盖骨为解。膝外为骸关。关下为 。 下为辅骨。辅骨上为连骸。连骸者。是骸骨相连接处也。夫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膝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故独举腰膝而曰关。曰楗。曰机。曰骸。命名之义。良有以也。夫少阳少阴主骨。而阴阳之气。皆从下而生。则骨气亦从下而上矣。骨之精髓。从枕骨之髓空而会于脑。故论膝 之骨。而曰头横骨为枕。言骨气之上下相通也。)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

踝上各一行。行六穴。(此言水俞五十七穴。亦皆循于骨空也。)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龈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本篇之所谓骨空者。言经脉之循于骨空之间而为穴也。然骨空间。乃节之交。精髓上下相通之处。故复总论其通体骨节之空焉。诸髓皆会于脑。而为精髓之海。故先言髓空在脑后锐骨之下。谓脑髓相通之处。在脑后锐骨之下有空也。一在龈基下者。谓脑前有空而通于齿根之上。鼻 之间。故脑渗则为涕也。一在项后中复骨下者。在督脉之 门。入系舌本。谓脑之中通于舌下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者。谓诸髓之从脊骨而上于风府。从风府而入通于脑也。所谓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者。言脊髓之上通于脑。而下通于尻臀之骨空也。)数髓空在面侠鼻。(数言素。言面之侠鼻间。而有数处之髓空也。)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此言面骨之通于肩骨也。言在面数处之骨空。或有在口下而通于肩骨者。)两 骨空。在 中之阳。(此两肩 之通于两臂也。

阳、外侧也。)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空骨之间。(此言两臂骨之相通也。踝谓手踝。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者。

谓髓在肱骨之中央。上通于肩臂。下通于手指者也。)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股骨谓大腿之骨。在膝上四寸。

是在骨之中央矣。盖言大骨之中空。而髓充于内。从两头之髓孔。上通于腰尻。下通于 骨。故下文云。扁骨无髓孔。

而中亦无空。) 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骨、小腿之骨。空在辅骨之上。上通于股骨。下通于跗指之骨也。)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股际者。谓两大腿骨之上。小腹下之横骨。在两股骨之间。毛中动脉之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

(尻骨、臀骨也。髀骨在股骨之上。少腹两旁。突起之大骨。前下连于横骨。后连于尻骨。)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此言扁骨之无髓空。而亦无髓孔之易髓也。髓孔者。谓节之交。有孔窍之相通。易髓者。谓通体大小之骨。精髓互相资易者也。扁骨、肋骨也。其骨扁而中实无空。其节交之处。亦无髓孔以易髓。然于骨外之筋膜理腠间。而津液亦互相灌渗。是上下周身之骨度。髓气流通。亦如经脉之环转无端者也。)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此言鼠 寒热之病。而有二十九穴之灸法也。夫鼠 之本。在于水脏。其病出于三阳颈项之间。

故当先灸督脉之大椎。次灸尾穷之橛骨。盖督脉之原在肾。其脉在阳。而骨穴亦皆属于肾也。以年为壮者。谓子鼠为生肖之始。十二岁一周。周而复始也。张兆璜曰。上节论刺者。泻脉中之毒也。此复论灸者。起在下之本也。)视背俞陷者灸之。(太阳乃肾脏之寒府。故视太阳经之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此手阳明经之肩 穴也。在肩端两骨间。举臂有空。)两季胁之间灸之。(谓足少阳经之京门穴也。在腰中季胁间。乃肾之募。莫仲超曰。近时有灸肩井。

及经外穴之肘尖者。亦皆取少阳之经。)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系足少阳经之阳辅穴也。)足小指次指间灸之。(系足少阳经之侠溪穴。) 下陷脉灸之。系足太阳经之承筋穴。外踝后灸之。(系足太阳经之昆仑穴。)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按灵枢经脉篇。手太阳手足少阳阳明五脉。皆入于缺盆两骨之间。故不必论其何经。切之坚痛如筋者即灸之。

是鼠 之毒。出于颈项三阳之脉。其毒留之处。则累累如连珠。而所病之经脉。亦坚硬如筋也。)膺中陷骨间灸之。(系任脉之天突穴。乃阴维之会。而任脉亦起于少阴胞中。)掌束骨下灸之。(系手少阳经之阳池穴。)齐下关元三寸灸之。(关元穴属任脉。在脐下三寸。乃手太阳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毛际动脉灸之。(系足阳明经之气冲穴。)膝下三寸分间灸之。(系足阳明经之三里穴。)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系足阳明经之冲阳穴。)巅上一灸之。(系督脉之百会穴。以上共计二十九处。后犬所啮之处。谓三阳之皮部。故曰灸之二壮。此在三阳之气分。而不涉于经脉。故不在于数内。王芳侯曰。此经脉之邪。亦可从气分而出。)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啮音业此论鼠 之病。本于水脏之阴。

而交于戌火之阳。故为寒为热也。曰鼠曰犬者。谓子之天乙水邪。戌之包络火邪。相合而为患也。犬所啮之处。腿之鱼腹间也。鱼腹之外侧。乃少阳之部署。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少阳之气。上与包络相合而为火也。故当于犬所啮之处灸之。即以犬伤病法灸之者。盖犬伤者亦发寒热。谓鼠 之寒热。有如虫兽所伤之不内外因。非外感之寒热而欲治其表也。

即如开阖不得。寒气从之。陷脉为 。留连肉腠。此属外感风寒之 。而与其本在脏者之因不同也。再按灵枢经曰。目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夫瞳子。水藏之精也。脉者。心包络之所主也。火为阳。水为阴。脉从上而下贯瞳子。是为阴阳交者死不治。是鼠 之毒。为害最厉。故当先于大椎、橛骨、肩骨、胸膺二十九处。灸三阳之经脉。

以起肾脏之毒。复于犬所啮之处。以绝心包络之交焉。倪冲之曰。有一种肿痛溃烂者。乃外感风寒之 。此为易治。

如在颈腋之间。累累如连珠。不痛不肿者。其本在脏。后至破溃。而见赤脉者。死证也。)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

(此言鼠 之过于膺喉者。再以伤食之法灸之。夫鼠 之上出于颈项之间。乃太阳少阳之部署。如过于膺喉。则及于阳明。而为马刀侠瘿矣。故又当以伤食之法。而灸其膺胸焉。张兆璜曰。太阳少阳之气。发原于下焦水脏。而阳明之气出于中焦。故凡当二十九处。再以伤食之法。灸其胃脘。以清阳明之原。)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数音朔。夫鼠 之本。在于水之阴脏。而其病上出于颈腋三阳之间。今灸背俞。 中之太阳。肩背两胁之少阳。膝下跗上之阳明。而又如犬所啮之病。及伤食之法。灸之不已者。此阴毒之气盛也。故当视其经之过于阳者之处。数刺其俞而泄之。使阴脏之毒。与阳相绝。而再饮以解毒之药治其阴。此治鼠 寒热之全法也。高士宗曰。骨者。肾所主也。

此篇论骨空。故首论刺太阳。而曰还刺寒府。谓太阳乃肾脏寒水之府也。次论冲任督脉者。三脉皆发原于肾也。次论通体之骨空髓空者。肾生骨髓。而髓乃肾之精也。论刺灸鼠 寒热者。鼠 之毒。本于肾脏也。)

卷七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此言肾为阴而阴主水也。)岐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此言水由地中生。上升于天。下归于泉。天气与水气上下相通。故在地为水。而在天为寒。夫天为阳。地为阴。泉在地之下。故为至阴而盛水。盛者。受盛而多也。夫肺主天。太阴之气主湿土。土气上升于天而为云。天气下降而为水。是水由天降。云自地生。故曰。肺者。太阴也。谓天地之气相合也。少阴主水而司冬令。其脉贯膈入肺中。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上下皆积水也。兆璜曰。肺主气而发原在肾。是气从下而生。水亦从下而上。下则为溲。上则为汗。留聚则溢于皮肤而为 肿矣。)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言水由中焦入胃之饮而生。从下焦决渎而出。故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盖肾者主水。水不沾流。则水亦类聚矣。张兆璜曰。关者。关戾也。即金匮之所谓了戾不利。则不得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 肿。 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肿、胀也。皮肤者。肺之合。水聚于下。则反溢于上。故肿胀于皮肤之间。盖因水聚而生此病也。张兆璜曰。下文云。外不得越于皮肤。谓水溢于皮肤。尚可从汗解。故金匮要略云。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

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此复言水生于中焦之胃土。然由下焦之气。上升以合化。夫胃为阳腑。肾为牝脏。肾气上交于阳明。戊癸合化。而后入胃之饮。从地土之气。上输于肺。肺气通调。而下输决渎。故曰。地气上者。

属于肾而生水液也。夫水在地之下。地气上者。直从泉下之气而生。故曰至阴。是地气上通于天。而水气亦上通于天也。

以上论水液生始之原。聚则为水为肿。和则清中之浊者。从决渎而下行。清中之清者。为精为液。为气为血。生肌肉而充皮肤。濡筋骨而利关节。莫不由此入胃之饮。医者知此。能通调其生始出入之原。不唯病之不生。且使其形体不敝。

益寿延年。斯可谓之国手。)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 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上节论关门不利。水聚于下。溢于上而为 肿。此言劳动肾液上出为汗。逢于风而闭溢于皮肤之间为 肿。当知 肿之有二因也。经云。用力过度则伤肾。又曰。持重远行。

汗出于肾。盖勇而劳甚则伤骨。骨即为肾。肾气动。则水液上升而为汗矣。逢于风则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

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 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盖因风而致水肿于皮肤间也。玄府者。乃汗所出之空孔。又名鬼门。盖幽玄而不可见者也。夫肾者主水。受胃腑之津液而藏之。肾之津液。复还入胃中。而资养其脏腑。又入心为汗。

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五液皆出于肾。而五脏六腑之气。亦藉肾脏之津液以濡养。故曰内不得入于脏腑。此论水从上降。而复从下升。乃津液环转之道。医者知此。能积此精。而还养五脏之神。并可益寿延年。)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

此肾俞。故水病下为 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此言水随经而上下也。肾者。至阴也。穴者。气之所聚。故肾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随此经俞而外内出入者也。尻、臀也。尻上五行。中行乃督脉之所循。旁四行乃太阳之经脉。盖督脉起于至阴。循阴器。

绕篡后。别绕臀。合少阴太阳。贯脊入肾。太阳为少阴之寒府。是此五行乃水阴之所注。故皆为肾俞。是以病水。则下为肿大腹。上则为喘呼。不得卧者。此标本俱病。盖肾为本。肺为标。在肺则为喘呼。在肾则为水肿。肺为气逆。故不得卧也。此水分为相输而上下俱受病者。盖肾俞之循尻而下。复循腹而上贯肺中。水气之留于经俞故也。夫有形之血。

行于脉中。无形之气。行于脉外。是以有形之水。行于无形之气分。无形之水气。行于有形之脉中。水随经而行于上下。

而水气亦随经而留于脉中也。故 肿大腹者。水所从出入于外内。喘呼不得卧者。水气上逆于脉中。)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以左右各三指按膝上。有肉起如兔之状。故以为名。

各二行者。谓少阴之大络与少阴之经。左右各二。共四行也。行五者。谓少阴经之阴谷、筑阴、交信、复溜。及三阴之所交结之三阴交穴也。街、气街也。气街者。气之径路也。经络者。经别之大络也。如经络之气结。则别走于气街。故络绝则经通。此少阴之经。同少阴之大络下行于脚。而交结于三阴。故曰肾之街也。按灵枢经。黄帝问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 中。伏行 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

此冲脉之注于少阴之大络。而交结三阴于足 之间。故曰伏兔上各二行。此肾之街也。详灵枢经集注。)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此言少阴之本。直起于至阴之下也。踝上各一行者。左右二足各一行也。行六者。

谓照海、水泉、大钟、太溪、然谷、涌泉六穴也。此肾脉之直下行于至阴也。夫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是泉在地之下。从至阴而涌出。故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凡此五十七穴。皆水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客者。谓留舍于脉络之间。非入于脉中也。)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按灵枢四时气篇内。风水肤胀。为五十七 。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而首论四时。各有浅深之所在。帝复引经而问。故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而伯复详析其旨焉)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治、主也。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肝。风木之气。其性急疾。而直达于络脉分肉之间。其经脉之气。随冬令伏藏。久深而始出。其在经之气尚少。故不能深入而取之经。当浅取之络脉分肉间也。按针刺之道。有皮肉筋骨之浅深。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此病之有浅深也。四时各有所取。四时之有浅深也。故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所谓盛经者。阳脉也。(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心。而心主血脉。心气始长。故脉气尚瘦弱也。其阳盛之气。留溢于外。而外之暑热。熏蒸于分腠。内至于经脉。故当取之盛经分腠。绝肤者。谓绝其肤腠之邪。不使内入于经脉。盖邪居肤腠之浅也。阳脉谓浮见于皮肤之脉。阳盛于外。故曰盛经。按此二节。论取气而不论脉。)帝曰。秋取经俞何也。岐伯曰。

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金。其令收降。故肺气将收。而万物当杀。清肃之气。将胜炎热。

阳气始降。而在所合之腑。其脏阴之气。始升而初胜也。夫立秋处暑。乃太阴湿土主气。故湿气及体。其阴气未盛。故未能深入而取之。当刺俞上。以泻太阴之湿。取合穴以虚阳腑之邪。以阳气始衰。故取之于合。盖秋时阳气下降。始归于腑。而后归于阴也。)帝曰。冬取井荥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肾为水脏。冬令闭藏。阳气已衰。而阴寒之气。坚盛于外。太阳之气伏沉。其阳脉亦乃去阳而归伏于内矣。故当取井。以下阴逆之气。取荥以实沉伏之阳。顺时令也。夫井。木也。木生于水。故取井木以下阴气。勿使其发生而上逆也。荥、火也。故取荥穴以实阳气。乃助其伏藏也。盖冬令闭藏。以奉春生之气。故冬取井荥。助藏太阳少阴之气。至春时阳气外出。卫固于表。不使风邪有伤肤腠络脉。故春不鼽衄。此之谓也。以上论刺风水。所取五十七俞。而又有四时之分别也。)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

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气穴论中。言热俞有五十九穴。故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穴。余论其意。但未能别其处。因闻其意者。因其处而知其泻热之意也。)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头上五行。每行有五穴。俱在头之巅顶。诸阳之气上升于头。故取刺以越诸阳之热逆。中行属督脉之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旁两行系足太阳经之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十穴。又旁两行。系足少阳经之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十穴。)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大杼穴在项大椎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膺俞一名中府。在胸中行两旁。各开六寸。属手太阴肺经。缺盆穴在肩上横骨陷者中。属足阳明胃经。背俞即风门穴。在大椎下第二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属足太阳膀胱经。此八者。在胸中前后之上。以泻胸中之热。)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气街在少腹下横骨两端。动脉应手。三里在膝下三寸。 骨外大肉分间。巨虚上廉。

在三里下三寸。巨虚下廉。在上廉下三寸。并足阳明胃经。刺之以泻胃中之热。)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旁。相去各六寸。属手太阴肺经。 骨在肩端两骨间。属手阳明大肠经。委中在足膝后屈处。 中央约纹中。动脉应手。属足太阳膀胱经。髓空即横骨穴。所谓股际骨空。在阴上曲骨旁。属足少阴肾经。盖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足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手之太阴。从腹走手。手之阳明。从手走头。足之少阴。从足走腹。

足之太阳。从头走足。并主血气。故此八者。以泻手足之热也。按王氏辈以督脉之腰俞为髓空。是止七穴而非八矣。王芳侯曰。骨髓皆属于肾。)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五脏俞。各开中行一寸五分。肺俞在三椎间。心俞在五椎间。肝俞在九椎间。脾俞在十一椎间。肾俞在十四椎间。左右各五。并属足太阳膀胱经。以泻五脏之热。凡此五十九穴。皆热之左右而泻之也。)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则为热也。(夫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寒极生热。是热生于寒。而寒生于水也。故曰水热穴论。)

卷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其气。谓五者之气。皆有虚实之不等。此篇论五脏所生之气血神志。而归重于血气。故篇名调经论。)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灵枢经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充肤熏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开发。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肉屈伸。泄泽补益脑髓。

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四肢为诸阳之本。九窍为水注之气。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十六部者。十六部之经脉也。手足经脉十二。跷脉二。督脉一。任脉一。共十六部。脉亦计十六丈二尺。而一周于身。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乃百病之所从而生。皆有虚有实。)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此言五者之气。皆生于五脏。

而五脏所藏之血气神志。以成此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上节言有形之五脏。以生无形之五志。此言无形之五志。以成有形之身形。

五志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张兆璜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神志者。水火之精也。

人秉阴阳水火而成此形。)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此言五脏之道。又皆归于经隧。经隧者。五脏之大络。以行血气者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调治之道。亦守其经隧焉。)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者心之所藏也。心藏脉。脉舍神。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阴阳应象论曰。悲胜怒。宣明五气篇曰。并于肺则悲。是悲属肺志。)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血气未并。则阴阳匀平。

五脏之道。皆入于经隧以行血气。故血气和。则五脏安定矣。邪客于形。尚在于皮肤之间。洒淅动形。而未入于经络。

此神气为病之微者也。张兆璜曰。血气相并。则有虚有实。邪入深而客于肌肉经脉。亦有虚有实。此血气平而邪客之浅者也。)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血者。神气也。泻其小络之血出其血。则有余之神气自平。斥、推也。若深推而中其大经。则反伤其血气矣。)神不足者。视其虚络。

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心主血脉。视其心之皮部有虚络者。按其穴而致其气。刺其络而利其血。无泄其血气。以通其经脉。而神气乃平矣。愚按针刺之道。通利经脉。无泄其气血。即所以补虚也。盖血气流通。而形神自生矣。人之为病。因郁滞而成虚者。十居其半医者但知补虚。不知通利之中。更有补虚之妙用。)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言刺神之微者。当按摩其处。勿令释手。着针者。如以布 着之乃从单布上刺。谓当刺之极浅。而勿推内其针。移其邪气于不足。而神气乃自复矣。)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肺主气而司呼吸。故有余则喘咳上逆。不足则呼吸不利而少气也。)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肺合皮。其色白。微邪客于皮肤。命曰白气微泄。谓微伤其肺气也。)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经隧、大络也。五脏之所以出血气者也。故有余则泻其经隧之血气。而勿再伤其经脉之血气也。不足则补其经隧之血气。而无泄其经隧之气焉。)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出针。出而浅之也。视之。视其浅深之义也。曰我将深之。适人之邪。浅客于皮。必与正气相格。庶邪散而正气不泄。故曰我将深之。谓将持内之。而使精气自伏。复放而出之。令邪无散乱。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无所休息。使邪气泄于皮毛腠理。而真气乃相得复于肌表。此用针浅深之妙法也。)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志怒。肾志恐。故血有余。则肝气盛而主怒。

不足。则母气衰而并于脾。故恐。莫仲超曰。木气不足则土气盛。土气盛。则并于所不胜之肾脏而为恐。)血气未并。

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下文之所谓病在脉。调之血者。心包络所主之血也。此所谓血者。肝脏之所主也。

肝藏之血。本于冲脉。冲脉起于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散于皮肤肌肉之间。充肤热肉生毫毛。卧则归于肝脏。

寤则随卫气而行于脉外。孙络水溢者。胞中之津水也。水谷之津。流溢于中。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曰水入于经。而血乃成。夫经脉之血。从经而脉。脉而络。络而孙。脉外之血。从皮肤而转注于孙脉。从孙络而入于经俞。此脉内脉外之血气。互相交通者也。故曰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此肝有微病。致经水之溢于经也。)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盛经、冲脉也。冲脉为经络之海。故曰盛经。虚经。虚而不盛也。久留、候气至也。脉大气至而血复也。张兆璜曰。凡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此泻邪而兼补其正气也。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此补虚而兼出其微邪也。迎之随之。浅深在意。斯尽调经之妙用。二视字宜玩。)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盖血在于络。

是孙络之水溢。留于络中而成败恶之血矣。此将入于经。故当疾刺以泻出之。)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余则胀。灵枢经云。脾气实则经溲不利。盖土气盛实。则克制其水而不流。脾主四肢。故虚则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蠕叶软。虫行动貌。

盖风伤卫。卫气行于肌肉之间。故蠕动也。)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阳、谓阳明也。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盖皮肤气分为阳。脾所主在肌肉。故当从阳以补泻。泻刺其经者。从内而出于外也。补刺其络者。从外而内于内也。)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微风伤卫。卫气行于脉外。故当取之分肉。而无伤其经络。所谓病在肉。调之分肉也。索、散也。尽也。)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飧泄矣。肾为生气之原。故不足则厥逆而冷。)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骨节有动者。亦为微风所伤也。故下文曰。邪所以能立虚。)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血溜。(然、谓然谷穴。在足踝下之两经间。故曰然筋。足少阴之荥穴也。荥为火。故有余则当泻其坎中之满。复溜足少阴之经穴也。经属金。虚则补其母也。)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即取之者。即于骨节有动之处而取之也。邪所。谓邪客而有动之所也。此病在骨者调之骨。故无中其经。)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此言五者之有余不足。生于血气之相并也。血气者。阴阳也。阴阳者。皮肤气分为阳。经脉血分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气乱于卫者。血并于气也。血逆于经者。

气并于血也。血并于气。则血离其居。气并于血。则气离其居矣。血离其居。则血虚而气实。气离其居。则气虚而血实。

故曰一实一虚。盖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也。此节论血气相并之总纲。再按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肺主之气。乃三阳之表气。肌腠之元真。故曰气乱于卫。谓乱于卫之部署也。下文曰。取气于卫。病在气。调之卫。皆属此意。盖皮肤肌肉之腠理处。皆卫气游行出入之所。谓当取之于皮肤肌腠。而无动其经脉也。当知卫气出于阳明。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会于风府。游行于外内者也。太阳三焦之气。生于下焦水中。从下而上。自内而外。主司于肤表。通会于肌腠。故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分别血气生始出入之原。乃上乘之学问。学人当于针经。乃本经针刺诸篇。用心参究。)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此言血分气分之为阴阳也。脉外气分为阳。脉内血分为阴。阴血满之于外。阳气注于脉中。

是为阴阳匀平。如血并居于阴。则阴盛而血实。心主血脉。故阴盛则惊。气并于阳。则阳盛而气实。阳盛则发狂也。)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此言外内之为阴阳也。炅、热也。血并于阳。则阴虚而生内热矣。气并于阴。则阳气内盛而为热中矣。故阴阳外内相并。而总属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此分上下之为阴阳也。血并上。则脉气实而心烦惋。气并于下。则气不舒而多怒也。血并于下。则血蓄于下而喜忘。

气并于上。则气逆于上而为 乱。灵枢经曰。清浊之气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伤寒论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宜抵当汤下之。按抵当汤证。乃血蓄于气分。当知气并于上。非则并于脉外。而兼并于脉中。故曰清浊之气相干。血并于下。非则并于脉中。而兼并于脉外。故其人喜忘。经云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虚则营卫留之于下。

久之不以时上。故喜忘也。)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此复申明血气。各自并居而成虚也。

离、分也。泣、涩也。夫血满于外。气注于阴。是阴阳相合而为和平。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是血气各自分其居矣。

故血气喜其温和相合。而恶其寒涩独居。如血并于阴。则寒泣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则气不得以和之矣。气并于阳。

则气温而血消去。气热消铄。则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也。张兆璜问曰。血并于阴。

则气亦并于阳矣。故谓血气离居。似血气皆当为实。而以血并为气虚。气并为血虚。两者皆虚。何也。曰。血并于阴者。

血并而气不并也。血并于阴。则阴盛而寒。寒则血中之气。亦涩而不能流行矣。气并于阳者。气并而血不并也。气并于阳则阳盛而热。热则气分之血。亦消烁而去矣。故曰。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

故为虚焉。(此再申明血气并而成虚者。因无而为虚也。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矣。如气并于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申明血气共并之为实也。络者。经脉之支别也。孙脉者。乃孙络之脉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内通于十二大络。外通于肤腠皮毛。五脏之血气。从大络而出于孙脉。从孙脉而出于肤表。表阳之气。从孙络而入于大络。从大络而注于经俞。此外内交通血气之径路也。是络脉之血气。孙络之气血。俱输于经。是血与气。共并于血分。则为实也。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逆。逆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血与气共并于上。则为实也。王芳侯曰。气复反则生。谓复归于下也。盖阳气生于下而升于上。血气并逆。则气机不转而暴死。反则旋转而复生。)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道、谓血气出入之道路。来则为实。去则为虚。有来有往。则和平矣。)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此言血气相通。阴阳交互之为和平也。俞者。

谓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脉之所流注。会者。谓三百六十五会。乃神气之所游行。皆阴阳血气之所输会者也。脉外之阳气。从孙脉而注于阴中。在内之阴血。从经俞而满之脉外。此阴阳相和。是为匀平。血气相通。以充其形。则三部九候之脉。上下若一。是为平人矣。)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上节论阴阳不和。血气相并。而有虚实之分。此复论外因于风雨寒暑。内因于饮食七情。而亦有阴阳虚实之分焉。外为阳。内为阴。故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朱永年曰。

风暑、天之阳邪。寒湿、天之阴邪。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此论外因之风雨寒暑而有虚有实也。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而次入于里。血气与邪。并客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此邪在于分腠之阳。

迫及于脉而为坚大。未入于里。故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

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此言寒湿之伤人肌肉也。夫表阳之气。主于皮肤。寒湿之阴邪。伤人阳气。是以皮肤不收。阳气不能外御。致邪入于肌肉。而肌肉坚紧也。荣血泣而不行。

卫气去于肤表。故为虚也。聂、HT 同。辟、积也。灵枢经曰。血气竭枯。肠胃HT 辟。盖言此虚者。虚于外而辟积于内也。此表气不足。故按摩之则里气出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此二节论阳受之风雨寒湿。阳气主于肤表。盖以阳气实者为实。而阳气虚者为虚也。)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夫内为阴。外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身半以上为阳。喜怒之气。由衷而发。故不节。

则阴气上逆。逆则下虚。虚则阳气相乘。而下走之。故为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

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心藏神。喜则神气散而下。肺藏气。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饮食于胃。喜温而恶寒。兼之寒饮。致寒气熏满于胸中。则血泣而气去。盖荣卫血气。皆阳明之所生也。此二节论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皆生于阴。故论在内之气。及经脉之为虚为实也。)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此承上文而复论表里阴阳。有寒热虚实之别。上节论阳在外而阴在内。然表阳之气。有虚之寒。里阴之气。有虚之热。故帝引经而复问焉。)岐伯曰。

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阳、谓诸阳之气。

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是谓气。是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假令寒气客于外。则上焦之气不通。而寒气独留。故寒栗也。朱永年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得阳气以化热也。寒栗而不能为热者。上焦之气不通也。)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此言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夫饮食劳倦则伤脾。脾主肌肉。故形气衰少也。水谷入胃。由脾气之转输。脾不营运。则谷气不盛矣。上焦不能宣五谷之味。下焦不能受水谷之津。胃为阳热之府。气留而不行。则热气熏于胸中。而为内热矣。金西铭曰。上即风雨寒湿。此即饮食居处。)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上焦为宗气之海。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肺主气而上合于皮毛。是以上焦通利。则充肤泽毛。有若雾露之溉。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而玄府不通矣。玄府、毛窍之汗空也。毫毛之腠理闭塞。则卫气不得泄越而为热矣。)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厥气上逆。下焦之阴气。厥逆于上也。阴寒之气。积于胸中而不泻。则中上二焦之阳气消。而寒气独留于上。寒则血凝泣而脉不通矣。阴盛则脉大。

血凝泣。故脉涩也。阳热去而寒独留。故中寒也。王芳侯曰。阴之生虚曰脉空虚。阴盛生寒曰血脉凝泣。盖里为阴而血脉为阴也。)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荣。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阴与阳并者。谓表里上下阴阳相并也。血气以并者。血并于气。气并于血也。经隧、大络也。

盖五脏之神志血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故当取之经隧。以调其五脏焉。夫取之经隧。调其神也。取之荣卫。调其气也。用、以也。言又当以调其形。形者。皮肤肌肉。哉者、未尽之辞。盖言上守神。粗守形。神气固当调。而形之不可不用也。因时气之升降浮沉。而用之以多少高下。如曰以月生死为数。此多少之谓也。如春时俞在颈项。夏时在胸胁。秋时在肩背。冬时在腰股。高下之谓也。张兆璜曰。用、取也。

形、肉也。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成此形。既已调之。神志气血。可不取之形哉。多少高下。

皆取之于形。故曰。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

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

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出。(内叶讷。上节论先调其五脏之形神气血。此复论补泻其虚实焉。虚实者。

谓并者为实。无者为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盛者。谓所并之气。所受之邪盛也。盖候病气至而内针也。针与气俱内者。随正气而深之也。以开其门。利其户者。开其门而伏其精气于内也。针与气俱出者。同病气俱出也。针经云。

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是以泻邪当先归伏其正气。而后引邪以出其门。则精气不伤而邪气乃下。

故外门勿闭以出其邪。摇大其针孔。如利其所出之道路。是谓大泻。切、急也。屈、降也。大气、大邪之气也。此论泻邪之中。而兼用内正之法。)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入针出。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空叶孔。持针在手。勿置之意外。以定其迎随之意。候其呼出而内针。气出而针入。针空勿摇。使精气无从而去。候正气方实而疾出其针。使正气内入。而针即外出。则热邪不得还入于内。内之气门已闭。则邪气布散于外。而精气乃得存矣。针下动气。候时而至。使浅近之气。不散失于外。深远之气。来复于其间。是谓追而济之之法也。此补正之中。兼泻散其邪。盖邪之所腠。其正乃虚也。张兆璜曰。此先追实其正气。次散其邪。再候其时而使精气来复。

迎之随之。得出入补泻之妙。而后能调其经焉。)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神志血气肉。五者各有虚实。故虚实有十。而皆生于五脏。三百六十五节。乃筋骨之会。十二经脉。支分三百六十五络。而皆络于节。节有病。必被及于经脉。盖言筋骨血脉。外内之相通耳。)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脉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五脏者。内合五行。外合脉肉筋骨。故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经脉。故五者之虚实。止归于五脏。若经络支节。各生其虚实。则随其病处而调之。张兆璜曰。以五脏合六腑。以配十二经脉。

支分三百六十五络。与皮肉筋骨。被及相连。今各随其病之所居而调之。血气脉肉筋骨。是仍归于五脏矣。)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此言六脏所主之气血筋骨脉肉为病。各随其所在而调之。病在心包络所主之脉。即调之脉。在心脏所主之血。即调之络。在肺脏所主之气。

即调之于卫。在脾脏所主之肉。即调之分肉。在肝脏所主之筋。即调之筋。在肾脏所主之骨。即调之骨。盖五脏者。五行之所生也。故先言其五脏。地之五行。化生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一合心脏之阳火。一合包络之阴火。共为六脏。

得六腑与为表里。以应十二筋脉。以合血气脉肉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 针药熨。(燔音烦 叶翠入声。上章论五脏之气不和。以致外合之血气筋骨为病。各随其处而调之。今复论风雨寒湿为病于脉肉筋骨之间。而各有取刺之法也。按灵枢官针篇曰。九曰 刺。 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又曰。刺寒痹之法。刺布衣者。以火 之。

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盖阳受之风雨寒湿。客于脉肉筋骨之间。皆能为痹。故当以燔针劫刺其所病之下。而及与筋痹之急者。若病在骨。又当用 针及药熨之。按足太阳之筋病则项筋急。名曰仲春痹。足少阳之筋病。则 筋急。名曰孟春痹。足阳明之筋病。则腹筋急。名曰季春痹。病手太阳则颈筋急。病手少阴则反折筋急。病手太阴则胁急。或为转筋。

或为反折。或为 痉。或为卵缩。皆用燔针劫劫刺。再按针经云。内有阴阳。外有阴阳。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

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然皮肉筋骨。皆能为痹。故曰。燔针劫刺其下。而复提出其筋与骨焉)病不知所痛。

两跷为上。(痛而不知其所者。当取之跷脉也。按两跷脉。起于足踝上。入阴。上循胸里。故痛在跷脉之上者。不知痛处也。)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此痹在于肌肉而不及于经脉者。当缪刺之。按缪刺篇曰。凡痹往来。行无常者。

在分肉间。痛而刺之。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此言病在于经别者。当巨刺也。缪刺篇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大也。九针论曰。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盖经脉在里而入深。故当用长大之针以取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九候、三部九候也。九候外合九窍、内合九脏。循行于上中下之三部。皆五脏所生之血气也。此篇首论五脏所藏之神志血气。有虚有实。复总归于血气阴阳。复调之于皮肉筋骨。并取邪痹于身形跷脉之间。然必察其九候之脉。而知病之所正。调经之道。于斯为备矣。)

卷七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缪刺者。谓病在左而取之右。病在右而取之左。如纰缪也。)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此先言邪气循序而入于经者。则当治其经也。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外见于皮部。经脉内连于脏腑。邪之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则传入于孙络。盖从孙而络。络而经也。阴阳俱感者。谓皮毛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言五脏之血气。外充于形身。有阴而有阳也。夫十二经脉。三阴者属脏络腑。三阳者属腑络脏。而云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者。谓地之五行。以生人之五脏。三阴三阳之六气。亦由五行之所生。故凡论经脉。以五脏五行之气为主。而六腑为其合也。极、至也。次、处也。此言邪入于经。而至于五脏之次者。不缪刺也。)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此言邪入于大络者。当缪刺也。孙络者。孙脉也。孙络之脉别经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大络。大络者。脏腑之经隧也。灵枢经曰。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闭塞不通者。络脉不通也。络脉闭塞。则皮肤孙络之邪。不得入于经而流溢于大络矣。奇病者。谓病气在左而证见于右。病气在右而证见于左。盖大络乃经脉之别。阳走阴而阴走阳者也。按此论乃大络与皮肤孙络相通。胃腑所出之气血。从胃络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大络而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从络脉而复入于经。以养五脏气。此胃气之所由出也。至于水谷所生之津液。以资养五脏之精者。由脾脏之转输也。是津液气血。皆由水谷之所生。胃腑之所出。

而各有其道。故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又曰。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大气者。宗气也。是胃腑之宗气血气。有由经隧而先行于皮肤孙络之间。与荣卫交会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左注右而右注左者。因大络之左右互交。

邪随络气而流注也。经、经隧也。言脏腑之大络。与胃之经隧相通。而布于四末。盖四肢乃为诸阳之本。阳明胃气之所生也。其气无常处者。布于四末。而散于脉外。不入于经俞。故命曰缪刺。经脉篇曰。手太阴之别。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盖大络俱并经而行。故曰与经相干。)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

其与巨刺。何以别之。(缪刺巨刺之病。皆左右相注。故问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此言邪客于经者。当巨刺也。巨、大也。谓当以长针取之。亦左取右而右取左也。夫大络之邪。由孙络之流注。

故可浅刺络脉。以取大络之气。如邪在经者。当巨刺以取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之比也。经谓十二经之别。即灵枢经别篇之所谓足太阳之正。与足少阴之正为一合。足少阳之正。与足厥阴之正为二合。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为三合。

手太阳之正。与手少阴之正为四合。手少阳之正。与手厥阴之正为五合。手阳明之正。与手太阴之正为六合是也。此亦阴阳相贯。左右相交。是以左病则右盛。右病则左盛。亦有移易者。谓有病在阳经。而移入于阴经者。有病在阴经。而移入于阳经者。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络脉者。大络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按此节分别大络与经脉。各走其道。不相交通。然为病皆左注右而右注左。俱宜缪刺者也。

故以巨刺之法。少分别之。故曰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再按灵枢经有经脉篇。论脏腑之十二经脉者也。

有经别篇。即巨刺之经也。有十五大络。即缪刺之络也。在十二经脉。则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十五大络。十二经别。未论其缪刺巨刺之法。故补论于诸刺篇之后。名曰缪刺论。

当知灵素二经。皆黄帝之典坟。而素问多有补灵枢之未尽者。圣人救世之婆心也。愚谓血气之生始。经脉之贯通。乃医学之根本。学人当合参灵枢。

细心体会。不可以其刺而忽之。张兆璜曰。上古之法。首重针砭。次齐药食。故有讥丹溪为一代名流。不按针刺。针刺之道。医者不可不知。)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

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足少阴之络。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故邪客之。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无盛血之结也。当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当缪取之。新病者。刺五日病已。)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夫手少阳乃三焦相火主气。注胸中而合。于心主包络。故邪客之。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脉循臂。故痛不能举也。当刺中指心包络之中冲。次指手少阳之关冲。去爪甲如韭叶许。各一 。壮者之气盛。故立已。老者之气衰。故有顷。此言手少阳三焦之主气也。如不已者。乃左注右而右注左。当缪刺之。此为新病。当数日已。盖言邪始客于皮毛孙络。而流溢于大络者。非久病也。

按灵枢经脉篇云。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

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是胃气之行于经隧者。布于四末。行于皮肤。而诸井穴。乃经气之所出。故皆取刺其井焉。)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足厥阴之络。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茎上睾。结于茎。故邪客之。令人卒疝暴痛。以其络上睾丸而结于阴jing也。当取足大指之大敦。在爪甲上与肉相交之处。左右各一 。男子之血盛。故立已。女子之生。

不足于血。故有顷。此言厥阴肝经之主血也。如不已。再缪取之。)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足太阳之络。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足太阳为诸阳主气。其气上升于头项。故邪客于络。而致头项肩痛也。当取足小指之至阴穴。左右各一 。如不已。取外踝下之络脉三 。以缪刺之。)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

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手阳明之络。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故邪客之。令人气满胸中喘息。及支 胸热。盖手太阴主气。以司呼吸。而脉循于胸中也。故当取手大指之少商。次指之商阳。各一 。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其病即已。)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

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臂掌之间。手厥阴之络也。厥阴之络。名曰内关。去腕二寸。

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故当刺其腕踝之后。循臂而上。按其痛处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盖手厥阴心主主血脉。是谓得时而调之也。月晦初生曰朔。故一日为月生。)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此言阳跷之脉。亦左右互交。会于睛明。所当缪刺者也。阳跷者。

足太阳之别。起于足外踝下太阳之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三寸。以跗阳为 。循股胁。上肩 。上人迎。挟口吻。至目内 。会于足太阳之睛明穴。故邪客之。令人目痛。从内 始也。当刺外踝下之仆参申脉。左右各二。如痛在左目者取之右。痛在右目者取之左。盖跷脉挟口吻。左右互交。而上于目内 也。按灵枢寒热篇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 。是阴跷阳跷。左右交转于面。故病在上者。当缪取之下也。)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谷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

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此言堕伤者。亦当用缪刺之法也。恶血留内。则气脉不通。是以腹中满胀。肝主疏泄。

肾开窍于二阴。故不得前后也。先服利药。以去恶血。所谓先治其标也。夫堕坠者。有伤筋骨。筋即为肝。骨即为肾。

是以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当刺足内踝下厥阴之中封。然谷前少阴之络脉。血脉出血。以调其经。再刺足跗上阳明之动脉。以消腹胀。如不已。再刺三毛上肝经之大敦。盖堕坠者。伤筋骨与血。肝主筋而主血也。如悲惊不乐者。

亦刺如前法。盖堕伤血脉筋骨。伤五脏外合之有形。悲惊不乐。伤五脏内藏之神志。皆当以针调之。张兆璜曰。神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皆调之于经。盖言用针之神妙。非则调之于有形也。)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之络。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故邪客之。令人耳聋。时不闻音。谓有时闻而有时不闻也。盖邪客于络。络脉闭塞。则有时而不闻。脉气有时而通。则有时而闻矣。亦当取手太阴之少商。

手阳明之商阳。盖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出于阳明。而合于手太阴。故刺之立闻。如不已。刺中指心主之中冲。盖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主脉而开窍于耳也。其不时有闻者。乃内伤之聋证。非邪客于络。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耳鸣之如风生也。此邪在于络。从外窍而欲出。故刺之亦如此数。)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 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渐多之。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此言邪痹于肌腠之气分者。亦当以缪取也。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邪随气转。谓之行痹。故当于分肉间。随其痛处而取之。夫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邪客于手厥阴心主之血分。客于肌腠分肉之卫分。皆当以月生死盈亏而加减之。)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

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此言经脉之有互交者。亦当以缪取也。经、谓阳明之经脉也。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上入齿中。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故邪客阳明之经而令人鼽衄上齿寒者。亦当以缪刺也。足阳明之脉。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故当取中指间之内庭。大指次指间之厉兑。各一。而缪刺之。此言脏腑之经脉。如左右互交而为病于相交之上者。亦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

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足少阳之络。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一呼一吸曰息。

肺所司也。足少阳厥阴之脉。并循于胁。厥阴之脉。上主肺。循喉咙。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者。阳邪而走于阴。络病而及于脉。盖阴阳经脉之相通也。足少阳所生病者汗出。上逆于肺则咳也。当刺足小指次指之窍阴穴。盖此穴在四指五指之间。故各刺一 。其不得息。汗出立已。咳者。邪干肺也。故宜温衣。及温暖饮食。若形寒饮冷。是为重伤矣。)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 。凡六刺。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内叶讷贲音奔。此邪客于络而并于经者。亦当以缪取也。足少阴之络。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其经脉贯肝膈。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客于络而并入于经。迫其心火上炎。故令人嗌痛。不可内食。上逆于肝膈。则无故善怒也。贲者。

胃之贲门。肾气上通于胃。故气上走贲上。宜刺足下中央之涌泉。左右各三 。凡六刺。立已。如甚至嗌中肿而唾亦不能出内者。此君相之火并炽也。当刺然谷前之络脉。出血立已。此邪客于络而并于经。经脉上络于心。络脉上走于心包下。先见经证。故先刺经脉之涌泉。后并见络证。故复刺然谷前之络脉。盖大络乃经脉之别。血气之相通者也。)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 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王冰曰。足太阴之络。从髀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 。而循尻骨。内入腹。故邪客之。令人腰痛。引少腹控肋 也。络循于腹。

故不可以仰息。腰尻骨间曰解。挟脊之肉曰胂。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也。以日生死为 数。发针立已。盖脾主肌肉。肌腠之间。乃卫气之出入。故以月为 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

挟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此邪客于络而入于经者。即当取之经也。夫筋挛背急。引胁而痛。足太阳之经证也。故刺之当从项之大椎始。数脊椎而下。挟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即于脊骨之旁。刺之三 。立已。盖十五大络。乃十二经脉之别。交相贯通者也。故邪客于络而为络病者。则缪取之。如邪客于络。转入于经而为经病者。即随经脉之痛处而取之也。)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此言邪留其处而为痛者。亦当随其痛处而取之也。枢中、髀枢之中。两髀厌分中。即环跳二穴。毫针取法于毫毛。

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之在络者。故当以毫针刺枢中。寒则久留针以待阳热之气。至以月生死为数。立已。按邪舍于络。有随络气而留行者。则缪取之。有客于络而转入于经者。有客于络而留其处者。皆随其痛处而刺之。盖邪气之无经常也。少阳主初生之气。故亦以月生死为 数。)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此复申明治诸经者。亦有缪刺之法也。经、经别也。足太阳之正。别入 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胱胱。散之肾。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手少阴之正。别入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手太阳之正。指天别于巅。下走三焦。散于胸中。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手阳明之正。

从手循膺乳。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复合阳明。此十二经之别脉。亦阳走阴而阴走阳者也。故治在诸经者巨刺之。如邪在所过者不病。是邪盛于左而病反在右。邪在于右而病反在左。或邪在于阳之经。而移易于阴经者。或在阴之经。而移易于阳经者。又当左取右而右取左也。按以上十二经别。亦皆系于五脏。是以下文论邪客于五脏之间。引脉而痛者。当缪取之也。)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此言经别之与经脉相通也。夫十二经正。乃十二经脉之别。道路虽分。其源流通贯。故刺经不已。当复刺其脉焉。通脉出于耳前者。谓手阳明之脉。上出于耳前。循禾 迎香。而通于足阳明胃脉者。耳聋刺手阳明者。承上文而言邪客于手阳明之经而病耳聋者。则当治其经。如不已。此邪入于脉。即取耳前之脉以刺之。则其病立已矣。)齿龋。

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龋音区。齿龋、齿痛也。此言邪客于手阳明之经别。而为齿痛者。则当取之经。

如不已。此邪入于脉。即刺其入齿中之脉。举一经而十二经可类推矣。然独提手阳明者何也。手阳明之脉。交人中而左之右。右之左。如病在耳而取之耳。痛在齿而取之齿。是随其病之所在而取之。若病在上而取之下。又当以缪刺者也。

上章论大络与经脉相通。此论经别与经脉相通。上章论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下节论缪传引上齿痛。皆病在上而取之下。

所当缪刺。此论邪在于手阳明之脉。病在上而取之上者。不必缪刺。盖手足阳明之经。皆左右相交于人中承浆之间。言缪刺之证。不则大络之奇病。如十二经别。足阳跷之脉。及手足阳明二经。皆有缪刺之证。当知缪刺者。因经脉之左右互交而取之也。)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

间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此邪客于五脏之间。而病及于经别也。盖十二经别。内散通于五脏。外交络于形身。故邪在五脏之间。其为病也。引脉而痛者。当取手足之井穴。随其所病之经而缪刺之。时来时止者。邪随气而或出或入也。

视其脉者。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即泻出之。间日一刺者。邪客之深也。五刺已者。五脏之气平也。张兆璜曰。以其时来时止。始知邪客于五脏之间。)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缪传者。谓手阳明之邪。缪传于足阳明之脉也。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夹足。左右相交于承浆。此邪客于手阳明之经别。而缪传于足阳明之脉。致引入上齿而使齿唇寒痛。当先视其手背之脉。

有留血者去之。以泻手阳明经别之邪。取足阳明中指之内庭。以泻上齿之痛。再刺手大指之少商。手次指之商阳。以泻手阳明经别之本病。此左右相交于承浆。而取刺在下。故当缪刺者也。此章论十二经别。与十二经脉相通。而手之阳明。

又可通于足阳明者也。)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

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似竹管吹其两耳。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此申明诸脉生始出入之原。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所谓宗脉者。百脉之宗也。百脉皆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主于手少阴心。朝于手太阴肺。是以五脉之气。皆会于耳中。络左角者。肝主血而居左。其气直上于巅顶也。五络俱竭。则荣卫不行。故令人身脉振振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盖人之所以生动者。藉气 而血濡。血气不行。则其形若尸矣。刺足大指足太阴之隐白。刺足心足少阴之涌泉。刺足中指足阳明之厉兑。刺手大指手太阴之少商。刺手心主手少阴之神门。使血气疏通。其厥立已。如不已。用竹管吹其两耳。以通宗脉之气。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盖发者。血所生也。充肤热肉。生毛发之血。肝所主也。肝居左。故 其左角之发以通荣血。酒者热谷之悍液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故饮酒者。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故饮以美酒一杯。以通卫气。荣卫营运。则其人立疏矣。此节复结大络之气。先行于皮肤。先充络脉。是以皮肤孙络之邪。不入于经。则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按神农本经。发者血之余。服之仍自还神化。盖血者神气也。中焦之汁。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服之有仍归于神化之妙。曰方寸者。言其心所主也。灌者。欲其灌溉于四旁也。夫医者意也。以意逆之。思过半矣。)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此总结治法。又当先治其经脉也。数、几也。言凡刺之有几。而各有所取也。经脉者。脏腑之十二经脉。如江河之径道也。络脉者。如江河之支流。孙络者。如支流之更有支流也。经者。经别也。如江河之别道。江从此而通于河。河从此而通于江。此阴阳相合之道路。故又曰经正。络者。大络也。如江河之外。别有江河。而外与经脉之孙络相通。然而总归出于海。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者。从大络而充于皮肤。海之潮汐。从经脉而流溢于支络。是以始受之邪。从皮肤而入于孙络。从孙络而入于络脉。从络脉而入于经脉。极于五脏。散于肠胃。故当先治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以经刺之。如身有痛而经脉不病者。此流溢于大络。所当缪刺者也。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王芳侯曰。邪气从外而入。

正气从内而出。知其所出之道路。后能知邪入之浅深。故为根本之学。)

卷七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此论六气之内合于五脏也。曰厥阴、少阴、太阳、少阳。论六气之为病也。曰皮肉筋骨脉者。因六气而及于五脏之外合也。曰心肝脾肺肾者。因六气而及于五脏之次也。有余者。多气少血。不足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痹者。闭也。血气留着于皮肉筋骨之间而为痛也。气病之谓疝。血病之谓积。盖气盛而生热。则为疝痛。血多而凝泣。故成积也。厥阴者。阴之极也。阴极而阳生。得中见少阳之火化。故有寒有热也。厥阴主春生风木之气。故首论厥阴焉。张兆璜问曰。厥阴止曰寒热。而以少阳病筋病肝者何也。曰此论病在六气。而及于五脏者也。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痹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

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三阴三阳。有多血少气者。有多气少血者。惟阳明血气皆多。盖血气之生于阳明也。荣血行于脉中。乃阳明水谷之精。上归于心。淫精于脉。脉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者。在外之皮肉筋骨也。腑精与神明相合。而通于五脏。气复归于权衡。此脉气之生始出入也。是以阳明之有余不足。则为脉痹心痹。心主脉而上归于肺。肺主皮毛。毛脉合精于皮肤之间。是以少阴之为皮痹肺痹也。脉气散于皮毛。复从太阴所主之肉。少阳所主之筋。太阳所主之骨。而内通于五脏。是以有余而在外。则为肉痹筋痹骨痹。不足而陷于内。则为脾痹肝痹肾痹矣。至气有余于内而为热。则为疝。血有余于内而为寒。则为积矣。故所谓风者。热所生也。所谓身重者。

病在气也。所谓溲血腹满。善惊目痛者。病在血也。此三阴三阳所主之血气。生始出入。各有太过不及之为病也。愚按此章无问答之起句。乃伯承上章而言。)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此承上文而言脉气之随四时生长收藏。外出于皮肤。内通于五脏。环转之无端也。)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守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夫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是血气之从经脉而外溢于孙络。从孙络而充于皮肤。从皮肤而复内溢于肌中。从肌肉而着于骨髓。

通于五脏。是脉气之散于脉外。而复内通于五脏也。夫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合而血气始生。肾主冬令之水而为生气之原。阳明乃血气所生之府。故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而血乃成。然藉肾中之生气。戊癸合化。而后生此水谷之精微。故天气开。地气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肾脏之冬令。已得春生之气。而人气始在脉。是人气之通于天也。

故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收。夜半人气在脏。人与天地参也。愚按缪刺篇。论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是卫气之通于脉内也。此篇言血气之从经而络。从络而皮。复从皮肤肌肉而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荣血之行于脉外也。当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通体之经脉也。至于血气之生始出入。

营于脉中。渗于脉外。充肤热肉。生毫毛。内入于募原而通于脏腑。表里上下。无处不周。医者能洞悉血气之原流。而后能导邪病之 却。故帝曰。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习上乘者。可不于针刺诸篇。用心求之。)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

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邪气者。在天六淫之邪也。四时之血气者。春气在经脉。

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者。谓天有六淫之邪。而人有形层六气之化也。如邪留于外。则为皮肉筋骨之痹。合于内。则为心肝脾肺之痹矣。如留于气分则为疝。留于血分则为积矣。

如身中之阳盛则为热。虚寒则为寒矣。此皆吾身中阴阳虚实之变化也。然必从其四时之经气。辟除其邪。则变乱之气不生矣。)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此言血气之随时环转。自有出入之度。不可使之妄行也。夫刺者。所以取气也。春气在经脉。而取之于络脉。则血气外溢。而令人少气矣。至于肌肉。则血气环逆。而令人上气矣。环逆者。逆其环转也。言血气之从经而络。从络而皮。从皮肤而复环转于肌中也。至于筋骨。则血气内着。而令人腹胀矣。王芳侯曰。此后添出筋字。盖以四时六气而言。则春主筋。而少阳主筋。以形层而言。则皮而肉。肉而筋。筋而骨也。)夏刺经脉。血气乃竭。

令人解 。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夏气盛长。而血气已外出于孙络矣。若再取之于经脉。则血气内竭。而令人懈惰也。血脉出于阳明。外溢于肌腠。夏气在孙络。而使之溢于肌中。则血气虚却于内矣。阳明脉虚。则恐如人将捕之。夏气浮长于上。而反逆之使下。则气郁不疏。而使人善怒也。上逆当作下逆。)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秋令降收。而反令其生长。故使血气上逆。而令人善忘也。血气从络脉而充于皮肤。从皮肤而内溢于肌肉。秋刺络脉。则血气不外行于皮肤肌肉之间。故令人卧不欲动。盖肌肉者。脾所主也。脾病者。嗜卧不欲动。夫秋令始降。而反取之筋骨。使血气散于内。而令人寒栗矣。按秋气在皮肤。长夏之气在肌肉。长夏者。夏秋之交也。此篇论经脉之气。从经脉而外出于孙络。从孙络而充于皮肤。从皮肤而内溢于肌中。从肌中而着于筋骨。是皮肤尚属出机。至肌肉始属回转之降令。故此章以肌肉主秋令者。从脉气之环转故也。)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冬主闭藏。以奉春生之气。应藏而反泄之。故使血气皆脱于内。而令人目不明。盖五脏之精。

皆注于目而为之睛。冬者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血气内脱。则五脏皆虚。故令人目不明也。冬刺络脉。则内气外泄。而留为大痹。大痹者。脏气虚而邪气痹于五脏也。阳气生于阴中。出于肌腠。至冬令之时。复归于阴藏。冬刺肌肉。是取所藏之气于肌腠之外。故使阳气竭绝于内。而令人善忘也。)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凡逆刺其四时之经气。则变生大病。故不可不从也。乱气、变乱之气也。相淫者。血气淫 也。此言不从四时之气。则正气变乱而为病也。)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此言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故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使正气内乱。而邪与精相薄矣。此篇重在六经之气血。还转出入。宜顺而不宜逆。故上节先论正气为病。此始论其邪。下节复论其正气。)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此言知四时之逆从者。必审察其九候也。九候者。有天有地有人。在天主气。在地主血。在人主脉。知血气经脉出入之源流。则正气不致内乱。而精气不逆回矣。)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根据其脏之所变候。

知其死也。(刺五脏者。谓刺伤其五脏之气也。盖三阴三阳之六气。名合于皮肉筋骨脉。脉肉筋骨。内合于五脏。如病肺痹肺风。脾痹脾疝。则当取气于皮。取气于肉。不可逆刺以伤其脏真。故曰。刺伤人五脏必死。各根据其藏之所变候。而知其死期。盖刺五脏。则动其脏气。动脏气。则变候见于外矣。按五脏外合五时。六经上应六气。诊要经终篇。以六气应五脏而终于六经。此篇以六经应四时而终于五脏。诊要篇以经脉之生于五脏。而外合于六经。此篇以经脉之本于六气。而内连于五脏。盖脉气之循于皮肉筋骨。内合五行。外合六气。外内之交。相生始出入者也。是以一篇之章句虽同。

而旨意各别。学人宜分析体会。不可以其重而忽之。张兆璜曰。诊要篇论逆刺其脏气之所出。而中伤五脏。故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此篇论刺六经之内入而中伤五脏。故曰内通五脏。刺五脏中心一日死。谓刺外合之皮肉筋骨脉。而不可中伤其脏也。)

卷七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标本者。六气之化。病传者。五脏相传。此篇承上章而言六气为病。有四时之顺逆。而又有标本之逆从。五脏受伤。有刺中之死期。而又有病传之日数。是以灵枢原属二篇。本经合而为一。盖谓五脏六气。外内相合。始病在六气而不亟治之。则传入五脏而为不救之死证矣。)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阴阳者。三阴三阳之六气也。少阳标阳而本火。太阴标阴而本湿。少阴标阴而本热。太阳标阳而本寒。阳明标阳而本燥。厥阴标阴而本风。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前后相应者。有先病后病也。逆从得施者。

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标本相移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故曰者。引至真要大论而言也。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者。谓病三阴三阳之六气。即于六经中求之以治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者。谓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即于六气中求之以治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者。如寒伤太阳。乃太阳之本病。而反中标阳之热化。即求之于标。而以凉药治其标热。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者。如病在少阴之标阴。而反得君火之本热。即求之于本。以急泻其火。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取而得者。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从取而得者。谓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阴阳逆从者。谓三阴三阳之气。有胜有复也。王冰曰。着之至也。言别阴阳。

知逆顺。法明着。见精微。观其所举则小。循其所利则大。以斯明着。故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王冰曰。言少可以贯多。举浅可以料大者。何法之明。故非圣人之道。孰能至于是耶。故学之者。犹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也。博、大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王冰曰。虽事极深远。人非咫尺。略以浅近而悉贯之。然标本之道。虽易可为言。而世人识见。无能及者。)治反为逆。治得为从。(相反而治为逆治。相得而治为从治。相得者。如热与热相得。寒与寒相得也。)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逆者。胜克之气也。先病者。谓吾身中先有其病也。先逆先寒先热者。谓在天之六气也。先病而后逆者。如吾身中先有脾土之病。而后复感其风邪。重伤脾土。则当先治其脾土。而后治其风邪。如先感天之风邪。克伤中土。以致脾脏为病。是当先治其风邪。而后调其脾土。故曰。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寒者。寒淫所胜也。以吾身感之而生病者。是当治其寒邪。如先病而后生寒者。

当治其身之本病。而寒气自解矣。张兆璜曰。先寒者客气。生寒者同气。)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热者。热淫所胜也。以吾身感之而生病者。是当治其本热。如吾身感之而生中满者。又当治其中满。盖六淫之邪。始伤六气。若致中满。则病气入内。故当治其内。)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

乃治其他病。(泄者。湿土之病也。他病者。如湿邪所胜。民病心痛耳聋之类。故当先治其虚泄。必且调之脾土。而后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至真要大论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如先病热而后生中满者。是当治其中满。如先病中满而湿热之气。上乘于心。以致心烦者。亦当治其中满。而烦自解矣。夫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感天之热淫而致生中满也。先病而后生中满者。病吾身中之热而生中满也。故曰。人有客气。有同气。客气者。谓在天之六气。同气者。谓吾身中亦有此六气。而与天气之相同也。)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如中满而大小便不利者。当先利其二便。如小大便利者。仍治其中满。盖邪气入于腹内。必从二便而出。)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有余者。邪气之有余。不足者。正气之不足也。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正气者。三阴三阳之六气也。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太阴之上。湿气治之。所谓本也。本之下。气之标也。此皆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而以三阴三阳之六气为标。故病发而有余者。此风寒暑湿之本气有余。故当先散其邪气。而后理其阴阳。如病发而不足。当先调其阴阳。而后治其本气。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是以邪气有余者。先散其邪气。精气不足者。先补其正虚。此标本之大纲领也。)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间去声。此言标本之间。而又当以意调其间甚也。夫邪之所凑。其正必虚。间者。谓邪正之有余不足。二者兼于其间。故当并行其治。盖以散邪之中。兼补其正。补正之内。兼散其邪。如偏甚者。则当独行其法。谓邪气甚者。竟泻其邪。正虚甚者。竟补其正。此为治之要道也。如先大小便不利而后生病者。

当专治其小大二便。又无论其邪正之间甚矣。朱永年曰。间甚之中。又分缓急。)夫病传者。(夫者。承上接下之辞。

按灵枢病传篇曰。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大气者。

即在天之六气。淫胜而太过者也。泮衍。散蔓而盛也。夫邪之中人。必先始于皮毛。次发于肉理。次入于络脉。此淫甚之气。故始于皮毛而使毛折。发于肉理而使正气横倾。泮衍于脉中而使血气流传。入于脏腑以成卒死之病。夫所谓标本者。感在天之六气。而病吾身中之阴阳。即入于腹内。以致中满者。在于募原腠理之气分。若淫邪泮衍于血脉之中。则入脏腑。为内所因矣。故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心先痛者。

病先发于心。咳者。一日而之肺。胁支痛者。三日而之肝。闭塞不通。身痛体重者。五日而之脾。此皆逆传其所胜。是以三日不已而死。心为火脏。冬之夜半者。水胜而火灭也。夏之日中者。亢极而自焚矣。)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

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肺病喘咳者。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则胁支满痛。一日而之脾。则身重体痛。五日而之胃则胀。再十日不已死。夫冬气收藏。夏气浮长。日出气始生。日入气收引。肺主气。

故终于气之出入也。系辞曰。日月营运。一寒一暑。故只言冬夏者。重阴阳寒暑之气也。至如所传之日数。有一三五之奇。有二六十之偶。亦如六爻之有阴有阳也。王子律曰。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以上有二节。

四时之气已备。)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病先发于肝。则头目眩胁支满。三日而之脾。则体重身痛。五日而之胃则胀。三日而之肾。则腰脊少腹痛。三日不已死。夏早食者。寅卯之时。木气绝而不生也。冬日入者。申酉之时。金气旺而木气绝也。)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KT 膂同。病先发于脾。则身痛体重。二日而之胃则胀。二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而之膀胱。则背KT 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马莳曰。冬之人定在亥。谓土败而水胜也。夏之晏食在寅。木旺而土绝也。王冰曰。人定在申后二十五刻。晏食在寅后二十五刻。王子律曰。膀胱之脉循于背。足太阳主筋。故背KT 筋痛。)肾病。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

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发于肾。则少腹腰脊痛。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KT筋痛。小便闭。三日而之胃则腹胀。三日而之肝。则两胁支痛。冬之大明在辰。土旺而木灭也。夏之晏晡在亥。水绝而不能生也。按灵枢病传篇曰。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是水乘其所胜之火脏火腑也。此节与灵枢之不同者。

心乃君主之官。原不受邪。膀胱之气。上与阳明相合。水邪上乘。上焦不受。则还转于中焦。而留于阳明矣。阳明主秋金之令。故复传之肝木而死。下二节大意相同。王子律曰。玉机真脏论曰。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此亦心不受邪。而复传之肺也。)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 。三日背KT 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

冬夜半后。夏日 。(病先发于胃。故胀满。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腰脊痛胫 。三日而之膂膀胱。则背KT 筋痛。小便闭。五日而之脾。则身体重。再六日不已而死。冬夜半后者。土败而水胜也。夏日 者。乃阳明所主之时。土绝而不能生也。按灵枢经曰。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此言五日身体重者。亦心不受邪而还之脾。水行乘土。腑邪传脏而死。

徐东屏曰。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阳数起于一。阴数起于二。三日死者。死于生数之始也。六日死者。终于成数之始。十日死者。终于成数之终。是有终其所始。而终其所终者。有死于其所不胜者。有死于本气生之时者。此皆阴阳终始之微妙。)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 。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此亦腑邪传脏。水泛土败而死。病先发于膀胱。则小便闭。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胀。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则腹胀。

一日而之脾。则身体痛。冬鸡鸣在丑。乃少阳太阳生气之时。气绝而不能生也。夏下晡。乃阳明生气之时。阳明之气亦绝矣。董帷园曰。风乃百病之长。大气。风气也。风木之邪。故独乘胃土。而行涣膀胱之水液。)诸病以次是相传。

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以上诸病。如是相胜克而传者。皆有速死之期。非刺之可能救也。或间一脏相传而止。不复再传别脏者。乃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肝。肺病传脾。此乃子行乘母。至肝脏脾脏而止。不复再胜克相传于他脏者。可刺也。假如心病传脾。肺病传肾。乃母行乘子。得母藏之生气。不死之证也。如心病传肾。肺病传心。肝脏传肺。此从所不胜来者。为微邪。乃可刺也。金西铭曰。五脏相传。止可间二脏三脏。经言四脏者。或脏传之于腑。而后传于他脏。腑亦可以名脏也。)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热门

  •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吴仪洛11-17 完结

  • 古方汇精

    方书。5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嘉庆九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疔毒、疯痰、疮毒、梅疮、丹毒、喉口、耳目、跌打伤损、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方,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爱虚老人11-17 完结

  •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罗美11-17 完结

  • 惠直堂经验方

    方书。清陶东平撰。四卷。东平名承熹,号青山学士,会稽 人。此书编者集其祖父、外祖父所辑效验方,及其个人20年间辑录的历验医方编成。计方1000余首,取其中“药味和平,用有成验”者900余首,分通治、补虚、伤寒、黄疸等47门,名“经验方”。又立怪疾、急救、救荒3门,附于卷末,名“备急方”。本书所载方剂,不惟广蒐博采,而又多经前人历试有验,故为一部颇为实用的方书。方剂药名下脚注炮制方法,亦有特色。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

    陶承熹11-17 完结